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歐洲,洪水滔天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28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982-歐洲洪水滔天

作者:樊學長

校稿:朝幹 / 編輯:蟹黃撈飯

作為如今的發達國家,德國一直以基礎設施相對完備著稱,擁有歐盟里程數最大的鐵路網,便捷的高速公路網,總長約4800公里水路網路和數座國際機場,在歐洲也算基建優等生。

德國在基建方面,無論鐵路公路機場運河

都給人一種嚴謹踏實靠譜的感覺

(德國漢諾威,中德運河,圖:shutterstock)▼

特別是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頭羊和戰後依靠科技優勢迅速重新崛起的國家,德國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較早,在早年間給發展相對滯後的發展中國家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了一張國家名片。並且以訛傳訛出現了“油紙包神話”。

amocity
amocity

  


市政管網設計與建設基本是個技術問題

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將某些國家神話

(德國老城市政管道維修,圖:shutterstock)▼

2021年7月,德國西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普降大雨,引發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受災最嚴重的德國已經有一百餘人遇難。語焉不詳的訊息又為讀者留下了德國城市給排水系統問題很大,城市內澇造成人員傷亡的印象。

那麼受災地區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幾天歐洲真的是禍不單行,洪水滔天

(圖:floodlist.com/europe)▼

反常的天氣

amocity
amocity

  


理論上講,如今受災的地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較為溫和,全年降水較為均勻,主要集中秋冬季節,年際之間的降水差距也並不大,發生氣象災害和次生災害的機率並不高。如今暴發通常分佈在季風區的滔天洪水,是因為出現了非常特殊的天氣系統。

本次歐洲洪災受災國

與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的國家其實有相當的重合

尤其以德國和低地三國為主▼

這種天氣系統,被德國氣象資訊公司WetterKontor的氣象專家于爾根·施密特稱為Bernd。

具體表現是,中心近地面呈現出低壓的狀態,空氣也相對溼潤。周邊則是乾燥、晴朗,相對穩定的高壓。一方面,導致空氣從高壓系統穩定地流入溼潤的低壓系統,並在這一過程中形成持續的強降雨。另一方面導致低壓無法迅速移動,來自海洋的潮溼空氣源源不斷來到陸地,成為強大的雷暴天氣的彈藥。使得當地被這一天氣系統控制。

只要兩面高壓始終保持穩定的壓力

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潮溼空氣補充

彷彿就是一個下雨“永動機”▼

上述天氣系統在14、15號兩天席捲了歐洲中部,地勢低窪的德國西部、盧森堡、比利時、荷蘭成為降水集中地。其中降水最為集中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部分地區,在48小時內降水148mm。其中,科隆-施塔姆海姆氣象站監測顯示,該地在24小時內降雨154mm,打破了該市此前95mm的日降雨量記錄。而在正常年份,德國的很多地區整個7月的降雨量約為80mm。

我們對德國工業熟知的魯爾區、薩爾區就在這一區域

隔壁就是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這次全都成了重災區

(圖:JRC, European Commission)▼

過於密集的降水量僅僅是這次災難的一個前提,地形因素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中歐地區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平原為主。本次受暴雨影響地區既有丘陵又有平原,密集的水網又將二者聯絡在一起,讓平原地帶成為丘陵的下游。

本次受災最嚴重的是萊茵河及周邊河流下游地區

一邊是的德國比利時為主的丘陵,一邊是荷蘭低地

(底圖:shutterstock)▼

丘陵地帶地形崎嶇,一旦降水集中,土壤中的含水量會很快飽和。土壤就變得不再穩定,發生水土流失,引發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的風險升高。平原地帶地勢尤其低窪,因為氣候原因土壤含水量本來就較大,一方面要排空本地降雨,另一面又是上游丘陵地帶“洩洪”的重災區,容易成為一片澤國。

默茲河、萊茵河、魯爾河洪水淹沒的區域(紅色)

