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01

周口歷史人物點將錄 郭亞東、王東百幅書法對聯網路展(第五輯)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42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緣之墨

周口歷史人物點將錄 郭亞東、王東百幅書法對聯網路展(第五輯)

應詹

謀社稷須遠清談客,

處江湖可看名士書。

應詹
,字思遠,汝南南頓人,魏侍中璩之孫也。詹幼孤,為祖母所養。年十餘歲,祖母又終,居喪毀頓,杖而後起,遂以孝聞。家富於財,年又稚弱,乃請族人共居,委以資產,情若至親,世以此異焉。弱冠知名,性質素弘雅,物雖犯而弗之校,以學藝文章稱。司徒何劭見之曰:「君子哉若人!」初闢公府,為太子舍人。趙王倫以為徵東長史。倫誅,坐免。成都王穎闢為掾。時驃騎從事中郎諸葛玫委長沙王乂奔鄴,盛稱乂之非。玫浮躁有才辯,臨漳人士無不詣之。詹與玫有舊,嘆曰:「諸葛仁林,何與樂毅之相詭乎!」卒不見之。
王澄為荊州,假詹督南平、天門、武陵三郡軍事。及洛陽傾覆,詹攘袂流涕,勸澄赴援。澄使詹為檄,詹下筆便成,辭義壯烈,見者慷慨,然竟不能從也。天門、武陵溪蠻並反,詹討降之。時政令不一,諸蠻怨望,並謀背叛。詹召蠻酋,破銅券與盟,由是懷詹,數郡無虞。其後天下大亂,詹境獨全。鎮南將軍山簡復假詹督五郡軍事。會蜀賊杜疇作亂來攻詹郡力戰摧之尋與陶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書莫不嘆之。元帝假詹建武將軍,王敦又上詹監巴東五郡軍事,賜爵潁陽鄉侯。陳人王衝擁眾荊州,素服詹名,迎為刺史。詹以衝等無賴,棄還南平,衝亦不怨。其得人情如此。遷益州刺史,領巴東監軍。

詹之出郡也,士庶攀車號泣,若戀所生。及敦作逆,詹與建威將軍趙胤等擊敗之。賊平,封觀陽縣侯,食邑一千六百戶,賜絹五千匹。上疏讓曰:「臣雖忝當一隊,策無微略,勞不汗馬。乞回謬恩。」不許。以咸和六年卒,時年五十三。

曹植

才高八斗與家國何益,

詩成五步嗟兄弟無情。

曹植
(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也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吉星文

宛平城救亡先鋒,無愧中原父老;

金門島拒統愚夫,應慚千載子孫。

amocity
amocity

  


吉星文
(1908年-1958年8月23日),字紹武,乳名黑星,河南扶溝人,祖籍陝西韓城縣西原村吉家巷 。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國民革命軍中將,中國抗日戰爭名將。少年時期立志效族叔吉鴻昌之為人,當兵報效國家。1922年隨族叔吉鴻昌參加西北軍,累升至營長。1933年長城抗戰中因功升任團長。1936年調守北平西南的宛平縣。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指揮第29軍219團在盧溝橋抗擊日軍二十餘日,從此開始了之後的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1946年改任第77師37旅長。1949年渡臺。1955年任澎湖防衛副司令。1958年晉升中將,任金門防衛副司令。同年8月23日,於金門炮戰中被解放軍炮火擊中陣亡。

袁家騮

不昧時勢,父子皆國士;

窮究學問,夫妻盡奇才。

袁家騮
(Luke Chia-Liu Yuan,1912~2003),華裔美國物理學家,袁世凱次子袁克文之子,妻吳健雄素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由於成就卓著,他曾兩獲美國科技大獎。1912年4月5日出生於河南安陽,祖籍周口項城。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學系,1934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36年赴美入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研讀,1940年獲該校博士學位。1942年起在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所工作,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研究員,任布魯克黑文國立實驗室物理研究員、高階物理研究員,袁家騮夫婦於1954年加入美國國籍,僅生一子袁偉成,也是一位物理博士。1973年,回國省親,停留53天。此後,夫婦多次回國訪問講學,曾受到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79年退休後仍擔任該實驗室顧問。1986年9月,袁家騮回項城袁寨故里省親,受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1979年退休。2003年在北京逝世。1972年曾獲美國古根海姆獎金 。1979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1年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教授,1983年受聘為臺灣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董事會主席,1984年受聘為南開大學名譽教授, 1986年接受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張履平

