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傻眼>這些外來物種已全面入侵溫哥華,作為居民的我們該怎麼辦?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430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溫哥華頭條

搞清何為入侵物種

引種(Introduction)是指以人類為媒介,將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轉移到自然分布範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地區。引種又分為有意引種(Intentional introduction)和無意引種(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前者指人類有意實行的引種,後者指物種利用人類傳送系統,擴散到自然分布範圍以外的地方。無論哪類引種,結果都使外來物種引到非原產地。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國際交往,一些物種由原生存地藉助人為作用或其他途徑,移居到新生存環境,在新的棲息地繁殖並建立穩定種群,發展成一定數量,以至威脅到當地生物多樣性,成為當地公害,即稱「入侵物種」(Invasive species)。WTO關於衛生和檢疫的措施規定,為防止引進可識別的危害農作物和森林害蟲,一國可採取限制貿易的措施。

但並非所有外來物種都是入侵物種,也不是所有外來物種都具有破壞作用。如有針對性地引進優良動植物品種,既可豐富引進國的生物多樣性,又能帶來諸多效益;但若引種不當或缺乏管理,則會引發較大負面影響。

大豕草Giant Hogweed

從外來物種到入侵物種,有一個過渡階段,要存活過種群低密度時期,才有可能在新地點變成入侵物種,所以在入侵物種的語境中,累積效應是至關重要的概念。這也就是說種群數量很少的時候,外來物種很難繁殖並存活下來。有專家分析,正是人類周期性往返活動,如船隻在港口間的運輸和汽車上下高速路,遂給了物種轉換的更多機會。當外來物種在爭奪養料、陽光、空間、水或食物中戰勝土著物種,便可能變成入侵物種。入侵物種的得,就是土著物種的失。早期會彼此共存,當入侵物種從僵持完成戰略反攻,就是災難的開始。由此可以看到,入侵物種的共同特點是高生長速度,強大繁殖能力,快速蔓延能力,富有彈性,可以改變生長模式以適應現有環境,可耐受各種環境,有很廣的生態幅度。

長春花Common Periwinkle

以養殖生物為例,從國外引入親體,甚至新物種,在養殖過程中由於各種方式導致養殖對象進入自然海域,不僅與當地土著生物爭奪生存空間、餌料,爭奪生態位,並且傳播疾病,與土著生物雜交導致遺傳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導致土著生物自然群體降低,甚至瀕於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外來物種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態系統中建立的種群,當其改變和危害本地生物多樣性時,造成的危害就是外來生物入侵。其結果造成農林產品、產值和品質下降,增加成本,侵占本地物種生存空間,影響人畜健康和貿易。帶來嚴重的社會成本,減少土地價值,私人財產受損,傳統藥用植物受損,出現危害健康的過敏症和西尼羅河病毒等。

入侵物種在人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如步道、公園、路邊或溝渠旁都可出現。有些物種天生就能在特定區域,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繁殖,並成為當地入侵品種。地球上所有物種都有數量增減周期,在一定範圍內波動,這是由環境等各種因素變化導致。人類活動帶來地貌改變,所造成的影響最突出。因此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類活動把這些物種帶到它們不該出現的地方,這並非該物種本身的罪過,只不過呆錯了地方,是人類對生態環境安全不負責任的結果。所以有關方面強調,外來入侵物種是人為問題,此乃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要對症下藥。

amocity
amocity

  


加國情勢頻頻告急

外來物種的引進和蔓延嚴重影響了加國環境、經濟和社會,包括國民健康。眼下現有和潛在的外來物種威脅非常嚴重,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增長。近年來包括生魚、鯉魚等外來物種在加拿大被發現,為禍本土生態,破壞原有生物鏈,對固有生態造成極大威脅。

在加國,外來物種包括所有導管植物(vascular plants)種類的至少27%,181種以樹木為食的昆蟲,24種鳥類,26種哺乳動物,2種爬行動物,2種兩棲動物,7種真菌和軟體動物,以及55種淡水魚。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出的世界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中,許多已在加國立足,包括荷蘭榆樹病(Dutch elm disease)、闊葉大戟(1eafy

spurge)、日本紫菀(Japanese knotweed)、紫珍珠菜(purple loose—strife)、綠螃蟹(green crab)、多刺水跳蚤(spiny water flea)、舞毒蛾(gypsymoth)、普通鯉魚(common cal』p)、虹鱒魚(rainbow trout)、八哥(starling)、國內(野生)貓,以及老鼠。

小口黑鱸 Smallmouth Bass

在現有名單之外,新的外來入侵物種正在通過航空、陸路和水路不斷抵達加國邊境。據有關外來人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的報告估計,16種入侵物種每年給加國造成的損失在133億到345億元之間。先前引進的有害入侵植物病蟲害,給農作物和林業造成的損失每年達75億元。

