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忍不住地撕死皮、摳指甲,會不會發展成可怕的強迫性皮膚剝離症?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304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請你不要到處扣扣……」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雖然講的是不要到處湊錢,並非是今天這篇文章的意思,不過要換個詞,今天要說的是:請你不要到處摳摳。

何出此言?大夥兒一定都有這樣的情況:手上、嘴唇上有皮一定要撕掉,有痘痘一定要摳,結了痂的傷口總忍不住也去扒拉一下,常常不自知地啃咬指甲,應該有不少人的手指頭是光禿禿的,看起來不是很好看……或許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行為,但其實有人因為這樣的行為深陷於痛苦之中。

他們會不斷地摳咬指甲、撕死皮等等,不僅僅會撕扯手指,還會涉及到背部、手臂等等各種部位,對皮膚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傷害,輕者感到疼痛、流血,嚴重的可能會患上皮膚炎症等疾病,這種症狀叫做強迫性皮膚剝離症。

不過判斷自己是否具有這種病症,還要結合其他標准:除了反複性的損傷皮膚,還需要判斷是否曾經嘗試過停止這種行為;這種行為不是由於其他疾病(皮膚病、精神病的妄想或幻覺等)引起的;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生活,造成了傷害。

19歲的艾瑪就有著強迫性皮膚剝離症的症狀,她每天都要在出門之前吃抗焦慮藥物,因為皮膚的撕扯和搔抓讓她身上充滿了傷痕,不願意讓他人看到。

還有的人會咬指甲、咬手指,長期啃咬手指還可能導致手指增生斑塊,手指肥大,有一名25歲男子,曾經當過兵,但是當時在新兵訓練時,由於訓練任務繁重,情緒緊張,不由自主地摩擦拇指關節,給自己減壓,就這樣變成了一種習慣,摩擦著、摩擦著,手指就增生出了圖上這樣的斑塊。

其實強迫性皮膚剝離症在各個年齡階段都可能會有,老年階段可能也存在這種情況,不過比較常見於青春期和成年後的階段,並且多發於女性,而且這種病症很有可能具有家族遺傳性,在一項針對40名強迫性皮膚剝離症患者的研究中,他們的親戚有43%的人也有這樣的症狀。

和這種皮膚剝離症相類似的還有拔毛癖,有的人在為自己少得可憐的頭發擔憂,但有的人卻控制不住地要把自己的頭發拔下來。

據報道,一名17歲少女由於總是不由自主地拔自己的頭發,長久積累下來,造成了斑禿,經過詢問,她形成這樣的習慣是因為在學習中壓力過大,拔了頭發讓她感覺到疼痛,但又很過癮。

還有一名23歲的女子,她現在已經是一個光頭了,在此之前,她每天拔頭發要拔3個小時,在拔完頭發那一瞬間她得到了巨大的滿足感,不止是頭發,還有汗毛,甚至還想拔眉毛和睫毛。她說,在她小時候,她曾被人當面嘲笑過頭發上有虱子,不愛幹淨,這是拔頭發的心理根源,再到長大後工作、生活帶來的焦慮和壓力,讓她拔發成癮。

amocity
amocity

  


看到有東西一定要弄下來,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強迫症,其實這與強迫症並不完全相同,不過常常與強迫症並發,在強迫性皮膚剝離症的患者中有52%也有強迫症,在抑鬱症患者和容易焦慮的人群中也可能更常見,在強迫性皮膚剝離症的背後,隱藏的是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扣咬指甲、撕死皮、拔頭發等等,這些其實屬於BFRB(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s),意思是以身體為重心的重複性行為。在繁重的壓力和焦慮之下,有些人沒有其他適當的抒發情緒的途徑,就會通過咬指甲、拔頭發這種方式形成了一種「反刺激」,釋放壓力,產生快感,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習慣。然而有時候這種行為甚至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幾乎逼近自殘行為了。

而且他們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這些動作,到了疼痛或者流血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在幹什麼。而當他們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在身體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痕跡,加重了他們在外社交的焦慮,不敢讓別人看到,形成了更嚴重的心理負擔,這似乎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一項針對兒童皮膚行為症患者的研究中顯示,家庭教育不當、負面的家庭環境、缺少朋友的陪伴等等更容易引起強迫性皮膚剝離症的行為。很多具有這些行為的人可能更傾向於具有完美主義,當現實情況沒有達到自己的預設標准時,可能就會導致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從而加重了這種行為。

握住橡膠球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

amocity
amocity

  


他們也不是沒有試圖改變自己,這樣的病症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減少這種行為的發生。有的人會選擇玩解壓球,有的人會選擇給自己塗指甲油、塗護手霜,有的人還會玩魔方,給自己戴手套等等來矯正自己的行為,有的人能夠取得成效,不過也有很多人難以堅持下去。

很少人會意識到這種症狀是一種疾病,大約不到20%的強迫性皮膚剝離症患者會進行治療,也沒有尋求專業的醫學幫助。其實對於強迫性皮膚剝離症也有針對心理狀況進行的藥物治療,專業醫生可能還會進行認知行為療法,這是一種專門解決不良習慣和沖動控制的治療方法。

強迫性皮膚剝離症可以說是一個慢性疾病,如果不進行治療的話,可能會長期受到這種行為的折磨,對於心理健康來說也是有害的,在經過治療後,超過半數患者的症狀可以得到緩解。

amocity
amocity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鸚鵡會拔自己的毛,甚至把自己拔成光禿禿的樣子。當鸚鵡被冷落或者被暴力對待時,也會讓它們精神緊張,甚至患上抑鬱症,通過拔自己的羽毛來緩解壓力。

很多人也愛養貓,貓在受到刺激時,可能也會過度舔毛,也會造成皮膚損傷。與人類的強迫性皮膚剝離症、拔毛癖相比,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可以說是非常相似了。

聯想到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繁忙的工作、激烈的競爭、不懷好意的話語……在生活的重擔之下,有些人可能會喘不過氣,可能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然而摳咬皮膚一時爽,事後痊愈火葬場。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合理的排解方式,而不是選擇讓自己遍體鱗傷。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