滿腹經綸難入世俗眼,

一生事業盡作江湖吟。

張履平
(1830-1899),號跛仙,清鹿邑縣王皮溜鎮張樓村人。幼穎悟好學,常通宵達旦,寒暑無間。及長,才學出眾,為一方稱頌,因其耳聾、目瞢、腳跛,自稱"三不全人"。咸豐八年(1858),舉於鄉,後連兩試秋闈不第,遂棄功名仕途,以開館授徒為業,著述、行醫自娛。張履平博學多識,精通經史子集,有志青年多慕名師之,陳(淮陽)、宋(商丘)、亳、穎等州縣,從其學者數百人。他教書育人,授諸生學務,必先正心術、端品行,經史詩文次之。邑人王漁村(貢生)病危時對其兩子祖武、祖同說:"縣內品學兼優者唯張跛仙一人也,我若不測,爾等可往師之。" 王漁村死後,二子遵父遺囑,從學於張跛仙,光緒十四年 (1888),王祖武、王祖同兄弟二人同登鄉榜,次年中進士,―任工部主事,一任翰林院編修。其門人秦紱卿、傅松齡先後中舉、中進士,其餘中舉入庠者很多。張履平善醫,譽滿鄉里。光緒十六年(1890)瘟疫流行,張不顧年事已高,奔走鄉里為群眾治病,散發藥物,救人眾多,自己亦因而染疾在身,六月十四日不幸病逝。張履平一生著作頗豐,有《筆耕齋瑣記》四卷、《童子模範》四卷、《吟率草》、《古今完人錄》和《鹿志拾遺》各一卷等,多散佚,僅存《三不全人自傳略》傳世。

周口歷史人物點將錄 郭亞東、王東百幅書法對聯網路展(第五輯)

彭雪楓

amocity
amocity

  


殺身成仁,恨不飲盡倭奴血;

矢志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

彭雪楓
(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徵,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透過大草原,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為了紀念彭雪楓,在安徽省宿州市、蒙城縣等地均建了彭雪楓紀念館,或以雪楓命名的公園或學校。

周口歷史人物點將錄 郭亞東、王東百幅書法對聯網路展(第五輯)

李之鉉

布衣未必天子,

隱士何妨神人。

李之鉉
:出生於 1621.4.22.子時。逝世於 1701-.7.15.亥時。字子金,號隱山,河南省歸德府人。其著作《隱山鄙事》中的《幾何易簡集》四卷,收入我國最大的一部叢書《四庫全書》卷一零七子部天文演算法類存目中。李之鉉是明末清初的布衣道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特別數學著作在清初數學發展史中有一定的影響,在這一時期興起的中西數學會通中起了積極的作用。

周口歷史人物點將錄 郭亞東、王東百幅書法對聯網路展(第五輯)

王堯日

廉可威,回首尚有功名路;

公生明,至今猶存仁讓街。

amocity
amocity

  


王堯日
(生卒年不詳) ,字明時,號復軒,明鹿邑城內人。幼時勵志苦讀, 8歲即通詩經,明嘉靖十三年(1534)舉於鄉,十七年中進士。授廣平府推官,以憂去職,起補真定府推官。王堯日用法明允,多所平反。精於衡鑑,時吏部尚書梁夢龍應童子試,堯日一見,許為公輔之器,行取授刑科給事中。劾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寧陵胡守中,擅伐邊木,自撤藩籬,下刑部治罪。二十三年,內閣翟鸞賄試官(主官)使其兩個兒子汝儉、汝孝同時登科,京師輿論大譁:"一鸞當道,雙鳳齊鳴。"王堯日據此彈劾翟鸞與試官暗通私賄,破壞制產。嘉靖震怒,遂罷去翟鸞官職,黜罰試官;汝儉、汝孝及其它由行賄而得中的皆除名。此事轟動京師,朝野上下無不讚佩王堯日不畏權勢,不避兇險,執法嚴明。王堯日在京為官期間,家中因宅基與鄰人發生爭執,家人便修書到京,要王堯日出面干預,欲借刑科權勢壓制對方。堯日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回信作詩勸導家人:"千里捎書為一牆,讓出三尺有何妨?萬城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鄰家見此情景,深為感動,也把牆朝裡讓了三尺。這樣,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遂成一街,世人稱為"仁讓街",此故事在鹿邑縣幾乎家喻戶曉,被載入《鹿邑縣誌》,今張寨坑農貿市場南側,仁讓街猶存。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王堯日以雙親年高需侍俸乞歸。是年受府縣委託撰修《鹿邑縣誌》。因其熱愛故土,王堯日在外為官期間留心有關本縣的文獻,悉心摘錄。受命後夜思晝為,一年志成。該志共十卷,具體篇目為地理、建置、田賦、學校、官師、人物、選舉、古蹟、藝文、雜述、統領65目。嘉靖《鹿邑縣誌》雖軼,其序猶存。

