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0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639-奧地利不戰而降

作者:andy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1938年,德國軍隊未發一槍一彈接管了奧地利全境。

元首也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父母之國,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多年以前,他就在自傳的首頁吐露了這樣的心願:「我幸運地生長在萊茵河邊岸的普勃諾鎮上……天生給了我一個奮鬥的機會。奧地利……早應該歸到祖國大日耳曼的版圖上了。」

帶領你們迴歸「大日耳曼」

(圖片:H. Blair Howell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如今,那個少年再度回來,看著夢想在他手中實現。他向維也納的父老驕傲地提起從前的心願:「我相信上帝將在這派出一個年輕人到帝國去……他將成長為國家的領袖,以便他能夠將自己的祖國帶入帝國。」

amocity
amocity

  


奧地利人民聚集在維也納英雄廣場

聆聽元首宣告德奧合併

(圖片:Heinrich Hoffmann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和很多現代人想象中不同,當時絕大部分奧地利人都在為希特勒的宣言歡呼,他們等著一天其實等了很久。

奧地利人曾經失去了一個帝國

如今又得到了一個

(圖片:Bundesarchiv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帝國解體

amocity
amocity

  


一戰同時埋葬了德意志人的兩個帝國。但同樣是戰敗,他們各自的苦難卻大不相同。

從普魯士王國發展而來,由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德意志帝國,幾乎是一個純德語國家,戰後割讓的僅僅是不多的邊緣領土和人口;而南方的奧匈帝國,則由於多民族屬性,在民族自決的原則下慘遭肢解。

雖然兩大帝國在戰前看來差不多大。但戰敗後

對於德國來說,是損失

對於奧匈來說,是消失▼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帝國原有的德語人口,在幾百年的時間裡一直統御中歐,如今卻只能守著一片小小的奧地利,被異族環伺。在奧地利心目中,「古老的日耳曼血統才是殘留在這個瘋狂的新世界上的惟一安全的東西」。

奧匈帝國的構成相當複雜

德語人口集中在西部尤其「奧地利大公國」

現代奧地利的規模大致就是奧匈西部諸省的組合體▼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在不安與動盪之中,奧地利的政治領袖就認為與德國合併是惟一的生存之道。奧地利與德國在積極活動,期待在巴黎和會上提出兩國合併的要求。

從民族構成來看,奧地利人的要求是合理的

波蘭人併入波蘭,匈牙利人、捷克人等都有了新的祖國

為什麼德語人口的奧地利就不能迴歸「大德意志」呢▼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對這場決定世界秩序的大會抱有期待,作為戰勝國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更是提出了十分美好的十四點原則,強調每個民族都有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德意志雖然戰敗,但民族自決卻應該得到尊重。

威爾遜雖是三巨頭之一,但過於理想主義

克里蒙梭和勞合·喬治在殘酷的現實主義教育下

一個只想榨乾德國,一個只想保持均勢

(圖片: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然而,巴黎和會卻讓他們大失所望,英法主導了話語權,將和會變成了一場對戰敗國的剝奪和分贓,美國則重新迴歸孤立傳統,對歐陸事務興趣銳減。

作為戰敗者的德國和奧地利遭到了嚴苛的對待,他們合併的訴求被和會直接拒絕。在1919年,在美國退出的情況下,協約國集團與奧地利簽定了《聖日耳曼條約》,正式肢解了奧匈帝國,並規定沒有國際聯盟的同意,奧地利和德國禁止合併。

《聖日耳曼條約》簽字儀式,古老帝國自此解體

(圖片: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三年後,協約國集團又與奧地利簽定議定書,重申禁令有效二十年,並向經濟困難的奧地利貸款六億五千萬金克朗 。大棒與蘿蔔齊下,奧地利政府則暫時放棄了與德國合併的主張。

法國人的剛需就是儘可能削弱德國

如果德奧合併,那德國相比一戰前甚至還加強了

(1923年大致狀況)▼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但政治上的退讓並不等於心理上的認同,戰後同樣不幸的遭遇,反而使得奧地利的德意志人與本土的心理聯絡更加緊密。他們依然以德意志奧地利自稱,並不認為存在於一個獨立於德意志民族之外的奧地利民族。

