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推薦

中國是第一個登陸月球暗面的國家,這意味著什麼?_美國_人造衛星_拉格朗日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4100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中國是第一個登陸月球暗面的國家,這意味著什麼?_美國_人造衛星_拉格朗日

2019年1月3日,中國成為第一個在月球遠端成功登陸 航天器的國家,其月球車嫦娥四號與世界分享了第一批來 自「黑暗」未知月球表面的照片。在太空時代的早期,太空中的壯舉改變了地球上的正規化。六十年前,蘇聯成功發 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號,這讓美國感到 清醒和振奮。在冷戰加劇的情況下,華盛頓的領導人明白 莫斯科的成就對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形象造成的損害,以及它對人們在外層空間的互動方式可能意味著什麼。
美國領導人也認識到斯普特尼克號對美國和蘇聯對手之間的科學、技術和軍事平衡的具體計算的重要性。斯普特尼克號的成功催化了歷史學家沃爾特·麥克杜格爾所描 述的美國科學和技術政策中名副其實的「鹽化」。

美國恢復了其二戰時期的計劃,他將其比作蘇聯的「指揮技術」 系統,為新成立的國家航空和航天局注入了僅次於美國國防部的聯邦研發資金。美國納稅人更關注宇航員喝的「太 空味道」飲料,而不是美國太空計劃的價格標籤;儘管如 此,他們支援發展太空能力,使美國領先於蘇聯。
對國內來說,人造衛星的成功證明東風將戰勝西風。
但莫斯科的外太空成就也提高了中國作為一個領先大國的 復興標準。據報道,新中國感嘆道:「我們怎麼能被認為是一個大國?甚至無法把一顆土豆送上太空?」到1970 年,中國自己的外太空指揮技術將隨著東方紅的發射而 結出碩果,這顆衛星的重量為178公斤,比美國、法國、 日本比蘇聯發射的第一批衛星的總重量還要重。
對發展太空能力作為大國標誌的承諾很關注, 繼任者為中國的外太空綜合體提供資金,

甚至在 他們取消指令性經濟時也是如此。果然,務實的加速國家發展的潛力確定了他的外太空優先事項。在偉人願望清單上,最重要的是衛星通訊。到1984年,中 國的一顆通訊衛星首次實現了從國內到中國最西部的烏魯 木齊的全國性新聞直播。
從那時起,中國太空計劃的民用和軍用層面都在不斷增長。中國的外太空計劃與中國對中國在全球崛起 的願景一致。中國將「太空夢」與「中國民族復興 的中國夢」聯絡在一起,並明確表示,將中國轉變 為一個太空巨人對獨立或自力更生的技術創新至關重要, 並伴隨著經濟和軍事利益。嫦娥四號任務成功後,對從事該任務的太空科學家和工程師說,宣稱它「展示了創新精神,就像在國際象棋中走出第一步 或在戰鬥中佔據主動一樣。」

中國是第一個登陸月球暗面的國家,這意味著什麼?_美國_人造衛星_拉格朗日

斯普特尼克時刻?然而,如果說嫦娥四號是中國太空能力的一次戲劇性 展示--以及它的雄心壯志--登陸月球的暗面本身並不是一 個斯普特尼克時刻。1957年,人造衛星震驚了美國公眾, 他們對蘇聯在太空中不斷加速的技術能力知之甚少,並刺 激了美國政策的徹底轉變。中國的太空目標在中國和國際 媒體上被廣泛宣傳。嫦娥四號是繼嫦娥三號之後,近四十 年來第一個完成月球著陸的航天器。此外,中國部署的到 達月球暗面的解決方案是由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法夸爾在 20世紀60年代末首次構想的。法夸爾提出了在地球和月球 暗面之間的通訊中繼衛星,作為他在斯坦福大學博士論文 中關於實現可控月球暗面登陸的一部分。當然,正是這一 概念與二十一世紀的衛星設計與中國航天工程師和團隊的創新通訊天線以及支援該任務的組織基礎設施 的合併,對其最終成功至關重要。

