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01

小時候教材中吹捧過的歷史人物,後來卻變成了壞人,顛覆了三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328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秀兒憶史

優質創作者

兒時鑿壁借光,長大後專職偷盜?

「鑿壁借光」的故事,是我們兒時便在課本上了解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匡衡,曾被無數孩子視為榜樣
,也被大人們稱作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兒時勤奮好學,可是無奈家裡窮。到了晚上,漆黑一片的房間使他無法讀書,他便想了一個辦法。他悄悄鑿開了隔壁鄰居書房的牆壁,書房的光線透過牆壁的縫隙透到匡衡家,這樣他就有光可以讀書了。他鑿壁借光的刻苦,一直被人們歌頌著。

小時候教材中吹捧過的歷史人物,後來卻變成了壞人,顛覆了三觀

不過,到了現代,人們思想不斷的進化後,有人就覺得這行為不妥。所謂鑿壁借光,不是一種偷雞摸狗的行為嗎
?借別人家的光省自己家的燭火,這難道不是一種薅羊毛行為嗎?雖然匡衡愛學習的精神可以被我們接受,但他這種「偷竊」行為卻不能被我們提倡。

小時候教材中吹捧過的歷史人物,後來卻變成了壞人,顛覆了三觀

現代人的這個想法,在匡衡後來的人生中顯然也得到應驗。匡衡因為兒時的刻苦,在成年後,其才華成功的被漢元帝發覺,從此,他便成為漢元帝的左膀右臂
。小的時候,因為家裡貧窮不得不借別人家光的貧苦小孩,日後終於漸漸擺脫了曾經的貧窮,走上人生巔峰。可是,儘管已經站在光鮮亮麗的位置上,得到的俸祿也不少,但匡衡依舊沒改掉偷雞摸狗,愛薅羊毛的習慣。

小時候教材中吹捧過的歷史人物,後來卻變成了壞人,顛覆了三觀

小時候偷光,長大了偷的是地。匡衡本已經獲得了31萬畝的封地,
比其普通老百姓,他得到的已經很多了,但他卻還不滿足。他借著自己職位的方便,坑蒙拐騙或是旁敲側擊的讓別人給自己送地,就這樣,原本的31萬畝地增加到35萬畝。
不過,善惡終有報,身為君王的漢元帝當然也不會看不出匡衡的惡行。他偷封地的行為很快就被揭穿,本是皇帝身邊有名的高官,這下一下被貶為庶民。
人們紛紛感嘆,真是兒時偷光,長大偷地,三歲看老的行為果真是難以改變。

小時候教材中吹捧過的歷史人物,後來卻變成了壞人,顛覆了三觀

孔融、李紳再度顛覆三觀

如果大家認為,歷史上只有匡衡一個人是「高開低走」的,那麼你就錯了。我們都瞭解的「孔融讓梨」
,他在兒時是一個那麼可愛,那麼尊老愛幼的孩子,可長大後他卻提出「父母無恩論」
,其中的內容大致為,子女是父親和母親因為欲而誕下的產物,而母親只是孕育孩童的容器,孩童一旦出生,完全可以與父母脫離聯絡
。孔融的這一理論一發表,立刻掀起軒然大波。甚至有人說,孔融自小就是一個「心機男孩」,讓梨大概只是聰明的體現,為了讓一家人認為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小時候教材中吹捧過的歷史人物,後來卻變成了壞人,顛覆了三觀

amocity
amocity

  


還有曾經寫下《憫農》的李紳,他曾呼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思想,可誰又能想到,後來他因為貪汙被處以「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懲罰
。原因是,在為官中後期,李紳感到乏味,唯獨有錢能夠撼動他的心。正如人難免落入俗套,李紳也是被金錢衝昏了頭腦。後期他處理工作之事的事後,一直非常不認真,導致冤案頻發,甚至有些無辜的百姓都被他惡意處決了,導致大部分人聽聞他要來治理自己所在的地方,都嚇得紛紛跑路。

結語

從這幾位歷史人物的故事中,我們能夠了解到他們都是「高開低走」的,有的延續了兒時的惡性,有的與兒時的優秀品質反其道而行之,令人感嘆惋惜。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