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AIH)介紹!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1704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中國校園在線

教育領域創作者

1986年西安交通大學成立了專職從事人工智能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機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2017年創辦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探索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養,2018年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招收首屆本科生,2019年獲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專業建設資格。

招生方式:

高考招生、校內選拔

校內選拔

筆試(數學、英語、物理)+綜合面試

校內選拔時間:

新生報到第一周(以錢學森學院發布通知為准)

院士領銜,大師雲集

人工智能專業擁有一支由院士、領軍學者、拔尖人才、青年優秀人才等組成的能力突出、結構合理、高水平師資團隊。人工智能專業教學團隊由我國人工智能著名學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教授擔任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養首席教授,以人工智能學院教師為主體,並聘請金融、人文、醫學、生命、自動化、電氣等校內其他院系的優秀教師授課,而且佛羅裏達大學、倫斯勒理工大學、南京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人工智能企業的知名專家也加入教學團隊。

今年4月,美國斯坦福大學John P.A. Ioannidis教授團隊與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發布了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人工智能學院鄭南寧、孫劍、龔怡宏、劉妹琴、陳霸東等5位教授同時入選2020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彰顯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知識體系完備,培養理念先進

amocity
amocity

  


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課程體系由鄭南寧院士親自組織編制,在參考借鑒國際一流大學課程設置與培養理念的基礎上,充分把握人工智能學科滲透性與學科交叉性強的特點,課程設置精練,並以《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知識體系與課程設置》正式出版。選用國際一流教材和自編高水平教材,通過講授基本知識鍛煉學習能力與思維方法,並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和創造知識的空間。專業課程設置了人工智能核心、數學與統計、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認知與神經科學、先進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與社會、人工智能工具與平台等八大課程群,還特設了“專業綜合性實驗”課程群,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人工智能專業注重跨領域學科交叉融合,強調理論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的融合,培養學生具有跨學科、強基礎的複合型知識創新能力。在學期間,學院鼓勵學生參加人工智能學院以項目驅動的科研活動“X-計劃”,畢業設計階段與項目實踐結合。

保研比例大,國際交流機會多

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在錢學森學院內進行管理,享有與學校其他基礎學科拔尖班相同的保研政策,與普通班相比,保研指標有很大傾斜。每年選派多名優秀學生赴全球知名院校進行學習和交流。

教學科研平台一流,科研成果豐碩

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發明二等獎、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等國家級科研獎6項、省部級科研一等獎4項,並擁有一流的科研教學平台:

● 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 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機器視覺與認知計算技術研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教育部科技創新平台“混合增強智能技術創新示範中心”

● 陝西省太空信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

amocity
amocity

  


● 陝西省數字技術與系統重點實驗室

● 西安交大認知科學與工程國際研究中心

● 人機所—曠視科技聯合實驗室

● 西安交大—微軟聯合實驗室

● 西安交大—舜宇集團(寧波餘姚)人工智能研究院

amocity
amocity

  


● 紫光展銳—西安交大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

人工智能傑出畢業生

孫劍,2003年畢業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獲碩士、博士學位。曾就職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首席研究員。現任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2010年被美國權威技術期刊MIT Technology Review評選為“全球35歲以下傑出青年創新者”。他領導研究的“ResNets”、“Faster RCNN”、“ShuffleNet”等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學術和工業界。

王龍 ,西安交通大學自動控制專業1980級學士、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1987級碩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91級碩士。現為西龍同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天使投資人。

楚慶,1996年畢業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獲碩士學位。曆任華為無線預研部總經理、大唐移動副總經理、海思無線產品線總監、華為創新孵化中心主任、華為公司戰略與技術副總裁兼海思半導體首席戰略官、張江實驗室微電子研究院院長。現任紫光展銳CEO,移動通信和微電子多個重要領域的產業和技術開創者。

汪濤,1997年畢業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獲碩士學位。現任華為公司常務董事、華為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華剛,2002年畢業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後赴美國西北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便利蜂副總裁、首席科學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IEEE&IAPR Fellow。曆任微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IBM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計算機視覺總監等。2013年獲IBM傑出技術成就獎和GoogleResearch Faculty Award,2015年獲IAPRYoung Biometrics Investigator Award,2016年當選ACM傑出科學家和IAPR Fellow。

張彤,1998年畢業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博士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現任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教授、IEEE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存儲和計算體系結構。作為ScaleFlux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與首席科學家,負責新一代可計算存儲產品的關鍵技術的研發,科研領域涉及數據庫、文件系統、固態與磁盤數據存儲設備及系統、數據信號處理與通信等。

付昀,2004年畢業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後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波士頓東北大學工程學院和科裏計算機科學學院終身教授,IEEE Fellow、ACM傑出成員,Giaran的創始人、總裁以及TVision Insights的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和首席科學家。

尤佳,1986年畢業於自動控制專業,同年免試升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92年在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先後入選國家千人,深圳鵬城學者,廣東珠江學者,主要從事智能傳感技術與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研究。曾獲得國際發明獎,最佳學術論文獎,香港工業獎,學校突出貢獻獎等多項獎勵。

苗建印,2017年畢業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獲工程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科技委常委、空間熱控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973計劃重點項目技術首席、熱控產品總師,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航天器熱控專業技術研究和先進產品開發等工作,主持研制的航天熱控產品在我國導航、遙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等領域型號中得到廣泛應用。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