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中國航天突飛猛進!從「跟跑」走向「並跑」「領跑」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425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2022年04月24日 08: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本報記者 劉蘇雅

「祝融」探火,在遙遠的火星留下了屬於中國的印跡;「羲和」逐日,實現了中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天和」遨遊星辰,把家園拓展至浩瀚星空……一次次飛躍,不斷刷新著中國航天的新高度。日月安屬?列星安陳?中國航天將對更多跨越千年的問天求索給出答案,用航天夢托舉起新時代的中國夢。

今天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日前,本報記者對話多位航天領域專家,解讀近十年來中國航天的輝煌成就。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回家」

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

amocity
amocity

  


航天員出艙揮手示意

羲和探日

祝融號火星車

北鬥三號組網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00次發射

amocity
amocity

  


工作人員慶祝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玉兔二號月背行走

月壤樣品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新時代

從「跟跑」走向「並跑」「領跑」

「最近十年,應該說是中國航天承上啟下的十年。」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表示,十年前,相比於世界上其他的航天強國,中國航天在大多數領域是在「跟跑」。而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的中國航天,在部分領域已經處於「並跑」甚至「領跑」的階段。

「到今天為止,全世界只有中國和美國,能夠將探測器安全地送到火星表面。」楊宇光認為,中國航天在工程規劃上決策合理、目標明確,保證了各項重大項目和計劃進展順利。每一個重大航天工程,時間跨度都需要以五年甚至十年為單位進行計算,新時代中國航天發展的成就,來自於每代航天人的腳踏實地、攻堅克難、穩步向前。

楊宇光以載人航天工程為例,因為長期發展路線制定得非常合理,自項目實施至今,避免了走彎路。空間站的規模設計適中,並充分利用了每一次飛行試驗資源進行技術驗證,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電推進系統進行軌道保持,在供電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等方面已達到第四代空間站的水平。

厚積而薄發。近年來,我國的航天發射愈發密集,僅2021年就執行了55次發射任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楊宇光表示,最近十年,我國的航天發射規模越來越大、密度越來越高、機會越來越多,同時,航天相關的上下遊產業發展也十分迅速,這得益於國家綜合實力的長足進步,「一個國家的基礎工藝水平、材料水平、理論水平,決定著未來航天發展的潛力。」

當然,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征程不會一蹴而就,仍要找差距、補短板。楊宇光認為,未來的中國航天不論是任務數量,還是技術內涵,都仍會根據既定規劃穩步推進,在運載火箭技術、探月工程、載人登月等領域有望產生新的突破,並通過北鬥工程、高分工程等項目持續服務國民經濟。

人造衛星

開天奏壯歌,星辰同輝耀

「東方紅,太陽升……」九天之上,曲調傳回,舉國歡騰。「東方紅一號」是中國人開啟深邃太空奧秘的第一把鑰匙。

目前,我國在軌運行的應用衛星數量約400顆,已經形成了通信廣播衛星體系、遙感衛星體系以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共同構成的空間基礎設施。

新時代,在空間科學的探索征程上,多顆空間科學衛星已經接過了「東方紅一號」的接力棒,邁出堅實的腳步。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先後啟動了兩期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專項一期已發射了「悟空」「墨子號」「實踐十號」「慧眼」四顆空間科學衛星,繪制出世界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首次清晰觀測黑洞雙星爆發過程全景……

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太極一號」「懷柔一號」已成功發射,今年下半年,我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也將完成發射。「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均在按計劃開展正樣研制。

「空間科學要抓住曆史機遇率先突破」

「當前,中國空間科學還處於起步階段,但發展潛力無限。」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表示,空間科學承載著人的終極思考,探索星際「無人區」、開拓人類新疆域,是航天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之一。而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的全面發展,更是新時代中國航天發展的明確要求。

王赤認為,中國空間科學必須抓住當前曆史機遇,不僅補齊短板,更要率先突破,向空間科學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為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做出先行標志性貢獻。

