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美國這個大計劃,完犢子了?|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20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2014-美國高鐵大計劃

作者:椰格

校稿:朝乾 / 編輯:鹹帶魚

今年以來,隨著美國新總統拜登的就任,美國推出了一系列和基建有關的計劃。

前有3月31日,拜登宣布逾2萬億美元的國內基建和經濟複蘇計劃;後有6月12日,七國集團啟動的全球基建計劃。

拜登這麼大方,主要是不用他掏錢

聽到要靠增稅來籌錢,支持他的金主們先急了

(圖:shutterstock)▼

amocity
amocity

  


其中,拜登的國內“新基建”計劃,並沒有大部分人預想中的美國高鐵以及新建公路計劃,其中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主要還是放在維護舊有的公路、鐵路上。

美國高鐵的話題,時常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其實,除了阿西樂特快列車,美國想要真正的高鐵已經很久了,只是求而不得。

2000年,阿西樂特快開通運營

二十餘載彈指,而它的時速卻不增反減

慢慢~慢慢~

(圖:shutterstock)▼

意外的抉擇

作為目前世界上鐵路裏程最長的國家,美國對高速鐵路的關注很早就開始了,也曾試圖在人口密集的地區修建高鐵。

1918年的時候,美國鐵路網就已經十分發達了

amocity
amocity

  


但是在鐵路的新時代裏,似乎難見舊威

(圖:wiki)▼

20世紀30年代,受制於美國鐵路城際間運輸的低下效率,聯合太平洋鐵路M-10000型列車應運而生。這一輕量型鋁合金材料的車身搭配上流線型外觀,著實讓時人耳目一新。其中的M-10001號列車,更是在1934年10月創下了美國東西海岸平均運營時速記錄。

這款采用流線型設計,明顯提速的新列車

一經投入使用,就受到了公眾的喜愛

(圖:wiki)▼

與之類似的鐵道車“黑科技”,在那個年代的美國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諸如先鋒者微風號列車、賓夕法尼亞T1型等也各具特色。

先鋒者微風號一般被認為是美國第一款成功的流行型列車

雖然現在看來長得是笨笨的

(圖:John Vachon/wiki)▼

好景不長,二戰後美國交通建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美國鐵路的歷史軌跡。

這個時期,美國鐵路運輸事故頻發,導致美國鐵路經歷了一次大降速。運輸效率低下的鐵路讓乘客苦不堪言,尋找另一種交通方式迫在眉睫。此時,因艾森豪威爾全國州際及國防公路系統的建設,美國高速公路網逐漸發展起來。與慢吞吞的鐵道列車相比,高速公路的優勢不言自明。於是乎,汽車逐漸取代過往的鐵路,成為美國人的首選。

20世紀60年代,私家車在美國已經很普遍

工薪階層大半年工資就可以買一輛福特野馬

(圖:壹圖網)▼

禍不單行,航空公司也對競爭力較為低下的美國鐵路,狠狠補了一刀。比如開辟新航線、搞機票促銷活動。

其實,在真正意義的高鐵還沒有誕生的情況下,鐵路的式微,航運、公路的興起,恰恰符合當時的美國國情。作為一個石油大國,發展消耗大量石油的航空、公路運輸,遠遠比消耗非石油能源的鐵路運輸,要來得經濟實惠。

石油,就是水嘛;便宜,可勁兒造嘛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原油生產國

它的霸權就是建立在石油基礎之上的

(圖:shutterstock)▼

與美國戰後不重視鐵路發展形成對比,歐洲和日本卻在鐵路上花了大功夫。二戰時期,前者國內基礎設施幾乎沒有遭受破壞,後者則不同,他們的鐵路系統基本都損毀嚴重。美國重公路輕鐵道的觀念,並不符合歐洲和日本的國情。戰後的經濟凋敝,讓後者的國民根本負擔不起美國人那樣的的汽車汽油開銷。綜合各種原因,把鐵路修繕好並加以利用,才是最優選。

正因這樣,日後美國、歐洲、日本的陸路交通發展開始出現分野,格局也就此奠定。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公路建設已經很有模有樣了

