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1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938-墾殖臺灣

作者:那日蘇

校稿:朝幹 / 編輯:養樂多

日前,中國臺灣地區出產的菠蘿查出有害生物,大陸方面當即選擇暫停輸入。此事在兩岸輿論界持續發酵,臺灣某名人發出了「每人每天吃十八公斤鳳梨很難嗎」的世紀之問,給兩岸民眾的茶餘飯後增添了一點笑料。

世紀之問

(圖:微博@廣州日報)▼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臺灣作為一個多山島嶼,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十分有限,卻有很多熱帶、亞熱帶農產品可以向外輸出,可見其農業開發水平。

實際上,在幾百年前,臺灣還不能生產出足以養活本島的口糧。經過數代先民的努力,不僅解決了糧食生產問題,還可以種植經濟作物並遠銷島外。其實都是前人披荊斬棘,留給後人的廕庇。

amocity
amocity

  


閩海開疆

相對於中國的其他省份,臺灣具有開發時間晚、陸域面積狹小的特點。全島多山,適宜農業開發的平原地帶只佔很小一部分。明代以前,臺灣一直人戶稀微,且生產力落後。直到內陸漢人大批遷入之後,臺灣才逐漸從荒蕪之地變得物產豐饒起來。

其實福建和臺灣都是多山少平原

兩岸面對臺灣海峽非常適合互通有無

而臺灣更廣闊的的平原也很適合福建緩解人口壓力

(底圖:NASA)▼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早期的臺灣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生活著南島語系各族群。隨著幾次中原人口大量南遷,東南沿海的原住族群逐漸消亡,或融入進漢族當中,也有的遷入臺灣,與當地原住民一起譜寫了臺灣早期歷史。建立了大肚王國等幾個臺灣原住民王國。

臺灣承認的土著民族有30多個

其中平原的原住民漢化比較明顯

amocity
amocity

  


現如今,原住民文化也是臺灣省旅遊創收的一部分

(福爾摩沙原住民文化村)

(圖:shutterstock)▼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原住民時代的臺灣,島內沒有什麼農業文明可言,絕大多數土地屬於未開發狀態。史料記載「內山生番不知稼穡,惟于山間石罅刳土種芋苗」,說明了他們的生產方式,並不種植外來人帶過去的農作物,而是在山間坡地上種植薯類為生。而在臺東沿海的原住民,則是另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不事農業,以漁獵為生,靠天吃飯。這就是當時臺灣原始農業的基本情況。

縱跨千年,薯類依舊是島內頗受歡迎的食物

不過從飽腹擔當成了零食擔當

(圖:shutterstock)▼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臺灣農業文明的興起,始於漢人大規模遷臺。明朝中後期是中國東南海商的活躍期,由於官方並不支援,那一時期倭寇、海盜和私商興起,在福建、浙江和臺灣等地活動頻繁。

也因為福建人很會造船

素有福船「高大如城,吃水一丈一二尺」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明末許多福建閩南地區的海商,以家族為單位在臺灣海峽從事私人海上貿易。至萬曆年間,閩南海商已經在臺灣沿海地帶開闢了雞籠(今基隆)、淡水(今屬新北)等幾處大的海港市鎮。漢人在臺灣逐漸形成較大的聚居區,有著不小的社會影響力。

明初並未對臺灣地區建立強有力的管轄

反而是沿海私商、海盜、西方殖民者更加活躍

至荷西殖民臺灣時期,基隆和淡水已經是大港口了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海盜勢力對臺灣社會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鄭氏父子。鄭芝龍、鄭成功家族的經營,是臺灣歷史的關鍵環節。

從天啟六年到崇禎元年,閩南地區連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鄭芝龍趁機招撫了泉州數萬災民到臺灣墾殖。這一舉動,包含了鄭芝龍很深的思考。

崇禎元年,鄭芝龍由海盜身份被招撫為都督同知

也由亦商亦盜時在各方勢力周旋的立場轉為

明王朝抗擊敵寇的精英水師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當時臺灣還有很多原住民王國存在,以鄭氏自身的力量無法對抗。而且荷蘭殖民者已經將觸角伸到了臺灣海峽,鄭芝龍必須迅速將自己武裝起來,吸引更多漢人加入他的陣營,來準備將來可能的戰鬥。

