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2

抗戰初期,我軍也有大炮,為什麼不能對日軍形成有效殺傷?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120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歷史老師張文平

抗戰時期,我軍傷亡慘重,在與日軍交戰過程中,我軍受到了日軍火炮的全面壓制。1937年底的一次戰役中,當時的戰役指揮官這一樣說道。

抗戰初期,我軍也有大炮,為什麼不能對日軍形成有效殺傷?

「敵炮每以數十門向我發射,彈如雨下,我之損害大矣,統計我軍傷亡,被炮擊者佔十分之七。」

由此可知,在整個抗戰時期,我軍有多少戰士慘死在日軍的火炮之下。

但是反觀一下,日軍死在中國戰場上計程車兵本身就比中國少,而在抗戰初期死在我軍炮擊之下的戰士就更少了。要知道,當時我軍也不是一點火炮都沒有。

抗戰初期,我軍也有大炮,為什麼不能對日軍形成有效殺傷?

以當時最精銳的87、88師為例,師一級的單位就配備了火炮作戰單位。那麼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滬戰經過及教訓》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一個很詳細的解答。

「蓋我一般指揮官均不知攻擊應如何準備,如何實施,鐵絲網如何破壞,步炮兵如何協同,重點如何形成與選定,敵陣地內如何掃蕩,上下左右如何聯絡。」

抗戰初期,我軍也有大炮,為什麼不能對日軍形成有效殺傷?

amocity
amocity

  


而我軍將士當時唯一能夠用來抵抗日軍炮彈的可能只有那血肉之軀,所以犧牲相當重大,攻擊往往也是到一半就停滯不前,只能放棄進攻。

各部隊之間及陣地之間的結合部位,聯絡不夠緊密,空隙漏洞太多,這些在戰場上都是非常致命的弱點,而這些情況日軍瞭如指掌,往往成為了日軍消減我軍炮兵火力,攻擊我軍陣地的切入點。

amocity
amocity

  


抗戰初期,我軍也有大炮,為什麼不能對日軍形成有效殺傷?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軍的炮兵自然難以對日軍形成有效的攻擊和火力覆蓋,這也就不難理解抗戰初期我軍為何會傷亡如此慘重了。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