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2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408-朝鮮人在中亞

作者:斑馬

製圖:孫綠 / 校稿:酸奶 / 編輯:養樂多

中亞是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各種文明在此交流碰撞,這裡的民族也如萬花筒一般豐富多彩。比如烏茲別克的人口只有3100多萬,民族卻達130多個。

中亞民族構成會如此複雜

與蘇聯時代的民族遷徙、融合有很大關係

(圖片來wikipedia@ZeppelinXanadu2112)▼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在中亞的諸多民族裡面,有一個我們熟悉的民族——朝鮮族,不過這個東北亞民族在此出現卻不免讓人心生疑惑。他們既不是哈薩克、烏茲別克這樣的中亞土著,也不是俄羅斯、烏克蘭這樣的蘇聯移民,怎麼會出現在相隔萬里的中亞呢?

amocity
amocity

  


在烏茲別克眾多民族中

朝鮮人佔0.6%,這個比例相當高了

(圖片來wikipedia——Demographics of Uzbekistan)▼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這本身就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闖遠東

中亞朝鮮人的先輩,其實是在近代從朝鮮來俄國遠東地區討生活的朝鮮人。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盡入沙俄之口。這使得俄國、朝鮮兩國領土在圖們江口接壤,此時又趕上半島北部災害頻發,於是朝鮮農民做出了和我國農民差不多的無奈選擇——山東人闖關東,朝鮮人闖遠東。

雖然中國在條約上喪權辱國

但當時東北和外東北整體上人口較少

amocity
amocity

  


俄國人、中國人、朝鮮人、日本人,都在逐步向這塊東北亞的空白地帶移民,人口畢竟是事實佔領的重要基礎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關於朝鮮人遷移到遠東地區的最早官方記錄是在1863年,他們申請在波西耶特灣附近的棘心河流域定居下來。

波西耶特灣緊鄰圖們江口

離海參崴不遠,離朝鮮這邊則更近

(底圖來自:高德地圖)▼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當時俄國剛剛獲得大片領土,當務之急就是增加勞動力來開發利用消化之。而此時西伯利亞大鐵路尚未修建,願意跋涉萬里來遠東的俄國人相當少。因此沙俄政府對朝鮮移民持歡迎態度,分給他們土地,為其建立哨所;其也受俄國法律保護,還有人加入了俄國國籍。到1906年,在濱海州定居的朝鮮移民已達4萬人,這裡甚至成了日韓合併後愛國朝鮮人的抗日基地。

此時的俄國已開始與日本爭奪東北亞的霸權

雙方也瓜分了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部分交換)

對於遠東人口很少的俄國人來說,其他各種民族的效忠和助力都是需要的,甚至是緊迫的

(俄、日交換薩哈林島、千島群島控制權後狀況)▼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然而隨著朝鮮移民越聚越多,俄國的矛盾心理也逐漸顯露——既希望利用朝鮮人開發遠東,又怕「濱海州成為黃種人的濱海州」。這使得俄國當局時而宣揚「黃禍論」遏制朝鮮移民;時而推行「好意政策」歡迎這些建設者,經常自相矛盾。只是無論採取哪種政策,朝鮮移民數量一直有增無減。

但朝鮮人來到遠東並不代表找到幸福。1910年,有3.5-5萬朝鮮人一寸土地都沒有,朝鮮工人的工資也只有俄國人的一半,還會因移民政策調整而失業。經濟結構的脆弱和剝削的加重,使大多數朝鮮人過著半乞丐的生活。

對中國人也是類似的態度

希望你們來工作,但不希望你們真正定居

(在遠東建設船塢的中國工人)▼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所以當十月革命開始時,這些外鄉人很自然地站到了蘇維埃這邊。

1918年1月,白軍支援日本干涉軍闖入海參崴。在佔領朝鮮村時,日軍殺害幾十名朝鮮人,搗毀《天鍾》朝文新聞社。此後,朝鮮人游擊隊紛紛成立,與紅軍一道保衛新政權,打擊白軍和日軍,為蘇軍解放遠東做出了不朽貢獻。

紅軍收復遠東並不容易,戰爭打了很長時間

在這期間建功立業的群體,自然會被視為團結的戰友▼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1923年內亂勘定,遠東革命委員剝奪了帝俄地主的土地,分給貧下中農;還獎勵游擊隊員住宅,允許他們無條件獲得蘇聯國籍;還在海參崴成立了朝鮮民族師範大學,並幫助朝鮮人掃盲。普通朝鮮人的入籍條件也從在蘇聯住滿8年縮短為1年。