(圖:壹圖網)▼

試圖與日本對線

1964年,世界首條標准意義上的高速鐵路——日本東海道新乾線建成,引起了世界輿論的轟動。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隨即向美國國會提議,要求美國建設高鐵。為了引起社會重視,他還把該計劃列入其提議的大社會計劃中。

美國人:大意了……

竟然讓戰敗國先點亮了這項科技

(圖:JNR)▼

這番操作效果不錯,美國國會通過了與之相關的《1965年地面高速運輸法案》。而且,在法案批准過程中,共和党與民主党難得地一致贊同。

就這樣,紐約和華盛頓之間的東北走廊高速城際列車(阿西樂特快的前身)於1969年正式開通運營,列車最高時速可達到201公裏。這條線,比同期的日本東海道新乾線時速,慢了9公裏。

雖然沒日本的快,但美國好歹有了高鐵

1979年,東北走廊沿線的鐵道維護工作

(圖:wiki)▼

自後,聯邦政府和各級州政府都開始重視高鐵這一新生交通載具。《1980年客運鐵路重建法案》的通過,為1984年美國高速鐵路走廊的研究爭取到了經費。根據該法案,佛羅裏達、俄亥俄、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和內華達將成為第一批建設高鐵的受益者,對應建設五條走廊。

1980年,一節行駛中的東北走廊城際列車

(圖:wiki)▼

然而,直到《1991年地面綜合運輸效率提升法案》通過後,這五條走廊才在1992年10月正式獲得批准。但因為缺乏資金,這項目後來又黃了。

此後,美國的高鐵建設開始放緩,只停留在對部分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和增加列車數量上。但“畫餅”的工作沒有停止,許多地區也出台了高鐵規劃方案。

發達的公路路網帶來的便利

一定程度上導致美國人對高鐵不太上心

再者,高鐵修多了汽車工業怎麼辦?

(圖:Presidentman/wiki )

到了奧巴馬時代,發展高鐵成為其任期內的目標。該目標還成為《2009年美國複蘇與再投資法案》的一部分,國會對此撥款80億美元,以求重現上世紀60年代的輝煌。通俗講,就是交通版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雖然總統一般是不坐火車的

但航空動不了,公路已滿額

功績路線只好選高鐵了

(圖:Super Jag/Flickr)▼

值得一提的是,該法案確定了10條具有高鐵發展潛力的高速走廊,像美國的內陸水運交通一樣,以芝加哥為主要樞紐。

19世紀中期,伊利諾伊-密歇根運河和貫穿東西部的鐵路竣工後,

芝加哥就已成為美國水陸交通樞紐

(美國具有高鐵發展潛力的10個線路)

這是因為,航空和公路運輸在新時代的體驗令人懊惱。航空方面:油價提高、機場擁擠、機艙狹小,讓旅途的舒適度大打折扣。公路方面:高速公路年久失修,路況糟糕。

今年3月,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報告

美國有超過40%的公路都處於“糟糕”狀態

(圖:shutterstock)▼

跨入千禧時代後,人類對環保日益重視。美國作為世界環保的表面鼓吹者,更要做得冠冕堂皇一些。因此,美國需要改變傳統交通方式的構成,降低公路與航空的運輸量,以發展消耗清潔能源的大型交通工具,高鐵便是最契合這個理念的。但高鐵規劃對於美國來說,很可能只是停留在紙面的東西。

先把那破路修一下再說吧

還要啥 自行車 高速鐵路?

(圖:shutterstock)▼

搞不定

看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現實給奧巴馬政府潑了一盆冷水。因為,美國的聯邦政治體制將不可避免地引起的一系列協調問題。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高速鐵路作為一項跨區域的重大基建項目,從立項到建成運營,都需要所經區域的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難就難在這兒了。

就美國這個高層領導和中層領導的關系

就算是對政治沒啥興趣的人

從充滿戲劇性的抗疫思路上都能知道—合作很難

(圖:shutterstock)▼

在美國現行的聯邦政府管理體制下,州及地方政府有很大的決策權,他們可以選擇拒絕高鐵項目。如今美國各州之間的凝聚力,遠遠不如幾十年前大搞基建的時代。政治取向不同引發的遊行、沖突層出不窮,州與州之間的各種矛盾,以及巴不得對方過得不好的心理因素驅使,加深了彼此的對立。各州相互扯皮,有些跨越多州的大型基建項目根本無法開展。

amocity
amocity

  


近年,美國社會的撕裂程度愈發深了

美國人開始就政治立場選邊站隊,相互攻訐

這麼一來,光撕逼了誰還管正事兒

(圖:shutterstock)▼

何況,一個更重要問題擺在眼前——錢從哪裏來?

