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2

精彩!皇上、藩王,大臣,罵人都不帶髒字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12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漢周讀書

精彩!皇上、藩王,大臣,罵人都不帶髒字

典出何處?有人認為典出於蘇軾的《艾子雜說》:艾子到了海邊,初次見到蝤蛑,繼而遇到螃蟹、蟛蜞,他覺得它們的體型一個比一個小,就感嘆說:「為啥一蟹不如一蟹呢?」

「艾子行於海上,初見蝤蛑,繼見螃蟹及彭越(即蟛蜞,一種小蟹),形皆相似而體愈小,因嘆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艾子是蘇軾虛構的人物,因此「一蟹不如一蟹」和這個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毫無關係。

當然了,這條成語也不是蘇軾說的,因為蘇軾出生之前的六七十年就有人說過了,這個人叫陶谷。

陶谷是五代末宋初之際的著名大臣,歷仕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先後做過單州判官、監察御史、倉部郎中、戶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等官職。

《聖宋掇遺》記載:有一年,陶谷出使吳越國,吳越國王錢俶聽說陶谷愛吃螃蟹,特設螃蟹宴款待他,宴席上大小不一的螃蟹擺滿了一桌子,儼然螃蟹開會。

陶谷笑曰:『真所謂一蟹不如一蟹也』!」借螃蟹諷刺吳越國王一代不如一代。

吳越國王錢俶臉上掛不住,等到宴會快要結束的時候,命御廚端來葫蘆羹,錢俶一臉壞笑地說:「先王時,御廚常常喜歡做一些葫蘆羹,今天的御廚也依樣做了些……」

「依樣」、「葫蘆」這兩個關鍵詞彙令現場的人們聯想到當時剛剛流行的「網路語」——「依樣畫葫蘆」,形容單純模仿,毫無新意。

這句話正是宋太祖趙匡胤對陶谷的評價。

也許是五代的朝代更替太快,以至於陶谷缺乏激情,在起草內容雷同的詔書時,不過是「複製貼上」,把「晉」改成「漢」,把「周」改成「宋」,換幾個詞語,而後,詔書就新鮮出爐了。

amocity
amocity

  


精彩!皇上、藩王,大臣,罵人都不帶髒字

amocity
amocity

  


才有了宋太祖趙匡胤諷刺陶谷:「聽說你們這些翰林起草詔書,都是照搬前朝的樣版,改換一些詞語,這不是俗話說的依樣畫葫蘆嗎?有啥貢獻可言?」

「頗聞翰林草制,皆撿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診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陶谷聽了慚愧不已,寫詩自嘲:「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依樣畫葫蘆」此後在朝野瘋傳,當然也傳到了杭州,吳越國王錢俶上了葫蘆羹,暗諷陶谷「依樣畫葫蘆」。

眾人縱聲大笑,陶谷尷尬至極。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