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上海市區,蟲鳴聲聲 | 那些追昆蟲的人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712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上觀新聞

張登山的家,被各式各樣的攝影設備占滿了:有燈具、發電機、「長槍短炮」,冰箱側面掛滿充電器,茶几旁黑色器材箱疊了3個。這客廳就能當攝影棚。

棚內的主角是螳螂、螞蟻、洋辣子等小蟲,布景是苔蘚、葦草和紅薯葉打造的「叢林」。為了讓畫面更有層次,張登山不斷調整植株,不時加一枝燈籠草、兩根絲瓜藤,再補個光源,噴幾滴水。隔著桌子看,他的頭髮被葦草埋住,燈光打在牆上,剪影竟有些像他最愛的螳螂。

「我以前跟人開玩笑,到我家來借2萬元錢沒有,要2萬隻蒼蠅倒是有。」張登山將殘翅果蠅餵給螳螂,大笑著說。

這位69歲的微距攝影師,喜歡昆蟲,更喜歡拍昆蟲。他為此甚至把兩居室換成了一居室,還擺手說,「老兩口,夠住就行」。

家門口的公園,稍遠些的濕地,上海市區、近郊、遠郊,適合蟲兒的生態不少。那些追昆蟲的人,樂此不疲。

張登山家客廳,臨時搭起了工作檯。這些燈他去野外也會帶著,搭起工作檯就能創作。

微觀之美

夏日清晨,張登山4點起床,去南匯的東海農場,給螳螂找荷花黃蕊的背景。

「它們有驚人的形態美。」當了大半輩子人像攝影師,他對於美有執念——螞蟻把花蜜沾到了臉上,不住地搔頭;3毫米的小果蠅,翅膀也能折射出彩虹色;一隻剛出蛹的螽斯還在學步,兩隻蠟蟬旁若無人地親熱;就連模樣可怖的洋辣子,伸懶腰時也自帶萌感;螳螂翻過藤蔓,手舞足蹈地站了起來……

嫩綠新芽上,一隻狀似粉紫色花朵的蘭花螳螂,驀地舉起兩把「大刀」,前後微晃,進入戒備之態。

張登山連按快門,留下一組仰頭、抬臂、進攻的照片。配以科普文字,照片與珍稀螳螂標本一起,陳列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二樓,成為「飛天刀螂」展廳的展品。

amocity
amocity

  


因為這些照片,張登山結識了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成為中科院昆蟲博物館微距攝影藝術指導老師。

殷海生認為,活體照片的美感遠勝於標本照片,「木乃伊再好看也沒有生機」,而且「拍蝴蝶和甲蟲這些體型較大昆蟲的不在少數,但小蟲這麼活靈活現的照片很少見。」

在張登山放大5倍的微距鏡頭中,連一隻蜉蝣頭頂7個眼睛都清晰可見。灰色,蜷曲,黯淡,不及芝麻一半大的蜉蝣,呼氣稍用力似乎就會沒了蹤影。

世界上最小的昆蟲身長僅0.2毫米,最大的也不過300毫米,就算是在動物界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鞘翅目昆蟲里,也有許多針尖大的蟲子。全球已知140萬種生物中,有100萬種是昆蟲,而昆蟲的總數估計約有1000萬種。

「10隻昆蟲里9隻不認識也正常,就算稱我們是昆蟲專家,拿來一隻蟲,也不一定能叫出名字。一輩子鑽研一個科的昆蟲都很難透徹。」殷海生說。

昆蟲的種類、數量、重量都是地球生物中最高的,某種程度上,說「地球是昆蟲的星球」一點也不為過。

一個白蟻的巢穴就有幾十萬隻個體,僅熱帶地區,螞蟻的數量就遠超過所有哺乳動物數量的總和。如果將地球上的昆蟲平分給人類,每人都能分到2億隻蟲子,這還僅是針對已發現的昆蟲所做的估計。

徐家匯博物院被認作中國博物館創建的開始,上海昆蟲博物館由其脫胎,很早便開展科普工作。1998年中科院上海昆蟲研究所剛開始做科普時,還是小伙子的殷海生和同事一道,列印照片,找木板噴繪,用螺絲拼出了昆蟲世界。

博物館入口處的展板上有這樣一句介紹——「不僅是人類生存之處,就是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方,從赤道到兩極,從河流到沙漠,從幾米深的土壤到皚皚雪山,都有昆蟲的蹤影」。

在張登山眼中,宏觀與微觀視角雖大不相同,但彼此相通,「微觀世界不一定人人都會關注,關注了也不一定會去奮力表達」。而他要做的,就是「展示精彩紛呈的自然,展示微觀之美」。

amocity
amocity

  


