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網絡查病,為什麼總是癌症起步?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213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感覺有點頭痛,想上網查查是怎麼回事,怎麼最後就判斷自己得了腦癌呢?

  撰文丨周郅璨

  編輯丨楊心舟

  某天早上醒來,你有些頭痛,抽不開身去醫院的你決定先在搜索引擎上查一下症狀,於是你打開手機,輸入了症狀,屏幕上出現一行行的搜索結果:「頭痛竟是腦癌的預兆?」「不排除癌症的可能,請先到當地醫院拍攝CT」……

  看過這些結果,你變得很焦慮。一邊不停地繼續搜索,不願相信自己得了癌症,一邊又自覺大限將至,趕緊請了病假,哭著去找大夫。好不容易坐到大夫面前,大夫一通詢問,說道「再來晚點……」。

  「再來晚點,就自己好了」,說著他給你開了些藥,你吃完藥睡了一覺。第二天,神清氣爽,再想想自己前一天的心情,你哭笑不得,暗自決定再也不用搜索引擎看病了。

  盡管這有些誇張,但許多人都經曆過這種網絡問診的焦慮。互聯網上廣泛傳播的醫療健康信息,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經常讓人們陷入了深深的健康焦慮。一方面,這是互聯網自身的問題,搜索引擎得到的結果總是良莠不齊,裏面充斥著虛假廣告、誇大宣傳,很容易誤導用戶;另一方面,焦慮心理也在起著作用,面對更嚴重的症狀,人們難免會對號入座,於是就陷入了擔憂過度的惡性循環。

  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有了互聯網,人們每天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而海量信息中難免會混入各種各樣的有害信息。比如,當某人搜索了一項輕微症狀後,搜索引擎或者個人網站中可能會列出各種潛在的嚴重疾病,但是這些信息一般沒有明確的標准,也不能說明你患病的具體可能性。

  2009年,微軟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研究了大眾是如何在線搜索醫療信息的,他們對515名調查對象的健康相關搜索體驗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在這些人的搜索結果中,搜索常見的輕微症狀往往會引導到與輕微症狀相關的嚴重疾病,例如,搜索「頭痛」的前10個結果中,有26%的幾率會出現「腦癌」。然而,美國每年只有一萬人被診斷出患有腦癌,幾率根本不像搜索結果中所說那麼常見。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人們無法正確判斷自己患上重病的可能性和實際人群發病率的偏差,這將有可能加劇人們對醫療的擔憂。

amocity
amocity

  


  此外,搜索引擎的倫理失範也是造成人們接收大量不良信息的原因之一。根據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調查結果,截至2018年6月,我國搜索引擎的用戶規模達到了6.95億。這說明搜索引擎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然而,國內外都曾出現過搜索引擎損害用戶利益的事件,一些搜索引擎為了利益最大化,一味關注付費客戶或廣告客戶。他們疏於審查和管理搜索內容,大量獲取用戶隱私,設置不恰當的帶有偏見的推薦算法,這些行為造成了用戶的信任度被過度消費。

  最典型的現象之一就是,我們在某些搜索引擎中搜索了某一症狀,得到的推薦度最高的結果往往是一些為人詬病的私立醫療機構的廣告鏈接。對於這些機構而言,誇大一個輕微症狀的危害更能夠吸引到用戶的點擊,也就更有盈利的可能,因此我們的搜索界面就被這些誇大的危害霸占了。

  與此類似的是社交媒體一些片面的健康信息,為了博取點擊量,社交媒體中同樣充斥著誇大的、虛假的健康醫療信息,它們往往並不在乎發病率的調研結果,反倒以偏概全地告訴人們,即使是微小的症狀也會引起一場巨大的健康災難,進一步造成了人們的恐慌。

  然而,即使是客觀地在互聯網上討論風險,可能也沒有辦法讓人們真正理解,自己的症狀是否會與重病劃上等號。美國斯特曼癌症研究中心(Siteman Cancer Center)曾開發了一款面向大眾的免費的疾病風險計算器,它可以讓人們輸入個人信息以及相關症狀,相對嚴謹地計算患者的疾病風險。

  但正如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去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所說,這些工具雖然是面向大眾的,但是同樣存在一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而且也難以評估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家族病史等。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人們並不知道30%或70%的患病概率具體代表著什麼,即便安全性達到了99%,他們仍然會緊張,會害怕自己就是那不幸的1%。大家想看到的就是一個絕對肯定的結果,要麼是0%,要麼是100%。

  個人焦慮推波助瀾

amocity
amocity

  


  事實上,無論互聯網健康信息做得多麼完善、多麼嚴謹,人們都很難停止對健康的焦慮。這些或大或小的症狀會把人們代入一個典型的心理陷阱中,這一現象被稱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這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Bertram Forer)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當用一些籠統的、含糊不清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或事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會接受並相信這些描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號入座」。

amocity
amocity

  


  這一現象常出現在一些模棱兩可的性格測試或者人格分析中,當然人們在搜索病症時的焦慮部分也源於此。當一個嚴重疾病的眾多早期症狀被描述得足夠普遍,就會讓人有了模糊比對的機會。在一些重大疾病中必然會伴有常見的輕微症狀,而一些人便有條件根據輕症套到這些大病上去,並相信自己已經患上了不治之症。

  2011年發表在《身心研究雜志》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20%的在門診等待問診的患者,都曾經曆過嚴重的健康焦慮,他們會過度擔心生病,恐懼被檢查出不治之症。互聯網降低了問診的門檻,現在動動手指就能搜索到許多的診斷結果,也就加深了這種健康焦慮。這一由於互聯網信息造成的健康焦慮病症有一個專門的名稱——網絡疑病症(cyberchondria),2014年,醫學界制定了網絡疑病症嚴重度量表(CSS),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研究活動及學術工作。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網絡疑病症之所以會造成嚴重的焦慮,是因為它可能形成了一種不會停止的惡性循環。許多有輕微症狀的患者一開始在互聯網上搜索可能只是為了安心,他們覺得如果看到網上有醫生或者類似的患者說「完全不用擔心」,那麼也許就能打消自己的顧慮。然而,他們在搜索過程中可能會由於前文所述的原因,看到一些不那麼令人安心的信息,於是這就會讓他們的焦慮加劇,促使他們繼續搜索,以此來自我安慰,並一步一步加強他們的壓力。

  除此之外,對於那些有特殊經曆或性格特征的人,比如有朋友或家人罹患或死於癌症,又或者自身本就十分悲觀,這些人群在搜索健康醫療信息的時候通常會帶有個人偏見,他們或許會在搜索時「添油加醋」,這種個人偏見會讓他們看到更多負面的信息,也就更多地放大了他們的焦慮感。

  對疾病的焦慮其實是無處不在的,當然緩解這些焦慮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多看一些權威的網站,少去關注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廣告和網站。而更關鍵的是,搜索引擎得到的診斷結果僅僅只是參考,如果實在停止不了搜索的手指和脫韁的焦慮,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掛個號,及時與醫生交流,畢竟他們才是最可靠的信息來源。同時,隨著未來互聯網健康信息和搜索引擎的進一步規範,更專業的線上問診平台的發展,相信以後我們也許就不會再看見:

  ——「打了個噴嚏怎麼辦?」

  ——「完了,下輩子見吧。」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