(圖很大,向右滑動,圖:European Space Agency)▼

此處恰恰又是歐洲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以經濟發達,人口密集著稱。德國是目前的主流強國里人口分佈較為均衡的國家,各地都有以特色產業聞名的城市,沒有出現一城獨大的情況。然而,德國西部地區由於資源、交通和歷史原因,人口較多,經濟也更為發達,分佈著眾多實力雄厚的大小城市。

水災區域沿途有大量人們熟知的德國工業城市

由於大部分最嚴重洪災在德國境內,死亡人數也最多

(圖中紅色為谷歌地圖的洪水區域提示)

(圖:google map)▼

突發的災難

本次洪水事發突然,而且多次山洪都在夜間暴發,再加上相關經驗缺失,氣象臺沒能有效發出預警。居民和當局同樣缺少面對夏季洪水的經驗,都沒有意識到如此集中的降雨講意味著什麼。

德國總理默克爾還在洪水爆發前幾個小時飛往華盛頓開展外交工作,災難發生時政府首腦並不在國內。受災山村的居民事後接受媒體採訪,也提到雖然居住在山區,洪水是常有的事,但是沒想到今年這麼嚴重。

夜間突發山洪簡直禍從天降

從水景房直接變魚鱉

(圖:壹圖網)▼

德國人口最多的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政府公佈了一份清單,列出了 23 個受洪水影響特別嚴重的地區,其中包括科隆和杜塞爾多夫等大城市。這些城市的排水系統是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而設計,遇到這樣異常集中的降水就顯得準備不足,出現了城市內澇等災害,生產生活秩序遭嚴重破壞,經濟損失巨大。

不知會漲到什麼程度,大教堂有沒有危險

(圖:shutterstock)▼

不過,大城市起碼擁有正常運轉的給排水系統,物資充沛,救援也比較及時。農村和小鎮才是重災區。德國城市化率雖然很高,但是大量城市人口其實居住在星星點點的小鎮和小城市之中,日常生活雖然閒適、方便,沒有大城市和太多人分享基礎設施的種種煩惱。

但是,小鎮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本就相對薄弱,居住點分散也導致基建投資效率降低,投入巨大的給排水系統,往往不如城市那麼完善。防災統籌難度也會因為居民點的分散而上升。

比如這類山間小城(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科德爾)

(圖:wikipedia)▼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科德爾,周邊環境

(圖:google map)▼

根據歐洲惡劣天氣資料庫的資料,在賴費爾沙伊德鎮(Reifferscheid),僅9小時就降雨了 207 毫米。(作為對比,北京在降水偏少的2019年,夏季降水量為264毫米。)這樣的集中降雨很容易在丘陵地帶引發次生災害。速度快、水量大的洪水裹挾著石塊、樹木高速移動,造成受影響最嚴重地區的許多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

賴費爾沙伊德鎮周邊

如果小鎮恰處低窪之處,夜間暴雨洪水恐損失慘重

(圖:google map)▼

如果看受災地區廢墟的照片,會發現廢墟中出現大量木料,卻很少出現強度更高的鋼筋。這並不是因為這些建築是豆腐渣工程,而是因為他們是鄉村地區的傳統住宅。受災最嚴重地區集中在丘陵裡面的農村,村裡很多房屋都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用被稱為Fachwerk的木桁架建造。

好看是很好看的,但扛不住洪水

(圖:shutterstock)▼

古董房屋看上去很美,但是畢竟從設計、到材料、再到施工、養護往往都已經跟不上時代。當搖搖欲墜的古董房屋面對來勢洶洶的地質災害,災難就發生了,特別是很多場洪水還發生在夜間。

畢竟這類建築本就不是為應對頻繁洪災設計

amocity
amocity

  


算是一次大自然突然襲擊▼

洪水不但破壞房屋本身,也會沖毀道路、電線和通訊網路。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阿爾韋勒縣(Ahrweiler)因為通訊網路被洪水破壞,這裡生活的約1300人與外界失去聯絡,一度變成了失蹤狀態。如果他們在山洪中受傷,或房屋被毀,一時間沒有辦法得到外界的救援,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第一眼看以為是條自然河流

