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12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2086-東北特大暴雪

作者:樊學長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養樂多

自本月6日始,中國東北遭遇了極端罕見的暴雪天氣。內蒙古東部、吉林、遼寧的大片區域普降暴雪,散落期間的100多個氣象站,打破降雪歷史記錄。其中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的累計降雪量超過65釐米,積雪深度打破了1951年來紀錄。目前,雪災已導致1人死亡,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1億元。

11月5日08時-11月9日08時,最大積雪深度▼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如今,積雪已經逐漸融化,但是此次強降雪天氣背後的原因,值得人們警惕。事實上,暴雪天氣源自寒潮。此次寒潮,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溫10-14℃,區域性地區降溫超16℃

那麼本次寒潮到底是怎麼來的?今年冬天會像去年那麼冷嗎?

拉尼娜影響下的寒潮

amocity
amocity

  


首先,並不是所有冷空氣造成的降溫都叫寒潮。冷空氣等級共分5級,分別為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寒潮是其中最冷的一種。

可以大致按照這個判斷這次是不是寒潮來了▼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寒潮這種大幅度降溫,給人體帶來的感受是一夜入冬。如此強烈的天氣變化,背後當然要有非常強大的動力。這次寒潮的形成過程,就有一條非常漫長的鏈條。

9月,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是夏日景象。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地球另一端,東太平洋赤道地區,海水水溫迅速下跌。這一片區域的水溫直到十月初都在下降,終於被美國NOAA判定為了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影響的海水溫度變化在次表層最明顯

(與1991-2020 年平均值相比,

太平洋次表層海水溫度的水溫變化)▼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東太平洋雖與我們相隔遙遠,卻也彼此牽連。拉尼娜現象意味著低緯度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增強。東南信風把更多東太平洋溫暖的表層海水吹向西太平洋。

amocity
amocity

  


赤道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導致水溫變冷;赤道西太平洋則因為更多暖水帶加持,變得更加溫暖潮溼,熱帶氣旋及雷暴等因此加劇,嚴重時西太平洋的水位甚至會比東太平洋高出60釐米。

信風吹拂下的赤道暖流是太平洋上重要的能量流動

東西海岸的人類社會也據此安排自己的生產生活

流動本身變動過大便會形成災害▼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地球環境是一個系統,一個如此規模的區域性異常情況,會形成各種連鎖反應。拉尼娜現象影響最直接的是赤道地區,但是波及範圍涵蓋整個中低緯度的太平洋沿岸。具體到我國,春夏季節南方和東北會更容易發生乾旱,華北變得多雨,熱帶氣旋更加頻繁的侵擾沿海地區。冬季寒潮多發,溫度也容易低於以往。

2010-2012年的拉尼娜現象導致東非發生了幾十年難遇的乾旱

巴基斯坦,昆士蘭等地的洪水也與此有關

(兒童亂葬坑 圖:wiki)▼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其實上一個冬天,中國大部分地區同樣經歷了罕見的嚴寒,住在華北地區的朋友們大概被凍得記憶猶新。去年冬天的寒潮便有拉尼娜現象加持的因素。今年拉尼娜現象再次出現,對大氣環流的影響恐怕有增無減。

去年冬天北京那個零下20度

凍得我恨不得鑽到地縫裡▼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從目前的情況看,今年東赤道太平洋海水降溫甚至比去年更嚴重,降溫範圍更偏西,更符合典型的拉尼娜年特徵,對寒潮的影響恐怕也會更強。我國中部與東部更可能迎來冷冬。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

Niño3.4指數下降也就預示著拉尼娜的出現▼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當然,影響我國冬季寒潮的因素不僅僅有拉尼娜現象。北極海冰、西伯利亞凍土融化、南下的北極冷渦等等因素都會對寒潮的強弱產生影響。

大舉南下的冷空氣

拉尼娜現象只是在整體上影響冷冬發生的可能性,本次寒潮的具體原因,還要具體分析。

10月,冷空氣從北極地區南下,進入葉尼塞河、鄂畢河下游,並逐漸堆積。在幾天的時間裡,葉尼塞河、鄂畢河之間的土地,急速降溫。10月末最低氣溫跌破-25℃,即使在以寒冷著稱的西伯利亞也不多見,隨後氣溫進一步跌破了-35℃。西伯利亞成為冷空氣的來源地。

10月31日西伯利亞的體感溫度快要趕上北極了▼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如果強冷空氣僅僅是堆積在西伯利亞,就不會變成影響中國天氣的寒潮。寒潮要出現,必須有暖空氣匯入西伯利亞北部,擠佔冷空氣原有的位置,導致冷空氣南下

