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2

呂雉殺韓信和戚夫人 到底是她手段狠毒 還是此2人咎由自取?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10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577期)在西漢歷史上,作為中國古代史上第一位正兒八經被史學家寫進史冊的皇后之呂雉,可謂是爭議極大。雖然時過境遷,千年已過,但是至今人們談到呂雉的時候,好多人仍然有一種「談呂色變」的意思,大部分人仍然對呂雉的認識還是一個固定的印象:陰險、狠毒。甚至一旦提出呂雉還有人性的另一面時,就會引起一些人的意見反彈,這個現象很奇怪,實則是某種原因造成了部分看官的價值觀單一,凡事都是非黑即白,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者對於人而言,都是複雜的,有白也有黑,甚至還有人性的灰色地帶,總之這全部的綜合才是完整的人性。那麼對於呂雉而言,我想應該也是這樣的才對。

呂雉殺韓信和戚夫人 到底是她手段狠毒 還是此2人咎由自取?

說到底,呂雉給後世留下一個如此糟糕的印象,主要還是因為兩個人,一個是韓信,一個就是戚夫人。那麼呂雉殺韓信和戚夫人,到底是她手段狠毒呢,還是韓信和戚夫人此2人咎由自取?今天我們就結合歷史來大略回顧一下。此處不存在為呂雉辯解什麼,只是儘可能還原真相。

先說呂雉殺韓信的情況,根據史載的情況來看,韓信犯了三個大錯:

其一大錯:不懂知恩圖報。韓信最初追隨的部隊是項梁的,繼而是項羽。但是韓信在那裡並沒有得到重用,甚至他給項羽提了一條軍事方面的建議,人家並沒有瞧得上。這對於一個以出人頭地為人生目標的底層青年來說,真是夠不幸的。

就這樣,韓信在項羽那裡混了好些年,他也看出來跟著項羽沒有什麼出頭之日,所以就在劉邦入蜀的時候,韓信就離開項羽,投奔了劉邦。後來在蕭何、夏侯淵等人的力薦下,劉邦不但用了韓信,而是大大的重用。這樣,韓信就一下從一個籍籍無名之輩,一躍成為了漢軍的大將軍,統帥三軍。當然了,有人說,人家韓信有才啊。呵,他確實有才,可是在項梁項羽那裡怎麼不發揮呢?所以還是那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也就是平臺可不常有。故此,劉邦為韓信提供了人生第一個真正的平臺,讓他從此聲名鵲起,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這就是大恩大德。

可是在後來,韓信在軍事上的表現日益突出的時候,韓信幾乎沒有對劉邦表示過這種知遇之恩。這不能不說是韓信性格或品質上的缺點。這是他日後犯錯,其實也是呂雉代劉邦處死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其二大錯:生死關頭,談功名利祿。在公元前203年,劉邦被項羽的大軍死死圍困在滎陽,然而在這生死關頭,平定了齊地的韓信不是派兵或帶兵來援救劉邦,反而送來了一封信,要求做代理齊王。史載劉邦當時是氣得大罵,其實換個人也得罵。想想看嘛,老大都快被敵人殺掉了,作為下屬的卻不思援救之策,卻藉機談功名利祿要官要爵,怎麼能夠不讓人心寒。但同時,也怎能不讓人把韓信看作是一個重功利輕大義的人呢?此外,借主上危機以滿足個人慾望,在品質上也令人憂慮,難免有小人之嫌。這或是韓信被呂雉處死的第二個因素。

呂雉殺韓信和戚夫人 到底是她手段狠毒 還是此2人咎由自取?

其三大錯:婦人之仁,自黑自己。韓信這個人的性格,如果細思的話,絕對是有些許問題的。雖然在軍事謀略上,他確實是百年一遇的奇才,但是在為人處事上,他的問題還是比較明顯。除了在齊地藉機要官外,他在劉邦和項羽之間,態度上仍有曖昧。比如在項羽軍隊攻打齊國失敗後,尤其是楚軍第一猛將龍且戰死後,楚軍派使者遊說韓信。當時韓信口頭上倒是說得不錯,先是拒絕了楚軍的聯盟。

但是韓信的拒絕並不是非常斬釘截鐵的,不然他手下的謀士蒯通不會再對韓信分析當時的形勢。韓信在忠漢之劉邦,還是聯盟楚之項羽,當時他態度上猶豫不決的。這其實非常不好,因為這基本上是得罪了兩個人,還不如直接死忠一方,甚至自己獨立。總之蒯通再三給韓信提示,說天下掌握在你手中,你的決定不但會決定楚漢成敗,甚至也或可坐收漁翁之利。但是韓信猶豫再三,他沒有背叛劉邦,可是他沒有背叛的理由是,自己功勞大,劉邦是不會奪其封國齊地的。

自古,臣子功高震主,都沒有好下場。這韓信倒是真可愛,竟然想憑藉功高震主來換得太平和安穩。抱著這樣的心理,他沒有聽從蒯通的建議,結果當然也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啦。因為他如此行為和態度,等於是自己黑了自己一把。以後追究起這事,怎麼著韓信都是有問題的。比如說你有叛變之念,而沒有叛變是因為想透過功勞來要挾老大。這老大劉邦豈能開心呢?

amocity
amocity

  


