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牛頓、愛因斯坦是錯的?印度科學大會真的不太「科學」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10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iWeekly周末畫報

一年一度的印度科學大會(Indian Science

Congress,簡稱ISC)於當地時間1月3日至1月7日舉行,印度政府相當重視科學大會的召開,總理莫迪親自出席開幕式並做了主旨發言。雖然名稱寫了「科學」二字,但在歷屆會議上宣揚關於印度神話的偽科學信仰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而科學的觀念、發現和推廣一直處於次要地位。今年,ISC再次成為話題熱點,科學家們頗有爭議的言論製造了不少負面新聞。有外媒驚呼,將神學和科學盲目結合簡直是無稽之談,愛因斯坦、牛頓的棺材板快要按不住了。

難以置信,這些話出自學術權威

安得拉邦大學副校長、無機化學教授納格斯瓦拉•拉奧(G Nageswara

Rao)在ISC一次面向兒童的會議上援引《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和《羅摩衍那》(Ramayana)的故事。他認為數千年前,印度就對幹細胞、試管授精和飛彈了如指掌。拉奧說:「《摩訶婆羅多》里寫道,有100個卵子受精,然後放在100個陶罐里,100個俱盧族(Kauravas)由此誕生,這不就是試管嬰兒的雛形嗎?我可以斷言,印度的幹細胞研究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他接著說,另一部史詩《羅摩衍那》中的人物拉瓦納(Ravana)擁有24種不同類型的飛機,和一個位於斯里蘭卡的飛機起降跑道。同時,拉奧對進化論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挑戰達爾文的理論,聲稱「達薩瓦塔拉」(Dasavatara)——毗瑟奴十世的化身——在解釋進化論方面更先進。

和拉奧出席同一場會議的還有印度科學家K J·克里希南(K J Krishnan),他的一番言論更讓人大跌眼鏡。克里希南宣稱牛頓和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知之甚少,「牛頓沒有理解引力斥力,愛因斯坦的理論是誤導性的」。而自己發明的引力現象理論在未來將被世人看作是一個更為正確的理論,引力波應該被命名為「納倫德拉•莫迪波」。

披著神學外衣的科學正走向主流

說過如此匪夷所思言論的不止以上兩位,據悉,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稱印度古代便有了「整容手術」,他的證據來自印度教神甘尼薩(Ganesha)的故事,傳說甘尼薩的象頭連著人體。2018年,印度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薩蒂亞帕爾·辛格(Satyapal

Singh)公開質疑達爾文進化論,並誓言要改變全國的學校課程。本屆印度科學大會還邀請了許多有印度教民族主義傾向的學者,他們奇怪的理論與主張折射出意圖用神話取代科學的傾向。長期以來,印度人民黨及其強硬派盟友一直將神話和宗教、科學混為一談,以支持印度教和民族主義。

amocity
amocity

  


這種「意圖不明」的行為激起了真·科學分子的不滿。印度「突破科學協會」(Breakthrough Science Society)、「全印度人民科學網絡」等協會團體於上周日舉行了抗議活動,抗議者舉著標語牌,上面寫著「不要詆毀印度的科學」「停止以科學的名義傳播不科學的思想」「捍衛印度的科學就是真正的愛國主義」等口號,譴責印度科學委員會的非理性言論。

1月6日,「突破科學協會」發表了一篇聲明,文中這樣寫道:「《古蘭經》詩篇和史詩富有詩意,令人愉悅,包含道德元素,想像力豐富,但並不包含經過科學構建和驗證的理論。」文中直指科學家們有關古印度文化的「沙文主義主張」令人不安與震驚。根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最近的一項分析顯示,在全球被引用最多的1%的研究人員中,只有10名印度人,被偽科學和非理性籠罩的印度,科學似乎正在走下坡路。

印度首席科學顧問K·維賈伊·拉加萬(K VijayRaghavan)也在博客中寫道:「我們頂尖的學者之中只有少數人去了印度科學大會。誰來講?誰會聽?」

amocity
amocity

  


ISC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上述兩位學者在今年大會中提出令人難以接受的理論後,ISC在媒體的譴責下也在反思。組織者決定優化制度,稱不論大會發言者是否身居高位,都要先提交演講大綱,然後再決定是否讓他們發言。ISC更是迅速甩鍋:「教授拉奧的理論和我們完全無關。」

回歸ISC的最初模樣,就會發現它的出發點實則是幫助彌合科學家和普通人之間的鴻溝。當年,兩位英國化學家認為「如果能安排一次類似於英國科學促進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研究人員年度會議,印度的科學研究可能會得到推動。」

但這種美好的目標放在實際中很難完成。印度科學大會的時間太短,安排太多,無法「一口氣吃成胖子」。在短短5天的會議中,科學家們一個接一個地走上講台,談論各種各樣的話題,從材料科學到農業,從「球蟲性別決定機制」到「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重建印度的計劃」。這種做法使所有議題只能夠泛泛而談,無法有的放矢,深入探討,促進科學的發展。

amocity
amocity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總理莫迪親臨現場並致辭,讓印度科學大會的「含金量」倍增,更添了一絲政治氣息。領導人們的演講總被用來作為某領域研究的「發令槍」,但是政治家們不應該規定什麼時候進行什麼研究,除了自主性和權威性的問題之外,科學研究應該保持獨立和單純。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