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2

揚州一村莊挖出數百具完整人骨 7000年前原始文明重放光芒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105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揚州釋出

開欄的話

揚州有2500多年建城史,有據可考的有人類活動的年代更是長達數千年,歷史上曾空前繁榮,地下古文物遺存豐富,多項考古成果曾影響全國、轟動世界。揚州也因此成為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2019年,《揚州晚報》每週六將推出「考古記」專版,復原考古發掘現場,為您揭開久遠神秘的地下世界。

揚州一村莊挖出數百具完整人骨 7000年前原始文明重放光芒

版面圖

揚州一村莊挖出數百具完整人骨 7000年前原始文明重放光芒

龍虯莊古人類復原像。

1993年4月初,春風和煦,沉寂了一個秋冬的一溝鄉(今龍虯鎮)漸漸有了甦醒的模樣。一溝鄉農技站上,來了6個年輕人,他們中,年輕的20來歲,年長的也不過40來歲。對他們而言,這只不過是一次普通的考古任務罷了。可是誰能想到,當他們用手中的鐵鏟在一溝鄉挖下第一鍬,一溝鄉、高郵乃至整個江淮地區東部,那埋藏數千年的文明之光,便從地底一絲絲開始滲透出來,直到後來,閃耀整個世界,讓這塊土地成為獨樹一幟的「江淮文明之光」。

揚州一村莊挖出數百具完整人骨 7000年前原始文明重放光芒

「長英,莊上來了一支考古隊」

考古隊來到一溝鄉的這一天,45歲的王長英正眯著眼,坐在屋前打盹。她不曾想到,這一天,徹底地改變了這個村莊。

「長英——長英——」老張氣喘吁吁地跑到王長英面前,雖然是一路跑著一路喊著,呼喊的聲音卻越來越小,生怕被外人聽到了似的。王長英的睏意早就被第一聲呼喊給驚沒了。老張在王長英面前站定,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低了聲音說,「長英,莊上來了一支考古隊。」

amocity
amocity

  


考古隊?對於王長英來說,這個名詞實在是太陌生了。她沒上過幾年學,你要問她名字裡的「長」字怎麼寫,她在手上比劃著,「就是這個長,一點,一撇,一橫,一豎勾,再加一捺。」王長英家的祖宅就在莊子西邊,靠著村裡的一方小魚塘,從小到大,她都生活在這裡。快20歲的時候,聽莊上的大人們說,一位姓張的老先生在魚塘附近發現了紅色的土,還有一些蚌殼。「紅色的土和蚌殼能有什麼特別的呢?我見的比老教授多多了!」王長英想。

莊口已經聚了不少人。「各位往這邊聚聚,這幾位是考古隊的,到我們莊上考察,希望莊鄰都能多多支援他們的工作啊!」村支書首先發話了。當時,王長英也不知道村支書所說的「支援」是什麼意思,直到過了幾天,考古隊發出了一則通知,「招工,伍元一天。」王長英才大致明白了。

她和莊上鄰居大約30個人一起報了名,從那以後,就每天和考古隊的幾位隊員們在一起幹活。隊員們用小鏟子小刷子輕輕刷,王長英和莊鄰們就拿著鐵鍬鐵鏟幫著往下挖,「讀書人真是迂呢!我們一天就能挖完了,他們還在這裡慢慢磨。」

揚州一村莊挖出數百具完整人骨 7000年前原始文明重放光芒

年輕骨幹的新任務

束家平1991年大學畢業後,便進入揚州博物館考古部工作。1993年,時任揚州博物館館長的顧風將他叫到辦公室。等他到時,辦公室裡除了顧風,同事李則斌也在,「家平、則斌,一溝鄉有個考古任務。你們兩人是揚州博物館年輕的業務骨幹,這一次,你們代表揚州去配合省裡面完成這個任務,正好鍛鍊鍛鍊。」

其實,早在1970年初,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張正祥下放到一溝公社時,便驚喜地發現了大量的麗蚌殼、鹿角、獸骨的存在。憑藉豐富的考古經驗,張正祥猜測,6000年前這裡就有人居住,這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只不過,這一想法在當時並沒有得到重視。而考古界也一度以為,一溝鄉的這處遺址,屬於囊括了蘇魯豫皖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青蓮崗文化」。

20世紀90年代,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曾對「青蓮崗文化」的標註範圍產生懷疑,「一個文化,能涵蓋如此廣大的區域嗎?」當時,蘇秉琦提出,應該設立蘇魯豫皖地區古文化重點課題研究,將青蓮崗文化的範圍作進一步的明確。沉寂了20餘年的一溝鄉終於被再度提上議事桌。

「墓葬區在哪裡?」

四月的春風吹在臉上暖暖的,束家平的雙腳第一次踏上一溝鄉的土地,和他一起的還有來自南京博物院、鹽城市博物館、高郵市文管會的考古隊員。20多歲的他年齡是最小的,雖然此前已經參與過幾個遺址、墓葬的發掘工作,但這一次,身上的擔子似乎更重了些。

amocity
amocity

  


