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018年10月06日03時
06
2018今日科學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今年8月,高溫席捲全球,日本和英國還先後出現了有人因持續高溫天氣而死亡的新聞。人類似乎進入了一個大火爐。然而,在一片艷陽烈日之下,卻掩藏著一個別人忽略的秘密,那就是日前我們的太陽經歷了為期兩周的持續空白期。在這兩周內,太陽黑子竟然完全隱身,不見蹤跡。
科學家給予這種現象以解釋:認為這是太陽從極大活動期邁入極小活動期的表現,這也預示著,在未來至少數年的時間裡,地球將進入「寒冷期」。
為什麼科學家會從太陽黑子的暫時隱匿中作出這樣的推斷呢?研究者認為,作為太陽表面熾熱的氣體旋渦,太陽黑子出現的多,代表了太陽釋放的熱量較多,太陽黑子出現的少,說明了太陽釋放的熱量較少。如果太陽黑子頻繁地「隱身」,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霍金生前曾經預言,地球將在2032年的時候迎來「冰河」時期。到那個時候,地球溫度將會比現在低很多,季節變化也會越發不明顯,人們會因為種不出足夠的糧食而陷入飢餓危機。那麼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是不是這個「冰河」期要提前到來了呢?
太陽也是個情緒分明的傢伙,它有時會異常興奮活躍,有時又會安靜冷淡。當它活躍的時候,會釋放大量的強射電波、紫外線等,是地球電離層干擾頻繁出現;當它「玩累」了,開始休息的時候,就會減少熱量的散發,令地球溫度也相應降低。
此次為期兩周的太陽空白期,之時太陽「睏乏」想要小憩一下的前兆。根據英國相關媒體發布的文章表示,地球也存在生命周期,2030年後的十年,是地球的第26個周期。在這個周期內,太陽活動會降低六成,這也就表示,天氣變冷將成為不可避免的情況。到那時,地球溫度很有可能會與發生於1645年—1715年的被稱為蒙德極「小冰期」時期的地球溫度相近。在「小冰期」期間,地球溫度平均下降了1.3℃,季節分界相對模糊,植物生長受到極大影響。這個小冰期持續了近70年的時間,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影響。
據相關機構依據檢測結果表示:太陽出現如此長時間的空白期,正說明了太陽開始變得不活躍。盪起進入低活動期,必然會對地球天氣和氣候產生影響。而這樣的空白期恐怕在未來幾年中會頻繁出現。也意味著,在未來較長的時間裡,天氣會越來越冷,人們恣意享受夏日艷陽的日子會相應變短。而寒冷的冬天則會開始變得綿長。對於冬日裡不喜歡穿秋褲的我們來說,到那時恐怕不用媽媽喊我們回家穿秋褲,我們就會自覺把棉褲、羽絨褲統統套在自己身上了。
針對太陽數周空白期的現象,一些人不免開始擔心,萬一地球真的重返冰川期,人類會不會因為承受不住冬日低溫而被凍死呢?其實儘管未來低溫天氣的出現幾乎被認定為不可避免的,但是聰明的我們有著超強的制暖能力,氣溫過低的時候完全可以躲在屋子裡「貓冬」哦!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
大家知道在我們居住在的地球上,其實有70%的面積都被水所覆蓋嗎?其實水資源跟著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如果有一天當地球上的水全都被抽光時,地球光禿禿的樣子大家可以想像嗎?而美國的地質勘探局(USGS)就做出了這樣的研究,結果真的會讓你好好正視住在地球上這件事。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
▼大部分對於從外太空看到的地球都應該是這樣美麗的影像,因為地球上的海洋面積,讓地球呈現了藍色的美麗模樣。
▼但是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分都抽出來時,這些水分會是什麼模樣呢?
▼由美國的地質勘探局(USGS)所發出的模擬研究,顯露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河流全都抽出,全都匯集在一起時,就會變成下面的樣子。
▼本來大家以為非常大量的水資源,其實只能形成這樣的一個小水珠,這個水珠直徑大約1385公里,雖然比地球上的第一高峰還要高,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想到其實只有這樣的量。
▼比較起地球,月球跟,水珠的大小,大家或許能更容易了解,比較起月球的直徑3474公里,其實全地球的水資源也大概只有月球的一半而已。
▼而比較起地球的直徑12742公里,看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但是這樣的稀少資源,支撐著幾乎整個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隨著人類的「科技」不斷地進步,對於水資源的浪費跟污染程度完全沒有減低的趨勢。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
分享加❤點讚,就是最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