此外,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倒逼海盜團伙們團結一致開發臺灣。只要這些災民跟了鄭芝龍,就沒有了回頭路,回去也只能被大明當做反賊清算。

雖然災民海盜願意去投奔鄭芝龍

但畢竟戰鬥力和裝備都有限

鄭家還是採用了很多歐洲技術和僱傭兵

在對荷戰役中屢屢取勝

(廖羅灣海戰 圖: Simon de Vlieger/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經過幾年的經營,鄭氏在臺灣已有兵員3萬、船隻千餘艘,是臺海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力量。同時,臺灣島大片未開發的土地也不斷吸引著福建沿海地區的百姓。漢人遷臺就以這個事件為起點,如滾雪球一般,規模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

在日本人眼裡

鄭芝龍是個狠人,連「海魔」都劫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鄭氏父子視臺灣島為自己的基業,鄭芝龍北上被清廷控制以後,鄭成功繼續擴張其在臺灣的力量。驅逐荷蘭殖民者,打擊並團結當地的原住民勢力,建立了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王朝——明鄭。

位於臺灣赤崁樓的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雕像

由此開啟了明鄭政權對臺統治

(圖:Thijs Haarhuis /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稻蔗豐產

從明鄭時期,到後來臺灣納入清朝的管理體系,漢族移民不斷遷往臺灣地區進行拓殖墾荒。在此過程中,漢人帶去了大陸先進的農業文明,並在全島範圍內進行傳播。

最早得到開發的是臺灣的嘉南平原。根據林謙光的《臺灣府紀略》記載,「種植五穀雖與中土同,而一年唯秋季一收,阻飢之患所不能免,幸有薯芋之類足以果腹」。

後來又建了嘉南大圳

現在,嘉南平原是臺灣最大的穀倉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這就是說,臺灣同大陸所種植的農作物型別此時已經十分相似,都以水稻、粟、麥、稷等為主,但是一年只收成一季。然而一年一熟的作物熟制,產量無法保證民眾的口糧,所以仍需要薯類作物來果腹。至於棉、麻等紡織手工業原料,則仍需要大陸方面來供給。

在右先方遺址

出土了臺灣至今最古老的稻米化石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到清康熙年間,臺灣的農業生產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發展。外加後來明鄭降清,以及朝廷對臺開發,都加強了兩岸的交流力度。

澎湖戰役之後,清軍登臺

臺灣作為福建省的一部分併入大清版圖

(清代臺灣省行政廳西門)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除了嘉南平原之外,屏東平原和中部山地地區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糧食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在豐收年份還可以有餘糧輸送到大陸。藉助臺灣島優越的水熱條件,甘蔗種植產業逐漸興起。康熙年間,臺灣島每年能向內地供應54000噸的蔗糖。

壓榨甘蔗的石車

在當時,全臺灣的糖廍能有1200多所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當時,臺灣南部地區主要種植水稻,已經可以一年兩熟。北部地區開始出現麥類作物的規模化種植,大麥、小麥、蕎麥均出現在了臺灣北部居民的餐桌上。北部地區的開發主要集中在盆地和平原地區,包括臺北盆地、蘭陽平原、埔里社盆地等地。由於早稻、麥類混作,所以臺灣島在秋季的晚稻還未成熟的時候,也不用擔心糧食供應問題。

現在臺灣也不定期組織割稻趣味體驗

大家一起來割稻

(圖:Twitter)▼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此時的臺灣島內,南部平原生產晚稻、蔗糖、油料作物和熱帶水果,北部盆地生產雙季稻、麥類的農業地理格局已經形成。隨著南北農產品交易日漸頻繁,糧食生產在時間互補,使島內逐漸脫離饑荒時代,走向相對豐裕的平穩發展時期。