11月初,受西風影響,暖空氣穿越波羅的海,在東歐大平原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暖氣團。暖氣團在西風的影響下迅速向東北部隆起,擠佔了北冰洋和西伯利亞北部的部分地區。

大量堆積在西伯利亞的冷空氣

就這麼被擠向東南方,擠向蒙古高原以北地區(11月4日)

(線表示氣流,顏色表示冷暖,以下圖片同理)▼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這種狀況下,北極與西伯利亞呈現出一種,該冷的地方不冷,該暖的地方不暖的怪異景象。蒙古高原以北的地方聚集了大量冷空氣,形成了低壓橫槽,這是南下的前奏。冷空氣與北極隔絕,並不斷受到擠壓。「無家可歸」的冷空氣在積攢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大舉南下

來了,他來了(11月4日 5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按照南下的路徑,我國把寒潮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11月的冷空氣還沒有那麼強,所以無力全面南下,通常只會在部分地區、一條路徑出現,其中又以東路居多。然而這一次寒潮相當強勢、其中西路寒潮繞過蒙古高原,經新疆沿青藏高原邊沿南下,是本次寒潮南下的主力。

在11月開始的幾天裡,南下的冷氣雖然強,但是還不夠強,無力貫穿全國,而是在華北一帶與暖溼氣流相遇,導致從陝西到內蒙再到河北的廣大區域迎來了今年冬天的首場大雪。

繞道而來,西部省份首當其衝(11月4日 5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隨後強大的冷空氣繼續南下,直至貫穿中國。西路雖然說是冷空氣南下的主力,但是在南下過程中逐漸升溫,並且行動迅速,並沒有長期滯留。然而中國東北地區緯度本來就高,環境也相對封閉,成了本次南下冷空氣重點照顧的物件。引起今年年初寒潮的冷渦,本次寒潮中再次出現,而且滯留在了東北。

冷渦正在東移(11月7日 5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來自海洋的東北大雪

與此同時,黃海附近形成了一個氣旋,吸收了海上的能量與水汽之後在遼寧登陸。氣旋一路向西,不斷為東北地區注入暖溼氣流,帶來強降雨。甚至被冷空氣包抄,形成一個逆溫層,導致持續性的降雪。

冷渦來東北已經夠冷了

再加上水汽輸入,寒冷就變成了強降雪

(11月7日 10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原本,東北的長白山脈起到了阻隔水汽的作用,所以正常年份,東北的暴雪中心都在長白山東邊

然而,本次寒潮並不按套路出牌。正常年份相對少雪的內蒙遼寧交界處,反而成為了這場特大暴雪的中心。這次降雪最多的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當地原有的積雪紀錄僅14釐米,此次暴雪創造的記錄幾乎是之前的5倍。內蒙古東部、遼寧與吉林之間面積超過遼寧省的範圍都出現了降雪量超紀錄的情況。

通遼,暴風雪中的暴風雪中心▼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其實,類似情況以前也出現過。2007年元宵節,黃海氣旋在遼寧登陸,帶來9級以上的大風、氣溫驟降、暴雪和凍雨。一度導致大連出現斷電、斷水、停暖的情況出現。

本次東北遭遇的暴風雪,其持續時間、影響範圍和降雪量都要強於2007年那次。但是,如今對天氣的預測能力、防災能力、救災能力和水電通訊網路的可靠性都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本次寒潮造成的危害並沒有當時那麼嚴重。

彷彿要把一切寒冷都吸進來一樣(11月8日 500hpa )▼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雖然把人凍哭的寒潮頻繁出現,卻並未影響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趨勢。去年12月本來氣溫高於往年水平,卻突然遭遇連續四次寒潮,不但一波帶走了秋天,還打破了不少地區幾十年來的低溫記錄。

正當大家做好準備,迎接一個冷冬的時候。氣溫卻快速回升,2020年冬天的平均氣溫甚至高於往年水平,整體上是仍一個暖冬。

換句話說,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所有季節整體變暖,而是氣候變得更加極端、反常,預測起來也變得更難。好在如今相關技術都在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長期不確定性增加了,但是在寒潮來臨前的幾天提前預警卻成為了現實。

如今本次寒潮業已結束,但是冬天其實尚未開始。今年冬天在全球變暖與拉尼娜的相互影響下,也許還會出現去年冬季那樣過山車一般的溫度變化。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2086-東北特大暴雪