一溝鄉農技站的這塊地四面環水,能防止野獸和外族入侵,符合新石器時代氏族部落的居住習慣。1993年4月5日,對這裡的第一次發掘開始了。這次發掘歷時3個月。考古隊員先大致確定了遺址的範圍,接著,在遺址的東面布了近十個探方,每人負責1-2個。年輕的束家平卯足了勁,在自己負責的探方中小心翼翼地、一寸寸地往下清理,一層、兩層、三層……一層層下去,僅挖到了一些碎陶片、碎骨器。唯一的重要收穫,大概就是數粒已經碳化的稻粒。顯然,他們現在挖掘的地方,曾經應該只是一片生活區。而不是重要的墓葬區。失望和迷茫,籠罩在隊員們的心中。

「墓葬在哪裡?」這成了所有人苦苦思索的問題,因為,只有在墓葬中,才可能出現大量的、完整的隨葬品,才有可能分析出先民的生活狀態,進而復原遺址的原貌。尋找墓葬,成為考古隊員下一步發掘的重點。

揚州一村莊挖出數百具完整人骨 7000年前原始文明重放光芒

「我這裡好像挖到一塊東西」

考古工作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來自於地下的不可預知性。1993年,43歲的李國耀作為高郵文管會的代表,主動請纓,加入一溝鄉考古隊,對於數學專業出身的他來說,和多位專業的考古隊員一同工作,壓力著實不小,他也是這支隊伍中,唯一一個非科班出身的隊員。

經過一個夏天的休整,10月,對遺址的第二次發掘開始了。這次,隊員們將發掘的位置西移了一段距離。「加油,可不能落在隊伍後面啊!」李國耀心裡有點著急。

這天,李國耀仍在自己的探方中小心翼翼地往下清理,突然,從地底露出了一個凸起物,向上拱著。李國耀看著這個東西好像圓鼓鼓的,「應該是個罐子吧。」他想著。

amocity
amocity

  


出於嚴謹的考慮,他叫一旁的隊長張敏幫助檢視,「隊長,我這裡好像挖到了一個東西!」張敏走到李國耀的探方旁,頓時喜出望外,「國耀,你要『發』了,快繼續往下挖!」

李國耀一聽,趕緊加快了手中的速度……漸漸的,這個圓鼓鼓的突起物底部完全暴露出來,繼續往下,兩個凹陷處也顯現出來,「眼睛!」李國耀強忍著顫抖的雙手,繼續挖下去。出來了!這個圓鼓鼓的東西就是人的頭骨!接著,其他隊員的探方中也陸續發現了人的頭骨。一層層泥土撥開,雙臂、胸部、腿部,完整的人形出現在探方內。緊接著,大量的、密集的、完整的人骨陸續被髮掘出來,和人骨一起出現的,還有大量的、完整的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隨葬品。

墓葬區,找到了!

揚州一村莊挖出數百具完整人骨 7000年前原始文明重放光芒

數百位古人「向陽而睡」6000多年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王長英還記得,當年聽說考古隊挖出了人骨,她嚇得不敢再靠近,「好多人的骨頭,怕人呢。」

第二次發掘的26個探方內,數百具完整的人骨重見天日。它們保持著6000多年前生命最後消亡的姿態,整整齊齊排列躺在一起.它們中,除了極個別頭部向西或向南外,所有的墓葬都頭東腳西地擺放著。即使死去,也要面朝太陽。

墓葬區的發現,令考古隊全體隊員們士氣大振。1994年2月5日,該遺址被評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震驚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綜述將它評價為,「自五十年代青蓮崗文化提出以後,對其分佈地域、內涵特點等一直存在很多爭議,並使江淮地區的文化面貌長期不很清晰,由於龍虯莊遺址的發掘,終於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訊息傳來,正在整理發掘資料的考古隊員們喜極而泣。

1993年至1996年間,考古隊先後共4次對遺址1335平方米進行發掘,將生產活動區、居住區、墓葬區劃分出來。至此,塵封已久的原始村落形象漸漸清晰,402座墓葬和2000多件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各類文化遺物重見天日。此外,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久、已經碳化的人工栽培水稻再次震驚考古界。日本金澤大學教授中村慎一感嘆:「龍虯莊的古代稻作是我國彌生文化的母親。」成為我國稻作農業向韓國、日本東傳的原點。

這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證實:在距今7000-5000年,位於江淮東部地區的一溝鄉存在著一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特徵穩定、發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它所揭示的獨特文化風貌,填補了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的空白,曾經迷失的三角洲文明,又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那段歷史,也漸漸清晰起來。

1996年,一溝鄉更名龍虯鎮,後將張軒鄉一併納入其範圍,這個沉睡了數千年的古址,終於綻放光芒,得以甦醒。

通訊員 周榮池 記者 林倩雯

編輯:凌鵬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