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ARC·盤點 | 受眾/用戶研究集錦2019.02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21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受眾研究中心

公眾號ID:cuc-arc

關注

編者按

受眾是「大眾傳播理論一切問題的交叉點」,也是思考新媒體傳播問題的密鑰。上月,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ARC)依託兩岸三地及國外16本重要新聞傳播類期刊(監測期刊的詳細目錄見文末),推出首期受眾/用戶研究集錦,獲得廣泛關注。第二期集錦仍包含文獻目錄和文獻綜述兩個部分,前者羅列文獻基本信息,後者提綱挈領,勾勒近期受眾研究的基本風貌,詳述部分優質文章。本期綜述特邀2016級應用傳播學碩士研究生高豐昊執筆,歡迎指正。

實證研究

受眾心理

綜 述

整體來看,近期的受眾研究成果中,大陸地區採用的方法更加多元,海外受眾研究則側重於量化方法,各方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傳播心理、跨文化傳播、文化研究、政治傳播等方面。

研究方法方面,Meta分析法作為一種新興的綜述型定量分析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睞。Younggil Chae、Sookjung Lee和Yeolib Kim採用Meta分析法,綜合63項論文中的數據,探究了網際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認為二者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像預想中那樣強烈。Nathan Walter Riva、Tukachinsky A yellet Pelled以及Robin

Nabi同樣使用了Meta分析法,發現了憤怒情緒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行為、態度和意圖,進而更深入地探究了憤怒情緒與說服效果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實驗和觀察等經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依然是海內外研究者們擅用的利器。

「使用與滿足」作為傳播學的經典理論,在受眾研究領域經久不衰,以此作為理論基礎,探究受眾心理的研究不在少數。王茜基於「使用與滿足」理論框架,調查了運動健身類APP用戶的使用行為與動機,發現了動機變量之間的相關關係。陳娟與李金旭則通過問卷與訪談方法,發現了用戶參與社交公益項目的驅動因素與動機。

amocity
amocity

  


對外傳播依然是我國當前傳播學研究的熱點話題。張夢晗分析了當前傳播環境中作為中堅力量的青年網民群體,為對外傳播的策略和路徑轉變提供了建議。相應地,海外學者更加關注跨文化傳播中的衝突與融合。Bo Feng、JooYoung Jang、Wenjing Pan、Siyue Li和Qian

Wang調查了近五百個中美大學生樣本,通過實驗法控制變量,比較了中美在對別人給予建議時反應的文化異同。Jounghwa Choi和Jiyeon So從跨文化的視角出發,比較了美韓兩國民眾自我肯定與信息說服力之間的關係,表明自我肯定對感知風險、對信息的態度和友好行為的意向有正向影響。Oren Golan和Deby

Babis通過分析Facebook上的推文,調查了以色列中的菲律賓勞工與當地文化的密切關係,對全球化時代下跨國勞工的融合過程進行了文化剖析。

文化研究領域近期也產出了一定的成果。王蕾與姚亞南以《神探夏洛克》為研究對象,認為「同人」迷亞文化群體在意義再生產和沉浸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自我意識。彭蘭認為,美圖技術的興起,賦予了受眾一定的社交生活與積累社會資本的權力。然而,在自我建構與他人凝視的交叉進程中,消費社會的馴化力量也得以凸顯。

政治傳播是境外受眾研究的傳統熱點領域。Sangwon Lee立足於社交媒體與民主進程的關係這一宏大議題,通過收集與分析韓國群眾在燭光守夜活動期間的社交媒體數據,探討了社交媒體對政治知識與參與抗議的影響。Daniel S Lane、Slgi S Lee、Fan Liang、Dam Hee Kim、Liwei ShenBrian E Weeks、及Nojin

Kwak通過分析2016年美國大選中的數據,討論了社交媒體上政治表達與政治自我意識之間的關係,認為社交媒體上的政治表達不僅可以影響公民的政治行為,還可以影響公民更基本的政治自我概念。我國台灣的譚躍、蕭苹通過調查災害事件發生後台灣新聞媒體的Facebook專頁,研究了媒體與網民的互動過程與內容,討論了新聞媒體與社交媒體之間的議程互動關係。

amocity
amocity

  


監測期刊目錄

本期內容由「受眾研究中心」編輯整理,歡迎分享至朋友圈,其他媒體或公眾號轉載須獲得授權。

整理:高湘寧

綜述:高豐昊

amocity
amocity

  


編輯:高湘寧

責編:李忠利

監製:劉燕南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