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山東省會是越來越大了,效果會如何?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31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NO.847-濟南合並萊蕪

作者:貓斯圖

制圖:孫綠 / 編輯:酸奶泡

本周有一個大新聞刷屏了山東人的朋友圈——濟南確認將萊蕪市變為自己的下轄區,一個新的濟南出現了。

重量級新聞

今年年初以來濟南大動作不斷,先是修通了地鐵(笑),後是坐實了吞並萊蕪的留言,怒刷了一波作為省會的存在感。

難產的地鐵也已經產出來了

amocity
amocity

  


從弱勢省會到人字形大省會,一度安靜的濟南終於大變樣,外人也紛紛表示祝賀。不過具體到每一個當事人,省會變大的新聞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面對幾個已經成規模的城市群

一些經濟大省也在加緊直追並建設自己的中心城市

而濟南合並萊蕪,也必將改變山東的城市格局

濟南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消化掉萊蕪,將其變成自己的競爭力籌碼,又如何讓當地群眾受惠,實在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濟萊隔山相望

從地理角度看,山東中部的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是整個山東的脊梁,在這個省份版圖的中心異軍突起,撐起了整個山東的高度,也讓山東擁有了不同於華北平原的多變地貌。無論是泰山還是沂蒙山,都是令人向往的山地景區,也被山東人認為是當地的靈魂所在。

正是因為山東丘陵地帶的存在

華北平原分作南北兩部分

amocity
amocity

  


而山東東部則形成在北方少見且獨特的海洋文化

然而山的作用不止在於美景,更在於地理上的區隔。山地往往是兩地之間的自然邊界,也大致限定了一個行政區劃的版圖極限。萊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被重山所包圍的萊蕪

萊蕪的地理位置相當局限,正好位於馬蹄狀的魯中南山地中心,四面八方都是高聳的山地,只有西面和泰安有所聯系。這個位置也是春秋時牟國的封地,然而國君的封號級別僅僅是一個子爵,是能夠封國的最低級別,可見周天子對馬蹄狀山坳裏的這個國家沒有什麼期待。

春秋爭霸開始之後,牟國由於和泰山一線的盆地連接,是魯國的附庸。中學課本裏曹劌論戰的故事背景,是齊魯之間的長勺之戰。這個長勺,就在牟國,是魯國為了不殃及自己的封地而精挑細選的戰場。

作為一個山地小國

很好的充當了魯國面對齊國時的防火牆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可想而知,牟國作為齊魯之間的緩沖地帶,一直扮演著兩國爭奪山東控制權時緩沖區的作用,沒過過什麼好日子,更別提自我擴張了。能夠依附於其中一方而存在,已經是對這個山坳小國最善意的安排。

當然,在其後更加殘酷的競爭中

齊國掌握了山東半島的大部分

包括山中的萊蕪地區

這似乎預示著兩千年後牟國故地萊蕪在行政區劃上的命運。

新中國建立之後,萊蕪的行政級別還是一個縣,歸屬泰安專署管轄。後來萊蕪曾在濟南和泰安之間易手過,但最終還是回到了泰安,並於1983年升為泰安下屬的縣級市。1992年萊蕪則獨立建市,但和泰安之間仍然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見,在有中央統管,且僅按照地理屬性來劃分的話,萊蕪和南邊泰安的關系更為親密。兩地同飲大汶河水,聯絡的通道又比較密切,有更強的親緣關系。當年魯國能夠率先控制牟國,也是基於同樣的地理因素。

而北邊的濟南和萊蕪之間則隔著泰山,缺乏良好的溝通方式,地緣親密性明顯不夠。

泰山、魯山、徂徠山圍就了一個山間盆地

泰安在西,萊蕪在東,自然親如一家

一直到今天,濟南到萊蕪最直接的交通方式還是G2京滬高速的濟南-萊蕪段。這條路線也和此前濟南公布的濟萊發展軸相對應,是濟南此後連接萊蕪的生命線。然而兩地之間到現在都還沒有直達的鐵路線,必須在泰安繞行,僅靠穿過泰山的公路生命線,強度明顯不夠。

泰安到萊蕪是有鐵路的,濟南到萊蕪還沒有

而從濟南本身地鐵建設的時間,以及打通泰山山脈的施工難度來看,軌交連接也指望不上。雖然濟萊城鐵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但數年內還不能發揮作用,兩地缺乏強有力的連接會是一個持續存在的難題。

濟南與萊蕪之間的公路穿山而過

泰安與萊蕪之間則全是平地

但這並不是說濟南不應吸收萊蕪。現實需求存在,雙方的結合只是個時間問題。

為什麼是萊蕪?

濟南在山東的尷尬地位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以GDP這個粗暴的指標來衡量,濟南落後於青島和煙台,排名山東第三,沒有發揮出政治高地的優勢。以影響力來衡量,被鄭州和青島這兩個北方強市包夾的濟南也很無奈,向東向西都缺乏足夠的影響力,急需一針強心劑。

煙台表示吞了威海也能破萬億

從全國其他省會的情況來看,通過吞並周邊地市拓展自身實力是常見的手段。

比如南京就控制了江北的浦口,南邊的高淳溧水;杭州吞並了蕭山、富陽、餘杭、臨安、桐廬、建德、淳安;成都新拿下了簡陽;西安則代管了西鹹新區,並且對旁邊的鹹陽有所企圖;廣佛一體化、昌九一體化、長株潭三角一體化、鄭開一體化也都在進行中,而且成效明顯,未來未嘗不會把這些弱市並入省會。濟南邁出向外的腳步只是時間問題。

很多省會都在越變越大

但要選擇一座合適的城市並不容易。來看看濟南周邊的幾座城市就知道實際困難在哪裏了(以下均為2017年數據):