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上,奧地利共和國與當時的德意志共和國尊奉著共同的英雄,講述著同樣的歷史。

難以自立的小國

然而作為巴黎和會的不幸產物,奧地利共和國在立國之初就舉步維艱。

最先到來的是嚴重的經濟問題。維也納雖然是重要的工業中心,但是它既與奧匈帝國過去的領土割斷了聯絡,又被鄰國的高額壁壘所封閉,接踵而至的世界經濟危機,更讓奧地利出現了出現了驚人的失業潮。輝煌的維也納的市民在一戰結束後甚至一度要靠他國的救濟飽腹。

對於戰後嚴重縮水和困難的奧地利來說

務實和求生,比政治訴求更加緊迫

這一代政治家其實是值得尊敬的

(奧地利神父總理塞佩爾,簽署了前面所說的議定書)

(圖片: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與經濟困境相伴隨的,是政治上的動盪。最開始的幾年裡,奧地利各黨甚至組織了自己的武裝組織,政黨的鬥爭經常演化成武裝衝突,使得社會秩序極不穩定。失業、飢餓和蘇聯的革命輸出,讓奧地利也爆發了工人起義,反過來又引起了政府的嚴厲鎮壓。

呼籲合併的聲音一直洶湧,奧地利政府也曾在兩個地區試點舉行公投,結果幾乎是全民贊成。但當時的魏瑪共和國總要看英法臉色,並不敢有實質性行動。

很明顯,獨立的奧地利是一個弱小無援的內陸國

所以為了自救,也曾打算和德國建立「關稅同盟」

但卻別法國人拒絕,魏瑪政府也沒有辦法▼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直到一位來自奧地利的落魄青年,北上闖蕩半生,成為帝國元首,主張推翻凡爾賽體系,兩國合併的計劃才真正開始行動起來。

納粹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奧地利政治精英們對祖國的美好想象,今天的歷史描述似乎把納粹與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視為一個模糊的整體。但納粹黨本身並非出身精英階級,在保守的德意志人看來,納粹黨徒不過出身中下層的投機者和偏激狂,借著大眾民主和群眾運動的普及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權力。

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

老將軍興登堡帶著厭惡與幻想支援這位新總理

他和他的時代已經遠去

魏瑪共和國最終也沒能造就為德國所接受的政治理想

(圖片: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在德國活躍的納粹組織很快蔓延到奧地利,奧地利社會也出現了支援納粹的政治力量。進而引發奧地利國內的政治分歧與動盪,1934年奧地利國民議會透過《奧地利憲法》,宣佈確立基督教社會黨人陶爾弗斯的獨裁統治。他上臺後取締了共產黨、納粹黨和其他反對黨,開始以鐵腕手段統治奧地利。

1934年,奧地利國內的政治分歧甚至發展為「內戰」

奧地利多個大城市發生武裝衝突

陶爾弗斯藉機推動個人統治,排除其他黨派

(圖片: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然而納粹德國的實力卻在與日俱增,在普遍的經濟衰退中,納粹德國由於實行強制經濟政策,工業生產仍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失業幾乎被徹底消滅了;國民收入有所提高;在希特勒的建築工程夢想的基礎上制定了龐大的建房計劃……德國廣大人民群眾都有經濟安全感」。

搞基礎建設確實是一把好手

可惜最終目的是擴軍備戰

(圖片: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德國的成功,讓中下層的奧地利人對其更加心嚮往之,他們希望透過合併的方式渡過經濟大蕭條。

1934年,奧地利的納粹黨徒終於在德國同夥的支援下,發生了暴動,衝進了政府大樓,打死了陶爾弗斯,並試圖接管政權。

眼看德奧合併就要以奧地利自主的方式發生了。

陶爾弗斯傾向於意奧匈三國同盟

以抗衡德國的擴張

這三國也確實是德國擴張最快最容易的方向

(圖片:Max Fenichel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amocity
amocity

  


誰能保護奧地利

面對這一巨大變動,西方大國只是口頭譴責便無所行動。反而是義大利站了出來。

墨索尼裡在東北邊境陳兵演習,抗議奧地利的政變,並譴責希特勒。當時的義大利還沒有暴露疲軟的戰鬥力,經濟與軍事力量都十分可觀,而德國尚沒有日後那麼強大,所以希特勒對義大利的抗議還十分在意,只能讓納粹在奧地利的小兄弟再等等,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大業又被推遲了幾年。

