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422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336-北方大港

作者:斯文的樊學長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1912年,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開始籌劃建設中國的策略,希望在革命後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中間雖然經歷了宋教仁案等影響局勢的事件,孫中山卻始終沒有停止自己的規劃。他於1913年8月18日到10月1日之間在中國北方考察,重點考察北方的海港城市和交通樞紐,結合廣泛的蒐集材料,對於中國北方的規劃大致浮出水面,最終完成於1919年實業計劃中。

在這一計劃中,北方大港是北方的交通樞紐。與東、南兩大港的明顯區別是,北方大港選址的基礎明顯薄弱,鐵路規劃又尤其超前。這一規劃的意義究竟何在?我們在今天又能否找到這一規劃的影子呢?

缺少大港的北方

南方大港(廣州)與東方大港(上海/乍浦)天然地處中國工商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擁有海河聯運的巨大優勢和遼闊的產業腹地。而北方大港所在的華北基礎則要薄弱得多,選在這裡建設全國三足鼎立之一的大港,可以說孫中山是在冒險,也最具有大方向上的前瞻性。

長三角和珠三角即使在對外通商之前

amocity
amocity

  


富庶程度和商貿氛圍,都是華北地區沒法比的

西方勢力進入其實更加強了南方的經濟優勢

北方要找到帶動渤海灣的龍頭城市,還真不容易

(原圖來自:孫中山《建國方略》)▼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渤海灣內部並不缺少可以建設港口的地區,但渤海灣因為地層形成年代較近,穩定性較低,也缺乏深水港,港口的建設成本居高不下。

渤海周邊主要港口

集中在遼西走廊、遼東半島、山東半島

華北平原沿海港口是缺良港的

(底圖來自:NASA)▼

amocity
amocity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此外,渤海灣部分地區冬季會出現海冰,影響船舶的航行安全。而黃河口更因泥沙淤積河道較淺,通航能力較差,缺少海河聯運條件的入海口,沒能發展出大港口。

到了冬天,渤海沿岸也是可能結冰的

(圖片來自:NASA)▼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而且黃河在近代再次改道

從淮河入海變為從山東北部入海

且不說有多少航運價值,水患就夠令人頭疼

(圖片來自:NASA)▼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華北平原城市眾多,不乏歷史名城。但近代以前,除京城(今北京)外,並無具備明顯經濟優勢的城市,眾多的人口分散在無窮無盡的農村與小城,理論上沒有巨大的海運需求。

但新的變化正在出現,與港口屬性匹配的產業,此時已經在華北初現端倪。

首先是北方當時已經發現了很多礦產。價值密度較低但體量巨大的礦產資源,對海運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

而且河北的礦產大量集中在東部近海(唐山)

周圍也有不錯的港口,外運更加方便

(圖片來自:google map)▼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此外,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北,當時已經出現了農業商品化的趨勢。小麥是華北地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民國初年,隨著城鎮增加和部分鐵路的興修,商品糧的需求量有所上升,貧民農民也會賣出質量高的糧食買入質量低的糧食來保證自己的吃飯問題,小麥的商品化率有所提升,部分縣小麥商品化近半。

人多、產出多

但剩餘少、交換少、分工相對簡單、外貿需求低

直到出現新的生產方式和交通工具

提高剩餘產出,並且降低運輸成本,商品化才有可能

(影像來自:google map)▼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除了小麥,經濟作物棉花也被廣泛種植,因機器紡織廠的建立,帶動了棉花需求量增長,棉田佔比不斷提高,也改變了原本本地棉花在當地集市上消費的情況,棉花出現了長途運輸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生產,無論是外資還是民族企業

紡織行業正在蓬勃生長

帶動上游相當多的農民轉向經濟作物種植

(天津法租界紡織廠)

