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17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990-法共體的沒落

作者:圖南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鹹帶魚

一戰後,面對各殖民地獨立的浪潮,英國發起成立「英聯邦」,極大維繫英國的全球影響力。英聯邦也存續了近百年。二戰後,法國也曾經搞了一個法蘭西聯邦,最後還組織了法蘭西共同體,但是十多年左右的時間就「早夭」,這究竟是為什麼?

相比法國總統,英國女王的地位顯然更加「尊崇」

這不光是「皇室」BUFF,更是英聯邦BUFF

(圖:shutterstock)▼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法蘭西聯邦

amocity
amocity

  


法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是一個稱雄歐洲和影響遍及全球的殖民帝國。二戰期間,法國沒抵抗多久就投降,臉面盡失。儘管二戰後被認定為戰勝國,但其經濟已受重創,法蘭西的威儀更是低落到谷底,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問:如何稱呼同時舉起雙手的十萬法國人?

答:當然是法國陸軍

(1940年5月,投降的法國士兵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為了維持大國臉面,維繫大國地位,法國人開始追求維持法蘭西帝國的「完整性」,在戴高樂心中,法蘭西帝國必須保持完整性,哪怕是戰後,法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應不折不扣地迴歸法蘭西帝國。因此,二戰末期成立的戴高樂臨時政府仍繼續推行殖民主義政策。

曾號召法國人奮起反抗納粹奴役的戴高樂

反過來卻想要延續法國對海外的殖民

(1940年,戴高樂在BBC發表618宣言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amocity
amocity

  


1945年,日本的戰敗造成了東南亞地區權力真空。當年年底,法國派7萬名遠征軍分三批趕赴越南,完成「收復印度支那」的任務。

在日本侵略東南亞之前

東南亞除暹羅外基本都是歐美列強的殖民地

而法屬印度支那又格外受法國重視▼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這次法國版的「重返亞太」,被戴高樂政府視為維護法蘭西全球權威的重要象徵,目的在於向全球各殖民地宣佈法國人回來了。但此時的中南半島局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越南也成立了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國。

「越南全體人民上下一心堅決反對法國殖民主義者的陰謀」

70多年前,胡志明在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自己曾經的地盤另立「新主」,法國人怎麼能忍。另一邊,曾經的殖民者在拋棄自己後又跑回來,越南人更不能忍。但是此時新生的越南政權還相對弱小,雙方實力的差距較大,越南人選擇先穩住法國人。

即使二戰後,獨立國家和前宗主國仍有科技代差

但組織能力已大幅提升

能夠充分動員社會,大大抵消了前宗主國的優勢

(巴亭廣場上的胡志明紀念堂,圖:Shutterstock)▼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面對前殖民地獨立運動,法國人丟擲「法蘭西聯邦」方案。按照方案設想,法蘭西聯邦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法國本土及阿爾及利亞;二是海外各省,包括法屬蓋亞那、留尼汪等;三是海外屬地,也就是在非洲的一些殖民地及太平洋上的新喀里多尼亞。

法國企圖用 「自治權」換取法國繼續控制殖民地國家的外交、軍事等權力。1945年3月法國臨時政府宣告,要印度支那聯邦同法國組成「法蘭西聯邦」。

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曾經的勢力也算是「日不落帝國」

不過到二戰後,還願意加入聯邦的就大幅減少了

(下圖僅作法國殖民勢力示意,並不等於第二殖民帝國)

左滑看全圖▼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此後,法國人邀請越南代表開始談判。1946年3月6日,胡志明在與法國簽訂《法越初步協定》,協議規定越南民主共和國願意留在「法蘭西聯邦」內。

當越南人覺得可以穩住法國人,然後開始專心處理國內事務的時候,協議簽署之後沒多久,法國宣佈建立親法國的南越「臨時政府」,調集10萬軍隊北進,公然撕毀協議。到1946年12月,法越戰爭便全面爆發。

