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到死都永遠不會再快樂的腦病,偏被著名喜劇演員患上了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40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2022年04月06日 11:29

【科學快訊】

  2014年8月,蘋果公司在主頁上紀念威廉姆斯。

  文章來源 | 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撰文 | 七君

  如果你逐漸喪失快樂,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方向感和推理能力也越來越差,最後智力等同於三歲孩童,你能承受這樣的痛苦嗎?

  相信所有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這樣恐怖的事卻發生在了一位以帶給眾人快樂為職業的世界著名喜劇演員身上。更慘的是,他的病情的嚴重程度超過所有詢診醫生的經驗。

  這位演員就是羅賓·威廉姆斯。你可能看過他的代表作品,比如《死亡詩社》、《心靈捕手》、《勇敢者的遊戲》。威廉姆斯曾經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等多種重量級獎項。

amocity
amocity

  


  羅賓·威廉姆斯(右)出演講述麻省理工學院「掃地僧」的電影《心靈捕手》,威廉姆斯因為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2014年,羅賓·威廉姆斯自殺去世。他死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發表申明稱「羅賓·威廉姆斯絕無僅有,終其一生感動無數心靈」。當時許多人認為他罹患的是抑鬱症,但在他死後多年,他的病因才經由屍檢浮出水面。

  2016年,他的遺孀蘇珊·施耐德·威廉姆斯(Susan Schneider Williams) 在學術期刊《神經病學》(Neurology)上發文透露了他的真正死因。

  原來,威廉姆斯患上了一種讓人無法再快樂的神經系統疾病,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許多人知道,阿爾茲海默症是常常困擾老年人的失智症,但第二大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卻鮮為人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Ian McKeith 稱,在老年人中路易氏體失智症是第二大常見的失智症,僅次於阿爾茲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的10-15%。僅在美國就有150萬名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美國人口約3億)。

  和阿爾茲海默症一樣,路易氏體失智症也相當致命。但和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無知無覺不同的是,後者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大腦逐漸走向毀滅。

  路易氏體是在1912年被發現的。發現者德裔美國神經科學家弗德裏克·路易(Frederic Lewy)在研究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大腦時意外找到了奇怪的蛋白質團塊,這種蛋白質團塊被稱為路易氏體,它們是由蛋白質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構成的。

  α-突觸核蛋白參與細胞 DNA 的修複工作,原本是個正面角色。但由於尚未明朗的機制,在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腦中,它們會在神經元中異常聚集。而當路易氏體占據了神經元的太多空間時,神經元就無法執行原本的工作,此時患者的大腦就開始滑向不可逆的深淵。

amocity
amocity

  


  路易氏體失智症早期常常沒有任何特殊症狀,用來篩查阿爾茲海默症的常見工具《簡易精神狀態檢查》(The Mini Mental Status Exam)對早期路易氏體失智症也是無效的。初期的表現可能僅僅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晚上容易醒來。

  遺孀回憶,威廉姆斯的問題就是從2013年莫名其妙的失眠開始的。

  但是漸漸的,患者會對任何事物失去興趣,因為路易氏體「攻擊」的一大對象就是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

  多巴胺能神經元能釋放多巴胺,並以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眾所周知,多巴胺和大腦的情緒和獎勵系統有密切聯系。上癮,比如刷手機上癮、打遊戲上癮就是多巴胺的作用。

  當然了,作為一種令人感到刺激和快樂的神經遞質,沒了多巴胺,大腦感到的是無趣、無意義和不快樂,這就是路易氏體失智症剝奪幸福感的原理。

  後來的驗屍報告顯示,威廉姆斯大腦失去了40%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從各種意義上來說,威廉姆斯的病情在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中也很罕見。

  遺孀蘇珊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采訪時說,威廉姆斯確實有抑鬱症,但抑鬱症只是路易氏體失智症的四十多個臨床症狀之一,而且是其中相對微不足道的。這是因為,人的高級認知能力和運動系統也和多巴胺密切相關。

  多巴胺能神經元逐漸喪失會引發許多神經系統疾病,比如帕金森症,而患者的空間感知和視覺能力也會下降。

  比如,威廉姆斯就常常搞不清楚門的位置。有一次,蘇珊發現他全身僵硬,頭撞在了門柱上,血流如注。他的嗅覺也開始變得不靈敏,手臂也開始微微顫抖。他的失眠和健忘也變得愈發頻繁。

  到了終末期,失智的情況就肉眼可見了,因為此時路易氏體會遍布全腦。在這個階段,路易氏體失智症的典型症狀和阿爾茲海默症類似,降智不可避免:記憶衰退、推理和判斷能力下降、注意力和警覺性降低。