作者:樊學長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養樂多

自本月6日始,中國東北遭遇了極端罕見的暴雪天氣。內蒙古東部、吉林、遼寧的大片區域普降暴雪,散落期間的100多個氣象站,打破降雪歷史記錄。其中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的累計降雪量超過65釐米,積雪深度打破了1951年來紀錄。目前,雪災已導致1人死亡,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1億元。

11月5日08時-11月9日08時,最大積雪深度▼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如今,積雪已經逐漸融化,但是此次強降雪天氣背後的原因,值得人們警惕。事實上,暴雪天氣源自寒潮。此次寒潮,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溫10-14℃,區域性地區降溫超16℃

那麼本次寒潮到底是怎麼來的?今年冬天會像去年那麼冷嗎?

拉尼娜影響下的寒潮

首先,並不是所有冷空氣造成的降溫都叫寒潮。冷空氣等級共分5級,分別為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寒潮是其中最冷的一種。

可以大致按照這個判斷這次是不是寒潮來了▼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寒潮這種大幅度降溫,給人體帶來的感受是一夜入冬。如此強烈的天氣變化,背後當然要有非常強大的動力。這次寒潮的形成過程,就有一條非常漫長的鏈條。

9月,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是夏日景象。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地球另一端,東太平洋赤道地區,海水水溫迅速下跌。這一片區域的水溫直到十月初都在下降,終於被美國NOAA判定為了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影響的海水溫度變化在次表層最明顯

(與1991-2020 年平均值相比,

太平洋次表層海水溫度的水溫變化)▼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東太平洋雖與我們相隔遙遠,卻也彼此牽連。拉尼娜現象意味著低緯度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增強。東南信風把更多東太平洋溫暖的表層海水吹向西太平洋。

赤道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導致水溫變冷;赤道西太平洋則因為更多暖水帶加持,變得更加溫暖潮溼,熱帶氣旋及雷暴等因此加劇,嚴重時西太平洋的水位甚至會比東太平洋高出60釐米。

信風吹拂下的赤道暖流是太平洋上重要的能量流動

東西海岸的人類社會也據此安排自己的生產生活

流動本身變動過大便會形成災害▼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地球環境是一個系統,一個如此規模的區域性異常情況,會形成各種連鎖反應。拉尼娜現象影響最直接的是赤道地區,但是波及範圍涵蓋整個中低緯度的太平洋沿岸。具體到我國,春夏季節南方和東北會更容易發生乾旱,華北變得多雨,熱帶氣旋更加頻繁的侵擾沿海地區。冬季寒潮多發,溫度也容易低於以往。

amocity
amocity

  


2010-2012年的拉尼娜現象導致東非發生了幾十年難遇的乾旱

巴基斯坦,昆士蘭等地的洪水也與此有關

(兒童亂葬坑 圖:wiki)▼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其實上一個冬天,中國大部分地區同樣經歷了罕見的嚴寒,住在華北地區的朋友們大概被凍得記憶猶新。去年冬天的寒潮便有拉尼娜現象加持的因素。今年拉尼娜現象再次出現,對大氣環流的影響恐怕有增無減。

去年冬天北京那個零下20度

凍得我恨不得鑽到地縫裡▼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從目前的情況看,今年東赤道太平洋海水降溫甚至比去年更嚴重,降溫範圍更偏西,更符合典型的拉尼娜年特徵,對寒潮的影響恐怕也會更強。我國中部與東部更可能迎來冷冬。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

Niño3.4指數下降也就預示著拉尼娜的出現▼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當然,影響我國冬季寒潮的因素不僅僅有拉尼娜現象。北極海冰、西伯利亞凍土融化、南下的北極冷渦等等因素都會對寒潮的強弱產生影響。

大舉南下的冷空氣

拉尼娜現象只是在整體上影響冷冬發生的可能性,本次寒潮的具體原因,還要具體分析。

10月,冷空氣從北極地區南下,進入葉尼塞河、鄂畢河下游,並逐漸堆積。在幾天的時間裡,葉尼塞河、鄂畢河之間的土地,急速降溫。10月末最低氣溫跌破-25℃,即使在以寒冷著稱的西伯利亞也不多見,隨後氣溫進一步跌破了-35℃。西伯利亞成為冷空氣的來源地。

10月31日西伯利亞的體感溫度快要趕上北極了▼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如果強冷空氣僅僅是堆積在西伯利亞,就不會變成影響中國天氣的寒潮。寒潮要出現,必須有暖空氣匯入西伯利亞北部,擠佔冷空氣原有的位置,導致冷空氣南下

