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我們是否生活在真實的宇宙中?這是個令人費解的假說,讓人懷疑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30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我們生活在模擬中嗎?這個令人費解的假設的問題。

保羅·薩特是一名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扁平鐵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也是節目《太空員問答》和《宇宙電台》的主持人,以及《如何在宇宙中死去》一書的作者。本文是由薩特提供給Space.com專家之聲:評論與見解的投稿。

我們所知所感的包括真實存在的一切是否都是由不可見的未知存在創造出的虛擬世界呢?在2003年,牛津大學教授Nick Bostrom首次提出這一著名的模擬假說。

但是這個模擬假說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觀點,還是僅僅只是一個有趣的想法呢?讓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首先假設我們的計算機會發展得功能更強大更高效更全面,那麼在遙遠的將來某個時候(為了使這個假設成立,不必在意具體何時會發生),我們能夠建造一些恒星級的計算機,它強大到足夠仿真整個宇宙,重現我們在自然界經歷過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現象。

我們再假設意識是種知覺,不管它存在於何處(有機的大腦或者數字仿真的大腦),然後,讓用計算機仿真出來的任意個體去經歷一個與我們的世界別無二致的世界。

就像電影《黑客帝國》。

一旦我們的後代建造了這樣一台計算機,他們將不可避免地創造出無數的模擬生物——只要試著數一數自從有電子遊戲以來,共出現過多少虛擬人物。很快,生活在計算機中的模擬有意識大腦的數量將遠遠超過生活在真實宇宙中的有機大腦。如果這種情況最終發生,我們將面臨三種可能:

1.我們的後代(或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物)永遠無法發展出完全模擬宇宙的科技。

2.我們的後代(或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物)發展出這項科技,但是他們並沒有用來模擬宇宙。

amocity
amocity

  


3.包括你在內的絕大多數意識體都生活在模擬世界中。

模擬假說是悠久的哲學思辨中最新的一個,它質疑我們所經歷的現實的終極本質。古往今來,哲學家們一直想知道,我們到底是生活在一個邪惡魔鬼建造的世界中,還是在別人的夢中。這是懷疑論的終極形式,有助於提醒我們,現在我們對世界的實證研究是局限的。

就哲學觀點而言,模擬假說是一個很好的假設。但是這個假設以一個三重困境結束——三個陳述,其中必須有一個是真的(如果你接受論點中的所有假設),但我們無法分辨到底是哪一個。

你可以說你不知道哪種可能性最有可能正確,你也可以選擇其中之一而反對另外兩種。例如,你可以說計算機永遠不可能強大到足以完全地模擬宇宙,或者先進的文明總是會發現模擬意識在道德上是應受譴責的,或者你可以說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確實生活在別人的模擬宇宙中。

但是,無論你選擇哪個選項,都需要引入超出原模擬假說的額外參數。或者,你可以質疑假說的前提假設。

重置計算機

也許這個模擬假說中最大膽的假設是模擬大腦的數量會迅速超過真正的有機大腦。假設模擬的意識和有機生物的意識的經驗和感受完全相同(這又是一個大膽的假設),那麼這正是你能計算你生活在模擬過程中的概率的要素。比如說,在遙遠的未來,可能每十億的有機生物意識的存在就表明著同時存在另外990億的模擬意識。這就意味著,你有99%的可能性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

amocity
amocity

  


然而,在2017年,斯坦福大學的系統分析學本科學士布萊恩·艾格爾斯頓在他對於計算機模擬生活的概率計算中發現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人類是目前唯一創造了計算機的物種,所以這個模擬假說是建立在我們對於超級計算機的已有認知上的。而正是人類創造了計算機,所以我們確切地知道,人類並不是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存在。恰恰相反,我們可以指著計算機說,人類並不是生活在它們創造出來的虛擬之中的。

不管我們的後代創造出多少模擬意識的實體,不論是10,還是10萬億,我們都無法用它們計算自己處於模擬中的幾率。換而言之,它們未來創造模擬宇宙的能力,並不能讓我們知道絲毫自己處於模擬中的情況。我們不能以未來的變數計算概率。如果我們無法計算出概率,就無法擁有三元悖論,就不可得知更多的情況。

amocity
amocity

  


相反,我們僅能俯視自己的往昔——不論是先於我們生活在某個的紀元的人類(生存在真實、非模擬的宇宙中),還是樂於創造模擬宇宙的外星生物。同時,當這些實體中的一個有可能性時,我們也沒有任何絕對證據 “它” 是真實的,並且也無從計算模擬實體存在的數量。

我們生活在模擬中嗎?歸根結底,我們不知道答案,而且模擬假說沒有提供一個令我們信服的論證。所以你不必擔心,好好享受生活!

相關知識

宇宙(拉丁語中:宇宙)是指一切空間和時間及其內容,包含了行星、恒星、星系和所有其他形式的物質和能量。宇宙演化的主流描述是宇宙大爆炸理論。根據這一理論,13.787±0.020十億年前,時間和空間同時出現,自那時起到現在,宇宙一直在膨脹。
雖然整個宇宙的空間大小未知,但是宇宙膨脹的方程式表明宇宙的直徑一定不會小於23萬億光年。目前,可以觀察到的宇宙其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大約是93萬億光年直徑。

古代希臘和印度的哲學家發明了最早的宇宙模型,並且提出地心說,將地球視為宇宙的中心。<13><14> 幾個世紀後,更多精確的天文觀測引領了尼古拉斯·哥白尼發展以太陽為太陽系中心的日心說。在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時,伊薩克·牛頓建立在哥白尼研究上的成果,就如約翰·開普勒的行星運動定律和觀測基於第穀·布拉赫一樣。

BY: Paul Sutter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