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28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313-什麼是蒙古包

作者:一隻哈娜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蒙古包是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房屋樣式。

千百年來從事遊牧的蒙古族人,逐水草而棲,需要這樣一種拆裝簡便,又具有保暖功能的建築常伴身邊,是一種為適應生存環境而進化出的古樸智慧。

這種房屋廣泛用於從大興安嶺到裡海沿岸的

廣闊內陸草原地帶,使用也不限於蒙古族人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HelloRF Zcool)▼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amocity
amocity

  


而隨著蒙古文化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傳播,蒙古包與蒙古族也在外人的頭腦中形成了固定的聯絡,成為了塞外人文風光最好的載體。

可是你真的瞭解蒙古包麼?

就地取材的蒙古包

蒙古高原降雨量少而不均,水源不穩定,氣候變化劇烈,土地資源利用尤為困難。要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有效利用資源,可將雜草高效轉換為蛋白質的牛羊就成了最好的中介。

然而蒙古高原的降水量和草場無法支撐長期「駐牧」

「遊牧」就成為可持續利用草場的一種辦法

以至於馬、車、可拆卸房屋(蒙古包)都成為必需品

(圖片來自:ic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但牛羊身被皮毛,可以隨時露天而居,人類卻很難忍受這樣的居住條件。蒙古包就是適應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的產物,在經歷了眾多高原遊牧民族的傳承和發揚之後,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amocity
amocity

  


而越是在條件惡劣的放牧地區

這種建築的作用也越加凸顯

相應的,轉場的頻率也更高,範圍也更大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atiekk)▼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 這一名稱源自滿語的「蒙古博」,意為蒙古人的帳幕。它的原型,是古代蒙古人的傘形帳幕,至今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我國古代史書中被稱作「穹廬」。

其內部,彷彿一把大傘

頂部的裝飾,彷彿草原版藻井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Lana Tannir)▼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結構非常簡單,主要是由門,天窗,網狀支架,毛氈和繫繩組成,這都是在高原上可以方便找到的建築材料,與漢地需要磚瓦等複雜的專業燒製品的選材方式完全不同。

蒙古包結構拆解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Huns)▼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組裝和拆遷也非常方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隨時準備搭建。無論是歷史上的行宮陵寢還是牧民居住的普通蒙古包,雖然規模和形式上有些許差別,但基本構思是一樣的。

遊牧生活,帶的傢俱也沒有很多

蓋房子、拆房子所需的人手,一個家庭基本足夠

(遠處幾個人正在搭蒙古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Pvince73)▼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製作蒙古包時,牧民首先選一個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畫一個圓形,並沿著這個圈將可以伸縮的網狀支架樹立起來,將包門朝東,並把架固定好。

先把牆立起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網狀支架在蒙古語裡叫作「哈那」,它由多根規格統一的紅柳木條相互交叉並用繫繩連線固定而成,質地輕而堅韌,不易走形,打眼不裂,是最適合蒙古包建造的框架木材。

蒙古包上覆蓋物的重量最後都落在「哈那」上

所以其質量決定了蒙古包堅固與否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onstantin Litvin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大小也由作為骨架的「哈那」的個數而定,高度則隨著「哈那」的伸縮程度而變動。可變的直徑和寬度,為蒙古包提供了多種氣候中的適應性,讓風吹雨打雪刮都不能撼動蒙古人心愛的家。

熬過這個冬天,又是一片綠草如茵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mma Grimberg)▼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比如夏季多雨時,牧民會將蒙古包調整得略微高一些,增加透氣性,颳大風時則要調低一些,減小受風面積。

一隻正在風雪中經受考驗的蒙古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mma Grimberg)▼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在固定好支架之後,則要立起天窗,並用一根根粗細長度統一的木條將天窗與「哈那」連線起來。

天窗就是他高高舉起的這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天窗是蒙古包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用於蒙古包的採光和通風,蒙古語中稱其為「陶腦」,蒙古人燒茶煮飯形成的裊裊炊煙也是從「陶腦」中穿過,升上天空的。