韓信的婦人之仁還有一次表現,那就是韓信在楚地時,劉邦對韓信很不放心,決定去攻擊他。由此可見韓信功高震主到何種程度了。如果韓信是一個聰明人的話,擊敗項羽後,天下雖沒用徹底一統,但大形勢已經定了,這時候,他直接給劉邦辭職,交出兵權,回鄉安享富貴,想來劉邦會非常高興,而且一定會重重封賞他,讓他官爵不少,財富成堆。

可是韓信得知劉邦來時,竟然還心生叛意,可是他又認為自己沒錯,也就是拿不出一個造反的理由,於是他再一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猶豫不決,真是夠可悲的。結果剛好項羽舊部鍾離眛在韓信這裡,於是韓信就殺掉了鍾離眛,提著鍾離眛的頭去拜見劉邦。可是韓信到了劉邦那裡,劉邦就令人把韓信給丟進了囚車。在韓信那裡,他認為劉邦記恨鍾離眛,實際上比起敗軍之將鍾離眛,他韓信才是劉邦心中的大患。可是韓信在被裝進囚車的時候,才明白這個道理。

韓信之結局:說實話,韓信之結局,雖然少不了呂雉之狠毒,但是有一大半都來自他自己的咎由自取。尤其是被改封淮陰侯時,這其實就是劉邦給他的一個訊號,「你對我威脅大了去,你的官爵應該小一點,」潛臺詞卻是:「韓信啊,你的功勞和聲望太高了,讓我不放心。」如果換作張良或陳平等人,他們估計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告老還鄉、閉門謝客、老老實實安養晚年,至少要把自己的姿態擱到最低,尤其是不亂說話。可是韓信偏沒有,在第一次劉邦抓他的時候,他就發了一串感慨,說什麼「飛鳥盡良弓藏」之類的話,再回到長安被降封之後,又是牢騷滿腹,認為和周勃灌嬰樊噲成為一個級別是莫大恥辱。這算什麼態度呢,不僅讓劉邦不放心,更是得罪同僚。

在如此背景之下,韓信最終被呂雉和蕭何聯手處死。後來劉邦帶兵平叛回來的時候,聽說韓信已死,心裡很踏實。那麼照此來看,呂雉不過是為自己的老公掃平了他無法出面掃平的障礙而已。設若劉邦出面做這件事,就有功成就殺功臣的惡名,可是呂雉出面來做,劉邦就沒有這個汙點了。但呂雉卻因此揹負狠毒之名上千年。實則是後世之人,都對韓信之死進行過分析,比如三國姜維認為韓信之死不過是利益的犧牲品。那麼也就是說,韓信之死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有利益的權衡。韓信在影響過大的時候,不知道月滿則虧的道理,終於讓劉邦起了殺心,這都是他自己不注重言行的後果。實在是不能把這個罪惡帽子全扣在呂雉頭上的。

接著我們再說呂雉殺戚夫人的情況。戚夫人雖然跟韓信不同,但是結局卻同樣慘。韓信是因兵威讓劉邦不安心,而戚夫人則是憑藉淫威想把呂雉取而代之。在外表上,戚夫人確實比呂雉漂亮,尤其在後期更得劉邦的寵愛。但是呂雉的地位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撼動的,首先呂雉是劉邦的髮妻,他們有過共患難的經歷,其次是劉邦的許多舊部都很認呂雉,第三是呂雉本人雖為女性,但卻才能出眾。因此,戚夫人單憑一張漂亮的臉蛋是無法取代呂雉的。

amocity
amocity

  


或者戚夫人自己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她就想自己取代不了呂雉,但自己的兒子劉如意若能繼承劉邦的帝位,那麼自己的地位也可母憑子貴。可是戚夫人的計劃和謀算並沒有得逞,不過她為自己埋下禍根也有三個理由:

其一理由是戚夫人在得寵時,太得意忘形,失去了對後宮大局的理性判斷,尤其是對皇后呂雉的傷害太深。

其二理由是戚夫人對劉邦吹足了耳邊風,使得劉邦差點下決心要廢立太子的時候,呂雉在張良的謀劃下,召來了商山四皓。劉邦見太子地位穩固,不可動搖,因此就勸說戚夫人算了吧。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再和呂雉作對了,想要在後宮獲得安寧,就要和皇后搞好關係,尤其不要想什麼廢立太子的事。可是戚夫人只是哭泣,但劉邦也並沒有做什麼,只是說你跳舞,我來唱歌吧。

倘若此時戚夫人醒悟,迷途知返,及時修復和呂雉的關係,卑微下來,事情也許會有一絲絲的轉機。可是戚夫人顯然沒有這樣做。

呂雉殺韓信和戚夫人 到底是她手段狠毒 還是此2人咎由自取?

amocity
amocity

  


其三理由是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繼位,呂雉掌權。呂雉因對戚夫人怨恨,就把她關押在永春巷舂米。情勢已經如此,戚夫人卻竟還不悔悟,還在滿腹牢騷和抱怨地唱歌訴苦。倘若她能夠臥薪嚐膽,就算受點苦,但卻有一定的機率能夠保住自己兒子的性命。可是她沒有這樣做,最終自己慘死,兒子也被殺。

結語:總的來看韓信和戚夫人之死,雖然結局悽慘,令人同情,但是我們客觀來看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單純靠同情來認識的。想看清真相,就必須理性看待每個人。如果各位處於呂雉的位置,那麼你們還會認為呂雉殺死韓信和呂雉是手段狠毒嗎?難道你們不覺得韓信和戚夫人在很多事的做法上是咎由自取嗎?有其不當的言行,必然會造成可悲的結果,這種因果關係,在歷史上可謂屢見不鮮了。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