11月初,受西風影響,暖空氣穿越波羅的海,在東歐大平原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暖氣團。暖氣團在西風的影響下迅速向東北部隆起,擠佔了北冰洋和西伯利亞北部的部分地區。

大量堆積在西伯利亞的冷空氣

就這麼被擠向東南方,擠向蒙古高原以北地區(11月4日)

(線表示氣流,顏色表示冷暖,以下圖片同理)▼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這種狀況下,北極與西伯利亞呈現出一種,該冷的地方不冷,該暖的地方不暖的怪異景象。蒙古高原以北的地方聚集了大量冷空氣,形成了低壓橫槽,這是南下的前奏。冷空氣與北極隔絕,並不斷受到擠壓。「無家可歸」的冷空氣在積攢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大舉南下

來了,他來了(11月4日 5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按照南下的路徑,我國把寒潮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11月的冷空氣還沒有那麼強,所以無力全面南下,通常只會在部分地區、一條路徑出現,其中又以東路居多。然而這一次寒潮相當強勢、其中西路寒潮繞過蒙古高原,經新疆沿青藏高原邊沿南下,是本次寒潮南下的主力。

在11月開始的幾天裡,南下的冷氣雖然強,但是還不夠強,無力貫穿全國,而是在華北一帶與暖溼氣流相遇,導致從陝西到內蒙再到河北的廣大區域迎來了今年冬天的首場大雪。

繞道而來,西部省份首當其衝(11月4日 5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隨後強大的冷空氣繼續南下,直至貫穿中國。西路雖然說是冷空氣南下的主力,但是在南下過程中逐漸升溫,並且行動迅速,並沒有長期滯留。然而中國東北地區緯度本來就高,環境也相對封閉,成了本次南下冷空氣重點照顧的物件。引起今年年初寒潮的冷渦,本次寒潮中再次出現,而且滯留在了東北。

冷渦正在東移(11月7日 5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來自海洋的東北大雪

與此同時,黃海附近形成了一個氣旋,吸收了海上的能量與水汽之後在遼寧登陸。氣旋一路向西,不斷為東北地區注入暖溼氣流,帶來強降雨。甚至被冷空氣包抄,形成一個逆溫層,導致持續性的降雪。

冷渦來東北已經夠冷了

再加上水汽輸入,寒冷就變成了強降雪

(11月7日 1000hpa)▼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原本,東北的長白山脈起到了阻隔水汽的作用,所以正常年份,東北的暴雪中心都在長白山東邊

然而,本次寒潮並不按套路出牌。正常年份相對少雪的內蒙遼寧交界處,反而成為了這場特大暴雪的中心。這次降雪最多的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當地原有的積雪紀錄僅14釐米,此次暴雪創造的記錄幾乎是之前的5倍。內蒙古東部、遼寧與吉林之間面積超過遼寧省的範圍都出現了降雪量超紀錄的情況。

通遼,暴風雪中的暴風雪中心▼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其實,類似情況以前也出現過。2007年元宵節,黃海氣旋在遼寧登陸,帶來9級以上的大風、氣溫驟降、暴雪和凍雨。一度導致大連出現斷電、斷水、停暖的情況出現。

本次東北遭遇的暴風雪,其持續時間、影響範圍和降雪量都要強於2007年那次。但是,如今對天氣的預測能力、防災能力、救災能力和水電通訊網路的可靠性都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本次寒潮造成的危害並沒有當時那麼嚴重。

彷彿要把一切寒冷都吸進來一樣(11月8日 500hpa )▼

東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雖然把人凍哭的寒潮頻繁出現,卻並未影響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趨勢。去年12月本來氣溫高於往年水平,卻突然遭遇連續四次寒潮,不但一波帶走了秋天,還打破了不少地區幾十年來的低溫記錄。

正當大家做好準備,迎接一個冷冬的時候。氣溫卻快速回升,2020年冬天的平均氣溫甚至高於往年水平,整體上是仍一個暖冬。

換句話說,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所有季節整體變暖,而是氣候變得更加極端、反常,預測起來也變得更難。好在如今相關技術都在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長期不確定性增加了,但是在寒潮來臨前的幾天提前預警卻成為了現實。

如今本次寒潮業已結束,但是冬天其實尚未開始。今年冬天在全球變暖與拉尼娜的相互影響下,也許還會出現去年冬季那樣過山車一般的溫度變化。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