挺大一隻(還可以更大更大)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而固定「陶腦」的木架在蒙古語中被稱作「烏尼」,固定時先將「烏尼」的上端略微削尖,插進事先打好窟窿的「陶腦」,另一端也要打孔串上繫繩與「哈那」固定起來,使這三個部分成為一個緊密相連整體。繩子彷彿建築物的血脈,串聯所有固定結構,為整個蒙古包的穩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將「陶腦」與「烏尼」插在一起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如果你不是一個繫繩好手

你的蒙古包可能根本立不起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nnaTamila)▼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置毛氈了。毛氈用羊毛按照包架的形狀和大小製成,分為頂氈、蓋氈、圍氈和地氈四個部分。蒙古包先置頂氈,後放圍氈,再用若干大繩壓系。地上還有兩至三層的地氈。

給骨架蓋上被子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蓋氈則呈方形,置於蒙古包最頂端,用以蓋住「陶腦」,其四角用繩固定,與「哈那」連線在一起,在白天掀起,以便採光和通氣,晚上則蓋上。

天窗主要作用是把燒牛糞的煙排出去

晚上需要蓋上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zamat Mukan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頂的蓋氈常常繪有一種用藍布刺繡繡制的蒙古族傳統祥雲圖案,而頂氈多用吉祥線或犄角紋圖樣來裝飾,圍氈則一般用回紋圖式裝飾。

犄角紋與回紋圖樣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guangyingkejian)▼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門也是一個重要的裝飾部位,包門一般繪製對稱的雲紋或壽字紋樣,有的還會掛上刺繡門簾。

如此勞動之後,一個蒙古包就站在了蒼茫草原上,接下來主人就要對這座小房子進行裝飾了。

真,蒼茫遼闊(橫屏觀看)

(圖片@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科學使用蒙古包

蒙古包是伴隨蒙古牧民一生的移動居所,因此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中央必有的灶火,蒙古包中還能夠擺設櫃子與桌椅等傢俱,以支援在牧場固定放牧的生活。總的來說,蒙古包內的陳設和位置基本都是固定的。

蒙古人向來有祭奉火神的傳統,蒙古人將火爐看作是祖先傳承下來的家業的象徵,所以將其置於蒙古包的核心位置。

畢竟通風口在中間,無論燒什麼還是會有煙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Chantal de Bruijne)▼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西北角,也就是與包門相對的位置是專門用於祭祀的神位,通常安放佛箱,佛龕和成吉思汗像。包裡東半邊是男人的席位,放置馬鞍、馬鞭、獵物與摔跤服等物品;而西半邊是女人的席位,放置胭脂、頭飾、飲食和餐具等物品,這些放置習慣跟男女勞動的分工有關。

現在很多旅遊使用的蒙古包

已經不在承擔頻繁拆遷和遊牧狩獵的功能

所以內部安排也變得自由很多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peedKingz)▼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被設計成圓形是不無道理的,其圓潤柔和的外形不僅能夠減少風沙的阻力,而且還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建築材料來提供更大的居住空間。

一方面是最大限度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

一方面是這種環境下以家庭/家族為基本單位的社會結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Travel Stock)▼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冬季嚴寒時,可以加厚蒙古包的包頂和包壁的毛氈,從而起到較好的禦寒功效。蒙古包設有門檻,用於防止寒氣侵入和大雪堆積。而炎炎夏季,則可以開啟頂氈和圍氈進行散熱,由此來看,蒙古包可謂是「冬暖夏涼」的好住處了。

吉爾吉斯斯坦-松克爾湖畔的氈房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mma Grimberg)▼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只是,臨時搭建的蒙古包隔音較差。但犧牲隱私性也並非沒有原因,這是因為在草原上牧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他們必須不出門就可以洞悉外面的情況。較差的隔音效果,使得蒙古人不僅在夜裡更容易知曉外面畜群的狀況,而且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可對敵情更加警覺。

