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人體

導致喉癌的是吸煙還是HPV病毒?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04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不管是鼻咽癌,還是喉癌,都屬於頭頸部癌症。常見的頭頸部癌症主要累及口腔,鼻腔,咽部,喉部,副鼻竇,唾液腺以及甲狀腺部位。
咽部分為鼻咽部、口咽部以及下咽部下咽部(Hypopharynx)與喉部(Larynx)一個層面

頭頸部癌症有哪些危險因素?

頭頸部癌症的危險因素常見的有吸煙,喝酒和遺傳因素。其中,吸煙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而且這個危險因子和喝酒有協同效應(1+1>2)。也就是說,如果你既吸煙又喝酒,得頭頸部癌症的風險會相對更高一些。近年來,頭頸部癌症的發生有年輕化趨勢,而且在不吸煙的中青年人中也有發生,原因為何?研究發現這些病例和HPV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關系。

HPV病毒是人類乳頭瘤病毒的縮寫,是一種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主要類型為HPV1、2、6、11、16、18、31、33及35型等,HPV16和18型長期感染可能與女性宮頸癌有關。

該病毒主要感染區域有人類表皮和粘膜鱗狀上皮,至今已分離出130多種,該病毒只侵犯人類,對其它動物無致病性,經正規系統治療後,該病毒會被人體清除。也有學者提出該病毒會終身攜帶。此項爭論還需要科學研究和論證。不同的型別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根據侵犯的組織部位不同可分為:

⑴皮膚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與尋常疣、扁平疣、蹠疣等相關;

⑵皮膚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與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有關,其他還與可能HPV感染有關的惡性腫瘤包括: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⑶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與感染生殖器、肛門、口咽部、食道黏膜;

⑷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與宮頸癌、直腸癌、口腔癌、扁桃體癌等。

生物學活性:HPV抵抗力強,能耐受乾燥並長期保存,加熱或經福爾馬林處理可滅活,所以高溫消毒和2%戊二醛消毒可滅活。

amocity
amocity

  


雖然90%的人群在感染HPV病毒之後可以自愈,但是對於剩下的10%,形成了慢性的感染,增加了發展成頭頸部癌症的幾率。在頭頸部癌症中,與HPV病毒感染的相關性排名,口咽部>口腔>喉癌。

左側正常,右側喉癌

HPV病毒有好多型,哪一型和頭頸部癌症最相關呢?

我們知道,目前HPV疫苗有2價,4價和9價,對於頭頸部癌症的預防是2價或者4價就夠了呢,還是需要9價的疫苗?2014年Lancet Oncology雜志上的一篇系統回顧文章,薈萃分析了來自44個國家的12163例頭頸部鱗癌病例,發現HPV感染者占了將近三分子一(3837例),其中HPV 16型病毒占絕大部分,82.2%。也就是說,如果是很多年之前打了2價HPV疫苗的人群,基本上也是受保護的。除了HPV-16最為常見以外,其它的還有HPV-18,31和33。其中HPV-18也是受2價疫苗的保護。因此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需要9價疫苗來保護。所以,之前打過2價疫苗的人不需要重新去打9價疫苗;而現在准備打HPV疫苗的人群建議打9價的HPV疫苗。

HPV疫苗的適應症有調整嗎?

2018年10月5號,FDA已經將9價的HPV疫苗(Gardasil 9)的適應症放寬到45周歲,而且男性女性一視同仁了。這其中的一個重要考慮就是HPV疫苗在可以預防宮頸癌的同時,也可以預防其它生殖器癌症和頭頸部癌症,其中就包括喉癌

除了預防,喉癌的早期診斷是第二防線,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amocity
amocity

  


喉癌的症狀和它的具體位置有關系。如果喉癌長在聲帶上,則會表現為持續性的聲音嘶啞,這種情況往往就醫早,可以相對早期的被診斷出來。而如果喉癌長在聲帶上方,往往都要等到影響呼吸或者轉移到周圍的淋巴結了才會去就醫,被診斷就相對會晚一些。聲帶下方的喉癌非常少見。腫瘤慢慢增大之後會出現吞咽困難,反射性耳朵疼痛,慢性咳嗽,咳血。如果有以上這些症狀的話,也需要盡早就醫。

想了解更多HPV疫苗的知識,擴展閱讀:

原創 也談疫苗(3)--- 青少年最需要打的疫苗

Take Home Message

總結: 喉癌最相關的危險因素為吸煙,但是HPV感染也不容忽視。

45歲以下的人群,不管男女,都可以接種HPV疫苗。

參考資料:

uptodate

Ndiaye C et al. HPV DNA, E6/E7 mRNA, and p16INK4a detec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pinion from Eric Genden, M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