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廣中醫探索外語人才培養新模式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01208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瀟湘晨報

瀟湘晨報官方百家號

中醫院校外語人才也要有“中藥味”

廣東省社科聯党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葉金寶在致辭中指出,廣州中醫藥大學成立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希冀打造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高地,可謂恰逢其時。在後疫情時代,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怎麼才能在中國文化國際傳播活動中大顯身手,並作為中華文明對世界的重要貢獻傳播出去,這其中有大量的學術話題需要認真研究。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宏斌介紹,廣州中醫藥大學作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全國四所中醫藥高校之一,從建校那一天起就以傳承振興中醫藥作為學校的光榮使命。經過廣中醫人近65年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不斷建設發展,學校整體辦學水平、醫療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均穩居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成為國家引領中醫藥人才培育與中醫醫療體系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王宏斌表示,只有推動中醫藥與國際現代教育、科技、醫療與文化的全面對接,才可能使中醫藥學科納入世界人類文明大體系,為服務全球人類健康服務。中醫藥走國際化的道路是一流中醫藥大學必經之路和必然旨歸。外語學科在這些方面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在今天這個學科交叉發展的新時代,外國語學院作為廣中醫中醫藥外語教學與翻譯研究的主力軍,理應借助於國家戰略和學校一流學科建設的東風,推進跨學科研究,發揮更大的作用。

廣州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党總支書記趙鵬圖宣讀關於同意成立中心的批複。廣州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蘇紅強調,中醫院校的外語人才培養必須要融合外語和中醫學科,要使外語人才有中藥味,形成外語+中醫藥的融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提升翻譯與對外話語傳播研究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打造中醫藥中外人文交流研究的特色平台和高端智庫。

專家學者共話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

揭牌儀式後舉辦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國際傳播高峰論壇。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李瑞林教授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文化哲學的一種具體表征,具有公共性、規範性和實踐性。面對文化多樣性和認知差異性的曆史和現實世界景觀,中醫藥國際傳播,應遵循本位外位參照、中外互補互鑒原則,有效融合新媒體時代的傳播模式,塑造有利於中醫藥跨文化理解和國際實踐的新生態。

“如果我們不能成功地建立起一套真正能夠理解中醫、解釋中醫的國際話語體系,我們的中醫如何走出國門?”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東風教授認為,中醫文化走出去,關鍵在翻譯。

南京農業大學典籍翻譯與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王銀泉教授指出,在新形勢下,必須要打破原有學科壁壘,推進學科之間交叉融合。中醫院校的外語人才培養就必須要融合外語和中醫學科,形成外語+中醫藥的融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全球化素養的應用型複合型中醫藥國際化人才。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王婧 通訊員 蘇紅 廖曉鍵

amocity
amocity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 通訊員 蘇紅 廖曉鍵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