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人體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3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腦包蟲病患者棘球蚴逐漸增大,造成顱內佔位效應,並對腦室系統壓迫和梗阻,以至顱內壓增高。由於包蟲囊腫擴張性生長,刺激大腦皮層,引起癲癇發作,囊腫較大的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減退和視乳頭水腫等,依囊腫所在部位產生局灶性症狀如偏癱、失語、偏身感覺障礙等,主要臨床特點是顱內壓增高和癲癇發作。要及時發現並手術。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微創手術恢復快!昨天下午一例罕見腦內多囊包蟲手術摘除。牧區來的藏族年輕女孩,發現腦內、肝臟、肺葉多發包蟲病,包蟲呈現泡狀生長,如同體內的惡魔,其中最大的蟲子長在小腦上,壓迫腦幹,生命垂危,昨天手術順利將蟲體取出。歷時1.5小時,今早病人平穩,神志清楚,活動自如,語言清晰,表達準確。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包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由寄生蟲引起的重要傳染病,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也給畜牧業生產帶來了巨大損失。由於包蟲病病原體的形態、發育階段、寄居處和迴圈鏈(生活史)等等的不同導致包蟲病在防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

1包蟲病

包蟲病也稱為棘球蚴病,是由寄生於犬、狼和狐狸等食肉動物小腸內的棘球絛蟲蟲卵感染中間宿主而引起的一種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人獸共患寄生蟲病。棘球絛蟲在分類上屬於絛蟲綱、圓葉目、帶科、棘球屬的多種絛蟲。

2防控困難的原因

amocity
amocity

  


2.1進化因素、寄生蟲生長和發育在我國,包蟲病主要是由細粒棘球絛蟲和多房棘球絛蟲的幼蟲寄生於中間宿主而引起人、家畜、齧齒動物等人畜共患病,可分為囊型和泡型兩種。囊型包蟲病就是人和家畜臟器裡寄生的細粒棘球蚴(幼蟲期)病症;泡型包蟲病就是寄生在人和齧齒動物(如倉鼠、田鼠等)臟器內的多房棘球蚴(幼蟲期)病症。被喻為「寄生蟲腫瘤或蟲癌」的泡型包蟲病病死率較高。

2.1.1棘球絛蟲進化(演化)形成幼蟲期和成蟲期兩個發育期

2.1.1.1幼蟲期(寄生於中間宿主臟器)。囊型包蟲,也可稱單囊型棘球蚴(cystic echinococcosis),細粒棘球絛蟲的幼蟲期,具有完整的包囊,外層為角質層,內層為多核生髮層,囊內又可長出子囊、孫囊、原頭蚴即可育囊。該囊是充滿液體的水泡或包囊,包含諸多子囊或孫囊的單一大囊腔;擴張生長,記憶體許多可育的子囊,單囊直徑可超過30 cm;其可在50多種哺乳動物體內寄生,人也是中間宿主,但綿羊是最適宜的中間宿主。在我國11種有蹄家畜(綿羊、山羊、犛牛、黃牛、犏牛、水牛、駱駝、馬、驢、騾以及豬)均可感染。

泡型包蟲,多房棘球絛蟲的中絛期或幼蟲期也可稱為泡型棘球蚴或泡球蚴(alveolar echinococcosis),是由諸多小囊泡聚集形成的多囊結構,小囊泡的直徑不過幾毫米。該小囊泡團常常含有半固體基質,而非液體,它可以透過芽生增殖,從而浸潤組織。這些浸潤性小包囊,同樣外層為角質層,內層為多核生髮層,囊內具原頭蚴,即可育囊。一般寄生於小型齧齒動物,倉鼠科動物為最適宜中間宿主,人也是中間宿主,在我國藏羊和犛牛也可感染泡型棘球蚴。

