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0123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

20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現代科學的革命進步,人類真正實現了探索太空的願望,逐步實施了對月球、火星及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探測,並開始探討生命起源、地外生命、宜居星球、宇宙演化等終極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巍,致力於開展地球類火星環境的生命研究,在雲宮探「微」,帶領觀眾一起在萬米高空尋找生命存在的可能。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植物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世界。植物科學是解決當今世界重大難題的重要學科,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人類健康問題、能源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都需要植物科學、生態科學,離不開植物學家、生態學家的貢獻。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民族醫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龍春林教授分享了自己走村串寨的親身經歷,圍繞植物的重要價值、植物科學的魅力,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植物科學與人們的親密關係。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作為主要能源供給引發的環境問題日益顯著,在這種形勢下,一種沉睡於腳下、儲量巨大的清潔能源——地熱能,進入我們的視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熱研究中心(籌)主任龐忠和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舉一反三,對地熱系統、地下水迴圈、水巖氣相互作用過程,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帶我們一起去破解水迴圈密碼。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在零下30℃的北極拍攝極光,四肢快被凍僵;與咆哮的野狗久久對視,以為自己要面臨死亡;暗夜裡自駕遇到暴風雪,迷失方向……天文攝影師安久分享了她在天文攝影的經歷中,遇到過的瞬間。她捕捉了無數稍縱即逝的天象,刻畫成光影,帶領觀眾們一起進入暗夜奇幻之旅。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我國東北地區作為北半球僅有的三大黑土區之一,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多年來,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響,導致東北部分地區黑土地長期裸露、土壤結構退化、風蝕水蝕加劇,對東北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糧食安全形成嚴峻挑戰。在演講中,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張旭東研究員分析了黑土地的利用問題和退化機理,並結合13年的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的定位研究和示範應用實踐成果,講述了秸稈覆蓋免耕促進土壤有機碳積累、的作用、增加土壤養分保蓄和供應的機理、提高土壤抗旱保墒的過程,以及節本增效的效果。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對於非專業的人來講,分清青銅器上的花紋,是一件為難的事。古代藝術愛好者、文博領域博主張開亮,將繪畫與考古知識融合,在拍攝的青銅器身上進行描繪,把看不清楚的細節,描繪放大,把可愛有趣的設計和文物結合在一起,讓觀眾們更好地感受銅鏽背後絢麗的美學與豐富的文化。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來自雙中子星併合的引力波事件GW170817和伴隨的電磁波段的觀測,是天文學研究上的一個重要突破。它不僅帶給人類史無前例的關於中子星、伽馬暴、千新星的知識,也提供了一個檢驗強場引力的極端天體實驗室。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不同的方面得到了全新的檢驗。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邵立晶,針對用GW170817 檢驗引力理論(特別是廣義相對論)做了一個簡單的討論,讓我們對替代引力、宇宙學等各個前沿學科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大眾媒介和網路是科學和公眾之間溝通的橋樑,是幫助公眾瞭解科學的通道,對提高國民素質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述知識,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科普力量。

amocity
amocity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唐騁筆名鬼谷藏龍,同時也是B站 2019年百大up主獲得者(B站ID:芳斯塔芙),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雙重身份,以趣味的方式、嚴謹的科學解釋助力科普為觀眾進行生命科學、科學史和古生物領域的科普,力圖打破民眾與科學工作者之間的隔閡。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淀活動回顧

本場活動的主持人是北京交通大學的陳徵,他幽默風趣、生動活潑的主持風格,引爆了全場,全場觀眾不時發出陣陣掌聲和笑聲。

格致論道」,原稱「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科學文化講壇,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致力於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獲取更多資訊。本文出品自「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SELFtalks),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amocity
amocity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