二十年前,支援嫦娥登月任務的通訊衛星「鵲橋號」,可能會被作為美中合作的一個例子而受到慶祝。事 實上,美國科學家與中國同事進行了科學研究,導致一些 人認為這次任務是2011年國會禁止此類活動以來美中在太 空的首次合作。然而,在2019年的華盛頓,大多數人從美 中經濟和安全競爭的角度來看待嫦娥四號任務,認為它是中國利用美國的技術智慧以及中國對美國軍事和經濟安全 構成威脅的一個例子。
因此,即使嫦娥四號沒有斯普特尼克號那樣的震撼效 應,其影響還是很強大的。該計劃導致空間技術專家將中國在太空中追趕美國的時間表從20年縮短為1年。許多美 國媒體認為這是一場「新太空競賽」的開始,需要重新思 考美國的國防優先事項,並需要全國共同努力來保持美國 的技術領先地位。
在嫦娥四號之後的幾個月裡,

美國國會兩院的議員就 中國在外層空間的作用舉行了聽證會。證詞提請注意中國 的一些活動對日益增長的美國商業空間部門的風險,以及 中國不斷擴大的反空間計劃對美國造成的危險。「鵲橋」 在拉格朗日L2點的定位似乎是與美國爭奪太空資源的戰略 競爭中的第一步棋,在太空中具有戰略價值的位置上建立 中國的存在。拉格朗日L2點對於衛星或航天器來說是一個 特別理想的軌道位置,因為它相當穩定,並允許與地球軌 道一致的運動。此外,它離地球足夠近,便於通訊,同時 還能清楚地看到深空。一些美國太空安全專家猜測,中國 如何利用拉格朗日L2點等重要軌道戰略點進行軍事偵察, 以及將美國太空資產置於危險之中的相關能力。一些人擔 心,中國試圖在拉格朗日L2點建立一個阻塞點,將其他國 家排除在通向月球空間的有利門戶之外,

月球空間是地球 和月球之間的外層空間部分,是新的基於空間的全球經濟 活動的最佳場所,也是更深層空間探索的發射區。2019年 底,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委員會在其年度報告中專門有一章討論了中國在外層空間的投資,探討了中國在太空 的野心可能減少美國的經濟機會並限制其在「最後疆域」 的軍事能力的方式。當2019年底《美國太空部隊法》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支獨立的太空服務部隊--美國太空部隊時, 這樣做是為了「為美國提供在太空領域、從太空領域和向 太空領域的行動自由。」 雖然華盛頓政策界在很大程度上將中國的遠端登月視 為對其利益及其盟友的威脅,但其他空間大國或有志之士 反而尋求與北京進行更大的外太空合作。

其中一些國家對 美國不友好;然而,其他國家是美國的盟友或安全夥伴。
例如,莫斯科正在用其在太空方面的深厚專業知識換取中國的工程人力和在研發方面的雄厚資金。兩國不僅在 月球探索方面正式合作,而且他們的合作也延伸到了安全領域。2019年,中國和俄羅斯正式同意深化技術合作,以 實現中國當時即將完成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俄羅斯的格 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互操作性,從而與美國的全球定位 系統相抗衡,此舉對聯合軍事指揮和控制具有影響。他們還在航空航天防禦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並同 時開發先進的反衛星系統。
中國和俄羅斯在太空方面的合作並不令人驚訝。這兩 個國家的全球安全關係看起來很像一個聯盟,而且在1960 年中蘇分裂之前,蘇聯在中國初具規模的太空計劃中所扮 演的角色現在被國內佔據了。

然而,中國的太空成就也吸 引了一些美國盟友,包括西歐的盟友。中國計劃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際空間站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美國計劃在未來幾年內結束對國際空間站的支援。也許並不奇怪,在嫦娥 四號成功後不久,儘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呼籲歐 洲停止將中國的先進技術納入其通訊系統,但歐洲航天局 的成員呼籲開展更多中歐空間合作。
中國在太空方面的進展也證明了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 中世界中充滿希望的太空參與者的吸引力。中國於2005年 成立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正在吸引新的觀察員。參與中國 「一帶一路」在於「一帶一路空間資訊走廊」或 「太空絲綢之路」,為參與國提供中國北斗全球定位系統 以及大量遙感衛星、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的支援。14個擁 有太空專案的非洲國家擴大了與中國的太空合作;拉丁美 洲的8個國家也與中國簽訂了太空合作協議。