雖然同樣經歷了過火的30年代農業集體化,遠東朝鮮人的生活實在談不上富裕,但相比於生活在日本佔領軍治下的同胞,他們在蘇聯還是幸福的。

從此,大家都是生活在共產主義旗幟下的勞動人民

勞動人民皆兄弟?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C. Na Songkhla)▼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漂泊中亞

可惜好景不長。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三省,遠東成為蘇日衝突的第一線。日本在中蘇邊境大量屯兵,不斷派人滲透到蘇聯;還利用相貌相似的特點,拉攏朝鮮人從事反蘇破壞活動。

畢竟連曾經的朝鮮王室也加入了日軍

如果日本的戰略方向是遠東

利用朝鮮族宣傳、滲透是肯定會用的辦法

(圖片來自wikipedia)▼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一時間,槍擊投毒、破壞鐵路、炸燬建築的事件頻繁發生,遠東地區人心惶惶。一小撮朝奸讓蘇聯領導層懷疑起整個遠東朝鮮人群體是「托洛茨基分子」,是「日本間諜的源泉」。隨後的「大清洗」中,約有2500名朝鮮人被捕處刑,甚至列寧勳章獲得者金阿巴那西也被戴上「反黨頭目」、「策劃朝鮮人暴動」的帽子,於1938年5月被處死。

盧溝橋事變後,遠東地區局勢更加緊張。1937年8月21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共同簽署了第1428-326cc號絕密檔案——將邊境地帶的朝鮮族居民悉數遷到中亞,以徹底解決後顧之憂。一個月後,雙方又簽署1647-377ss號絕密檔案,這次是將所有遠東地區的朝鮮人驅逐到中亞。

東歐民族不放心——遷到中亞

高加索民族不放心——遷到中亞

遠東民族不放心——遷到中亞

當然,不喜歡中亞,還可以去西伯利亞▼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大遷徙之前,地方當局切斷了朝鮮人村莊之間的聯絡,挨村進行「解釋」工作:包括宣佈給每戶補助6000盧布,用於趕路和安家;允許朝鮮人在搬遷時攜帶財產,帶不走的房子和莊稼會按價賠償;對願意遷往國外的,也不加阻攔,並簡化出境手續;被遷移工人也補償給兩週的誤工補貼,其家屬每人每天可獲得5盧布食宿費。

由於斯大林要求在四個月內,即1938年1月1日前完成遷移任務,蘇聯的國家機器都在服務於此事高速運轉。而對於朝鮮人來說,這漫漫遷移路卻不免相當痛苦。

去西伯利亞還能更近點,發配中亞是真的很遠

不過到了中亞確實永遠不可能與日軍有勾結了▼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1937年9月9日,第一列滿載朝鮮人的火車出發了,他們像沙丁魚一樣擠在冷如冰窟的車廂裡,很多人短衣少食,更沒有醫生和藥物,很多人罹患風寒而病死。因為要趕節點,死去的人就草草扔在路邊,沒有掩埋,也沒有葬禮。9月12日,火車經過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時出了事故,造成21人死亡。事後證明這是日本人的陰謀,他們想阻撓朝鮮人的遷移。

到10月25日,遷移行動基本結束——共動用專列124趟,傳送171781個朝鮮人,76525人安置在烏茲別克,95256人安置在哈薩克。

雖然遠東和中亞都比較艱苦

但從生產生活方式上,中亞對朝鮮人來說更加陌生

不過朝鮮農民有助於加強中亞的農業建設

這對於注重集體農業建設的蘇聯頗為重要

(圖片來自:google map)▼

amocity
amocity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朝鮮人到達初期經歷了百般磨難。當地政府提供的住房很少,許多人住在簡易房子,甚至是牲畜棚裡。他們的糧食和種子不足,在遠東所上交財產的補償也遲遲未到帳。

而肅反卻沒有停止,有許多人以「協助日本秘密警察」為名而被捕判刑,整個朝鮮族群都被「監視」起來,他們必須在定居地生活五年,不得隨意遷徙。不過莫斯科也沒有完全忽視朝鮮移民,成立了切爾內紹夫等七人組成的專門委員會,要在7天內製定安置措施;責成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儘快妥善安置移民,讓農民加入當地農莊或另建新村,給工人安排工作。

