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2

天津造幣廠廠長吳鼎昌,操盤儲蓄會在上海建遠東第一高樓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204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天津往事

吳鼎昌是民國時知名度很高的銀行家,做過天津造幣廠廠長,他創辦的「四行儲蓄會」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並投資在上海靜安路(今南京路)建成了國際大廈,是當時遠東地區最高建築,半個世紀的上海地標。他還是《大公報》歷史上最重要的投資人,他有一個原則——要做就做最頂級的。

吳鼎昌(1884—1950),字達銓,筆名前溪,原籍浙江湖州吳興,生於四川華陽,其父吳贊廷曾在綏定府署做幕僚。吳鼎昌早年就讀於成都尊經書院,先是考中秀才,又考取了官費留學資格。1903年,吳鼎昌東渡日本,到東京高等商業學校學習。

天津造幣廠廠長吳鼎昌,操盤儲蓄會在上海建遠東第一高樓

(吳鼎昌)

在日期間,吳鼎昌加入同盟會,孫中山先生知道他學的是金融商業,對他說,從事金融貿易的人最好不要加入黨派,建議他退出同盟會,但大家還是好同志。吳鼎昌接受建議,辦了退盟手續。留日期間,吳鼎昌與一名日本姑娘相愛,回國後不顧家庭反對,娶了這位日本姑娘為妻,後來生下一子二女。

1910年吳鼎昌畢業回國,參加洋翰林複試,得授商科進士,任大清銀行總行總務科長。辛亥革命後大清銀行停業,因與同盟會的淵源,吳鼎昌被委派參與大清銀行清理,兼任籌備中國銀行事務正監督,草擬了《中國銀行則例》,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

袁世凱任大總統時,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推薦吳鼎昌任財政次長。袁世凱喜歡以貌取人,見過吳鼎昌後,覺得這個人「腦後見腮,說話尖聲尖氣」,認為不可重用,但又覺得他是個人才,所以派到天津,擔任造幣廠總辦,主持鑄造「袁大頭」。

(吳鼎昌)

曾任長蘆鹽運使的張鎮芳1915年創辦了鹽業銀行,1917年張鎮芳參與張勳復辟被捕入獄,鹽業銀行被段祺瑞內閣接收,吳鼎昌出任總經理。鹽業銀行以鹽業為後盾,又有那桐、王佔元、袁乃寬、倪嗣沖等眾多大人物為股東,吳鼎昌加入後,靠準確的判斷、廣泛的交際很快打出知名度,銀行業務蒸蒸日上,獲利甚豐,鹽業銀行成為華北四大商業銀行的龍頭老大。

1920年段祺瑞垮臺,吳鼎昌在北洋政府的政治生涯到了盡頭,來到天津當寓公。因為他老婆是日本人,所以他和家人選擇了日租界,住在小蘇街(今多倫道)一處花園別墅裡,專心經營銀行。

在吳鼎昌等人的倡議下,金城、大陸、中南、鹽業四家銀行聯合成立「四行儲蓄會」,吳鼎昌任主任。他創新出一種獨特的儲蓄模式,存款保證周息7釐,並有紅利可得,因此很受儲戶歡迎,吸收存款最多時達到1億元,是國內銀行收儲額最高的一家。「四行儲蓄會」發展成為北方最有實力的金融機構,足以與南方最強大的浙江財團相抗衡。

(吳鼎昌)

amocity
amocity

  


不久後,「四行儲蓄會」進軍上海,吳鼎昌提出造一幢比沙遜大廈還要高的大廈,一部分作為「四行儲蓄會」營業部,另外大部分用於出租,開辦高階旅館、飯店。

amocity
amocity

  


1934年,「四行儲蓄會」投資500萬元建成「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成為上海地標,高度超過了同期的百老匯大廈、畢卡第公寓等高樓。人們看到「四行儲蓄會」如此闊綽,自然人心所向,社會信譽倍增,在上海的存款迅速攀升到七千餘萬元。「四行儲蓄會」「四行準備庫」在十里洋場聲名鵲起。

吳鼎昌有句名言:「政治資本有三個法寶:一是銀行;二是報紙;三是學校,缺一不可。」所以他在1926年出資5萬元,盤購天津《大公報》,自任社長,與老友張季鸞、胡政之成立《大公報》新記公司,將《大公報》辦成了中國第一流的報紙,也得到蔣介石的重視。

1935年12月,吳鼎昌出任南京政府實業部部長,辭去《大公報》社長一職。1945年日本投降後,吳鼎昌向蔣介石獻策,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共商大計。蔣介石命他起草電文,拉開了「第二次國共和談」的序幕,吳鼎昌被任命為總統府秘書長。在1948年新華社公佈的43名戰犯中,他名列第17。到淮海戰役結束後,吳鼎昌把財產轉移到國外,1949年1月去職,到香港做寓公,1950年8月病逝。

天津造幣廠廠長吳鼎昌,操盤儲蓄會在上海建遠東第一高樓

(上海國際飯店)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