古代一個家庭單位也是一個戰鬥單位

隨時應戰也是重要的家庭教育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onstantin Litvin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而到了搬遷時,人們只需解開各個駝繩,各個部位就會解體。經過兩三個小時的摺疊和歸位,蒙古包就從草原上消失了,變成了可以快速轉運的零件。此時「哈那」可作牛車的車板, 其他部分可放在「哈那」上方並用繫繩捆牢,只需一輛牛車就可以將整個蒙古包拉走,十分便利。

隨時拆遷,裝車就走

(圖片來自:deposit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草原上的蒙古包潔白如玉,常常被詩人形容為灑在碧綠平原上的一顆珍珠,這與蒙古族崇尚白色有關,蒙古人「以白色為伊始」,因為雪白的羊群是蒙古族生活的主要依靠,而奶食品養育了世世代代的蒙古人,這都是白色帶來的祥瑞。

平原上的一顆珍珠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Pvince73)▼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當然,和很多民族的建築物一樣,居住在蒙古包裡也需要遵守蒙古族的習俗和禁忌。蒙古包內西北邊是長輩之座,無論是自家的子女還是客人都不能坐在最裡面的位置上,除非經過主人的禮讓,否則客人不會去坐主人的位子。

除此之外,客人不能帶著馬鞭進入蒙古包,尤其踩門檻被蒙古人視作大忌。進門後要在主人的陪同下從左手邊走向自己的座位,離開的時候也要按著原來的路線走。而蒙古包中央的灶火也不可用腳觸碰。

同時也是個安全問題,著火了可是不得了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olepsizm)▼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現今蒙古族的居住情況

可能每個身處他鄉的內蒙古人都被問過一個問題:你們住蒙古包嗎?

大多數內蒙古人,甚至是住在大草原上的牧民都會對此做出否定的回答。蒙古包自晚清以來,就在逐漸退出蒙古族人的生活。

住在城裡,週末去草原住兩天蒙古包

也是不錯的節奏(橫屏觀看)

(圖片來自:ic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這和內蒙古的移民化有關,走西口以來的大規模移民為內蒙古帶來商業繁榮和城市的同時,也衝擊了傳統的遊牧生活。尤其是現代以來,鄉村型聚居轉為城市型聚居,牧民們也紛紛住進磚房,只有少數牧民在夏季走場時才能用到蒙古包。

牧業生產也在不斷趨於集約化(呼倫貝爾)

(圖片來自:QILINWUJI麒麟無極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可以說,蒙古包已逐漸脫離了牧民的日常生活,退出了實用性的歷史舞臺。它唯一可以出場的地方,就是旅遊業,作為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象徵而存在。

還可以將這種建築形態用於大量其他場景

(或許適合自閉兒童來此獨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Marcel Strelow)▼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同樣的,由於使用蒙古包的人越來越少,真正的蒙古包技藝也在面臨失傳的窘境。旅遊景點出現的那些彰顯蒙古風情的蒙古包,大多是由成本低廉的鋼筋,塑膠和帆布製作的,早已不具有傳統蒙古包承載民族歷史和生活方式的作用。

在山東某景區發現的玻璃蒙古包(霧)

(圖片來自:貓斯圖)▼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但這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舊的事物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牧民的生活卻煥發了新的生機。他們放下手中的鞭子,透過網際網路就能監控羊群的狀況;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勒勒車也逐漸被汽車所取代。

當然,如果你不想融入城市,城市也會融入蒙古包

(吉爾吉斯斯坦為本國牧民提供的網上教育服務)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Marcel Strelow)▼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新一代的內蒙古年輕人可能都對燒火取暖沒有什麼概念,因為內蒙有了供暖系統,每一個家庭都實現了「四季如春」;自古以來不重視交易的牧民們現在透過網路將產品改造成了商品。

一隻自帶移動電源的蒙古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Chantal de Bruijne)▼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我們從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的傳統建築上就可以瞭解到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作為傳承人的我們,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時,也應該時刻銘記自己的傳統文化。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Valerii_M