從經濟上看,已經向北拓展到濟陽、商河一線的濟南GDP7200多億,人均GDP剛過10萬。就算不跟青島煙台比,其經濟在周邊地市裏優勢也不算大。比如東邊的淄博,就以460萬人口創造了4700億GDP,人均GDP不輸省會,想要以經濟優勢吸收這樣的城市不容易。

東邊的經濟一個比一個強

(下圖濟南尚未包括新並入的萊蕪)

從人口上看,濟南人口不過700多萬,周邊的德州、聊城、泰安人口都在550萬以上,沒有數量上的優勢。新老濟南的體量旗鼓相當,不利於保證城市政策的延續性,也不利於統一管理,甚至可能形成對濟南未來發展的掣肘。

周圍的人口一個比一個多

(下圖濟南尚未包括新並入的萊蕪)

濱州相對來說是一個可能的選擇,但其產業結構和濟南的互補性比較差。由於更東邊的東營是重要的產油區,濱州的的石油煉化行業相當發達,與東營、淄博的經濟對接更順暢,並入濟南並無實際意義。

東北方向是緊密的石化三兄弟

(下圖濟南尚未包括新並入的萊蕪)

看了一圈鄰居地市,濟南若想開啟做大做強之路,萊蕪是最不壞的一個選擇。而對於萊蕪而言,擁抱省會也是突破自身困境的最好方法。

amocity
amocity

  


萊蕪仿佛是唯一的窪地

(下圖濟南尚未包括新並入的萊蕪)

原萊蕪市的人口僅130多萬,人均GDP和泰安相當,在周邊各市裏是比較低的一個。不靠近油田、不位於交通要道、甚至連泰山景區都沒撈到,這樣的經濟表現也屬正常。窩在魯中南小盆地裏的萊蕪僅靠自己並無資本完成破局。能夠被濟南納入麾下,成為省會的後花園,也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1985年的萊蕪城

萊蕪能為濟南做什麼

如今萊蕪已經順利並入濟南,繼續議論其合理性難免有馬後炮之嫌。不如來展望一下濟南和萊蕪之間能夠形成什麼配合,共享做強省會的繁榮。

濟南是泉水滋養的城市,在北方城市裏獨有一種南方城市的溫婉韻味。但和南方溫潤城市的代表蘇州、成都等地一樣,硬氣的工業反而是這些城市的支柱產業。在濟南,以中國重汽、中油濟柴、濟南鋼鐵(現為山東鋼鐵集團旗下)為代表的工業制造業是城市發展的實體基礎。

也是個正經工業城

而萊蕪,得益於山地礦區的產地優勢,也是中國著名的鋼鐵之鄉,城市南部的鋼城區是這座城市的工業支柱。在新的行政區劃調整中,鋼城區更是單列為濟南市鋼城區,和歸入濟南市萊蕪區的整座萊蕪市並列,可見其經濟政治地位之高。

萊蕪鋼鐵總廠第二鐵廠

早在2008年山東鋼鐵集團成立的時候,濟鋼和萊鋼就是組成集團的兩大元老,集中整合山東中部的鋼鐵產能。可以說從這個時候起,濟南和萊蕪的產業整合工作已經有了眉目。而在兩地合並之後,調度鋼鐵產能會變得更加容易,為濟南的裝備制造輸送原材料。

萊蕪鋼鐵博物館

事實上,2017年,萊蕪的第二產業占比達到了49%以上,如果撇去三產裏的房地產因素,這個數字還會更高,萊蕪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工業原材料城市。但近年來萊鋼疲態盡顯也是事實,萊蕪需要從濟南找到更多經濟增長點。

萊蕪市鋼城區,正經鋼城

只是目前,濟南的制造業剛剛完成騰籠換鳥,向北遷到了濟陽等輔助性縣級市。而按照目前的規劃,萊蕪的角色又是承接汽車零部件、冶金、化工等產能,前期向北的基建投資很可能就白費了。如何衡量產業轉移的經濟可行性仍然是個問題。

就不要到處搬來搬去了

都來這裏,共鑄一鍋好鋼

除了重工業以外,濟南的另一大工業支柱是數字經濟服務業,以浪潮為代表。而浪潮的崛起,又得益於濟南在新中國早期積累的軍工和電子工業背景,畢竟其前身就是山東電子設備廠。

事實上,根據今年年初濟南市委、市政府的通報,濟南的濟南數字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已經和制造業一樣,突破了3000億元,堪稱濟南雙雄。而借助這一優勢,濟南也在行政層面進行了數字化改造,有望成為一座智慧城市。這方面濟南沒有杭州、成都、深圳等城市那麼招搖,但一直在暗暗發力。

而一套成型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統,開發成本不低,將其物盡其用的方法就是讓管理系統的覆蓋面盡可能廣泛,以降低平均成本。萊蕪的並入正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測試相關進展,倒逼濟南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能反哺於人民生活和產業發展。

而得到了萊蕪助陣的濟南,可能也能避免他們一直擔心的“中間塌陷”困局,被青島和鄭州兩大強鄰架空。

說起濟南和兩位鄰居的關系

就不得不說火爆的“國家中心城市”評選

請移步公眾號“非凡油條”細讀

最後再看點歷史,當作後事之師吧。

歷史上牟國在並入齊國之後,王室顛沛流離,不斷東遷,最終被滅國。但牟國故土卻成為了齊國重要的封地,建立了嬴邑,甚至吸引了孟子的定居。考慮到孟子文化品位,選擇這裏定居,可想而知當時當地發展水平是相當高的。

“我都來了,肯定是個有文化的城”

希望此後萊蕪的前景也能如此美好。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