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沒別的,最近限電的原因就是這些!|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424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2054-最近限電的原因

作者:正則靈均

校稿:朝乾 / 編輯:養樂多

上周以來,全國多地“拉閘限電”沖上熱搜。自9月23日開始,東北多地出現了用電高峰時段限電的情況,民用電甚至都受到了影響,因而成為了風口浪尖。

有網友表示,停電導致沈陽部分街區道路交通信號燈無法正常運行,引起了交通堵塞;還有網友提到,家裏已經連續停電三天,突如其來的限電已經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吉林某水務公司發布通知,將實施“不定期、不定時、無計劃、無通知”的“有序”停水停電,由於內容過於簡單粗暴,引來各路聲討。遼陽一家鑄鐵公司的排風系統因限電而停運,導致23人煤氣中毒。

都2021年了,竟然還會陷入沒電的恐慌?

(圖:網絡)▼

一時間,網上關於停電的大討論此起彼伏,甚至還出現了不少陰謀論,說這是對美國資本的一次反擊,是國家有意而為之,事情果真如此嗎?

amocity
amocity

  


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停電了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這次的限電,在全國範圍是存在一定普遍性的。自9月中旬以來,全國多個省份便已出現限電。

提到停電,相信小夥伴們已經許多年沒有經歷過了。大家已經習慣了酷夏躲在空調房裏,酣暢淋漓地飲用冰鎮肥宅快樂水;也已經習慣了淩晨一兩點不睡覺,一邊敲擊鍵盤鼠標,一邊對著屏幕大罵隊友上頭歡樂送。試想一下,你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停電了!

甭管你什麼段位,電線一拔都是“黑屏警告”

(圖: 色影無痕 /圖蟲)▼

記得年初時,魔性的印尼寬帶廣告引得國內各大企業爭相模仿,其中也有國家電網的版本。當時正趕上美國得州遭遇史上最強暴風雪,電力系統癱瘓,供水系統停擺,逾千萬居民飽受斷電、斷水之苦,有幸能用上電的居民則不得不面對天價電費賬單。

雖然地圖上看起來只有一小部分變暗了

但實際上已經有千家萬戶陷入用電荒了

(圖:NASA)▼

amocity
amocity

  


而當我們看到國家電網這些出眾的業務能力時,例如超過11億人的供電人口,99.955%的城市供電可靠性、99.815%的農村供電可靠性,相信心中的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對我國基建水平感到贊歎。

“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從沙漠到山川,從酷暑到嚴冬

無數人電業人保障著生產生活用電

(圖:愛照相的畫家/圖蟲)▼

然而,就是這麼可靠的供電能力,為何就要不得不限電了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下,中國的電都是怎麼來的。

“富煤貧油少氣”這樣的資源稟賦特征,相信已經深深印入每個國人地腦海中。因此,煤電一直都是我國電力的大頭。盡管近些年來國家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但煤電依然是“壓艙石”。

雖然網絡輿論一直喊著“利好新能源”

但實際操作中,煤電一直是我國的主力電源▼

截至2020年底,我國電力總裝機22億千瓦,其中煤電10.8億千瓦,占比49%;氣電近1億千瓦,占比4.5%;水電3.7億千瓦,占比16.8%;風電2.8億千瓦,占比12.8%;光伏2.5億千瓦,占比11.5%;核電近5000萬千瓦,占比2.3%。從電力裝機容量可以看出,煤電依然占據著近“半壁江山”。

雖然各省份一直在為“碳中和”努力

但煤電的地位依舊是不可撼動的▼

不過,電力裝機容量的大小,只是反映了某類電源給我們發電的“功率”。不同電源持續發電的能力千差萬別,像是核電這種基本是007的狀態,煤電、水電也大部分都是996的狀態。而風電、光伏這些新能源就比較任性,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畢竟風電有風才能發電,光伏白天才能發電)。

風電,光電的出力是無法達到100%

地形,氣候,白晝等因素都會使產能波動

(圖:shutterstock)▼

因此,如果考量一下不同種類電源發電量占比的話,和裝機構成相比則又是另一番風景了。2020年,我國發電量7.62萬億千瓦時,其中燃煤發電量4.63萬億千瓦時,占比約61%,妥妥的頂流。而風電和光伏雖然裝機占比24%,但只貢獻了9%左右的發電量。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我們常講的火力發電不僅僅包括燃煤發電,還有燃氣發電、燃油發電等。嚴格意義講,利用固體、液體、氣體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發電方式都叫火力發電。

不過這裏面,燃煤發電是絕對主力,2020年,我國燃煤發電量可占到我國總發電量的61%左右,燃氣發電量占比則只有3%,孰大孰小,一目了然。

發電所用煤一旦受到影響,我國的用電將會受到嚴重打擊▼

用電需求旺盛,但供應側不給力

各地限電的直接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電力不足導致的被動限電,另一個是能耗雙控導致的主動限電。

電力不足,顧名思義,就是需求側用電需求旺盛,但是供給側無法全部滿足。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國外疫情防控拉胯,進一步帶動了我國制造業等產業開足馬力,電力需求大增。今年1~8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47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我們把全國1~8月份用電量同比增速做個圖,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雖然從各月份同比增長來看是在下降