綠螃蟹Green Crab

據有關方面記錄,2002年約24%的加國瀕危物種名單上的物種,受到外來入侵物種的威脅,面臨滅絕危險。如遠古小海鴉(ancient murrelets)、島嶼藍蝴蝶(island blue butterfly)、金畫筆(golden paintbrush)、老虎蜥蜴(tiger’salamander)、北方牧場小蜥蜴(northern prairie

skink)、美洲栗子(Americanchestnut)、東部鼯鼠(eastern flying squirrel)及人參(ginseng)等。僅在五大湖地區,現有160多種外來物種,是導致當地海洋七腮鰻(sea

lamprey)與深水加拿大白鮭(cisco)滅絕的重要原因。荷蘭榆樹病僅曼尼托巴湖(Manitoba)的經濟損失就達3000萬元,薊(thistle)每年僅給牧場特定農作物canola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3億2千萬元。外來的斑馬蚌(zebra mussels)在某些區域徹底消滅了本地蚌類,每年給五大湖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30億到75億元之間。

amocity
amocity

  


舞毒蛾Gypsymoth

外來入侵物種還帶來重大社會成本,特別給加國鄉村帶來嚴重危害,首當其衝的是依賴農業和自然資源的原住民社區。影響到那裡的野生生物和人類健康,如西尼羅河病毒(West:Nile』Virus)等。

入侵物種威脅卑詩

如果從各省區域來看,安省的外來入侵物種目前居首,達441種,魁北克省其次,395種,卑詩省368種,暫排在第三位,嚴重性和危害性不容小覷。如斑馬貽貝堵塞市政供水管道,蛀干害蟲白蠟窄吉丁侵害公有樹木。

八哥Starling

據卑詩皇家博物館統計,卑詩省內有超過4,000種外來物種,而且數目逐年增加,當中部分較具侵略性,蔓延既快,也威脅本地野生生物發展,較難控制。年前聯邦漁業部曾發布「侵略性魚類警告」(Invasive Species

Alert),稱有漁民在卑詩省菲沙河捕撈到「高危侵略性魚種」,大鱗片大腦袋,吞噬諸多本土幼魚,並威脅划船者和滑水者。而所謂「兇猛異常的侵略性魚種」,正是「亞洲鯉魚」。當年由美國人從中國買來,放入阿肯色州境內密西西比河,本想用來處理泛濫的水草水藻,卻成了北美的禍害,進入卑詩省水域算是「非法移民」。

卑詩省若干年前引進日本蓼草,作為裝飾植物,結果它能穿透建築物和橋樑地基,給本地建築造成極大危害,迫使省環境廳出招滅殺。然而這種蓼草根系深入地下4米,難以斬草除根。本拿比市不久前發現「最強入侵物種」蛇頭魚,捕殺其它魚類,可在近乎乾涸的湖底長期生存,迫使省環境廳將湖水排干圍剿。

時下在低陸平原,外來物種歐洲火蟻(European fire)具攻擊性,碰觸到它會遭攻擊,群起叮咬。人被叮咬後傷口馬上紅腫,疼痛持續30分鐘至兩小時。近年在溫哥華、素里、高貴林、列治文、本拿比、西溫和北溫都有發現火蟻蹤跡,通常藏在廢土或苗木中。

歐洲火蟻 European Fire Ant

在溫哥華島,火炭母草(Knotweeds)也是入侵物種,通常在溪流和溝渠附近的潮濕地帶生長繁茂,像竹子一樣直立生長高達5米。這種植物非常茂密,會封住通向溪流的路,根部在地下可延伸3到20米,種子四處散播難以控制,除草劑可抑制生長,但數年後會再生。

火炭母草Knotweeds

在卑詩南部內陸地區,出現一種叫作Rush Skeletonweed的外來植物,其乳白色汁液會弄髒收割設備,每株植物能向空中撒播2萬個種子,通常在牧場和沿公路生長,特別對種植業構成威脅。

有市民於2012年,在本拿比中央公園(Burnaby Central Park)一湖中見到生魚(snakehead)蹤影,生性兇悍,能吃魚、蛙和小型哺乳動物,生命力極強,離水仍可呼吸一段時間。卑詩省環境廳、林木廳和本拿比市府組成聯合搜捕隊,活捉到這條長達兩呎的生魚。

而在卑詩一些湖中,小口黑鱸(Smallmouth bass)被非法放入,通過自然水道蔓延。這種魚是貪婪的食肉動物,可輕易掠奪其他魚種的食物,威脅當地物種。

amocity
amocity

  


在西海岸養魚業,養魚場網箱引發爭議,目前最值得關注的是,逃離的大西洋鮭魚是否會成為侵入性的,不僅僅是存在,而且損害當地生態。年前美國在華盛頓州庫克水產養殖的漁網被打破後,數千種大西洋鮭魚被釋放到太平洋海域,一旦侵入卑詩水域,會對五種野生種類的太平洋鮭魚造成傷害,使野生三文魚生病。在華盛頓州發生這種逃生事件,魚類和野生動物部門將大西洋三文魚列入不受管制的入侵物種清單,被認為是「高度威脅」,它們可能會通過競爭和捕食轉移疾病。