2.1.1.2成蟲期(寄生於終末宿主腸道)。細粒棘球絛蟲成蟲長2~11 mm,通常節片數3~7節。倒數第二個節片是成熟節片,生殖孔位於成熟節片或孕卵節片的中後方,最後一節含有成熟蟲卵稱為孕卵節片。犬等終末宿主在感染原頭蚴34~53 d後,就可發育出孕卵節片,然後排出孕卵節片,其長度通常比整個成蟲的一半還要長。此後,每隔7~14 d,再排出新的孕卵節片,每個孕卵節片可含200~800枚蟲卵,排卵高峰期為3~6個月,壽命大約是1~2年,含卵子宮發育良好,呈囊狀分枝。頭節頂突上有二圈小鉤,鉤的大小不同,外圈鉤長度範圍為25~49μm,內圈鉤長度範圍為17~31μm。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多房棘球絛蟲成蟲長1.2~4.5 mm,通常節片數2~6節,生殖孔位於成熟節片或孕卵節片的中前方。孕卵節片內含卵,子宮呈囊狀。狐狸等終末宿主感染原頭蚴後,在體內28~35 d長出成熟的孕卵節片,每個孕卵節片含200~400枚蟲卵,每隔7~14 d可再形成新的孕卵節片,排出終末宿主體外。成蟲頭節頂突有二圈鉤,第一圈大鉤長短有變化,範圍為24.9~34.0μm,內圈小鉤長度範圍為20.4~31.0μm,可作為分類學指徵。

2.1.2包蟲的生長與發育囊型棘球蚴在3~5個月才長出0.5cm小囊泡,其中無原頭蚴(不育囊), 6~12個月可長出1 cm以上包囊,發育13個月的囊內具原頭蚴,經過數年包囊的直徑可超過5~10 cm,或含超過上萬的原頭蚴。

泡型棘球蚴在齧齒動物體內3個月就可長出具原頭蚴的小囊泡,其感染性強、發育快、危害嚴重。因此這也是對泡型棘球蚴病防控更困難的一個原因。

原頭蚴實際就是成蟲的頭節最初(原)始的形態,犬、狐狸等終末宿主搶食患包蟲病臟器後,可育囊內的原頭蚴(原頭節),即原始頭節,經過終末宿主的胃液、腸液刺激,被啟用,其頂部吻突上的兩圈小鉤和4個吸盤附著在終末宿主腸壁表面,開始成蟲期發育(成蟲發育過程見前述2.1.1.2)。

amocity
amocity

  


假如原頭蚴遺漏於中間宿主腹腔,如人在手術過程中,包囊破裂,或中間宿主在活動過程中摔倒,造成包囊破裂,其中原頭蚴流入腹腔,原頭蚴可在中間宿主腹腔內又長出包囊,這就是通常所稱「原頭蚴無性發育(繁殖)」,這也是引起人包蟲病手術病例經常復發的根源。

2.2與宿主、環境的適應性

蟲體的發育跟宿主有很大關係。無論是囊型還是泡型,都需要兩種宿主完成其生活史。一是幼蟲期寄宿的中間宿主,二是成蟲期寄宿的終末宿主。

囊型包蟲病的中間宿主要是人和家畜,終末宿主主要是犬、狼和豺,在我國家/牧犬是最適宜的終末宿主。

泡型包蟲病的中間宿主要是齧齒類動物,如倉鼠、田鼠等,終末宿主要是狐、犬等。從動物醫學的角度來說,狐狸傳播速度可能更快。其成蟲寄生於野生食肉動物(如赤狐、藏狐、沙狐、北極狐和草原狼)的小腸中,在我國狐狸和牧犬是最適宜的終末宿主。

人、家畜或齧齒動物吃進蟲卵以後,透過門靜脈首要攻擊部位是肝臟,其次經體迴圈到達肺臟,也可在腎臟、脾臟等處寄生。內臟(如肝、肺)是棘球蚴(包囊、小囊泡)的寄居地,腸道是棘球絛蟲成蟲的寄居地。

蟲卵經過終末宿主腸道排出外界環境,就會造成汙染。蟲卵具有很厚的膜,可以抵禦溫度很低的環境,在-4~8℃可以存活一年以上左右。因此青藏高原高溼低溫的環境對於病原(棘球絛蟲蟲卵)具有很好的自然保護作用,導致具備活力的蟲卵更容易感染給動物。

