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烏克蘭,不想當炮灰|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18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2151-不想當炮灰

作者:無夢

校稿:朝乾 / 編輯:撲棱蛾

據美媒2月14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以“俄羅斯可能在任何時候入侵烏克蘭”為由,宣布關閉美國駐烏克蘭基輔大使館。美國聯邦政府和國會間的一份電話記錄顯示,該使館正銷毀一些文件。

然而,俄羅斯國防部於15日表示,一些駐紮在俄烏邊境的部隊在完成演習後將返回基地。目前的烏克蘭局勢可謂波雲詭譎,是戰是和,如雲裏霧裏。

那麼,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否會真打起來?在這場涉及了俄、美、歐多方的混亂局面裏,又是誰想渾水摸魚?

一群男人唱大戲(圖:壹圖網)▼

今年以來,不斷有線報從烏克蘭傳出,且一條比一條抓人眼球——美國稱俄羅斯已在俄烏邊境部署超十萬大軍,即將進攻烏克蘭;烏克蘭進行軍事動員,美英從烏克蘭撤離外交官及其家屬;美國又一批軍事援助抵達烏克蘭等等。

amocity
amocity

  


言下之意,仿佛俄烏之間已呈山雨欲來之勢,隨時都可能開戰。

一旦開打,東烏親俄民兵應該最踴躍

確認過眼神,是惹不起的人……(圖:壹圖網)▼

那麼,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真的會打起來麼?在這場涉及了俄、美、歐多方的混亂局面裏,又是誰想渾水摸魚

烏克蘭戰事,俄羅斯故事

人們常說,戰爭是政治和經濟的延續。因此,要探究烏克蘭在今後究竟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就必須加入這兩項考量,再輔以各方都極為關心的能源問題,方能觀其冰山一角。

而如果站在俄羅斯的角度看,我們就會發現,維持地區現狀對它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克裏米亞已經吞下,東烏也盡在掌握中

俄國能打的牌不少,為什麼要正面開戰呢▼

amocity
amocity

  


自冷戰結束後,除美國外的其他國家,非法入侵、顛覆乃至吞並另一個主權國家,都屬於滔天罪過,不僅會在國際上被全面孤立,還會陷入到封鎖禁運之中。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任何國家都不會輕啟戰端。目前與歐洲多國都保持著良好貿易關系的俄羅斯也是如此。

戰爭就是無底洞,必須要用人命去填

經歷過車臣戰爭的俄羅斯人,應有體會

(圖:壹圖網)▼

2014年,俄羅斯吞並克裏米亞後,該國以堪稱動員級別的效率,在溝通本土和克裏米亞半島的刻赤海峽上,修建了一座跨海大橋。

大橋於2018年通車,總造價2279億盧布

刻赤海峽上的刻赤海峽大橋(圖:Flickr)▼

在鞏固自身對克裏米亞控制的同時,俄羅斯還基本控制了亞速海,再加上塞瓦斯托波爾這一黑海良港,俄羅斯基本擁有了從本土到亞速海、黑海的制海權。

運載著大量商品的貨輪只需要通過土耳其控制下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即可到達地中海,進而與歐洲進行貿易。

塞瓦斯托波爾,絕對是俄國在黑海的頂級重鎮

平時,它是海運據點;戰時,它扼控黑海▼

可以說,當年頂著多國譴責和歐美制裁拿下克裏米亞後,俄羅斯控制黑海的目標已基本達成。

東烏頓巴斯地區雖然不時有交火發生,卻並不會危及到俄本土,反而還充當了自己與歐洲(尤其是北約國家)之間的實際緩沖區,只要戰線不發生推移,便是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情況。

頓巴斯地區包括了頓涅茨克、盧漢斯克兩個州▼

再考慮到烏克蘭的重工業地區基本都位於東部,西部主要以農業畜牧業為主,即便占領全境其實也無利可圖。所以,俄羅斯對入侵烏克蘭實在是興趣寥寥。

曾經的糧倉烏克蘭混到這份上,也是沒誰了

近年烏克蘭農牧業都不景氣,農民怨聲載道

(殺豬抗議,圖:壹圖網)▼

此外,“冬將軍”一直都是俄國人最好的夥伴。自2021年入秋後,歐洲天然氣價格便持續暴漲,俄國靠著給歐洲人賣氣便已賺得盆滿缽滿。

奈何,冬將軍總在關鍵時幫俄國人打助攻

(燃氣管道走向,圖:壹圖網)▼

其實,這背後暗藏著另一個玄機——由於天然氣價格高漲,歐洲的很多化肥生產商不得不停產,這意味著今年歐洲多地可能出現化肥不足、糧食減產等情況。

要真是這樣,俄羅斯作為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世界第一大小麥出口國,搞不好還能再賺一筆。

