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2

陳大蔥:鄉紳情懷—讀大宋故李隱君墓誌銘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12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樂藝會

鄉紳情懷—讀大宋故李隱君墓誌銘

陳大蔥

陳大蔥(陳聰),198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資深媒體人、收藏鑑賞家、獨立文化學者。

碑刻文字,總讓人敬畏。因為,那是曾經與古人心手相連的產物。
偶然的機會,我在成都周邊鄉下游走時,就與「大宋故李隱君墓誌銘」相遇了!

陳大蔥:鄉紳情懷—讀大宋故李隱君墓誌銘

此墓誌石及志蓋,皆是經細打磨的青砂石,正方形,邊長約八十釐米。
我不諳書法,卻一直認為能把小字寫好似乎更難。一見密密麻麻但工工整整的字兒,連內容都未細看就決定收下了。

陳大蔥:鄉紳情懷—讀大宋故李隱君墓誌銘

陳大蔥:鄉紳情懷—讀大宋故李隱君墓誌銘

很好奇墓誌石上怎會有孔方兄的鏽痕。求教方家,原來志石與志蓋間墊放過銅錢。還有人告訴我,這類墓誌銘的主人,非富即貴。但為什麼要放銅錢,沒見說得清楚的,留待細究。
金石學本屬文獻學範疇,其要義是稽考。當然,只把名人撰寫書刻的墓誌銘當作古美術品,也是極好的。

為斷句識讀墓誌內容,匆匆拓片。碑面寬到整紙不能覆,只好用了兩張紙分拓。這字,寫得真好。

志文顯示,墓主李隱君(1031-1089年),名誡,字幾先。查資料,北宋有個李誡,是寫《營造法式》的大家。但此誡非彼誡。
這個李誡,只是個家居成都華陽地界,喜歡給當權者寫信議政的書生。讀書未仕而心憂天下之流,按後來的說法,叫做鄉紳。
有點失望是不是?且慢!

給李隱君撰寫和書刻墓誌銘的,可都不是一般人: 撰寫志文的張太寧 至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仰州、漢州、渭州知州和陝西路都轉運使等,曾四為尚書郎,三持使節。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張察,習金石之學,尤工大小篆書,聞名遠近,後被推薦入朝,歷官左司郎中、鼎州知州等。次子張宇,南宋初年,三遠寺監,後任淮西東路都轉運使,歷知濟、榮、果、合四州。
書寫志碑的吳師孟

amocity
amocity

  


字醇翁,成都人。進士,官至左朝議大夫。知蜀州。卒年九十。王安石當國之時,將其自鳳州別駕擢為梓州路提舉。詩人、書法家。有詩14首收錄於《全宋詩》。其子吳縝為北宋著名史學家,曾知蜀州(今崇慶縣)。著有《新唐書糾謬》、《五代史纂謬》。在中國史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順便學習了下宋代的官職體例。比如「借紫」和「賜紫金魚袋」。

自殷周以來,貴族就有佩玉的習慣,漢代又有佩帶虎符的。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廢止虎符,遂以李、鯉同音,改用鯉魚形的魚符。並把魚符作為實用的符契,可以用作合符、出入宮廷的憑證;又沿古代佩玉、佩印的習慣,規定五品以上官必須隨身佩帶魚符,為了裝魚符,又相應地頒發了魚袋,魚符就逐漸成為皇上賞賜的物品,凡受賞者都可以佩魚袋,『著紫者金裝,著緋者銀裝』(《舊唐書•睿宗記》)。金魚袋、銀魚袋就成為高階官員的一種榮譽性的服飾,此即為「章服制度。」

唐宋時規定官員的服裝顏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許服紫,稱為「借紫」。
這張太寧與吳師孟,一個是「借紫」身份,一個是被「賜紫金魚袋」者。都非等閒之輩呢。

請官員或名人寫悼詞,也許是花錢就能辦到的事。但越往下讀墓誌,就越覺得這個鄉紳還真是不簡單! 他竟然還與以下權傾一時的大人物有交往:

韓康公 韓絳(1012~1088),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高中進士甲科第三名探花(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歷戶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翰林學士、御史中丞。

嘉祐中,歷知慶州、成都府、開封府。為三司使。英宗即位,遷給事中。治平二年(1065)權知開封府。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熙寧三年(1070),拜參知政事,罷知鄧州,徙許州、大名府。元豐元年(1078),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鎮江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康國公。元祐二年(1088)卒,年七十七。諡「獻肅」。蘇軾有《韓康公輓詞三首》。

曾魯公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仁宗天聖二年進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封兗國公、魯國公,卒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諡宣靖。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曾公亮與丁度承旨編撰《武經總要》,為中國古代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

司馬溫公 司馬光曾封爵溫國公,世稱司馬溫公。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遷叟,世稱淶水先生,陝州夏縣(今屬陝西)人,官至宰相,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

amocity
amocity

  


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鑑》成書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記敘戰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前403-公元595)共一千多年的歷史,內容以敘政治、軍事為主,旨在為統治者提供國家治亂興衰的借鑑。
當然,膾炙人口的還有「司馬光砸缸」~

一個鄉紳能與以上權貴交往,何故?原來,此君乃朝野皆知的參政議政名人! 還是一起讀讀墓誌吧:

陳大蔥:鄉紳情懷—讀大宋故李隱君墓誌銘

大(字缺)宋故李隱君墓誌銘 甥朝奉大夫、前知漢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輕車尉借紫張太寧撰文。
中大夫致仕上柱國、漢陽縣開國伯、食邑九百戶賜紫金魚袋吳師孟書題蓋。

隱君諱誡字幾先,其先京兆萬年人,出於唐曹王門之裔。唐宗室自天寶後與異姓之臣雜而仕宦,故七世祖遠蜀州晉原縣令,避關右擾攘,遂家益州溫江縣全節鎮,卒葬其地。高祖臻,永平軍節度推官,五子。曾祖承哲,龍州江油縣主簿,即臻之第五子也。祖重慶、父莊,皆不仕,居華陽為右姓,仁厚好施,里人敬愛焉。

隱君,莊之第四子也。兄弟四人,才皆卓犖。兄誠、戩、儀,弟識。誠(特奏名宣德郎)致仕。戩一與鄉薦,早卒。儀甲科登第,終於光祿寺丞。識未第而卒。

隱君少好學,有大志,天姿明敏,百氏之書無不畢覽,一誦不忘於心,通經術,不好傳注,言必稱孔孟,視荀卿以下蔑如也。三與計偕,一為唐安首薦,器度磊落,好賙人之急。治家,童僕稱其恩。

平居慨然有致君澤民之意,嘗謂天下農民困與徭役之不均,有田連阡陌而不知役者,有地粗容足而不免役者,有黔婁之貧而與猗頓齊費者,有顏淵之賢而與芻牧齊役者,遂著《平徭芻錄》數千言,其法以量民之產隨賦均取,還以祿願仕於公之人,以代農役。書成,上府尹韓康公。康公大稱之,曰:「某幸若執政,必當行之」。饋酒以謝隱君。隱君復以詩謝之,其末章雲:「願公麴櫱成新釀,遍設通衢處處樽」。

又嘗自為《苦熱詩》,有「細思搖扇手,堪嘆負薪肩」之句,聞此詩者鹹知其有兼濟之意焉。
其後韓康公嘗謂人曰:以布衣有憂天下之心者,惟西蜀李誡而已。

神宗即位,患差役久弊,下詔中外訪求利害。
隱君上《平徭書》及《拍掌書》萬餘言以應詔。明年 詣闕,又上《均安辯議》,其言蓋稽孔子所謂「均無貧,安無傾」,以為之法,假立問答凡五十有五,終始條例曲盡均役之利。又上《大道一致書》、《大中致用書》及奏議一十四篇,亦數萬言。大率以安民富國為本。