未來,我國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將持續完善,推動遙感、通信、導航衛星融合技術發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聯、精准時空、全維感知的空間信息服務能力。宇宙空間中,將有更多中國衛星的身影。

科研人員對空間科學的不懈探索,必將逐漸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我國將圍繞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科學主題研制科學衛星,科學家將持續開展前瞻探索和基礎研究,催生更多原創性科學成果。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等空間實驗平台都將被深入利用,開展空間環境實驗、研究,持續深化人類對基礎科學的認知。

運載火箭

神箭架天梯,扶搖上九重

「……五,四,三,二,一,點火!」尾焰升騰,聲震天地,伴隨著倒計時歸零,2021年12月10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劃破晨曦,將實踐六號05組衛星送入太空。第400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從「1到100」,長征火箭實現第一個100次發射,共曆時37年。而從「300到400」的最新百次發射周期,僅用了33個月就順利實現。在新百次發射周期中,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等「國之重器」,均由長征火箭送入太空。

33個月裏,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年均37次發射,打破中國航天紀錄;長征八號遙二火箭以「一箭22星」創造我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長征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與火箭分離速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入軌精度偏差達到萬分之一級,助力中國正式邁入「行星探測」時代。

「中國人始終牢牢掌握長征火箭核心技術」

「運載火箭作為進入太空的運載工具,是一切太空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也決定了中國太空探索舞台的高度和大小。」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高級顧問龍樂豪表示,通過半個世紀的發展,長征系列火箭發射成功率達96%。特別是近年來技術突飛猛進,在可靠性、成功率、入軌精度等方面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自始至終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裏。目前正在服役的十餘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擁有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和不同類型航天器的能力,並能夠支撐無人深空探測。築「天和」、運「天舟」、送「神舟」,在天地之間,長征火箭穩穩地架起了一道天梯。

龍樂豪介紹,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方案論證工作已完成了多輪方案對比分析,將用於未來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中環月、繞月、登月等演示驗證及飛行任務,服務於載人月球探測、深空探測的重型運載火箭也正在研制中。「未來,中國進出太空將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適、更安全。中國航天的長征永遠在路上!」

載人航天

千年飛天夢,神舟叩天門

神舟五號載人飛行任務使我國成為第三個具備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的國家。而隨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圓滿完成。

今年,中國人的「太空之家」——天宮空間站將全面建成,載人航天「三步走」將迎來收官,中國空間站將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

「六室三廳兩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侯永青這樣介紹建成後的中國空間站。作為中國空間站載人環境設計的「大管家」,在保障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方面,侯永青團隊將「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到底,空間站不僅科技感滿滿,更是進行了大量的適居性設計。空間站內WiFi全覆蓋,很多裝置通過手機就能輕松控制,閑暇時還可以和家人打一通視頻電話,這樣的生活,仿佛並不是身處太空「出差」。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從神舟飛船單次任務僅在太空飛行幾天,到空間站將在軌服役十年甚至更久,侯永青感慨道,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中國空間站所承擔的使命遠不止於「將人送上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空間站光學艙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表示,中國空間站將為我國和全球的科學家提供先進的空間科學技術研究和實驗平台,全面完成空間站建造任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必將成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典範之一。

接下來,還有一個「大家夥」將與空間站共軌飛行——巡天空間望遠鏡計劃在中國空間站建造完成後發射,開展巡天觀測。它將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空間天文基礎設施,作為中國的空間光學天文台,為中國科學家提供觀天利器。

載人登月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未來五年內,中國將深化載人登月方案論證,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研制新一代載人飛船,夯實載人探索開發地月空間基礎。

深空探測

九天赴明月,萬裏尋熒惑

2014年1月11日,玉兔號月球車被光照「喚醒」,平安度過了首個月夜。但兩周後,故障發生,它的「大腦」清醒,但「四肢」動彈不得,隨著月球晝夜交替醒來又睡去,最終在2016年7月31日陷入長久的沉睡。

