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推薦

長江無魚之困:再不保護“四大家魚”基因庫,中國人將無魚可吃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1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長江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曾經有著非常豐富的漁業資源。之所以要加“曾經”這兩個字,是因為如今的長江的漁業資源大不如前,甚至有專家警告稱,如果再不保護4大家魚基因庫,中國人將無魚可吃。

長江的美麗風光

長江的“無魚之困”

美國的卡爾博士曾在1981年提出IBI理論,簡單來說這是用於指示水域生態系統狀況的評價指標。而從最近的評估結果來看,長江魚類生物完整性指數(F-IBI)等級為“無魚”,這也是6個指標等級中最差的一級。

F-IBI生物完整性等級劃分及特征參考表

那麼,長江的情況真的有那麼糟糕了嗎?關於這一點有一個簡單的數字對比:1954年,長江乾流每年的捕撈量可達42.7萬噸,如今隨著捕魚技術的更迭換代,這個數據本應該有進一步的增長,但卻已經下降至不足10萬噸。

如果只說這個數據,可能大家沒什麼概念。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國每年水產品總量為6000萬噸,長江乾流的捕撈量不足0.15%。當然,長江的無魚之困並不是近些年才出現的。

長江捕撈魚

amocity
amocity

  


2012年,被譽為長江生態活化石的江豚種群數量僅剩1040,這個數字令許多學者感到震驚,因為在2006年的時候,江豚數量還有1800頭。而當時,我們就已經在有意識地保護江豚。也就是說,我們對江豚的保護力度遠不及對其造成的破壞程度大。

事實上,拋開這些數字,去了解長江沿岸漁民的感觸也會知道,如今的長江漁業資源和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前完全不同。很多老漁民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很容易就打撈到三四十斤(單條)的魚,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打撈到重達100多斤的魚,但這種盛況早已不複存在了。

長江江豚

長江本來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424種魚類,其中有170種為長江特有。但如今,不少魚類已經瀕臨滅絕。而“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的繁殖速度也遠不如前,數量遠不及上世紀60年代。

長江“無魚之困”的原因

如果仔細了解過長江落得如此困境的原因,就會發現最大的原因是“竭澤而漁”。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長江沿岸的漁民流行用電網捕魚,這種方法會流行的原因很簡單----效率遠高於傳統的捕魚模式,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只要有設備,漁民所到之處,水裏的任何生物都難以存活。

電網捕魚

但是對環境的破壞極為可怕,因為漁民不可能把所有電網裏的魚都帶走,那些沒被帶走的魚屍體腐爛,會破壞水質。此外,就算是由於僥幸沒死,也會因為電擊遭到重創,無法繼續繁殖。而且,如果操作不當,漁民自己也會遭遇危險。盡管電網這麼危險,可在上世紀80年代起,長江沿岸的漁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網設備。

amocity
amocity

  


除了電捕魚之外,有專家在調研期間發現還有很多漁民熱衷於“迷魂陣”,簡單來說就是漁民將網眼極小的漁網布在水下,所以即便魚類用盡力氣也無法逃脫,“趕盡殺絕”是大忌,因為幼魚都無法存活,又何談能夠正常繁衍。

迷魂陣

盡管這些捕魚方式被嚴厲禁止,但是這種情況卻屢禁不止,雖然很多漁民是迫於經濟條件的壓力不得為之,可這種做法的確是後患無窮。當然,除了過度捕撈對漁業資源造成的破壞之外,周圍環境的惡化也是導致魚類數量慢慢減少的原因之一。

長江沿岸的工業極為發達,僅是在2015年,長江經濟帶中的化工企業數量就有12158家,占全國46%,這些企業也創造出了極高的經濟效益,可他們所排放的廢水量也相當客觀,這對長江水體的破壞很嚴重。

人工養殖魚

再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大量的水利工程。雖然這些工程的實施為許多民眾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我們在建造大壩的時候也會盡量考慮不破壞當地環境,但有些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水壩的修建勢必會對水流環境造成影響,進而致使一些魚類的棲息地減少,這就會導致魚類的數量明顯減少。

10年禁漁期的重要性

amocity
amocity

  


顧慮到長江當前的生態環境已經非常脆弱,所以專家一直在呼籲要展開10年禁漁期,而這種說法也確實不是危言聳聽。首先來講,如果長江中的魚會越來越少,這一定會對我們的餐桌造成影響。

人工養殖魚

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人采取人工養殖的方式,但人工養殖的過程中魚類的基因會發生退化,所以養殖過程中得加入野生的魚卵,而“4大家魚”就是不可缺少的基因庫。如果再不保護這些魚類基因庫,我們可能面臨無魚可吃的困境。

而如今,在專家的努力下,“十年禁漁”工作已在有序開展,這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長江流域的部分地區漁業資源較之前相比豐富了許多。這也讓人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即便禁漁期有利於恢複長江的生態環境,但真的要堅持10年那麼久嗎?

人工養殖魚

需要注意的是,有關“10年禁漁期”的想法是在06年提出來的,而之所以會設定10年這個期限,是因為4大家魚需要4年才能性成熟,而我們至少要耐心等待這些魚類有2~3個世代繁衍,才能讓他們的種群數量有明顯增加。所以,10年這個時間是綜合生態環境和漁民生存需求所給出來的合理時間,不能打折扣,不然可能會前功盡棄。

當然,在10年禁漁期的同時,我們也在從其他方面下手,比如推行汙染減排措施,拆除老舊堤壩等等,進行全方位的保護。

結語

其實長江的遭遇也向我們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生態環境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在遇到人類乾擾的時候更是很容易遭到破壞。

長江10年禁魚令

但越是這樣,我們就應該越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這樣也能對人類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希望長江能擺脫“無魚”之困,重現鳶飛魚躍的美好畫面。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