越南人民不僅教訓了法國殖民者

還會在之後讓美國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越南人民軍佔領法軍指揮部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法國採取的軍事施壓和政治手腕相結合的政策,但始終未能控制越南等前東南亞殖民地,後來戰爭發展的形勢越來越不按法國人原先設想的「劇情」進行,法國人在印支戰爭中越陷越深。1954年奠邊府戰役中,法國軍隊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法越戰爭徹底暴露法國國力虛弱的現實。

今年春光勝往年,舉國歡騰捷報傳

——胡志明寫的漢詩

(1954年10月9日,河內解放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法共體方案

就在法國人在東南亞「兜售」法蘭西聯邦方案的時候,英美兩國加緊透過蘇伊士運河向非洲滲透,威脅法國在非洲的利益。法越戰爭慘敗之後,新任總理的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主張收縮戰線,撤出越南,集中力量保住非洲殖民地。

越南人民反抗法國侵略的勝利

也讓其他殖民地人民看到,法國是隻紙老虎

(1954年,法國軍隊撤出河內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但法國的非洲殖民地也開始「後牆起火」。1954年11月1日凌晨,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在全國30多個地方同時發動起義,襲擊殖民當局的駐地、哨所、憲兵隊、警察局和其他軍事目標。起義者還透過在埃及開羅的阿爾及利亞愛國者,將起義的訊息和解放宣言向全世界廣播。

法國人只顧著和殖民地的官員「稱兄道弟」

或是忘了民族主義者覺醒

平民對殖民主的厭惡才是傾覆的關鍵

(法聯邦最後一個總統科蒂和阿爾及利亞議會成員)

(圖:壹圖網 )▼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趕走殖民者,推翻執政者走狗的念頭

達到了空前的統一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阿爾及利亞一直就是法國極其重視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有著極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有鐵、鋁、鋅等寶貴礦藏;其戰略地位也很重要, 它與法國本土隔著地中海, 對於法國在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利益都有重大意義;此外,阿爾及利亞縱深深入非洲大陸,可以便於法國人繼續控制非洲。

阿爾及利亞確實是法國最重要的殖民地

(離得近、遼闊、資源豐富、滲透程度高)

法國人至今也把對阿爾及利亞的影響力看得很重要

就像義大利人對利比亞心心念念▼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但在二戰期間,法國連本土都丟了,阿爾及利亞自然也不保,法國曾向阿爾及利亞人許諾,只要幫助法國贏得戰爭勝利,就允許其獨立,以此短暫穩住了阿爾及利亞。但是戰後法國人公然違背承諾,故而激起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

被越共趕出越南的法國人

在阿爾及利亞也面臨同樣的命運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計程車兵們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當時,法國戰後國內矛盾尖銳,國外各殖民地風雨飄搖,法國人不得不請出戴高樂坐鎮。1958年,戴高樂重掌政權之後,法國正式提出法蘭西共同體,宣稱可以讓殖民地國家自由選擇是否加入,法蘭西共同體是一個海外領地和宗主國擁有共同的國籍、總統和議會的共同體。說白了,各領地雖然享有內部自治,但外交、國防、財政大權仍操於法國手中, 這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的延續。

面對戴高樂丟擲的「法蘭西共同體」方案,曾經被法國騙過的阿爾及利亞人連面子都不想給,直接拒絕了。

阿爾及利亞人民,不吃法國這一套!

(阿爾及爾的烈士紀念碑 圖:shutterstock)▼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法國當即宣佈制裁阿爾及利亞,殺雞儆猴。其他小殖民地由於經濟高度依附法國,所以也害怕了。1959年共同體成立時,成員國除法國本土、「海外省」、「海外領土」外,還有包括貝南、象牙海岸、法屬蘇丹(今馬裡)、茅利塔尼亞等等十幾個非洲國家上了「法共體」這輛車。

阿爾及利亞是法國最大的殖民地,可見重要性

難怪不惜使用武力阻止其獨立

(1959年法共體範圍)左滑看全圖▼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1960年法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規定,共同體成員國可透過協議變成獨立國家,但不因此脫離共同體。法國直接把「車門」給焊死了。