高鐵項目具有投資大、投資回收期長、沉澱成本高等特點,建設資金的問題必須解決。早在2011年以前,美國一些州的領導人,就因為高鐵存在重大的成本風險,將項目擱置。

比如在爛尾和開工之間反複循環的加州高鐵。2012年項目造價估計680億美元,其中資金占比為:公共部門資金(聯邦和州政府)占78.1%,私人部門占11.2%,其它資金占10%。

特朗普任內撤銷了聯邦對加州高鐵的撥款

加州方面說,這是特朗普在給他們穿小鞋

(加州高鐵施工段 圖:buildhsr.com)▼

顯然,這種資金構成跟美國鐵路祖傳藝能——私人投資鐵路為主是相悖的。公共資金投資高鐵項目占比過高,必然會遭到大量納稅人的強烈反對。另外,職能部門本來就沒什麼錢,財政赤字不斷攀升的聯邦和州政府,更掏不出供建設高鐵所需的巨額資金。

等拜登上任後,反手又恢複了撥款

不出幺蛾子的情況下,最快要10年才能部分通車

說到私人資本投資高鐵的前景,其實也較為黯淡。美國的客運模式以公路和航空為主,大部分高鐵項目的預期收益並不明朗,所以私人資本對高鐵的投資興趣不大。

美國國內政局及資金來源為其高鐵計劃蒙上了雙重陰影,而相關技術和工人的缺乏,更為致命。

美國鐵路產業投資不足,導致鐵路設計、建設及運營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才隊伍逐漸萎縮,使得美國高鐵技術遠遠落後中日歐。

結果就是,全球鐵路裏程最長的美國

高鐵裏程只有阿西樂特快的700多公裏

(圖:shutterstock)▼

這些,都是奧巴馬政府當年要建高鐵時所面臨的問題。到現在的拜登政府,除了以往的老幾樣不變以外,還多了一個難題。

幾十年的發展,高鐵建設已經成為一個很成熟的領域。對於不掌握高鐵核心科技的美國來說,重新造輪子、白手起家並不現實,所以美國建高鐵的首要問題,是找到一條獲取高鐵技術的渠道。

全球化大環境下,其實很多技術是可以交流交易的

但要是有被害妄想症,就很難和正常人做生意了

(圖:shutterstock)▼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通過引進外國技術、設備,也將導致美國建設高鐵項目的被外資企業包攬,達不到政府當初制定的規劃期望——以工代賑,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美國鐵路產業制造業水平。這是美國政府不想看到的。

而如果選擇通過引進再消化的模式,又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短期內難以見效,甚至可能搞砸。

搞不好還會讓反對党抓住把柄,批判一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至於有沒有高鐵,對於美國政客而言,不在考慮範圍。

有人戲言,美國高鐵可能要靠馬斯克

畢竟他已經在研發時速1千公裏的超級高鐵

(XP-1型試驗車 圖:wiki)▼

曾經是奧巴馬內閣重要成員的拜登,或許是想到了當年推行高鐵規劃的難度,也可能是考慮到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已經不太好補上高鐵技術這塊短板。

所以,在今年4月提出的“重建美好”執政方案的逾2萬億美元的基建和經濟複蘇計劃中,拜登索性一個字都不提高鐵的事兒,連“餅”都懶得畫了。

拜登體會過高鐵的好,但奧巴馬的失敗在前

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搞定,他可能不會碰高鐵

(2009年,拜登坐阿西樂特快去出差)

(圖:wiki)▼

參考文獻: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speed_rail_in_the_United_States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lifornia_High-Speed_Rail

3.Liam Julian.美國高鐵困局.築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0:17-22.

4.徐孝新,劉戒驕.美國高速鐵路發展戰略與挑戰分析.現代商貿工業,2013:89-92.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