END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313-什麼是蒙古包

作者:一隻哈娜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蒙古包是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房屋樣式。

千百年來從事遊牧的蒙古族人,逐水草而棲,需要這樣一種拆裝簡便,又具有保暖功能的建築常伴身邊,是一種為適應生存環境而進化出的古樸智慧。

這種房屋廣泛用於從大興安嶺到裡海沿岸的

廣闊內陸草原地帶,使用也不限於蒙古族人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HelloRF Zcool)▼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而隨著蒙古文化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傳播,蒙古包與蒙古族也在外人的頭腦中形成了固定的聯絡,成為了塞外人文風光最好的載體。

可是你真的瞭解蒙古包麼?

就地取材的蒙古包

蒙古高原降雨量少而不均,水源不穩定,氣候變化劇烈,土地資源利用尤為困難。要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有效利用資源,可將雜草高效轉換為蛋白質的牛羊就成了最好的中介。

然而蒙古高原的降水量和草場無法支撐長期「駐牧」

「遊牧」就成為可持續利用草場的一種辦法

以至於馬、車、可拆卸房屋(蒙古包)都成為必需品

(圖片來自:ic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但牛羊身被皮毛,可以隨時露天而居,人類卻很難忍受這樣的居住條件。蒙古包就是適應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的產物,在經歷了眾多高原遊牧民族的傳承和發揚之後,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而越是在條件惡劣的放牧地區

這種建築的作用也越加凸顯

相應的,轉場的頻率也更高,範圍也更大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atiekk)▼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 這一名稱源自滿語的「蒙古博」,意為蒙古人的帳幕。它的原型,是古代蒙古人的傘形帳幕,至今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我國古代史書中被稱作「穹廬」。

其內部,彷彿一把大傘

頂部的裝飾,彷彿草原版藻井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Lana Tannir)▼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結構非常簡單,主要是由門,天窗,網狀支架,毛氈和繫繩組成,這都是在高原上可以方便找到的建築材料,與漢地需要磚瓦等複雜的專業燒製品的選材方式完全不同。

蒙古包結構拆解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Huns)▼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組裝和拆遷也非常方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隨時準備搭建。無論是歷史上的行宮陵寢還是牧民居住的普通蒙古包,雖然規模和形式上有些許差別,但基本構思是一樣的。

遊牧生活,帶的傢俱也沒有很多

蓋房子、拆房子所需的人手,一個家庭基本足夠

(遠處幾個人正在搭蒙古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Pvince73)▼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製作蒙古包時,牧民首先選一個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畫一個圓形,並沿著這個圈將可以伸縮的網狀支架樹立起來,將包門朝東,並把架固定好。

先把牆立起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網狀支架在蒙古語裡叫作「哈那」,它由多根規格統一的紅柳木條相互交叉並用繫繩連線固定而成,質地輕而堅韌,不易走形,打眼不裂,是最適合蒙古包建造的框架木材。

蒙古包上覆蓋物的重量最後都落在「哈那」上

所以其質量決定了蒙古包堅固與否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onstantin Litvin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大小也由作為骨架的「哈那」的個數而定,高度則隨著「哈那」的伸縮程度而變動。可變的直徑和寬度,為蒙古包提供了多種氣候中的適應性,讓風吹雨打雪刮都不能撼動蒙古人心愛的家。

熬過這個冬天,又是一片綠草如茵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mma Grimberg)▼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比如夏季多雨時,牧民會將蒙古包調整得略微高一些,增加透氣性,颳大風時則要調低一些,減小受風面積。

amocity
amocity

  


一隻正在風雪中經受考驗的蒙古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mma Grimberg)▼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在固定好支架之後,則要立起天窗,並用一根根粗細長度統一的木條將天窗與「哈那」連線起來。

天窗就是他高高舉起的這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天窗是蒙古包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用於蒙古包的採光和通風,蒙古語中稱其為「陶腦」,蒙古人燒茶煮飯形成的裊裊炊煙也是從「陶腦」中穿過,升上天空的。