  醫生們事後告訴蘇珊,一些患有路易氏體失智症的高智商患者初期的病程看起來進展緩慢,但是在某一時刻會像洪水決堤般一瀉千裏。這樣的狀況就發生在了威廉姆斯身上。

  2014年初,威廉姆斯在拍攝《博物館奇妙夜3》的時候出現了精神崩潰,因為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他有時連一句台詞都記不住。而在短短三年前在百老匯演出《巴格達動物園的孟加拉虎》的時候,他一天可以准確無誤地說出上百句台詞。

  威廉姆斯在《博物館奇妙夜》系列中飾演狄奧多·羅斯福。

  記憶力的快速退化對威廉姆斯來說無疑是個重大打擊,而他也知道自己正在失智,這造成了雙倍的痛苦。遺孀回憶,那段時間他總是說:「我就想重啟我的腦子」。

  然而威廉姆斯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患上了什麼疾病。他做了各種檢查,醫生檢查了他的腦垂體和心髒,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似乎除了過高的應激激素——皮質醇以外,他的身體沒有任何異常。家人們認為威廉姆斯過慮了。但事實上,只有他自己知道風雨欲來。

  在5月,他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症。但是威廉姆斯並不相信自己患的是這種病。最終在2014年8月,他選擇用自己僅存的意志親手結束這場必敗的戰鬥。

  屍檢顯示,威廉姆斯幾乎整個大腦都被路易氏體侵占了。蘇珊在文章中寫道:「(威廉姆斯)整個大腦和腦幹裏都沒有不含路易氏體的神經元了。」根據驗屍報告,威廉姆斯正是死於路易氏體失智症。

amocity
amocity

  


  遺孀咨詢的四位醫生均認為,他是他們見過的最嚴重的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

  其中一個醫生說:「這就好像他身體的每個器官都患上了癌症。」另一個醫生則表示,威廉姆斯死去時,大腦的認知能力相當於一個三歲孩童。醫生們也驚歎,威廉姆斯居然能支撐這麼久,他們認為以他的神經元狀態都不太可能走路了。

  唯一能讓蘇珊感到寬慰的是,屍檢報告讓這些年來威廉姆斯的各種不對勁得到了解釋。蘇珊指出,路易氏體失智症有四十多個症狀,威廉姆斯一一全中,唯一沒有表現出來的就是幻覺。當然,這也有可能是他的精心遮掩。可是這樣嚴重的病情,為何當初沒人能做出准確的診斷呢?

  實際上,路易氏體失智症的誤診率非常高。

  路易體癡呆症協會(Lewy Body Dementia Association)稱,因為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的症狀極為相似,因此「誤診情況相當普遍」。

  路易體癡呆症協會進一步無奈地說明,由於症狀類似,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的診斷體現出了「隨意性」,一般來說,如果患者在出現失智症狀前先出現身體震顫,那麼就會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反之則是路易氏體失智症。

  阿爾茨海默氏學會(the Alzheimer‘s Society)則指出,在英國路易氏體失智症只占所有失智症的4%,但是由於誤診的普遍性,實際數值可達10%-15%。

  作為制定了路易氏體失智症診斷指南的路易氏體失智症協會(Consortium on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的創立者,McKeith 解釋道,路易氏體失智症難於診斷的一大原因在於腦皮質裏的路易氏體很難被發現。

  就在20年前,連大腦掃描技術也無法區分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只有屍檢能從病理學上進行准確的判斷,但這也是90年代以後的事了,因為那時才出現能讓路易氏體無所遁形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

  因為這些原因,到了1995年才有了第一部路易氏體失智症的國際臨床和病理學診斷標准。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區分阿爾茲海默症和路易氏體失智症的腦掃描技術,比如腦多巴胺轉運蛋白SPECT顯像技術,這讓患者生前確診成為可能。

  可是即便威廉姆斯當初確診,醫生們也毫無辦法,因為路易氏體失智症就在7年前無藥可醫。根據路易體癡呆症協會的介紹,現在全世界只有日本和菲律賓批准了一種有望治療路易氏體失智症的藥物:多奈呱齊(Aricept)。之前多奈呱齊一般是被用作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

  在親身經曆了路易體癡呆症給至親帶來的煉獄後,蘇珊並不想讓他人也體會自己的痛苦。在多年陪伴丈夫走訪各個醫院和研究機構的過程中,她也成了半個專家。後來她了解到美國大腦基金會(American Brain Foundation)的存在,並且成為其董事會成員,致力於讓更多人認識和研究這個無聲的病魔。

  在談到抑鬱症時威廉姆斯曾說:「悲傷的目的是讓你變成一個不一樣的人,所以人們管悲傷叫佛的禮物。悲傷讓你意識到世界上重要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看起來,感同身受的蘇珊已把亡夫的理念付諸實踐了。

  他能讓所有人大笑,除了他自己。

  封面來源:apple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