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330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作者:那日蘇

校稿:朝幹 / 編輯:養樂多

今年4月底,據俄羅斯鐵路公司內部刊物《俄鐵夥伴》訊息,在位於中俄邊境的後貝加爾斯克鐵路口岸附近,一個糧食出口終端轉運站開始建設,計劃於2022年建設完成。主要用於出口大豆、油菜籽、小麥、燕麥、玉米、葵花籽和大麥。

投資超過60億盧布的糧食碼頭

從倉儲到運輸車隊都將採用更先進的裝置

(圖:rzd-partner.ru)▼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後貝加爾斯克轉運站是上世紀末提出的「中俄互市貿易區」的延伸,過去由於種種原因,始終難以落到實處。而現在工程終於動工,同樣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不管如何,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訊息,尤其是對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實施,有著積極作用。

1992年建立的中俄互市貿易區

amocity
amocity

  


是我國至今唯一一個國家間的互市貿易區

(圖:老山貨/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邊境上的視窗

後貝加爾斯克市,位於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的東南緣。與我國邊境口岸城市滿洲里僅有不到10公里的距離。

國界對面就是滿洲里,緊緊挨著▼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該市始建於1904年,是俄國建造的中國東清鐵路上,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站,曾經一度是莫斯科到海參崴鐵路幹線的重要節點。當1916年,全程位於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建成通車以後,該市逐漸沒落。

東清鐵路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站▼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amocity
amocity

  


20世紀30年代,中國東北的鐵路路權經多方參與,輾轉賣給了當時的偽滿洲國。東北鐵路的軌距也被由俄羅斯標準的1520毫米改為國際通行標準的1435毫米,後貝加爾斯克市的重要性進一步受到打擊。

在邊界處,需要變換轉向架或者套軌

以此可繼續在不同軌距的鐵道上行駛

(圖:Wiki)▼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直到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後貝加爾斯克作為中俄貿易的橋頭堡之一,才逐漸恢復起了一定的活力。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俄邊境地區的赤塔州和滿洲里市分別被兩國政府開闢為邊境開放城市和自由貿易區,相關地區的資源、市場和發展潛力前景值得期待。滿洲里—後貝加爾斯克的陸路口岸過貨量一度超過中國其他沿邊口岸的總和。

俄羅斯倒爺兒

(圖:老山貨 / 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後貝加爾斯克在中俄貿易地緣上的優勢是多方面的,它居於亞歐第一大陸橋的重要位置,進出口商品運輸上與亞太地區其它港口相比,在運距、運時、運費上都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在基礎建設方面,中俄都是工業大國,設施完備。中國還在滿洲里投入大量資金,重點進行能源、交通、通訊、倉儲等方面基礎設施服務能力的提升。俄方也在距後貝加爾斯克市1公里距離的中俄邊境處,修建了邊境轉運站,年換裝能力為300-500萬噸。

基建設施向來不是中俄之間的障礙

在多層面達成合作意向後

直接服務於貿易往來的基礎設施也會得到更多支援

(圖:sfo.gov.ru/)▼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由此可知,雙方有開展大規模貿易的硬性條件。不過,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中俄雙方出現了「政熱經冷」的現象。雙方高層往來頻繁,政策方面也為雙邊貿易交流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貿易額仍然遠遠低於彼此與歐美日韓的資料。

小商品貿易倒是一直很興盛

不過國家層面的大宗貿易往來相對冷淡

(圖:老山貨/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國在改開前期,所需要的電子數碼產品、精密工業儀器、棉花、玉米、銅鐵礦石等。要麼透過海上進口更加適宜,要麼不屬於俄羅斯的優勢出口商品。而俄羅斯對外出口的重工業產品、農產品、能源,在當時的中國外貿戰略中也不是主要進口物件。

當時,俄羅斯的經濟重心在歐洲部分,而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向東南沿海地區轉移。俄羅斯遠東和中國東北本身都不在國家經濟的聚光燈下,經濟熱度不夠,交流遇冷也就是正常現象了。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點

在全球經濟中的參與度較高

而疆域遼闊的俄羅斯,掉轉船頭所用的時間也過多了

(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近年來,中國經濟轉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就,加上中美貿易戰、中澳貿易波動,以及疫情影響,中國對於大豆、小麥等大宗農產品的需求量持續走高。而放眼全世界,能提供我們所需商品的出口國選擇並不多,俄羅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

俄羅斯農業度過了轉型的陣痛之後

近幾年一躍成為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躋身前三大進口國

中國的農業發展在新中國成立後取得了矚目的成就,用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18%的人口,這並不容易。

相比於美國、印度等自然稟賦極佳的農業大國,中國的土地被多山的地形分割得相對破碎,不利於進行大規模集約化的農業生產。偏偏我國又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為了我們的吃飯問題,幾代農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嘔心瀝血,不斷引進和培育優良品種,實現了單位面積耕地上糧食產量的最大化。還精確計算出了18億畝耕地作為紅線,保障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飽腹當思來處不易

(圖:ncjyl/ 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在主糧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對於某些大宗農產品仍然有缺口,需要依賴進口。比如部分油料作物、肉類等,在我國的糧食進口領域中,大豆和小麥往往是關注度最高的。

現階段,大豆的畝產量還較低

對土壤要求高且不適宜重茬種植

佔用耕種面積太大的農作物還是進口比較合適

(圖:牛書培/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大豆是我國進口農產品中最大宗的一類商品,而小麥的進口則關乎國計民生。我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卻也是主要小麥進口國。2019年,我國在小麥進口上,花費了10.03億美元的外匯。小麥主要從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進口,而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則是巴西、美國、加拿大。

