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TCCI天橋腦科學院架起追問橋樑,青年科學家線上追問社會神經科學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181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飛象網

7月30日,由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I)組織的首屆 「TCCI追問研討會」召開。科學家們將在研討會中系統性地討論最有價值的科學問題,並透過互相追問不斷探索科學的邊界。4位青年科學家此次圍繞「我們如何理解實際社會中的認知與行為?」這一社會神經科學話題展開線上圓桌討論,並與觀看直播的其他學者和學生進行了熱烈的問答互動。

此次研討會的內容基於TCCI聯合NeuroChat推出的問題徵集活動。在5月28日結束的TCCI NeuroChat(神聊)全球華人青年科學家認知科學會議中,TCCI向會議演講者徵集了一批最受關注的神經科學問題,如「有限理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嗎?」「我們最終能否開發出無創腦機介面來進行精神控制?」等。其中,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羅藝「隔空」向加州理工學院神經科學教授拉爾夫·阿道斯(Ralph Adolphs)提問:「社會神經科學的最大突破和挑戰是什麼?」TCCI透過邀請收到了阿道斯教授的回答,本期研討會根據阿道斯教授提及的有關「真實世界情境」的內容,繼續追問並討論相關問題。

TCCI天橋腦科學院架起追問橋樑,青年科學家線上追問社會神經科學

此次會議由羅藝主持,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麥戈文腦研究院研究員汪寅,澳門大學腦中心課題組長和博士生導師伍海燕,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後張磊參與討論。圍繞促進實現測量真實世界的社會認知與行為的技術,以及該研究方向的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風險與問題,青年科學家們首先根據自身的學術背景闡述了對於「實際社會中的認知與行為」的理解。

在分享了對於社會認知腦網路研究的經驗後,汪寅認為社會神經科學領域「在方法學上、特別是實驗正規化上的轉變很大」,總的來說整個領域的方法學都在向著生態學效度更高的方向進步。伍海燕關注社會互動和決策方面的研究,除了傳統的資料收集平臺、追蹤技術、腦成像技術等,他們還利用藥物操縱如催產素等研究社會和腦的互動。張磊則特別關注計算精神病學,試圖觀察社會情境下精神疾病患者在行為、機制模型、計算水平和神經表現上與未患病者的差異。

在圓桌討論期間,羅藝針對汪寅提出的「生態效度」發起追問:「我們期待真實世界情境下的社會神經科學研究能夠獲得比實驗室研究更高的生態效度,如果想要確保優勢得到發揮,在實際的研究裡面我們可能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伍海燕老師認為要突破困難需要三點:生態環境下社會行為和神經資料的採集、演算法層面有大的資料集或者開放資料集和社交媒體的大資料。汪寅也認為,「我們不要再把被試困在一個小房間裡面去做那些控制很嚴格的實驗,我們要慢慢地放開,要到真實的世界裡面去做。」

針對以上討論,張磊追問了一個關於實驗設計的問題:「實驗室實驗和線上實驗有沒有實驗設計上的區別?如果說沒有的話,只是量上的增加如何能夠幫助社會神經科學提高生態效度?」汪寅表示,在實驗設計上第一點是時間要儘量短,否則資料質量不能控制,第二點是要儘可能收集被試在做實驗任務時的背景資訊。

TCCI天橋腦科學院架起追問橋樑,青年科學家線上追問社會神經科學

嘉賓們還特別討論了實驗技術方面,尤其是超掃描技術的問題。伍海燕介紹說,超掃描包括腦電、近紅外甚至核磁等多個模態,同時記入多個被試的神經活動,通常是應用在社交情境下。「它具有比較高的生態效度,也可以認為是對傳統單人實驗的一個重要補充。」不過,嘉賓們也對超掃描技術持有謹慎態度,一致認為超掃描技術的分析難度和代價仍然有待進一步探討。此外,嘉賓們還討論了關於虛擬現實技術、資料建模等方面的問題。

amocity
amocity

  


在嘉賓們的精彩分享後,與會觀眾也追問了其他值得關注的問題,例如「fMRI核磁需要多次重複分析同一個刺激嗎?」「如何用大樣本研究神經機制?」「是否能將實驗室所研究的決策過程遷移到真實的情境中?」等,對此嘉賓和觀眾不僅在會議期間,也在會後展開了精彩的探討。此次研討會雖然短暫但不意味著永遠落幕,TCCI未來還將組織更多活動和會議討論一系列有關社會神經科學的問題,以期透過不斷追問尋找下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

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是由陳天橋、雒芊芊夫婦私人出資建立的,旨在支援、推進全球範圍內腦科學研究,造福全人類。TCCI一期投入5億元人民幣支援中國的腦科學研究,與上海周良輔醫學發展基金會合作成立上海陳天橋腦健康研究所(又名TCCI轉化中心),致力於提升腦健康和腦疾病治療研究和成果轉化。後又與華山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建立戰略合作設立了應用神經技術前沿實驗室和人工智慧與精神健康實驗室,投入相關技術的直接開發和研究。在國際上TCCI與加州理工學院合作成立TCCI加州理工研究院,設腦機介面、社交與決策神經科學、系統神經科學、分子與細胞神經科學、大腦成像、神經科學教育等多箇中心,重點關注大腦基礎研究。TCCI還在全球持續支援了中國、歐洲、日本和美國等地的神經科學年會。TCCI已經成為全球最知名和最大規模的支援人類腦科學研究的研究機構之一。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