臺灣地區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上的稻田藝術

(圖:shutterstock)▼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原住民的退卻

隨著臺灣人口的不斷增加,農業對於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耕地僅僅侷限於南部平原和北部盆地,廣大的中東部山地卻沒有被利用起來。

清朝中葉,臺灣島上大部分土地都還在原住民的手裡。清代官方檔案文獻中,稱臺灣原住民為「番民」。按照漢化程度被分為「熟番」和「生番」。

amocity
amocity

  


從地形到生產方式,到「番民」界限,高度一致

(底圖:NASA)▼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如何對待和管理原住民問題,是清政府治臺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後來北美針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戮不同,那時儘管漢民和原住民偶有衝突,儘管移民也要為自己爭取生存空間,但是清政府及漢民始終保持了相對文明的做法。

清朝時期以狩獵為生的原住民

(圖:John Thomson /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清政府對原住民及原住民土地的政策主要有三種,在不同階段分別實施了勸墾番地、開山撫番和開禁招墾的政策。推動了臺灣原住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對化解族群衝突和促進民族融和起到了積極作用。

牡丹社事件讓清廷的治理方針由消極轉為積極

臺灣作為邊防地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遂修建了三條貫穿臺灣東西的橫貫道路

(圖:Flickr&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到後期,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有了很大改善,雙方都對彼此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私下和原住民訂立契約的私墾逐漸成為主流。這種私墾十分文明,雙方在官府的督查下訂立文書,番墾、組合經營、官督番墾的形式,在臺灣全島興起。

為了防止私墾也出現矛盾

還立有《嚴禁匠民越界私墾碑》

以大山脊分水為界,山前歸漢人,山後則屬原住民

(圖:tbocc.gov.tw)▼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時間長了,雙方也生出了難以調和的矛盾。移民數量越來越多,很多閩南地區的百姓攜家帶口陸續遷到臺灣。所需要的土地也越來越多,而且長期向原住民交租也難免有摩擦。地主和佃戶之間的階級矛盾,漢族和原住民之間的民族矛盾共同激化。

首位臺灣本籍進士鄭用錫

為此特作《勸和論》,文章中寫到

人變得好鬥,就是從劃分族群地域開始的

而這在臺灣很嚴重,特別是在淡水很嚴重

(圖: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漢族移民利用自己人數上的優勢,脅迫原住民將土地典賣給自己的事件屢禁不止。200多年間,原住民不斷失去自己的土地,導致「番民世守之業竟不能存十一於千百」。這個過程中有經濟糾紛,也有暴力衝突。

漢人在人數上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清朝時期,大武壟族主導的大莊事件

邵族頭目主導的骨宗事件等都是原漢衝突

(邵族男子 圖:郎靜山/Wiki)▼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結果就是,漢人大規模遷臺的300年間,原住民在分佈上逐漸由臺灣全島向東部山地退卻,人數上,至今,臺灣人中閩南人佔七成,客家人佔兩成,剩下一成絕大部分為解放戰爭後進入臺灣島的外省人。原住民對臺灣社會的影響力幾乎降為0。

為安置遷臺老兵興建了大量村落

也就是現在被當作文化遺產的「眷村」

(圖:shutterstock)▼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蔣氏父子時期,外省人一般被視為精英群體,掌控了臺灣島內的政治經濟權力。而農業生產主要是閩南人在做,長期以來兩個群體之間也生出了牴觸情緒。今天台灣島內的政治生態中,也有很明顯的群體陣營劃分。如閩南人八成支援民進黨,客家人大多支援國民黨,外省人和金門、馬祖居民則是國民黨的鐵票倉。

原住民群體長期被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不過隨著臺灣新一代「天然獨」的年輕人成長起來,原住民在政治上的地位有被拔高的趨勢,相反外省人則慢慢在政治上被邊緣化了。

(圖:張章樟)▼

漢人,入主臺灣 | 地球知識局

參考文獻:

1.《近400年來臺灣地區農業地域差異研究》,趙桂芳

2.《清代臺灣開發史上的個體開墾者》,周翔鶴

3.《試探福建移民對臺灣的拓墾和開發》,何綿山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