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史上最強」艾滋病毒被發現,已致109人感染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21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2022年02月11日 11:10

【科學快訊】

  撰文 | 淩駿

  來源 | 「醫學界」公眾號

  近日,一種更高毒性、更具傳播力的新型艾滋病病毒在歐洲被發現,已至少導致109人感染。

  2月3日,學術期刊《科學》專門發表論文介紹這種新型HIV變體,英國牛津大學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VB突變株,稱其病毒載量是普通HIV感染後的3.5至5.5倍,CD4細胞下降速度為兩倍,在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感染後約9個月即發展為HIV感染中期,而普通HIV感染則要約3年。

  論文稱,VB突變株可能已存在約30餘年,是病毒從頭突變而不是基因重組產生的,起源、毒力與傳染性。。。。。。仍有大量謎題待解。

  病毒已存在30年

  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有17位HIV感染者感染了一種全新未知的HIV突變株,15人來自荷蘭。擴大研究範圍後,又發現了92個新型突變株的感染病例。

  先來看看關於VB突變株的相關數據。

amocity
amocity

  


  在未治療的情況下,VB突變株感染者CD4細胞下降到350 cells/mm³約9個月,常規HIV感染者為36個月。而進入通常認定的艾滋病發病期,VB突變株感染者約2至3年,常規感染約6至7年。

  為了解釋毒力為何會急劇上升,研究人員通過VB突變株的變異基因組尋找線索。報告表明,VB突變株攜帶多種突變,其基因組的顯著變化影響了近300個氨基酸。但由於較為分散,目前無法定點確定毒力增加的遺傳原因。

  死亡率方面,經治療後和常規HIV感染者近似。這是因為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即HIV標准治療方法,對VB突變株的作用並未減弱。同時,這或許是VB突變株未能徹底取代常規HIV的原因之一。

  簡單來說,VB突變株的毒性和治療時間相互掣肘。由於VB突變株毒力強,未治療時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增加。但也由於VB突變株毒力更強,潛伏期短,患者出現症狀時間更快,加速了醫療干預的及時介入。

  VB突變株是如何產生的?目前研究人員仍未得出明確結論。

  不同於耐藥菌出現是因為抗生素濫用,由於現有的艾滋病治療藥物對VB突變株依舊敏感,它並不是「適者生存」而產生的。研究人員初步研判,很可能是最初的感染者長期未接受治療,才會衍生此變異。

  通過數據統計模型,研究人員發現,VB突變株很可能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在荷蘭,本世紀初傳播速率已經比其他突變株更快,但2010年之後,傳播速度卻明顯放緩。

  原因相似,迅速發現並介入醫療手段,同樣降低了HIV感染者進行高風險傳播行為的概率,而此前相關篩查和治療手段並未完全鋪開。

  「可能出現更致命的新冠病毒變體」

amocity
amocity

  


  「是‘臥薪嘗膽’,還是短暫高光燃燒?」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病毒進化專家Joel Wertheim教授在相關社論中表示,HIV毒力越小、病毒載量越低,宿主壽命更長,但傳播能力也越弱。相反,宿主會更快進入發病期,傳播力更高,但傳播時間則縮短。

  自然情況下,病毒一般會選擇中間地帶。但醫療的介入讓其中因素變得更加複雜,HIV進化的取舍,背後的選擇性驅動因素仍無法完全解釋。

  此次科學家希望能進一步理清病毒在毒力-傳染性-治療之間的平衡點。此前,曾有研究試圖探討艾滋病最恰當的治療時機,有一種觀點是:

  對於HIV,如果不治療,它就不容易往更高毒力方向變異,因為宿主會迅速發病,從而限制了傳播機會。而一旦過早、過寬鋪開治療,可能加速高毒力HIV的產生。

  簡單理解就是,「反正都要被阻斷,不如提高毒力算了。」

  圖片來源:Cavallini James/BSIP/Science Photo Library

  但VB突變株就是在治療藥物還未普及的年代產生的,此次研究者給出了不同結論:廣泛治療有助於防止新的劇毒變體,因為無論毒力如何,治療都會減少其向前傳播的進程。

  換句話說,如果病毒不能複制,它們就不能變異。

  研究人員也強調,由於VB突變株對人體免疫系統危害更大,早期診斷、盡早治療變得至關重要。

amocity
amocity

  


  此外,這次研究的探討還進一步延伸至新冠病毒領域。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提示了可能出現更致命新冠病毒變體的風險。

  「Omicron的出現助長了新冠病毒正在變得不那麼致命的說法,但這不是新冠病毒的進化原理。」瑞士伯爾尼大學分子流行病學家Emma Hodcroft教授說。

  論文作者之一Chris Wymant教授則表示,VB突變株的發現是一個警告,「我們不應該低估病毒進化的潛力,也不該過分自信地認為病毒只會朝著更溫和、更沒有毒性的方向發展。」

  「自1981年美國發現首例艾滋病以來,患者確診時的病毒載量每十年都在增加,無論是在治療普及之前,還是之後。」Joel Wertheim教授稱,病毒未來將如何演變以應對人類的「圍剿」,目前尚不清楚。

  但他同樣強調,更具毒性和傳染性的HIV出現並不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現有的監測篩查和治療方式依舊可以有效應對。

  參考文獻:

  1.Highly virulent HIV variant found circulating in Europ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317-x

  2.Who discovered the highly virulent HIV variant? Where was it discovered? https://en.as.com/en/2022/02/07/latest_news/1644273990_298526.html

  來源:醫學界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