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探索

揭秘指鹿為馬:考古發現的新證據,司馬遷編造出一段彌天大謊?_趙高_故事_秦二世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4101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原創

2024-10-04 15:39

來源:

呼延犇史

發布於:天津市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趙高做了丞相,為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向秦二世進獻一鹿,並稱其為好馬。眾臣均因懼怕他的勢力,指鹿為馬,而他最終手握大權,策反並導致秦朝覆滅。

揭秘指鹿為馬:考古發現的新證據,司馬遷編造出一段彌天大謊?_趙高_故事_秦二世

司馬遷是《史記》的作者,《史記》是二十四史之一,在歷朝歷代的歷史學家研究歷史時,必然會閱讀《史記》。《史記》所記錄的歷史,從上古傳說到漢武帝時期,其中不僅有許多嚴肅的真實歷史事件,還有許多饒有趣味並且極富諷刺意味的小故事。

不過,隨著後世對這些小故事展開研究,人們也發現了司馬遷筆下的一些不太符合歷史事實的故事,若是放在時代背景之中尚且說得通,但是實際上有些誇大其詞。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史記》之中,有指鹿為馬這個故事,考古專家在發現了新證之後,突然開始質疑司馬遷所講的這段故事的真假,難道司馬遷真的是在撒謊嗎?

揭秘指鹿為馬:考古發現的新證據,司馬遷編造出一段彌天大謊?_趙高_故事_秦二世

指鹿為馬這個故事實際上非常簡單,就是秦二世在位時,宰相趙高為了能夠在朝廷眾臣面前體現他的權力很大這件事,進行了一場極具諷刺性的「表演」。趙高把鹿牽到了秦二世的面前,並且還說這是一匹上好的馬匹。秦二世對此也摸不著頭腦,在他面前的,明明就是一頭鹿,但是趙高卻堅持說這就是一匹馬。

趙高告訴秦二世,讓他詢問朝廷之中的大臣,看看其他人說這是什麼動物。朝廷之中有的大臣對趙高一直都是阿諛奉承的態度,所以便說這就是一匹上好的馬匹,不過也有一些大臣還是堅持說這是鹿。面對這樣的回答,秦二世不免懷疑,後期便把朝政之事都交給了趙高,接著趙高就把那些說這是鹿的大臣全都趕出了朝廷,讓那些說這是馬的大臣都升官發財了。他也成功奪權篡位,讓秦王朝走向了滅亡。

amocity
amocity

  


揭秘指鹿為馬:考古發現的新證據,司馬遷編造出一段彌天大謊?_趙高_故事_秦二世

如今,這則故事許多小學生都知道,但專家卻稱這並非是史實,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按照秦朝的真實歷史來看,趙高的確是一個心術不正的大臣,所以指鹿為馬這件事放在他身上,完全說得通,於是千百年來,人們在閱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它的真實性,也默認這就是史實。

有學者指出,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馬和鹿的差別的確很大,就算是小孩子也不可能認錯,但是在古代,鹿和馬這兩種動物確實是有相似的地方的。湖北雲夢出土的秦代書簡之中,有一篇文章成為學術領域統一重點關注的對象。郭沫若一開始覺得中國的十二生肖是源於巴比倫文化之中的黃道十二宮的,並且漢代的異域文化裏也出現了仿造的十二生肖。

揭秘指鹿為馬:考古發現的新證據,司馬遷編造出一段彌天大謊?_趙高_故事_秦二世

但是這篇文章卻成功地讓郭沫若的觀點再也無法成立,那就是秦簡之中就已經有了十二生肖。最值得人們關注的是,在這篇文章之中,到了生肖馬時,對應的動物並非是馬而是鹿。但是,在甘肅出土的書簡之中,十二生肖之中的鹿又變成了馬。

這兩個書簡同樣都是秦朝時期的,但在十二生肖方面的記載卻有差別。首先,這兩個書簡出土的地域不同,一個是在湖北地區,一個是在甘肅地區,所以可以了解到的是,秦朝時期的湖北地區,鹿和馬在人們心中的差別並不大,甚至是可以相提並論的,因為它們在外貌上本來就很相近。

amocity
amocity

  


揭秘指鹿為馬:考古發現的新證據,司馬遷編造出一段彌天大謊?_趙高_故事_秦二世

甘肅附近有大面積的草原,很多人也都在甘肅附近的草原上養馬,所以很多甘肅地區的人民很容易就能看到疾馳的駿馬,對於他們來說,看到馬匹已經不是新鮮事,他們也因為很熟悉馬和鹿的差別,不會把這兩種動物給混淆。

那麼趙高又為什麼要指鹿為馬呢?在陸賈的文章裏,也出現了指鹿為馬,但是陸賈講述的指鹿為馬的故事,是趙高在和胡亥開玩笑,並不是趙高想借這個機會穩定自己在朝廷之中的地位,硬是要牽扯到趙高的政治野心,實際上是比較牽強的。

揭秘指鹿為馬:考古發現的新證據,司馬遷編造出一段彌天大謊?_趙高_故事_秦二世

amocity
amocity

  


在湖北地區,出現了鹿和馬相提並論的現象,但是中原地區的居民從來就不會混淆馬和鹿這兩種動物,漢朝建立之後,這種歷史環境消失,指鹿為馬在所有人看來自然都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情,所以有很多學者都認為指鹿為馬這個故事屬於司馬遷的過度解讀。但無論是否是過度解讀,這樣富有哲理的故事都是引人思考的,人們應當注重的是自己思考的過程。

參考資料:

《魯山山行》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