金燦燦的小麥,實打實的錢

吃不完的,就賣給歐洲人(圖:壹圖網)▼

綜上所述,無論出於哪個因素,在這個時間點上選擇進攻烏克蘭,惡化俄歐關系,都不是明智的選擇。

話雖如此,但俄羅斯在敲歐洲竹杠上可以說是不遺餘力。此前還向北約發照會,不僅要求北約不能再進一步擴張,不得在烏克蘭、東歐、外高加索、中亞地區從事任何軍事活動,甚至要求北約的部署退回到1997年5月之前的狀態。

吃到的肉不可能吐出來,對此北約回應是:

永遠不會從1997年後加入北約的國家撤軍

(圖:Flickr)▼

這下,俄羅斯算是把“漫天要價”式的極限施壓手段玩到了極致,哪怕歐洲人“就地還錢”,自己多多少少還是能拿到一些實際的利益,堪稱這次博弈裏的最大贏家。

歐洲人想躺,德法滅火忙

縱使冷戰已成歷史,蘇聯也已然解體多年,但歐洲人對斯拉夫鋼鐵洪流的畏懼仿佛被刻進了DNA裏,至今沒有消散,也讓他們對東歐方向的風吹草動格外敏感。

在這次烏克蘭亂局中,歐洲人同樣不希望俄烏發生沖突。因為一旦開戰,他們就不得不給烏克蘭站台,而這將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麻煩

現實中的牆已倒塌,心中的芥蒂之牆猶存

北約總部外,仍有一面柏林牆殘體(圖:Wiki)▼

從整個歐洲的角度而言,它們至今沒能從2020年的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恢複過來,不僅確診人數屢創新高,通脹也非常嚴重。

德國甚至還陷入了技術性衰退,2021年的GDP仍然沒能追上2019年的水平。而法國的情況雖然稍好一點,但它和鄰居意大利一樣,都背上了嚴重的債務問題

新冠疫情,永久性地改變了許多事物

(圖:shutterstock)▼

由於美國通脹嚴重,美聯儲已經聲稱准備在2022年多次加息,以回收市面上的美元;而歐洲央行如果不加息就會導致資本外流,加息就會讓法意兩國償還本國債務更加困難。

加也不是,不加也不是,進退兩難——兩頭堵

(歐洲央行,圖:shutterstock)▼

可以說,美國這手加息操作已經擺出了要收割歐洲財富的架勢,一旦連續加息,整個歐洲的經濟形勢都會急轉直下。

因此,歐洲自然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得罪重要的貿易夥伴俄羅斯,所以肯定不希望俄烏之間發生戰爭。

當下正值多事之秋,俄烏開打,累及歐洲

(烏克蘭親歐盟集會,圖:shutterstock)▼

作為“歐盟發動機”,德法兩國在烏克蘭局勢緊張後,便開始盡力滅火,但由於利益相關點不一致,兩國心裏其實各有一點小九九。

因為福島核電站事故,反核、棄核成了德國輿論的主流。彼時,曾支持核電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也不得不順應潮流,開始逐漸關閉國內的核電站。

時至今日,德國國內目前只剩三座核電站還在運轉,且它們將於今年年末完全關閉。

德國,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發電站(圖:壹圖網)▼

這就給正在搞綠色能源轉型的德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默克爾在退休之前力保“北溪二號”線正是出於這一擔憂。

目前,德國的能源相當依賴俄羅斯輸送的天然氣。現任德國總理朔爾茨盡管在國內飽受綠党批評,在國際上被美國施壓,仍然不願將“北溪二號”納入到對俄制裁名單裏。

有了這兩條北溪燃氣管道後

烏克蘭、波蘭等國的過路費話語權就弱了很多▼

由於周邊國家缺氣,德國甚至還能把從俄羅斯買的氣加價再賣出去小賺一筆。而如果俄烏開戰,德國將不得不在本就已經非常高昂的價格基礎上再掏錢,從美國、卡塔爾等國購買由LNG船運來的天然氣。

如此一來,不僅價格難以承受,德國還得在港口建設液化天然氣再氣化裝置,這又是一項額外的負擔。

在了解這一點後,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烏克蘭要求支援進攻性武器,德國卻反手送去5000頂頭盔的操作了……