生活無著的朝鮮人只能自力更生,用嫻熟的東亞農耕技藝重新開發了中亞的土地,甚至在這裡種上了水稻。

而在二戰爆發後,朝鮮青年也踴躍報名參軍,這些戰士在前線作戰英勇,不怕犧牲。如亞歷山大·閔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戰功卓著,榮獲紅星勳章和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犧牲後被追授為蘇聯英雄。

他也是唯一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朝鮮人

(圖片來自:wikipedia)▼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而後方的朝鮮人則加緊生產,開墾沼澤地、鹽堿地,以各種方式支援前線。「先鋒」和「北極星」兩座集體農莊在水稻和棉花產量上取得突破;金萬三更是創造每公頃收穫15噸水稻的世界記錄,榮獲勞動英雄稱號。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戰後的朝鮮人繼續過著穩中有升的日子。他們革新棉花栽培方法,實現機械化生產;改良種子,提高水稻產量;還大力發展畜牧業。

生產的發展改善了中亞朝鮮人的福利事業,農村逐漸進化成城鎮,建起了學校、商店和影院。大多數家庭也都擁有了電視機、電冰箱和摩托車,朝鮮人成為中亞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同時朝鮮人也是蘇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這改變了他們的就業結構,很多人在政府、科教機構和私企工作。蘇聯「搖滾之父」維克多·崔也是中亞朝鮮人。

啟蒙蘇聯搖滾的朝鮮男人

(圖片來自:wikipedia)▼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80年代末,在中亞主體民族復興的影響下,中亞朝鮮人也開始積極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組織。烏茲別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三國均設有朝鮮人聯合會,以復興民族文化和語言為主要任務。不過現實卻令人唏噓,中亞朝鮮人基本都能熟練使用俄語,也有老人會說日語,但卻沒多少人懂朝鮮語了。

雖然在當地是少數民族,但出人頭地者也大有人在

(吉爾吉斯斯坦少將鮑里斯·尤蓋-Boris Yugai)

(圖片來自:wikipedia@Sancher90)▼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蘇聯解體後,中亞朝鮮人陷入迷茫。失去了「蘇聯公民」的身份,那麼他們是俄羅斯遠東人?是朝鮮人?是韓國人?還是中亞公民?由於祖輩大多來自半島北部,而且蘇朝關係密切,所以他們在心理上傾向於朝鮮。不過韓國則憑藉經濟優勢,在朝鮮人社群設立韓國語教育院,並提供免費職業培訓,鼓勵赴韓就業,因此在經濟上他們更「親韓」。

在這一紐帶的幫助下,韓國成為中亞多國僅次於俄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糾結的民族感情下,中亞朝鮮人為了表示不偏向南北任何一方,遂將民族名稱定為「高麗人」。

可能語言忘了,但這個沒忘,幸福的象徵

(圖片來自:Oleg Golovnev / Shutterstock.com)▼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或許,他們已經用行動回答了「我是誰」。

中亞五國獨立後,並沒有多少朝鮮人選擇離開(除了因塔吉克內戰而遷出的12萬人)。調查顯示,中亞朝鮮人大都認為自己的祖國是出生國或者蘇聯,也多能接受跨族婚姻。如今整個中亞地區生活著近35萬朝鮮族人,其中哈薩克10萬、烏茲別克21萬、吉爾吉斯斯坦2萬、土庫曼5000、塔吉克1000—2000。

紀念朝鮮僑民遷徙80週年的紀念碑

(烏茲別克-塔什干)

(圖片來自:Marina Rich / Shutterstock.com)▼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 地球知識局

值得高興的是,1991年,俄羅斯聯邦制定了《關於為被鎮壓民族平反的法律》,為所有遭到鎮壓的民族進行平反;1993年,葉利欽簽署《關於為俄羅斯的朝鮮人恢復名譽》總統令,至此,中亞朝鮮人半個世紀的冤案終得以昭雪。

中亞朝鮮人作為「政治移民」,雖不像「特殊移民」車臣人那般被剝奪公民身份,但他們因莫須有的懷疑,被迫離開幾代人建設的家園,流放到萬里之外的異鄉,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蒙受巨大損失。

他們像一株草被連根拔起,又像一棵樹重新紮根。

他們有著沉重的過去,但仍心向未來。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Oleg Golovnev / Shutterstock.com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