雖然同樣是法西斯

但墨索里尼自認法西斯導師,並看不起希特勒

且德國吞併奧地利對義大利也是巨大的威脅

至於之後的各種孱弱,也不是導師個人魅力能解決的

(圖片: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當時兩位獨裁者也並未走到一塊。作為一戰的戰勝國,義大利早就從奧匈帝國的解體中分了一杯羹,墨索尼裡上臺後揚言要重建偉大的羅馬,也把臨近的奧地利看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前的陶爾弗斯也和義大利簽訂過條約,把義大利作為制衡德國的力量。

英法雖然在俄、德、奧匈的基礎上扶持起一批國家

但其實沒一個能打的

何況即使擋得住德國,那擋得住德國+蘇聯麼?

義大利在其中的制衡作用也多是隔岸觀火罷了▼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英法也樂見義大利的活躍,指望義大利能為維持戰後體系效勞。兩個大國在三大帝國的廢墟上扶持了很多新生國家,最大的目的就是削弱德國。

但當德國重新武裝起來時,他們又推行綏靖政策,不願全力支援和保護這些小國,甚至指望透過犧牲小國利益滿足德國的野心。

在奧地利問題上,也是如此。在希特勒上臺之前,英法可以壓得住軟弱的魏瑪共和國,也就能強迫奧地利保持獨立。在德國重新武裝起來後,英法又不願硬碰硬,而是找到了同為法西斯的義大利,希望墨索尼裡去制止德奧合併。

然而他們終究是穿一條褲子的

(圖片:Ladislav Luppa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於是,英法鼓動義大利出面干預中歐,對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的行為也大開綠燈。

歷史最終證明,這不過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兩個法西斯國家在早期的對抗後,迅速走向聯合。1936年,兩國簽定《反共產國際協定》,結成了「羅馬—柏林軸心」,墨索里尼的態度來了180度轉彎,明確表示支援德奧合併。

義大利這次不再有一戰時「猶豫不決的智慧」

直接上錯了船

(圖片: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周邊大國的干涉既然已經不在,希特勒的軍隊終於在1938年的春天大搖大擺地挺近了奧地利。

與納粹據理力爭但後,奧地利總理舒施尼格最終還是屈服,選擇辭職,在下臺前呼籲奧地利人不要以卵擊石,放棄抵抗就好。

既然周邊大國已經放棄干預

舒施尼格也只得「順應民心」了

(圖片: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奧地利總統也被迫任命納粹黨徒賽斯-英夸特出任總理。三天之後希特勒以德國總理的身份與賽斯簽署了德奧合併的協定。德意志第三帝國由此多出了一個東方省(有趣的是,「奧地利」在德語中本就是東方藩國的意思),元首則帶領著德意志民族走上了一條越發失控的擴張之路。

最終東歐這些小國都被德國吞下肚

連法國也跑不了,雖然元首的胃口是無止境的▼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最終,大為擴張的第三帝國還是在盟軍與蘇維埃的夾擊下走向了毀滅,神聖羅馬帝國幾百年的古都維也納,也迎來了蘇聯紅軍的解放。

元首的德意志比威廉皇帝的德意志征服了更多的土地,但也遭到了比凡爾賽條約更苛刻的波茨坦公告,最終吐出了日耳曼人在東歐幾百年的經營。奧地利則在被軍管10年後,終於在1955年再度獨立,成為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國,在世界的眼中,僅僅保留了德意志的人文精神,完全棄絕了勇武傳統。

在那之前,戰前奧地利的末代總理賽斯-英夸特已經被送上了紐倫堡的絞刑架。這位哈布斯堡王朝的老兵最後的遺言是:「我希望我的死是二次大戰悲劇中的最後一幕,也希望在大戰中學得教訓使和平應該存在人與人之間。我相信德意志!」。

二次大戰悲劇中的最後一幕

(圖片:wikipedia)▼

奧地利,為何不戰而降?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wikipedia

END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