棘球絛蟲對宿主的影響主要是佔位性和浸潤性的影響。包蟲病的蟲體並不破壞宿主的細胞,僅僅佔用了宿主的體內細胞的位置,導致包蟲病對於家畜的危害不易被發現。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2.3遮蔽作用,逃避的特性

細粒棘球絛蟲或多房棘球絛蟲主要透過以下方式來進行遮蔽或者逃避藥物的作用:

1)中間宿主的結締組織形成的壁和寄生蟲(棘球蚴)角質層都構成對入侵物的遮蔽作用;

2)棘球絛蟲成蟲寄生於終末宿主腸道內,與體液接觸少,處於開放的環境,處於機體的遠端位點。

amocity
amocity

  


終末宿主是包蟲病的傳染源。成蟲在終末宿主體內利用消化道乳糜物,以遊動性的方式佔據在腸道位置,並得以生存和發育,與終末宿主體液接觸少,始終處於一個遠端位點。對於終末宿主來說蟲體處於遠端的靶位點,所以如何保證免疫持續很困難。

幼蟲期蟲體(棘球蚴、包囊)寄生在宿主結締組織包裹的囊中,這種囊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遮蔽作用,讓藥物和免疫物很難進去。目前幾乎沒有對中間宿主治療的有效藥物。羊包蟲病亞單位疫苗也是僅僅在蟲卵攻擊階段有用,蟲體形成包囊以後就無效。

3國內外防控狀況

包蟲病在冰島、紐西蘭、智利和阿根廷等國的發病率比較高。冰島採用的主要措施是群眾教育(防止犬吞食動物內臟)學校健康教育和政府立法(包括養犬要註冊、納稅,不得用生內臟喂犬,禁止家庭屠宰)。

在塞普勒斯,1971年「國家畜牧局」啟動了防治規劃,主要措施為:有主犬註冊;流浪犬控制(安樂死);母犬絕育;屠宰管理及內臟處理;犬主及公眾教育。1985年認為棘球蚴病已被消滅,活動終止。1989年以後陸續出現感染動物,遂於1993年又重新啟動防治活動,這包括用含50mg吡喹酮的肉食餵養流浪犬及狐狸、對引進犬和家畜進行監測。1997-1999年未發現陽性犬隻,同時畜類的感染率降至極低。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較早開始施行規模防治規劃的國家。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防治規劃由農業部和州政府領導實施,加上立法,採用屠宰管理,在野犬出沒場所投放含吡喹酮的食餌,4~6周1次等措施,經過30多年的努力,現已基本消除包蟲病。在紐西蘭,農業(畜牧)和衛生兩部推動組成「農民自願防治棘球蚴病委員會」開展對農民的教育。政府立法,組成由農民、犬主和獸醫等代表參加的國家防治棘球蚴病理事會,其任務是提出措施,釋出訊息、資料與指示,組織對犬、畜的監測。

阿根廷在1979-1997年間,每隔45d(農村)或180d(城市)用吡喹酮或檳榔堿給犬驅蟲,使其感染率從41.5%降為2.9%,綿羊感染率從61.0%降為5.5%。同時阿根廷正考慮將羊的預防接種納入防治規劃。

在烏拉圭,「國家防治棘球蚴病委員會」促成了一項法律,成為防治策略的基礎。自1991年開始,烏拉圭用吡喹酮治療家犬,1次/月,至1995年覆蓋了90%的農村犬隻。犬的感染率從10.7%(1991)降為0.7%(1997),成年綿羊的感染率從44.7%(1990)降為3.9%(2002),牛的感染率從64.8%(1990)降至12.2%(2002)。

目前瑞士和德國也正在開展用含吡喹酮的食餌控制赤狐多房棘球絛蟲感染的試驗。

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下旬-90年代上旬才開始重視包蟲病,2004年以後迎來歷史性的進步。2010年以後,十四部委聯合下發有關包蟲病防治行動計劃(2011-2015,2016-2020)。

現階段包蟲病防治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難,深受包蟲病危害的各國正在積極努力開展相關的防治工作。

4小結

國內對於包蟲病的防控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開始,2004年進入一個劃時代的高潮。最近幾年就是具體行動計劃的逐步開展,因此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包蟲病會取得一定的控制效果。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包蟲病需要早診治早防控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