(圖片來自:wikipedia@法國外交部)▼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中國存在巨大的人地矛盾,中國西北地區土地廣袤待開發土地尤其多,且孫中山時代已經推測出西北有巨大的資源儲量。但當地人口稀疏,且因民族分佈問題使得治理存在難度。在北方建設一座大港,為北方帶來更多想象空間,也許就可以帶動整個北方的發展,解決人地矛盾,保障領土安全。

這便是孫中山率先提出北方大港的目的所在。

孫中山的具體計劃

渤海灣中已經出現了天津,秦皇島,葫蘆島等地的港口,但是往往附近有淡水河流入海口,一方面可能帶來港口的淤積,另一方面淡水比海水的冰點更高,冬季更容易出現結冰影響通航的情況。

如今的天津海港就已經離老城區相當遙遠了

泥沙的淤積,加上不斷的填海造陸

只能到更遠的海中建深水港

(圖片來自:google map)▼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孫中山想要的是不受河口泥沙影響的不凍港。聘請外國測量隊測量後,他將具體選址選在了大沽口到秦皇島之間的海岸岬角上,青河、灤河兩口之間的深水點,將兩河改道避免淤積港口。

在秦皇島與天津之間,在青河與灤河之間

樂亭縣以南,就是孫中山眼中的好位置

(原圖來自:孫中山《建國方略》▼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當年這裡還是赤地千里,並沒有已經建成的港口,這也意味著開發阻力小,地價低可以節約港口的建設成本。

孫中山計劃國家將這裡低價的土地徵歸國有,作為建設港口的資金來源,附近則是中國最重要的低價鹽田和當時中國礦業標杆開灤煤礦,初期代替秦皇島運送煤、鹽也可以降低中國煤、鹽的價格,利國利民。

然後,清朝倒了

開灤煤礦則在中國的工業革命中繼續繁榮

(圖片來自:卓穎_末未 / 圖蟲創意)▼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而北方大港對標一如既往的高——紐約。

紐約是當時美國是最大港口,同時也是工商業最發達的城市,位於北方,腹地是資源較為豐富(從當時的角度看)的重要工業區,可以服務到的製造業帶則集聚了當時美國三分之二的工人和四分之三的產業。

紐約一方面是美國面向整個歐洲的最重要港口

一方面也是整個五大湖地區最重要的出海口

一個紐約的背後

是美國內陸最強大的工業地帶▼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在孫中山眼中,北方大港的經濟腹地更遼闊平坦,原有的人口也更多,未來的潛力極大。

然而巨大的經濟腹地需要量價兩便的運輸渠道進行排程。通航能力不好的黃河幫不上什麼忙,最適合華北平原的支線運輸是鐵路。配合孫中山此前進行的西北部鐵路規劃,西北-華北將連成一體,而作為其終端的北方大港則會為中國北方的交通樞紐。

按孫中山的規劃

北方大港的內陸經濟腹地也相當遼闊

覆蓋內蒙古、外蒙古、新疆

(原圖來自:孫中山《建國方略》▼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當時他還提前想到,如果中國西部的鐵路可以與西伯利亞鐵路相連,北方大港還會成為歐亞大陸橋的一端。

利用北方的資源稟賦與西北地區巨大的經濟腹地,新的大港有機會在一定期限內發育成為大小類似於紐約的城市。即使發展不順利,四十年後這個紐約沒建成,北方大港僅是費城級別的城市,也足夠利用賣地也足夠償還貸款了。

歡迎全世界人民來北方大港淘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Kamira)▼

amocity
amocity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透過大港與鐵路的建設,中國人口密集地區的人口可以向西北擴散,開發西部,保護領土安全,一舉多得。

然而相較於東方大港與南方大港,北方大港的規劃極為簡略,缺少細節上的描述。這可能與他對北方情況不熟悉有關,也可能與北方大港選址極端荒蕪,缺少現有大城市支撐有關。

相比北方大港,東方大港是在上海基礎上的再設計

雖然思路也很富於想象力

但有著更強的現實收益支撐

(原圖來自:孫中山《建國方略》▼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然而細節上的可操作性本也不是他重點考慮的內容。孫中山在並不掌權的情況下,保證大方向上的啟發性和準確性已經難能可貴。