但由於用電基數過大,即使是3.6%,對發電端的壓力也很大

不然也不會限電了▼

分產業看,1-8月,第一產業,也就是農業用電量66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2%,同比增長19.3%。第二產業,即制造業、建築業、采礦業、電熱水氣生產供應等工業是用電大頭,用電量365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6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6.8%。

第三產業用電量95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2.9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7.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79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4.6%。由此可見,一二三產業和居民用電都相較去年有了顯著的增長。

制造業永遠是用電大戶▼

而供應側又是如何不給力的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在煤炭上面。截至8月末,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2.82億千瓦,同比增長9.5%。其中,火電裝機容量12.76億千瓦(占比55.9%),同比增長3.8%;風電裝機容量2.95億千瓦(占比12.9%),同比增長33.8%;光伏裝機容量2.75億千瓦(占比12.1%),同比增長24.6%。

內蒙古風力發電廠

(圖:旅拍快門工於多多/ 圖蟲)▼

由此可以發現,上半年盡管全球大宗商品各種漲價,矽料價格飆升加深光伏行業內卷,但我國新能源裝機依然取得了可觀的增長成績,但火電增速明顯要慢於新能源。

我們前面提到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小時數明顯低於煤電,因此即使裝機增速很大,但反映到電量中,就沒有那麼給力了。而作為“壓艙石”的煤電,則在飽受“供應少、價格貴”之苦。

這裏可能網友會覺得疑惑了,中國的煤炭儲量占全球比重達13%以上,年產量世界第一,為啥就缺了呢?

截至2020年底的煤炭探明儲量的數據來看

中國煤炭雖然不是居於首位,但也並不是十分匱乏▼

amocity
amocity

  


近十年來,我國原煤產量整體維持在30-40億噸,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產自銷,每年進口量也就3億噸,對外依存度不到10%,而且前陣子被我們禁掉的澳煤,主要是用於煉鋼的焦煤,並不是電煤。

最近幾年,在去產能、低碳環保、安全生產等政策推動下,我國煤炭產量增速緩慢,表外產能被壓縮。從2014年開始,煤炭產量出現下降,2016年達到十年來最低產值34.1億噸,2017年開始恢複增長,但也尚未超過2013年的水平。

隨著消費量一直累積,新探明儲量卻增長緩慢

未來只會更難熬▼

去年開始,某產煤大省涉煤反腐“倒查20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對煤炭產業的監管力度。煤炭產能不足疊加需求大幅增長,帶動了煤價的飆升。

數據顯示,東部沿海某煤電廠,最新一船現貨煤價格已經高達2000元/噸標准煤,按照“市場煤、計劃電”的方式,這個電廠一天幾百萬的虧損不在話下。而今年下半年以來,發一度虧一度已經成為了煤電廠的普遍現象。在這種前提下,虧錢的電廠自然沒有發電熱情。

消費量和產量之間的差額,還需進口來補

但是能源進口處處受限,很不穩定▼

供應側不給力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可再生能源的“靠天吃飯”了。舉個例子,就說這次東三省。根據遼寧省工信廳提供的信息,東三省風電總裝機達到約3500萬千瓦,但在9月21日冷空氣過後,出力出現明顯下降,不足風電總裝機的10%。更有甚者,根據國家電網調度控制中心的消息,年夏季高峰期時,東北3500萬千瓦風電裝機一度總出力只有3.4萬千瓦,基本上就等於沒有了。

光伏也一樣,一到晚上就沒有出力。水電也要看是枯水期還是豐水期,趕上枯水期,還需要承擔蓄水等職能,出力可能會攔腰截斷。

綜上,“燃煤之急”疊加“綠電不力”,便導致了電力不足,想用電也用不上,這便是“被動限電”。

一根扁擔兩頭垂,壓力很大啦

(數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能耗雙控導致主動限電

接下來談談能耗雙控的問題。能耗雙控指的是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5年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就提出了。8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許多省份已經亮起了紅燈。

《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

部分省份今年前面幾個月工廠訂單滿滿,能源消費量自然不會低。當發覺能耗雙控完成形勢比較嚴峻之後,便不得不主動采取停電、限電措施的現象。

有些電力外送省份,因此外輸電量所消耗的煤炭計入的是本省的能源消費量,因此自然也就存在降低煤電外送電量,以此來降低本省能源消費量,這也進一步加劇了電力受入省份的供電緊張。

我們常說,能源有一個不可能三角:不可能既清潔低碳、又安全可靠,還經濟實惠。當前,在“雙碳”的大背景下,我們正在迎來能源結構調整的不可逆趨勢,煤電長期從緊已經成為必然,新能源占比也將不斷提高。

新能源終端是否能稱得上是綠色能源用品

還要看這個電是誰發的

(圖:感應青年/圖蟲)▼

在要素價格普漲的背景下,電力生產價格可能長期高企。但基於我國電力體制現狀,電價難以向下傳導,這便形成了一個死結,即便煤電企業國企居多,但是錢又不是大風吹來的,只有活下去,才能為社會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

要保障民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兼顧生態環保,自然需要有所取舍。而這個取舍,僅靠政府下命令、企業內部消化已經不夠了。

在這裏,我們拋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缺電的時候,給家裏漲一點電價,你會願意嗎。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