政府築堤防範入侵

取措施應對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保護和保存加國自然資源、相關產業以及人類和野生生物的健康,已經刻不容緩了。問題是時下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本地和全球性的往來,外來物種依然能輕易抵達本地,如國際航運通道很難避免外來物種入侵,並在此地落戶,因此必須加強邊境和主要港口的檢查,強化執法力度。

日本蓼草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條(h)款規定締約國必須採取措施控制外來入侵物種,加拿大是締約國之一,也制定了控制入侵物種的國家戰略,先後出台過《加拿大生物多樣性戰略》、《漁業法》、《引進和轉移水生生物體的國家政策草案》、《五大湖地區壓艙水控制指南》、《加拿大環境保護法》、《加拿大環境評價法》、《動物健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國際、省際貿易管制法》和《加拿大國家野生生物政策》等,規定只在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才允許將外來物種引人人工改良過的生態系統。在防止各種病蟲害進入的同時,也有國際責任防範病蟲害引出,以保護加國出口市場。

目前加拿大野生董事委員會已將「外來入侵物種」列表納入常規議程文件,作為新戰略要點。現有的諮詢委員會、理事會和管理組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外來物種問題,確保省、市和保育部門、原住民社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如非政府組織)之間的聯繫,改進合作關係。

近日聯邦政府通過新規例,以水族入侵物種法(Aquatic Invasive Species Act)賦予邊檢人員權利,並制定指引。正如安省自然資源廳長葛維爾(Michael Gravelle)所說:「我們需要盡全力減少現有物種的有害影響,並挽回損失。」不僅要加強相關法律,還要加強科研和執法力度,如果出現意外,要能迅速作出反應。

黃菖蒲 Yellow Flag Iris

為保護加國生態系統,規制國際和省際野生生物貿易,建立協調動植物進口的國家框架,有限的物種進口需要先獲得許可證。就省際運輸而言,採用省級規章,各省對水生入侵物種的管轄權取決於受影響的商業活動。聯邦漁業和海洋部就曾與卑詩省簽訂《水產業發展諒解備忘錄》,將管理和發展水產業的首要責任分配給卑詩省,通過合作對入侵途徑實施有效預防、消除和控制。

卑詩省府下令禁止民眾擁有、運送及繁殖任何品種的生魚,聯邦政府也斥資1,750萬元采高科技設備,以消除這類外來魚害。卑詩入侵物種理事會最近也發出特別指南,幫助民眾識別、消滅入侵物種,以及如何加以預防。該指南提示,不要隨便放生,如果未獲得許可證,將寵物棄於野外屬違法,很多常見的水族動物都被歸為入侵物種,包括金魚、錦鯉、海龜和牛蛙。

在防止有害物種入侵月中,政府和社區都會組織各種活動,喚起人們的警覺意識,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前庭後院做起,鼓勵所有人加盟其間坦承己見,分享相關信息。在自家庭院,永遠不要選擇那些非本地土生的植物,如司空見慣的喜馬拉雅黑莓(Himalayan blackberry),就具有相當的毀滅性。保持清潔水源也是一種途徑,注意清理船具等,不要隨便往河湖投放食餌。

成立跨廳入侵物種工作小組,作為決策機構,規制卑詩全省在防範入侵物種的方向。致力於及時發現外來物種,將其扼殺在初始階段。省林業、土地和自然資源廳長唐諾道(Doug Donaldson)日前宣布,在省政府統籌下,計劃撥款770萬元,代替以往按年撥款的做法,可以跨年撥款,保證相關舉措和研究的穩定性。通過風險評估、監督系統和生物控制機構,強化對入侵物種的管理,努力將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卑詩入侵物種理事會主席赫森(Brian Heise)表示,該理事會與省府竭力合作,從鄉村到城市致力於防範有害物種的侵入,沒有死角,保護本省自然資源。省環境和氣候變化廳長賀佐治(George Heyman)說:「要認清形勢嚴峻,入侵物種戰略也要與時俱進,城鄉都要如此。」

2018-2022卑詩入侵物種戰略徵詢了全省各方面意見,建立和強化條例效果,加強合作,嚴禁引入和擴散,實施有效管控、復原和督察,守護卑詩家園。

喜馬拉雅黑莓 Himalayan Blackberry

一定要用心保護水域,在船舶轉移水域前,要將船體清潔乾淨。至關重要的是,要儘早發現不常見物種,一旦發現儘快與相關機構聯繫,包括卑詩入侵物種理事會等,以便採取預防措施。即便在自家花園種植,也要動動腦子,非本土園林植物千萬不要栽培,因為有些入侵植物難被根除。不過為控制入侵物種,是否可以使用殺蟲劑至今存在爭議。

「以毒攻毒」的做法正被檢討,引進天敵對付入侵物種,卻造成更大後患。「吃貨拯救世界」更是無稽之談,防範外來物種入侵是長期、艱巨和嚴肅的事情。許多科學家認為,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公眾意識十分重要,因為許多入侵物種正是被普通民眾無心帶入,並引發嚴重後果。為此卑詩省通過普及相關知識,告誡省民提防外來物種入侵危害。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