確實,超級宏大的規劃思路

即使現在都沒完全實現

(《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圖》)▼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以海港為中心的計劃是主體思路,是成體系的,港口為核心以鐵路或水路連線,輔以其他港口、鐵路樞紐城市,延伸至因地理劃分的經濟腹地,這背後是孫中山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對於發展外向型經濟,利用工商業特別是重工業與國際貿易使中國迅速富強的希望,是保衛疆土的愛國主義與對外開放的包容心態的平衡。

後世實踐情況

孫中山之前無人關注的北方大港,被孫中山自己寄予厚望。他在世時,就嘗試過為計劃拉投資,沒有得到什麼正面的回應。

正如1919年美國商務總長劉飛爾覆函所說:「閣下所提計劃如此複雜,且其中多數在若干年內不能支付利息與經費……則今日必要將此發展計劃限制。」計劃太大,基礎太差,經費太缺是孫中山的計劃長期停留在書本中的主要原因。

孫中山對北方大港相對細節的規劃

雖然還是草圖,但規模也不小,需要的錢也不少

(原圖來自:孫中山《建國方略》▼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在孫中山去世後,國民政府也曾做過興建大港的嘗試。1929年華北水利委員會成立了「北方大港籌備處」,進行了實地測量並進行了規劃,但是還是遇到了老問題——沒經費,最後只得作罷。

1989年,新中國修建的京唐港選址定在了孫中山北方大港的所在地。作為河北省的重點工程,這個港口到1992年即投入運營,之後吞吐量持續發展。特別是在2000年之後,配合唐山重工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港口的吞吐量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成為唐山港的重要組成部分。

孫中山計劃港的位置

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京唐港

(圖片來自:google map)▼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1992年,首鋼考察了緊鄰京唐港的地區,建設了曹妃甸礦石碼頭,2005年首鋼搬遷到曹妃甸,曹妃甸碼頭進一步擴建。2012年曹妃甸區成立,進一步的政策傾斜,資金幫助隨之而來,重工業企業,理工院校逐步搬至這裡,曹妃甸逐漸不再是一個港區,實現了港口與對口工業企業的共同發展。

渤海灣曹妃甸港

(圖片來自:ic / 圖蟲創意)▼

孫中山欽定的“北方大港”是誰? | 地球知識局

如今相鄰的兩個大港——京唐港與曹妃甸港共同組成了唐山港,而唐山港近年來穩居中國港口吞吐量的前十名,成績最好時甚至可以排到北方第一,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孫中山當年對北方港口的殷切期待。

只是成績斐然的唐山港也在面臨挑戰,唐山重工業城市的底色一定程度決定了港口進出口的主要物資——鐵礦石、鋼材、煤炭是絕對的主角。如今國際礦石供應不穩,重工業環保限產等因素都導致了唐山港運量的波動,2019年上半年吞吐量同比下降1.27%,礦石類吞吐量下降尤其多,北方大港也在轉型之中。

在孫中山的規劃中,北方大港是其中基礎最差,看上去最缺乏效益的計劃,可以說先天不足,但從結局來看,確是他的三大港計劃中最理性(沒有出現填埋黃浦江,讓外灘變內陸的奇談怪論),啟發性最強的。

廣州與上海,即使沒有孫中山的規劃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城市,但唐山港,如果沒有孫中山的奇思,也許很難落實為北方的海運核心之一。儘管最後唐山沒能成為中國的紐約,卻還是河北最強市,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國工業化的縮影。

參考文獻:

孫中山 《建國方略》

李南 劉嘉娜 孫中山港口經濟思想考證——以北方大港為例

肖海 錢華 環渤海灣港口建設環境地質討論

郭錦超 王玉茹 民國時期華北區域經濟發展探討

唐山港:2019年半年度報告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ic / 圖蟲創意

END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