對發展中國 家來說,與中國的夥伴關係有望擴大對衛星網路的使用, 從而提高對天氣事件、自然災害和應急反應能力的情況了 解,同時也為新的商業機會開啟大門。中國還為他們提供 了先進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的潛力,以提高本土能力。他 們越來越多地使用中國的空間技術,增加了美國和中國之 間的戰略緊張關係,因為許多國家增加了對中國而不是美 國空間以及隨之而來的通訊和數字系統的依賴。對那些與 中國進行國際安全競爭的國家來說,同樣令人擔憂的是, 中國正在潛在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建立衛星地面站,而 東道國的監督往往有限。這些衛星系統提高了中國自身對 其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監控能力,並帶來潛在的軍 事安全影響。

amocity
amocity

  


中國是第一個登陸月球暗面的國家,這意味著什麼?_美國_人造衛星_拉格朗日

地外領土的凝視?嫦娥四號還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中國將如何利用賦予 到達那些以前人類無法到達的稀有空間的探險者的特權。
中國在月球暗面的開創性登陸打開了「月球」這個人類尚 未探索過的部分。像美國和蘇聯一樣,中國已經充分利用 了那些首先到達某地的人所獲得的命名權。除了嫦娥四號 著陸器著陸的「天河號」之外,月球的遠方現在有一座山 叫「泰山」,以山東省的一座山命名,還有名為織女、河谷和天津的火山口。
在其自己的太空第一的高峰期,美國透過與蘇聯合作 制定外層空間管理的國際制度,增強了其威望,並緩解了 對其自身實力上升的擔憂。美國的目標是減少技術上的競 賽變成將其他國家排除在外的競賽的風險,並防止諸如進 一步的高空核試驗等活動,這些活動將降低空間環境及其 未來用途。華盛頓支援正式的國際協議,

使外層空間像公 海一樣,成為一個開放的領域。對美國來說,一個沒有主 權邊界的外空領域也為擴大其全球力量的全球技術提供了 一個理想的環境。隨著中國在外層空間的利益增長,目前還不清楚其上 升的影響力會如何影響國際空間制度,包括將其作為一個 開放領域的法律框架。透過讓航天器降落到以前沒有人去 過的地方,中國佔據了為太空領導者保留的一部分高地。
隨著中國將海上 戰略緩衝區擴充套件到南海的利益增加,以及其這樣做的能力 提高,它開始對其專屬經濟區內的航行施加更多的司法控 制。中國是《外層空間條約》的締約國,該條約指定外空 開放供自由探索和使用,禁止國家透過使用或其他手段提 出主權要求來佔有外空。然而,該條約在許多方面是模糊 的,包括對商業行為者在空間的活動提供的指導很少。

這 就為事實上的資源要求留下了機會。中國將外層空 間和其他一些所有國家現在都能普遍進入的全球領域稱為戰略新邊疆。特朗普政府還挑戰了《外層空間條 約》將外層空間指定為全球公域的觀點。如果中國朝著擁有部分外層空間的方向發展,將從根本上改變空間作 為行星連線環境的性質,並使其成為主要由地緣戰略競爭界定的區域。第一場太空競賽似乎驗證了林登·約翰遜參 議員1959年的說法,即「共同合作到達星空的人不可能一 起墜入戰爭和荒蕪的深淵」。現在判斷這句話在第二次太 空競賽中是否仍然適用還為時過早。

最後的反思。60年前,當太空競賽肆虐時,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圖 像改變了人們對我們星球的看法。這使地球的脆弱性悽然 清晰,並消除了國家之間的政治邊界。阿德萊·史蒂文森 在聯合國發言時,將地球描述為脆弱的「小太空船」。這 一形象幫助產生了「整個地球的觀點」,導致了對增長極限的新思考和對地球上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國現在 透過其月球登陸器向外看,似乎是一個無限的未知疆域。
地球是一艘需要謹慎照管的「小太空船」,還是已經成為通往星空的長期旅 程中的一個站點?請繼續關注下一期。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