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45度角仰望星空,極佳的視力可以讓人看到大概6000多顆星星。 其中,有一顆叫做仙后座V762的天體,是肉眼能看到最遠的天體,大概距離地球1.63萬光年,換算一下就是15億億公里,如果以時速120公里的速度跑到那裡,大概需要1400億年,可以說是相當恐怖的距離。 可是你知道嗎?這個距離在宇宙中根本不算什麼,相對於咱們所在的宇宙而言,更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到底有多渺小呢? 暗淡藍點 瞭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從1張照片說起。 如果要問距離人類最遠的飛行器是什麼? 那麼現在的答案一定是:旅行者一號,現在距離地球達到了233億公里,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 它是在1977年9月5號發射升空的,主要的任務就是探索木星、土星,隨後儘可能向著銀河系中心飛去。 話說旅行者一號在完成主要的任務之後,在1994年2月14號,地面指揮中心向它發出了指令,讓它朝著太陽系內側的各個行星進行拍照,不過當時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太近導致無法找到,以及火星實在太小拍不到,剩下的幾顆行星都被旅行者一號拍到了,並被科學家最終繪製成一張太陽系全家福。 在這張太陽系全家福當中,有一張圖格外引人注目,這圖中的有一個0.12個畫素大小的亮點,就在這個亮點上,居住著70億人口以及數不清的各種動植物,沒錯它就是地球。 而這張照片後來也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把它叫做:暗淡藍點。 但我們要知道旅行者一號到現在都沒有飛出太陽系,它飛出太陽系至少還要幾萬年的時間,而它28年前拍下的這張照片就已經讓我們幾乎快看不到了。 由此可見,我們並不只是相對於宇宙是渺小的,僅僅是太陽系,人類就已經小到塵埃當中去了。 浩瀚宇宙 不過,太陽系其實也不算大,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在銀河系當中。 銀河系的直徑達到了10~18萬光年,其中大概有1500億-4000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 也就是說,太陽系其實在銀河系中也是小到塵埃裡的存在。 那銀河系算是大的吧? 實際上,在宇宙中比銀行系大的天體多了去了。 比星系更大的叫做星系群或者星系團。 我們所在的星系群就被叫做本星系群,直徑達到了1000萬光年。 在本星系群當中有幾十顆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 而比星系群更大的是超星系群或者超星系團。 本星系群位於室女座超星系團當中,它只是室女座超星系團中普普通通的一員。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室女座超星系團的直徑達到了1.1億光年,它當中至少含有100個星系團與星系群,星系數量約為4.7萬個。 那室女座超星系團總算夠大的吧? 答案顯然也不是這樣的,室女座超星系團處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當中。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直徑達到了5.2億光年,一共至少有10萬個星系。 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處於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當中,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長度大概有10億光年,寬度大概有1.5億光年。 所以,發現了沒有?這就好比是一個套娃,可以一層層套下去。 不過,遺憾的是對於人類而言,我們沒辦法一直知道再往下套是什麼。 這是因為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之後宇宙開始膨脹,又由於宇宙中跟物質、資訊、能量傳遞的最快速度是光速。 而人類的觀測是依靠電磁波的,所以人類能觀測到的範圍有限,算上宇宙的膨脹效應,人類能觀測到的極限範圍是以930億光年為直徑的球形空間,這也被稱為:可觀測宇宙。 像室女座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甚至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都只是可觀測宇宙中的一小部分,可觀測宇宙中的星系數量至少有2萬億個。 而可觀測宇宙呢?它其實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不是全宇宙。 也就是說,從空間來看,由於“光速”的限制,我們被鎖死在了可觀測宇宙當中,永遠無法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宇宙很可能是無限大的。 但這還沒完。 從物質-能量的維度來看,人類也是很悲催的。 這是因為宇宙中還存在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它們佔據了宇宙總量的95%以上,已知物質只佔了不到5%,也就是說它們才是宇宙中真正的主角,而我們是少數派,還看不到它們。 因此,在能量-物質的層面,人類也是渺小的。 我們還可以從“時間”維度來看,宇宙誕生了138億年,而人類的第一個文明是誕生於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美亞平原。 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歷史看成是一年,那麼人類文明只有不到一秒鐘的時間。 因此,無論從空間、時間還是能量-物質的維度來看,人類相對於宇宙而言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存在。 《已飛232億公里探測器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看後會令人絕望?》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科學報 cn-n.net,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已飛232億公里探測器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看後會令人絕望?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