1960年,法國軍隊在阿爾及利亞設定的路障

amocity
amocity

  


(圖:wiki)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夢醒

20世紀60年代初,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以法國失敗告終,法國政府被迫同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簽訂《埃維昂協議》,承認阿爾及利亞人民的自決權。

“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能不講理就不講理

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的不得已了”

《埃維昂協議》▼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這場戰爭耗資逾300億法郎,大大削弱了法國用於維持其他殖民地的人力和財力,也敲醒了法國人傲慢的大腦。經歷了多次戰爭之後,法國意識到維持龐大的殖民地體系耗費太多國力,殖民地在相當程度上說只是本土的沉重負擔。法國精英階層也清楚地意識到殖民主義已經過時,是時候改變了。只有解決殖民地問題,才能集中全力與美蘇抗衡周旋。

阿爾及利亞的獨立引起了一波獨立浪潮

法共體的區域也已經明顯縮水

(1961年法共體範圍)左滑看全圖▼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60年代,法共體開始被逐漸弱化,1961年法共體組織機構參議院解散,共同體日趨瓦解,法國開始轉向更溫和的「經濟剝削」。維繫非洲的法郎區則是法共體逐漸瓦解後,法國維繫其在非洲影響力的重要方式。法國依然想透過「鑄幣稅」維護西非的利益。法蘭西共同體只能在貨幣流通中感受到一絲微弱的存在感。

法郎作為經濟剝削的載體

對西非民眾最大的意義就是背後的法國雖羸弱但還算穩定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由於許多前殖民地國家自身經濟實力相對薄弱,因此依然使用西非法郎作為本國的流通貨幣,西非法郎使用國必須將幾乎一半的外匯儲備存入法國中央銀行法蘭西銀行,以確保與此前的法郎和現在的歐元保持固定匯率。法國派代表加入西非國家央行決策機構,直接影響許多西非國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在不好直接出兵侵略的民族國家時代

控制別國經濟已經是極大的干預了

(圖:shutterstock)▼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90年代,冷戰結束之後,非洲失去了冷戰時期具有的特殊戰略地位,特別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經濟基礎薄弱的西非國家頻頻陷入經濟危機,法郎區國家經濟形勢惡化,財政赤字擴大,外匯儲備下跌。

此時的西非國家對法國來說不僅收益漸少

在經濟上還要拖後腿

(參考:世界銀行資料)▼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這個趨勢在進入21世紀後愈發嚴重。在法國人看來,過度涉足西非事務的收益越來越小。況且近些年,歐元區危機四伏,作為歐盟「大佬」之一的法國疲於應付,根本無暇關心非洲。英媒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非洲法郎會導致政治成本高於經濟收益,正在考慮甩開這個包袱。

法國仍試圖在非洲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操作工具也逐漸從硬實力轉為軟實力

「我的非洲朋友,有時不是我的朋友」

(圖:Paul Kagame/Flickr)▼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近期,西非國家加快了統一貨幣ECO發行的程序,法國也逐漸放手。從法聯邦到法共體解體,再到西非法郎走向尾聲,對於許多前殖民地國家而言,這是奪回主權和徹底去殖民地化的重要一步,是時代的進步。只不過,列強們的手段也在變化,即使且戰且退,也是不會輕易松嘴的

非洲是誰的非洲,法國又是誰的法國?

(巴黎 圖:shutterstock)▼

法國,且戰且退  | 地球知識局

參考文獻:

1. https://encyclopedia2.thefreedictionary.com/French+Community

2. 談亞錦. 戴高樂外交政策路徑選擇研究(1958-1969年). (Doctoral dissertation, 華東師範大學).

3. 王春霞. (1997). 論戰後法國從殖民帝國到非殖民化的轉變.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 54-56.

4. 張宏明. (1991). 法郎區機制對其非洲成員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西亞非洲(03), 41-46.

5. 谷名飛. 1946-1949年法國印支政策中的"保大方案". 世界歷史(5), 16.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