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人體

直面哀傷的情緒與心理反應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0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直面哀傷的情緒與心理反應

劉佳,田璠,解放軍306醫院,幹部病房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編輯

哀傷作為人們一生中都會經歷的情緒體驗,如何才能正確應對呢?

一、什麼是正常的哀傷?

哀傷/悲傷(grief)指的是經歷死亡或失落事件發生時所產生的情緒與心理反應,是失落後所體驗到的認知想法、感覺、及行為。通常是當失落髮生時的正常且一般的反應。引起悲傷的原因很多,死亡僅是其中之一,離異、退休、難產、遷徙、解僱、天災、失去寵物、失去自由與能力、失去尊嚴與形象等,都是哀傷的來源。正常哀傷的表現有:

(1)感覺層面的表現:悲哀、憤怒、愧疚感、自責、焦慮、孤獨感、疲倦、無助感、驚嚇、苦苦思念、解脫感、輕鬆、麻木。

(2)生理感官知覺的表現:胃部空虛、胸部緊迫、喉嚨發緊、對聲音敏感、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軟弱無力、缺乏精力、口乾。

(3)認知的表現:不相信、困惑、沉迷於對死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幻覺。

(4)行為的表現:失眠、食慾障礙、心不在焉的行為、社會退縮的行為、夢到失去的親人、避擴音起失去的人、尋求與呼喚、嘆氣坐立不安、哭泣、舊地重遊、隨身攜帶遺物、珍藏遺物。

直面哀傷的情緒與心理反應

二、什麼樣的人需要哀傷輔導?

amocity
amocity

  


哀傷時間>1年,魂不守舍、無法正常工作、正常生活受影響、像變了個人或是有特殊需求的人需要哀傷輔導,尤其是年幼小孩、社會階層低者、就業狀況較少者、憤怒程度高者、想念程度高者、自責程度高者這些風險性較高者應及時向專業的心理治療師、醫生或是社會工作者尋求幫助。

哀傷輔導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接受喪失:協助當事人體驗失落;第二階段經歷痛苦:幫助當事人界定並表達情感,闡明正常的哀傷行為,幫助當事人給與自己時間去哀傷;第三階段重新適應:幫助當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下活下去;第四階段重建關係:重建關係幫助當事人將感情從逝者身上轉移並給予持續的支援。

專業人員透過闡明正常的悲傷行為,協助喪親者正確對待失落,合理的表達感受,允許合理的時間悲傷,幫助其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中活下去。專業人員還會檢查喪親者有無防衛心理,幫助調整心態,界定病態行為並轉診並提供持續的支援。

直面哀傷的情緒與心理反應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