不過,玉兔號並不孤單,很快,第二只「玉兔」——玉兔二號月球車也到達月球,在月背留下了第一串「人類足跡」,「鵲橋」中繼衛星讓處於月背的探測器仍能與地球實現持續、穩定的通訊。目前玉兔二號仍在努力工作,行駛裏程已超過1000米,不斷刷新著人類探月航天器月面生存新紀錄。

嫦娥五號探測器則不再是簡單的奔月,還將重約1731克的月壤帶回地球。科學家對這批「土特產」的研究,揭示了月球演化奧秘,建立起新的更精確的月球年代函數模型。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每隔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探火」發射窗口期來臨,在大推力火箭長征五號的助推下,天問一號踏上了地火轉移軌道,中國航天第一次走入地外行星空間。

曆時202天飛行,經曆1次深空機動和4次中途修正,天問一號終於被火星「捕獲」,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又經過約3個月的環火探測,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火星,一次性實現「繞、著、巡」。人類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任務失敗率超過了50%,「祝融號」火星車與著陸平台在火星的「自拍照」,定格了中國地外行星探索的曆史一刻。

2021年10月14日,我國第一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奔向太空「看」太陽,「探日」時代也已來臨。

「中國航天行星際探測未來可期」

「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繁忙’。」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呂波表示,今年,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正式啟動工程研制,中國航天行星際探測也將不斷拓展新征程。

amocity
amocity

  


未來五年,面向深空,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並完成月球極區采樣返回,發射「嫦娥七號」探測器並完成月球極區高精度著陸和陰影坑飛躍探測,與相關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同時繼續實施行星探測工程,發射小行星探測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樣和主帶彗星探測,完成火星采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關鍵技術攻關,論證太陽系邊際探測等實施方案。

太空活動也應有章可循。中國將統籌推進空間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加強太空交通管理,全面加強防護力量建設,論證建設近地小天體防禦系統,建設天地結合的空間天氣監測系統以有效應對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加快推進航天法立法,加強衛星頻率軌道資源申報、協調和登記,加強國際空間法研究,推動構建公正、合理的外空全球治理體系。

中國航天

<2012>

2012年6月16日 神舟九號搭載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進入太空,隨後與天宮一號實現載人手動交會對接

2012年12月 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區域性正式服務

<2013>

2013年6月20日 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在神舟十號任務期間成功進行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2013年12月2日 嫦娥三號發射成功,著陸在月球虹灣區地區,中國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

<2014>

2014年1月11日至12日 玉兔號月球車、嫦娥三號著陸器分別接受光照自主喚醒,在月球上安全度過首個月夜,經受了長達14個地球日的極低溫環境考驗,標志我國成功突破探測器月夜生存技術

<2015>

2015年12月17日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的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升空,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探測研究邁出重要一步

<2016>

2016年6月25日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投入使用並承擔發射任務

2016年8月16日 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開啟星際之旅,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

<2017>

2017年6月15日 我國第一顆天文觀測衛星——「慧眼」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發射成功,我國高能天文研究進入空間觀測新階段

2017年11月30日 我國科學家利用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采集的數據,獲得了世界上迄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

<2018>

2018年2月2日 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首發星「張衡一號」發射成功,是我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第一個天基平台

2018年5月21日 世界首顆地月中繼通信衛星——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率先掌握了地月中繼通信技術

<2019>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背著陸,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2019年7月1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2019年7月25日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中國民營運載火箭實現零的突破

<2020>

2020年7月23日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31日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2020年12月17日 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內蒙古四子王旗,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2021>

2021年4月29日 天和核心艙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順利送入太空,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2021年5月22日 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離著陸平台,到達火星表面,開啟巡火之旅

2021年6月17日 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往中國空間站,中國人首次開啟空間站生活

<2022>

2022年2月27日 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實現「一箭22星」,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最高紀錄

2022年4月16日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順利返回地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圓滿完成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