挺大一隻(還可以更大更大)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而固定「陶腦」的木架在蒙古語中被稱作「烏尼」,固定時先將「烏尼」的上端略微削尖,插進事先打好窟窿的「陶腦」,另一端也要打孔串上繫繩與「哈那」固定起來,使這三個部分成為一個緊密相連整體。繩子彷彿建築物的血脈,串聯所有固定結構,為整個蒙古包的穩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將「陶腦」與「烏尼」插在一起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如果你不是一個繫繩好手

你的蒙古包可能根本立不起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nnaTamila)▼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置毛氈了。毛氈用羊毛按照包架的形狀和大小製成,分為頂氈、蓋氈、圍氈和地氈四個部分。蒙古包先置頂氈,後放圍氈,再用若干大繩壓系。地上還有兩至三層的地氈。

給骨架蓋上被子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mitry Chul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蓋氈則呈方形,置於蒙古包最頂端,用以蓋住「陶腦」,其四角用繩固定,與「哈那」連線在一起,在白天掀起,以便採光和通氣,晚上則蓋上。

天窗主要作用是把燒牛糞的煙排出去

晚上需要蓋上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zamat Mukan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頂的蓋氈常常繪有一種用藍布刺繡繡制的蒙古族傳統祥雲圖案,而頂氈多用吉祥線或犄角紋圖樣來裝飾,圍氈則一般用回紋圖式裝飾。

犄角紋與回紋圖樣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guangyingkejian)▼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門也是一個重要的裝飾部位,包門一般繪製對稱的雲紋或壽字紋樣,有的還會掛上刺繡門簾。

如此勞動之後,一個蒙古包就站在了蒼茫草原上,接下來主人就要對這座小房子進行裝飾了。

真,蒼茫遼闊(橫屏觀看)

(圖片@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科學使用蒙古包

蒙古包是伴隨蒙古牧民一生的移動居所,因此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中央必有的灶火,蒙古包中還能夠擺設櫃子與桌椅等傢俱,以支援在牧場固定放牧的生活。總的來說,蒙古包內的陳設和位置基本都是固定的。

蒙古人向來有祭奉火神的傳統,蒙古人將火爐看作是祖先傳承下來的家業的象徵,所以將其置於蒙古包的核心位置。

畢竟通風口在中間,無論燒什麼還是會有煙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Chantal de Bruijne)▼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的西北角,也就是與包門相對的位置是專門用於祭祀的神位,通常安放佛箱,佛龕和成吉思汗像。包裡東半邊是男人的席位,放置馬鞍、馬鞭、獵物與摔跤服等物品;而西半邊是女人的席位,放置胭脂、頭飾、飲食和餐具等物品,這些放置習慣跟男女勞動的分工有關。

現在很多旅遊使用的蒙古包

已經不在承擔頻繁拆遷和遊牧狩獵的功能

所以內部安排也變得自由很多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peedKingz)▼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蒙古包被設計成圓形是不無道理的,其圓潤柔和的外形不僅能夠減少風沙的阻力,而且還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建築材料來提供更大的居住空間。

一方面是最大限度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

一方面是這種環境下以家庭/家族為基本單位的社會結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Travel Stock)▼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冬季嚴寒時,可以加厚蒙古包的包頂和包壁的毛氈,從而起到較好的禦寒功效。蒙古包設有門檻,用於防止寒氣侵入和大雪堆積。而炎炎夏季,則可以開啟頂氈和圍氈進行散熱,由此來看,蒙古包可謂是「冬暖夏涼」的好住處了。

吉爾吉斯斯坦-松克爾湖畔的氈房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mma Grimberg)▼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只是,臨時搭建的蒙古包隔音較差。但犧牲隱私性也並非沒有原因,這是因為在草原上牧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他們必須不出門就可以洞悉外面的情況。較差的隔音效果,使得蒙古人不僅在夜裡更容易知曉外面畜群的狀況,而且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可對敵情更加警覺。