滬上蟲鳴

剛開始養螳螂的那個冬天,張登山特意給它們包了電熱毯,沒想到第一晚就熱死多隻。他那時方知,昆蟲對環境變化最為敏感。

而後灘公園時時熱鬧,蟬鳴洪亮,蟈蟈則多了婉轉,蟋蟀聲雖不高卻更曲折——難以想像,在上海市區能聽到這樣豐富的蟲鳴。

夜晚拿著手電筒觀蟲的孩子們興奮高呼:樹上那幾條鼻涕蟲好大,白蛾蠟蟬可是第一次見……

草鋪好了,樹長好了,與之相棲的生物也就來了:樹洞裡的天牛,樹幹外的蟬蛻,河中的蝦,岸邊的蟹,路燈上飛蛾,石板下藏蟲……

拿著小網,向苦草中漫溯,很容易撈到小魚小蝦。帶隊老師教大家辨認,食蚊魚和小龍蝦是入侵物種,蝦虎和鰟鮍魚是上海本土魚類,河蚌會收養鰟鮍後代,鰟鮍又會撫養河蚌的子女,這些生物相互依存,雖形態各異、食性不同,但都對環境要求很高。

科普活動的組織者,是上海師範大學的一群研究生。他們主攻昆蟲分類和鳥類環評等生命與環境科學研究,兩年前創辦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開展以昆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在上師大創業園,他們的工作室被大自然的氣息填滿:兩個大缸養魚,數十個小缸里,蟾蜍蟄伏,蜘蛛舞爪,牛蛇嘶嘶吐著芯子。

戀野物語的辦公室,創始人的卡通造型從左至右依次是:彭中、屠越鄴和宋曉彬。

彭中用鋼絲球使勁刷著魚缸壁的褐藻,念叨著「螺太弱,藻太強」。紅尾黑邊的鰟鮍魚群,在綠色水藻映襯下更顯體色鮮艷。他回頭又給小缸里的植物澆點水,笑著說:「天天圍著花鳥魚蟲,老頭子一樣的生活。」

「80後」彭中是上師大的博士後,作為工作室創始人之一,孩子們更熟悉他「彭三歲」的名字——顧名思義,對自然懷著3歲孩童的熱情。

他用雙臂直著抬起,兩手內扣來模仿中華扁鍬,再下蹲曲臂學中華大鍬。他活潑地做了一遍,孩子們跟著學,就記住了兩種昆蟲窄長和粗圓的區別。

滿牆蝴蝶標本中,最中間的相框裡是兩隻鞘翅目昆蟲:左邊的陽彩臂金龜足肢威武,它曾被宣布滅絕,近年又被發現;右邊的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僅不到兩毫米,幾乎只有前者的百分之一長,這是2017年3月由彭中和另一位創始人屠躍鄴在西郊公園發現的昆蟲新物種。

2017年,工作室共發現了3種上海本土昆蟲新種。在高度城市化的都市,這些新被認識的小蟲廣受關注,全市征名。

「這說明上海沒有成為水泥城市,在努力打造現代化都市的同時,還兼顧了生態建設。」上師大的李利珍教授如是評價。

昆蟲已知的34個目中,鞘翅目最大,鞘翅目里隱翅蟲科種類最多。李利珍研究隱翅蟲40年,是國內昆蟲多樣性保護的權威。

工作室幾位核心成員都師從李教授,師生們在全國採集發表了昆蟲新種多達740餘種。除了科普,他們還不間斷地調查上海的昆蟲,就是為了研究本土生物的保種保育。

「我們說保護環境,其實是要保護生態。只有恢復到最原始的生態,才叫真正的治理,否則就算表象很好,可能也會重置歸零。」彭中用後灘公園舉例,重建濕地環境讓黃浦江水從劣五類水凈化到三類,「下了大力氣,才有好結果。」

後灘公園,戀野物語的夜遊科普活動,螃蟹隨手就能從地上抓到。

昆蟲「家底」

晌午林間,樹蔭幽遠,從背後打光,張登山就能拍出剛鑽出卵的洋辣子通透的身體,也能給螳螂來一個剪影。

在自然界中,螳螂是專業的洋辣子殺手,但它也要做好成為蜘蛛、蟾蜍,甚至是螞蟻晚餐的準備。

「人們喜歡鳥類魚類,討厭蚊子蒼蠅,可沒有蚊蟲為食,很多動物將無法生存。」李利珍用最通俗的方式說明,生態網牽一髮動全身,結構越複雜,自愈能力越強,而環節越少,越不穩定,「這是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和保護非常重要的原因。」

這個為大自然編寫昆蟲篇目錄的人,記憶地標的方式,就是這條溪邊有圓胸隱翅蟲,那棵樹下有四眼隱翅蟲。

浙江天目山物種豐富度高,幾乎年年都去的李利珍發現,20年前找到兩個昆蟲新種的那塊大石頭還在,但蟲兒找不到了。

屠躍鄴最近遇到了和老師類似的問題——兒時放學回家路上,有一片幾公里長的籬笆牆,周圍栽滿木槿,紫紅的花心棲著很多小天牛,一抓就是一大把;而今,他兜遍了家附近的木槿花叢,卻始終不見其蹤影。

對昆蟲而言,一場大雨可能衝垮蟻穴,一隻雞就仿佛「哥斯拉」。

「可能這隻蟲只是出來旅遊,它家在哪裡我們不知道,它要去哪兒也不清楚。」彭中帶著給孩子講故事的語氣說,「只能根據一些環境和生理上的共性去推測。」而且,國內昆蟲分類學起步較晚,盤點中國昆蟲「家底」則更難。