美國人裝完X能跑,德國離俄國太近跑不掉

所以頭盔帶好,惹了事自己扛,別拉我下水

(烏克蘭軍演,圖:Ministry of Defence)▼

法國的情況要更複雜一點。去年中旬,法國在西非傳統勢力之內的國家馬裏發生政變,軍方將過渡政府總統恩多等人扣押並成立了新的軍政府。

馬裏新政府與俄羅斯關系較為密切,還多次聲稱想要請俄羅斯瓦格納雇傭兵入駐,將法國勢力驅逐出去。

馬裏新政府剛上台,必須得扯虎皮借勢

amocity
amocity

  


不然,搞不好會被法國暗中操作給端了

(馬裏地方武裝,圖:wiki)▼

要知道,法國國內超過70%的能源與核電掛鉤,還把不少核電賣給了德國人,而馬裏正是法國最重要的幾個鈾礦供給國之一。

這樣,法國必須在維持良好法俄關系的前提下,要求俄羅斯不介入馬裏局勢,間接保證自身的能源安全。

西非地區,歷來被法國當作自家後院

要不想俄國人來攪局,就得搞好關系

(法國大花臂在馬裏,圖:MINUSMA)▼

此外,今年4月法國將舉行大選。根據民調,現總統馬克龍的支持率為24%,遠超佩克雷斯德、勒龐、澤穆爾等熱門候選人。

照目前情況看,只要不出意外,馬克龍將很有可能獲得連任,自然沒有必要冒險挑起俄烏之間的戰爭。

這個時候少折騰,穩住,大概率就能贏(圖:壹圖網)▼

既然在俄烏之間不能開戰這一點上,德法已經心照不宣,那麼朔爾茨和馬克龍前幾天分別去美國俄羅斯進行穿插外交,急於滅火的行為也就順理成章了。

盎撒人吹哨,烏克蘭跌倒

當然,也有真想讓俄烏打起來的,那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國,和孤懸海上的英國。

最近,英國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十分狼狽。2020年,英國政府下達“不得舉行兩人以上集會”的防疫命令,而他卻私自在首相官邸開了一場30人的花園派對。因此遭到反對党輪番圍攻,其團隊中已經有多名幕僚宣布離職。

沒想到吧?唐寧街10號還能喝酒吹水(圖:Flickr)▼

鮑裏斯為了保住首相之位,盡可能地塑造自己強硬的形象,故而在俄烏問題上表現得相當強硬,多次警告俄羅斯,以“21世紀的丘吉爾”自居。

丘吉爾看了想打人(圖:shutterstock)▼

但多少有些不厚道的是,盡管鮑裏斯的調門起得很高,但英國副首相多米尼克·拉布還是坦然地表示:如果俄羅斯發動入侵,英國“極不可能”派遣任何軍隊去保衛烏克蘭。

英國人這種“你去送死,我先撤了”的態度,已經貼在臉上了。

“你去送死,我先撤了”(圖:Flickr)▼

作為俄國的死對頭,美國的態度也並不令人意外,況且這背後還有真切的經濟考慮——如果俄羅斯對歐供氣被切斷,美國人就能將自己開發的頁岩油致密天然氣賣到歐洲,進一步鞏固自己的能源-美元霸權。

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比歐洲低很多

這錢美國人賺不到,也不想讓俄國人賺

(圖:壹圖網)▼

不過,盡管去年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總價值超過6.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拜登政府仍然不願過度地刺激俄羅斯。

1月19日,拜登曾暗示,美國和盟友可能不會對俄羅斯“小規模入侵烏克蘭”采取強硬措施。這也給此前一直鼓吹西方應對俄強硬的烏克蘭政府澆了一盆冷水。

美國沒有行動,北約肯定也不會有行動

烏克蘭終究是錯付了(圖:shutterstock)▼

此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甚至要求西方媒體不應過度渲染俄羅斯威脅,並在1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親自澄清,表示“俄羅斯並未入侵烏克蘭”。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關於烏克蘭的博弈,仍將圍繞這個模式展開。

令人不禁感慨的是,每次提到烏克蘭的相關新聞,都能發現在這場博弈裏有人獲益,有人看戲,有人著急,卻只有烏克蘭人在一直受氣……

上面的人各懷鬼胎

下面的人繼續摸魚(圖:壹圖網)▼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參考資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quefied_natural_gas

2.https://www.kylc.com/stats/global/yearly/g_gdp/2020.html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rd_Stream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gner_Group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