時曾魯公為大丞相,隱君以《大中致用五議》上公。公器重之,曰「學術淵博有大科之才」。隱君辭曰「大科之才非所敢望。所敢望者,願公行其所言而已」。

與司馬溫公論議諸侯世國之事,溫公以謂「堯舜之時固有之矣」。隱君曰:「按禮記,諸侯之有冠禮,夏之末造也。此則三代之前諸侯未有世國矣」。溫公曰:「若相與言,古今治亂及當世之務,論辭泉湧沛然莫御」。隱君出,溫公喟然嘆曰:「西蜀有奇才如是耶!其為巨人所重類此」。

amocity
amocity

  


熙寧庚戍就試春官,既中格,以感疾,不克待廷試。聞者惜其垂成而歸。隱君恬然,安命而已。及朝廷行免役新政,詔命有司參議立法。其士大夫得隱君緒餘,緣飾以獻,由是進擢者不可勝計。隱君首議反以疾不與,命矣!

夫始,隱君謀上書,齋戒而筮,遇泰之遁,投箸而喜,曰:「吾道其泰乎?吾身其遁乎?孔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吾道既行,遁何憾焉?!」其著書則又常自謂世,世為太平民足(此處缺兩字)西歸,無復仕進意,杜門不出,惟以韜晦為事。末年作《隱鄉記》以自見志。其文微妙,其旨深遠,殆非(此處缺一字)識之所能及也。
元祐已己歲九月十九日丙戍,以疾終於家,享年五十有八。

娶張氏,故邵武軍建寧縣主簿鐸之長女。子男一人象先,元豐二年再舉登進士第,授利州綿谷縣主簿。以隱君不出求侍十年不調官。孫男三人,長曰天申,次曰天祐,(疑有漏字)曰天用,始幼學也。孫女五人,未許嫁也。

以是歲十有二月庚申,葬於成都府靈泉縣強宗鄉慧日裡之祖塋。有家集一十二卷聞於時。
卜葬有日,其孤以太寧知隱君終身行義之詳求銘於墓。太寧雖有甥舅之嫌,不獲辭命,姑直書其事而銘曰:士有其位,而道不行,非君子通;士無其位,而言見用,非君子窮;役均民安,首議君(缺一字) ,隱君之功;其身則藏,其志則行,是亦有終;勒之堅珉,考之遺編,知言之公。
中江趙中孚刻

附註:按墓誌,李誡下葬處「成都府靈泉縣強宗鄉慧日裡」,位於今之龍泉驛。
成都龍泉驛區歷史悠久,古為蜀國轄地。唐代為東陽縣、靈池縣治地。靈池縣,以其縣南分棟山邊有一泉池曰「靈池」,故名。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又改為靈泉縣,屬成都府。分棟山亦隨縣名的改變而改稱「靈泉山」,直至元代。

幾句讀後感: 李隱君可謂鄉紳楷模,他的一生,是中國文人理想的寫照: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悲天憫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可嘆的是,在自秦以降的中國集權統治之下,文人理想雖在權術與騙術夾擊下頑強固守,一直閃耀著人性光芒,卻從未佔據主導地位。

李隱君所處的時代,也是社會大變局的時代。王安石變法帶來的政治動盪空前。但即便如此,當政者也相對開明,鄉紳們還可以肆無忌憚上書當局直陳厲害,當局者也還會認真聽取並回複意見。
那時沒有妄議罪。
造福鄉里並教化民眾的鄉紳,應該是儒家文化最忠實的信徒,他們扮演著社會清議派和在野派的角色,猶如官方和民眾間的橋樑。
鄉紳階層的被消亡,使中國社會失去了第三方視角和鄉土人文載體。

孔子當年說:禮失,求諸野(《漢書·藝文志》)。沒有鄉紳的鄉野,就真的野了,再難找到禮的影子。
古典意義的中國,早已不復存在,卻又餘音繞樑。諸多善與美,只在懷想裡。撫今追昔,昔已不存。痛哉惜哉!

我的同窗蔡宇兄有詩曰:

鄉紳情懷何處尋? 細讀大宋墓誌銘。

寫碑端整吳師孟, 撰文謹嚴張太寧。

隱君上書不獲罪, 賢士進諫尚可行。

當時俊彥頗疏放, 撫今追惜心難平。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