但不清點,就永遠不知道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未被發掘。「說不定我們不認識的哪種昆蟲身上的物質,就能治癒癌症呢。」彭中說。

拍復旦大學植物學家鍾揚事跡的團隊來上師大拍攝,發現這些做基礎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們在做著相似的事。種子庫和昆蟲名錄,都是在記錄廣袤大地的財富。

「所有生物資源中,未被開發利用的最大資源就是昆蟲資源。它們種類那麼多,我們知道的那麼少。」李利珍說。

「沒有分類學作為基礎,多樣性就無從談起;不了解多樣性,何談生態環境保護。」屠躍鄴坦言,「但分類學仍是比較冷門的基礎學科。」李利珍的實驗室算是「人丁興旺」了,「李老師出去開會,都被同行羨慕。很多後繼無人研究的昆蟲類群,研究只能停滯」。

amocity
amocity

  


摘出1758年至今世界文獻里記載中國物種的內容,彙編成書,這是國家計劃。李利珍負責隱翅蟲科,他有自己編程構建的資料庫。

在上海昆蟲博物館,115萬號昆蟲標本,存在三大間標本室中。對於追昆蟲的人而言,這些都是珍寶。

不過,「既然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忽略重量大小外形,拿在天平上稱是不是應該一樣重,但你認為熊貓和蝴蝶誰更珍貴?」殷海生問。

昆蟲里唯一的一級保護動物,是金斑喙鳳蝶。在公眾觀念中,「熊貓和蝴蝶」確實沒有可比性。

人進蟲退。由於棲息地破壞、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人類活動的影響,1972年之後,全球的生物多樣性損失了60%。

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在中國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指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衡量一個國家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衡量國家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李利珍在上師大第一教學大樓四樓的昆蟲標本走廊。這棟樓每一層都有不同種類的標本展示。

敬畏自然

午後的天目山間,張登山發現一隻昆蟲,直覺它是珍稀物種——鞘翅閃著綠色金屬光輝,背部紋飾是立體雕刻狀,如同一件工藝品。

他請教殷海生,這果然是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碩步甲。

那天恰好是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張登山在微信朋友圈表達了激動之情,並感慨要「愛護昆蟲、保護環境」。

暑假剛到,他帶著孫女又去了天目山,那些讓他痴迷的蟲子卻讓孩子害怕。他說:「我不是一定要讓孩子喜歡昆蟲,而是讓孩子通過了解自然,建立對世界的認知。」

彭中很是贊同。他舉了個例子,日本會對孩子做森林教育,有位7歲男孩在森林裡獨自過活6天,被找到時並無大礙,因為孩子學會了躲避攻擊,還能找到水源。

而他在給學生上課時發現,「我們5歲的小朋友和18歲的本科生,對昆蟲或者自然的知識體系相似,能畫約等於號」。

看似無用的自然教育,在社會生活中一度缺位。所幸,觀念正在改變。

孩子喜歡甲蟲,如何正確引導;家裡養的小螳螂死亡率很高,怎麼降下來……李利珍的辦公室里,這兩年來的一些家長,不再只問應試問題。

他一邊告訴家長怎麼陪孩子做觀察記錄,一邊為孩子的這些疑問高興。說起具體事例,李利珍笑了,「例子太多,有一個我總給孩子們講。」

水黽為什麼能水上漂,是吳淞中學一個女孩的疑問:關於它腳上的疏水毛存在兩種說法,腳上有油脂,或本身即為納米級疏水結構。女孩興沖沖地找到李利珍說,她想到了給水黽洗腳,洗完發現它沉了下去,那就說明答案是前者。

他讚許孩子的同時又啟發她,這是間接證據,洗下來的是不是油脂還有待討論,所以需要有直接證據。女孩便去鑑定了水中的成分,分析出的確有三種疏水性物質。

女孩繼續提出問題,油脂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她先放大腿部結構,又切開觀察形態,發現了內部相連的管道;為了證明有油脂細胞相連,她再去請教研究細胞的教授,最後解決了問題。

在李利珍眼中,上課、做實驗、開講座,這樣的科普遠遠不夠,科學思維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能想出整套探究問題的科學方法才最值得鼓勵。設計有沒有瑕疵,數據是不是偶然,甚至結果如何都不是最重要的,觀察、思考、學習、修正的過程最難得。」

在對昆蟲、自然和生態的討論中,「敬畏」一詞被幾人反覆提及。「對自然有愛有敬,就不會去破壞,只會更加愛護。」殷海生說,「這樣的孩子會善良地長大。」

這是一隻蜉蝣。它浮出水面的第一天,也是它生命的最後一天。

日落時分,張登山在水邊支起燈帳,等待。蜉蝣即將開啟一場盛大的求偶舞會,幾個小時內完成交配、產卵後就會離去。他要給它們留下最後的照片。

「朝生暮死」不過是種文學性描述。蜉蝣稚蟲在河底已經生活3年,歷經數十次蛻皮,浮出水面就是為了去往終點。

這個種群已存在3.5億年,與它們相比,人類才是世界的新客。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