第二眼看發現是條馬路

(圖:shutterstock)▼

地勢更低的荷蘭與比利時也出現了傷亡,軍隊和歐盟國家的支援部隊被排程起來防災,部分地區政府釋出嚴格的命令,或轉移當地民眾,或要求居民防待在安全的室內高處防災。緊張程度如同進入戰時狀態。

荷蘭法肯堡街頭

(圖:shutterstock)▼

目前,全歐洲死難者共計184人,德國人佔157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顯得尤其脆弱,死亡率高得不成比例。受災最嚴重的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17日統計資料顯示,全州 63 名死難者中,包括至少 12 名殘疾人。

亟需提高防災能力的未來

整體看上去穩定的氣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年份出現不同的溫度與降雨量,甚至偶爾出現極端天氣都是正常情況。

然而近年來的異常情況顯得尤其多,不論是中美到了冬天時常來臨的寒潮;季風區不時發生的洪災;各地森林輪番出現的大火或是今年北美洲持續了很久的異常高溫,似乎都在佐證一個判斷——氣候正在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歐洲水深,美國火熱▼

隨著氣候變暖,逐漸升溫的空氣可以容納更多的水蒸氣,這種突然出現的強降雨自然會變得越來越普遍。歐洲的相關研究人員對於這樣的大趨勢早有判斷,不同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事後都表達過相關觀點。

但是超前的科研成果,與嚴重滯後的防災體系之間出現了斷層。不但德國政府被洪水偷襲得措手不及,當地民眾對於大洪水顯然也毫無準備。如何彌合科研與防災實操之間的斷層,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

既需要想法,也需要辦法,更需要行動

(圖:wikipedia)▼

應對氣候變化的思路存在宏觀與微觀兩種,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

德國固然是一個非常重視環保的國家,早在1990年就已經實現了碳達峰,如今又在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環保甚至矯枉過正,成為了部分民眾心中不用計算成本,也不容討論的政治正確。從根本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顯然不是德國一國努力所能做到的,況且人類究竟要做出怎樣的犧牲才能扭轉極端氣候頻發的趨勢,還是一個未知數。

這次洪災後,抗議全球氣候變化的聲量估計會再提高

(圖:shutterstock)▼

從微觀上應對氣候變化,就需要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特別是水利設施的投資。然而這必然會改變當地的環境,影響當地動植物的生活。近年來,受環保思潮等因素的影響,德國興修水利設施的進度大大放緩,很多水壩已經有了數十年的歷史,亟需加固維修。老舊的堤壩完全無法容納洪水的水量,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宏觀上逆轉氣候變化短期內不具備可行性,又不希望微觀上修修補補的措施以破壞宏觀目標為代價。不改變這樣尷尬的情況,德國面對突發自然災害時的無力,恐怕會變成一個長期問題。

參考文獻:

1.https://www.wsj.com/articles/germany-flooding-bernd-whats-happening-11626446298

2.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1/jul/16/western-germany-floods-angela-merkel-horror-catastrophe-deaths-missing-search-flooding-belgium

3.https://www.dw.com/en/fatal-flooding-in-western-germany-and-neighboring-countries-as-it-happened/a-58270820

4.https://www.dw.com/zh/%E5%85%A8%E7%90%83%E6%B0%94%E5%80%99%E5%8F%98%E5%8C%96%E5%AF%BC%E8%87%B4%E4%BA%86%E5%BE%B7%E5%9B%BD%E7%9A%84%E6%B4%AA%E6%B0%B4%E7%81%BE%E5%AE%B3/a-58289558

5.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57846200

6.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57862894

7.https://www.cnn.com/2021/07/15/europe/germany-deaths-severe-flooding-intl/index.html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JRC, European Commission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