產量和消費量之間的差額,都給靠進口來解決

維持與小麥出口國之間的糧食貿易也比較重要

(資料僅供參考)▼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俄羅斯同樣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產國,也連續登頂世界小麥第一生產國。之前俄羅斯農產品並不受到中國青睞,原因有如下幾個:

俄羅斯農產品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並無明顯優勢,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在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方面優於俄羅斯,其產品產量、品質和價格都是我國進口的優先選項。而且在大宗商品運輸方面,海運永遠比陸路運輸要更加經濟,能節省一部分成本。

體量大但對時效要求不高的糧食作物

便宜的海運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還有一個原因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農業發展經歷過較大的波折,近些年才開始穩定向外輸出農產品。對於我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的糧食安全來說,本著「穩定壓倒一切」的原則,理應對這樣一個「不穩定」賣家保持觀察,審慎出手。

直到貿易戰打響,為了保證關鍵時刻仍有其他選擇,不會被「卡脖子」,中國糧食進口亟需開闢新的來源,以多元化的進口方略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於是,中俄兩國的糧食貿易得以進一步擴大。

今天晚上在日內瓦的會面很難打破長期的僵局

而中俄的糧食貿易及其他合作也會更深入

(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據俄農業部聯邦農業出口中心統計,2020年俄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量達7900萬噸,出口額307億美元,量價均同比增長20%,創歷史紀錄。產品銷往中國、土耳其、哈薩克等150多個國家。據相關資料顯示,今年俄羅斯有望成為我國的第三大糧食進口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農產品出口首次超過進口

其中佔主要份額的是糧食

amocity
amocity

  


(2020年,俄國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可以期待的前景

促成中俄糧食貿易增長的原因,除了中國方面遭遇到了美國強加的貿易戰之外,俄羅斯長期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也是重要原因。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俄羅斯赤塔州政府和我國滿洲里市人民政府就有意向就雙邊貿易領域專案展開深入合作。由於當時俄羅斯的經濟開發重心在歐洲,而遠東地區則相對受到忽視。存在著諸如政策審批程式複雜,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推進遲緩,一線辦事人員人手不足等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1995年滿洲里銷售俄羅斯商品的市場

(圖:老山貨 / 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而近些年,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持續惡化,向東謀求發展就成為了必經之路。2015年年末,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行政長官納塔利婭·日丹諾娃在接受《金錢》雜誌採訪時表示,要積極發展與中國的合作,實施以出口為導向的糧食專案。提出了要建設「後貝加爾斯克—滿洲里」大型糧食終端轉運站,讓該中轉站成為整個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糧食出口視窗。

充分利用隔界遙望的國門

把產品銷售給最有需求的買家

(圖:sfo.gov.ru/)▼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該中轉站計劃將於2022年前完成第一階段建設,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參與建設,預計完成後年轉運800萬噸糧食,包括百萬噸級的糧油產品和10萬噸級的肉類,工程造價63億盧布(約為5.7億人民幣)。

不知這隻小豬豬會不會被運來

(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雙方還計劃了第二階段的建設任務,將糧食終端轉運站倉儲、中轉能力提升一個階梯,可最大完成轉運1200萬噸糧食。用以服務日益增長的中俄雙邊貿易需求。

倉儲終端的設立,加快了貿易效率

也能降低糧食的價格,可大幅提高競爭力

(圖:sfo.gov.ru/)▼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手續繁雜始終是困擾中俄雙邊貿易的痛點,很多時候進出口的貨物要在中國境內檢查一段時間,到了俄羅斯又要停下檢查一段時間。在當地較為惡劣的天氣環境下,有些農產品就會出現腐爛、傷凍損失等問題。

直到2017年5月,滿洲里海關與俄羅斯後貝加爾斯克海關正式啟動監管互認。進口國口岸海關對特定商品認可對方的監管結果,免於重複查驗並可以直接放行,為企業降低了不少成本。後面,中俄商品監管結果互認範圍持續擴大,包括大型機械裝置在內的多項商品也免予重複檢查。這只是一個小事情,但卻可以以小見大,中俄貿易的效率得到了重視,阻力大大減小。

未來海關檢查流程將更簡化且高效

這也是建立在兩國的貿易信任之上

(圖:老山貨/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2021年,是中俄貿易大幅恢復性增長的一年。1-4月,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19.8%,達到402.07億美元。其中,中國對俄出口181.9億美元,增長38.7%;中國自俄進口220.17億美元,增長7.7%。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雙方的經濟貿易額已經增長到了一個歷史高度。等到後貝加爾斯克糧食終端轉運站建成,將會對提升雙邊貿易往來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配合相關政策的推行,中國對西方國家的農產品依賴,可以預見會越來越低。糧食進口既可以成為談判桌上的籌碼,也可以作為掀桌子的底氣。

手牽手的熊貓和北極熊~

(圖:老山貨/ 圖蟲創意)▼

俄羅斯為了往中國賣糧食,建了一個大糧倉

參考文獻:

1.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1708011023252227/

2.https://infogalactic.com/info/Zabaykalsk

3.http://www.chinaru.info/zhongejmyw/zhongemaoyi/56895.shtml

4.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1612191021435165/

5.《俄將在俄中邊境建糧食終端 計劃2023年投入運營》環球時報

6.《關於闢建滿洲里--後貝加爾斯克中俄國際自由經濟貿易區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王之光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