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為什麼動脈粥樣硬化是人類的「特權」?原因終於找到了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723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醫界新聞匯

據中國疾控中心在柳葉刀上發表的公共衛生統計,1990年至2017年,中國人死亡率最高的兩個原因分別是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每10萬人裡有約300人因為這些問題而死去。

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多種多樣,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缺乏運動,菸酒等等,這些似乎也都是老生常談,除了心血管疾病,其他疾病裡也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但是最新的研究中發現,還有一個來自於百萬年前的神秘因素,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度相關。

那會,還是南方古猿或是直立人的你我共同祖先們,在時代傳承中「不小心」弄丟了一個基因,就此為你、我、還有現在所有智人們的心血管疾病增加了一個風險

可能是你我共同祖先的南方古猿Lucy 圖源/網路

該研究由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表於7月22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

「幸運的黑猩猩」

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了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它是由脂肪及糖類等的積聚物在血管中積累而形成,會形成對血管的堵塞,導致動脈壁增厚變硬,致使遠端的組織或器官缺血,乃至於壞死。

據統計,所有第一次發生的心血管疾病事件中(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CVD)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了其中15%,這個佔比已經高於其它所有常見的危險因素。

為什麼動脈粥樣硬化是人類的「特權」?原因終於找到了

圖源/網路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動脈粥樣硬化似乎是人類的「特權」,在其它所有的哺乳動物裡都極少會自然發生。

amocity
amocity

  


這包括與人類遺傳基因高度重合,同屬於人科的黑猩猩們,它們的許多心臟病起因是暫時未清楚原因的心臟疤痕。

為什麼動脈粥樣硬化是人類的「特權」?原因終於找到了

圖源/pixabay

這一現象引起了研究者們的好奇,為什麼就只有人類有這種「特權」呢?那些幸運的黑猩猩與人類基因上的哪些差異導致了這一結果呢?

研究者們開始了他們的工作。

少一個基因 嚴重兩倍

研究人員注意到,人類的體內比起其他相近的哺乳動物們缺失了一種叫作Neu5Gc(N-glycolylneuraminic acid)的唾液酸糖分子,缺失的原因是大概發生在兩百萬到三百萬年前一個叫作CMAH(cytidine monophosphate-N-acetylneuraminic acid

hydroxylase)的基因假基因化。

就決定是它了!

定好目標後,研究人員開始對小鼠們「磨刀霍霍」,進行一番實驗,他們將小鼠基因中的CMAH敲掉,使得小鼠也不會產生Neu5Gc,變成「人種小鼠」。

amocity
amocity

  


為什麼動脈粥樣硬化是人類的「特權」?原因終於找到了

圖源/Pixabay

接著,實驗組的「人種小鼠」們和正常的對照組小鼠被給予了一樣的高脂肪飲食,一段時間後,研究者們發現「人種小鼠」的粥狀動脈硬化嚴重程度竟然是對照組的1.9倍。

看來CMAH的確就是那個被弄丟的關鍵基因——至少是其中之一。

紅肉的風險

amocity
amocity

  


研究作者Ajit Varki教授表示,增加的風險可能由多種因素驅動,可能包含白細胞過度活躍,或是產生了類似人類「糖尿病「的效應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即使是素食主義者,也會比吃肉的其他非人哺乳動物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等等,為什麼研究者會特別強調素食主義者呢?

這就又要從Neu5Gc說起了!

紅肉,即牛肉豬肉這些紅顏色的肉,它們裡面會含有這種人體本身不具有的Neu5Gc,早先的研究中表明,人類食用紅肉攝取了Neu5Gc後,人體會將其視為一種外來物質而引發免疫反應,可能導致區域性的炎症甚至發展為癌症。

此次研究人員為「人科小鼠「們餵食富含Neu5Gc的紅肉後,發現小鼠們的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進一步提高為2.4倍!

也就是說,吃紅肉攝入了額外的Neu5Gc後,不僅是在早先的研究中發現可能會導致癌症風險增高,還可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提高。

圖源/Pixabay

而這一切,其實都源於兩三百萬年前,祖先們的「祖傳DNA」傳遞過程中丟失了那一條CMAH。

你能怪他嗎?可他也已經死了上百萬年了,你也只能默默承受祖先在「花田裡犯的錯」,而且這一缺失似乎也帶來了一些好處,研究者發現可能由於CMAH的缺失增加了人在長距離奔跑中的運動能力。

當然了,研究者接下來也會在更接近人的模型上做一步的實驗。

而你能做的也有不少,比如要不要考慮限制一下紅肉的攝取量呢?

醫界(公號ID:dr-link),創新醫學教育平臺和專業醫生社群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