古代一個家庭單位也是一個戰鬥單位

隨時應戰也是重要的家庭教育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onstantin Litvinov)▼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而到了搬遷時,人們只需解開各個駝繩,各個部位就會解體。經過兩三個小時的摺疊和歸位,蒙古包就從草原上消失了,變成了可以快速轉運的零件。此時「哈那」可作牛車的車板, 其他部分可放在「哈那」上方並用繫繩捆牢,只需一輛牛車就可以將整個蒙古包拉走,十分便利。

隨時拆遷,裝車就走

(圖片來自:deposit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草原上的蒙古包潔白如玉,常常被詩人形容為灑在碧綠平原上的一顆珍珠,這與蒙古族崇尚白色有關,蒙古人「以白色為伊始」,因為雪白的羊群是蒙古族生活的主要依靠,而奶食品養育了世世代代的蒙古人,這都是白色帶來的祥瑞。

平原上的一顆珍珠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Pvince73)▼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當然,和很多民族的建築物一樣,居住在蒙古包裡也需要遵守蒙古族的習俗和禁忌。蒙古包內西北邊是長輩之座,無論是自家的子女還是客人都不能坐在最裡面的位置上,除非經過主人的禮讓,否則客人不會去坐主人的位子。

除此之外,客人不能帶著馬鞭進入蒙古包,尤其踩門檻被蒙古人視作大忌。進門後要在主人的陪同下從左手邊走向自己的座位,離開的時候也要按著原來的路線走。而蒙古包中央的灶火也不可用腳觸碰。

同時也是個安全問題,著火了可是不得了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olepsizm)▼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現今蒙古族的居住情況

可能每個身處他鄉的內蒙古人都被問過一個問題:你們住蒙古包嗎?

大多數內蒙古人,甚至是住在大草原上的牧民都會對此做出否定的回答。蒙古包自晚清以來,就在逐漸退出蒙古族人的生活。

住在城裡,週末去草原住兩天蒙古包

也是不錯的節奏(橫屏觀看)

(圖片來自:ic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這和內蒙古的移民化有關,走西口以來的大規模移民為內蒙古帶來商業繁榮和城市的同時,也衝擊了傳統的遊牧生活。尤其是現代以來,鄉村型聚居轉為城市型聚居,牧民們也紛紛住進磚房,只有少數牧民在夏季走場時才能用到蒙古包。

牧業生產也在不斷趨於集約化(呼倫貝爾)

(圖片來自:QILINWUJI麒麟無極 / 圖蟲創意)▼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可以說,蒙古包已逐漸脫離了牧民的日常生活,退出了實用性的歷史舞臺。它唯一可以出場的地方,就是旅遊業,作為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象徵而存在。

還可以將這種建築形態用於大量其他場景

(或許適合自閉兒童來此獨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Marcel Strelow)▼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同樣的,由於使用蒙古包的人越來越少,真正的蒙古包技藝也在面臨失傳的窘境。旅遊景點出現的那些彰顯蒙古風情的蒙古包,大多是由成本低廉的鋼筋,塑膠和帆布製作的,早已不具有傳統蒙古包承載民族歷史和生活方式的作用。

在山東某景區發現的玻璃蒙古包(霧)

(圖片來自:貓斯圖)▼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但這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舊的事物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牧民的生活卻煥發了新的生機。他們放下手中的鞭子,透過網際網路就能監控羊群的狀況;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勒勒車也逐漸被汽車所取代。

當然,如果你不想融入城市,城市也會融入蒙古包

(吉爾吉斯斯坦為本國牧民提供的網上教育服務)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Marcel Strelow)▼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新一代的內蒙古年輕人可能都對燒火取暖沒有什麼概念,因為內蒙有了供暖系統,每一個家庭都實現了「四季如春」;自古以來不重視交易的牧民們現在透過網路將產品改造成了商品。

一隻自帶移動電源的蒙古包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Chantal de Bruijne)▼

什麼是蒙古包? | 地球知識局

我們從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的傳統建築上就可以瞭解到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作為傳承人的我們,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時,也應該時刻銘記自己的傳統文化。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Valerii_M

END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