序文曰:鹿邑舊無志,始修於成化,樂韶氏中多舛遺,又未續者,垂七十載,文獻莫徵。餘自弱冠竊有志焉,而未之逮也。及叨祿中外政務,暇披讀古書有關於鹿者,輒加輯錄,久而頗有次第。乙巳冬,仰荷聖明,賜歸省覲。未幾,先人見背,痛號苫塊,他何知焉。丙午秋,松溪李公出自諫垣守歸德,雅尚文學,以飾吏志,既而民康士興,章程備具。乃留心郡史,以徵文獻,顧以鹿志,屬餘編次,辭謝再三,不敢奉教,日月徂徵,載歷戊申,雖援琴循制,而恨抱終天,是志亦未之理也。五月初吉,松溪公勘事汝南道,經鹿邑復面命丁寧,始不獲已,乃取舊所輯錄者,與同志諸君子搜佚捆據,劃過黜誤,為類十,為目六十有五,再閱月而志告完。實仰副松溪公嘉惠後學之意也。嗚呼!志史之流也,豈易言哉。貴簡而賅,核而實,質而文,無空譽,無隱慝,彰往信來,而昭勸懲焉。斯可傳今之志也。有是哉,餘不得而知也,顧於英儒君子裁教焉。

周口歷史人物點將錄 郭亞東、王東百幅書法對聯網路展(第五輯)

石延年

君作詩文不如我,

我啖酒肉差似君。

石延年
(公元994年~公元1041年),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人。石延年早年屢試不中,宋真宗年間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遷大理寺丞,官至秘閣校理、太子中允。
北宋文學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詩,歐陽修之文,杜默之歌稱為"三豪"。石延年祖籍幽州(今河北省涿縣),後晉把幽州割讓給契丹後,其祖舉族南遷,定居於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石延年在早年時屢舉不中,宋真宗選三舉不中進士者授三班奉職,他恥不就任。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張知白勸他就職,以大理評事召試,授館閣校勘、右班殿直改任太常寺太祝。景佑二年(1035年),出知金鄉縣(今屬山東省),又被舉薦為幹寧軍(今河北省青縣)通判,徙永靜軍(今河北省東光)通判差遣。歷官光祿寺、大理寺丞。因上書章獻太后,請還政天子仁宗事落職,改通判海州。後又遷秘閣校理,官至太子中允。石延年對契丹和西夏的威脅非常關心,曾建言"二邊之備",加強國防,但不為朝廷接受。當西夏元昊進犯時,他的言論才被朝廷重視。石延年性格豪放,讀書通大略,不專治章句,特別欽慕古人的奇節偉行和非常之功,嗜酒,喜歡狂飲。相傳宋仁宗愛其才而勸其戒酒,後竟酗酒成病,中年早卒,享年47歲。

郭 亞 東 簡 介

郭亞東
,鹿邑人,師從當代著名書法家李逸野。作家、詩人、書畫家,現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李逸野藝術館館長、文化中國網總顧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書畫作品四十餘次參加省市和國家展覽,曾參加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覽。2006年6月在河南省博物院舉辦個人書法展。出版當代中青年書法家草書手卷《杜甫詩卷》。作品和藝事入編《河南書畫名家志》、《中國曆代書法家人名大辭典》、《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鑑》等。

王 東 簡 介

王東
,河南周口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文化中國網創始人,李逸野藝術館副館長,河南派普文化傳媒策劃總監。

原創宣告:未經文化中國網原創作者給予授權,不得轉載、抄襲、翻寫,侵權必究

編輯:孫興

美編:劉應元

監製:孫奎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