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青島,一開一閉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424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2005-青島新機場

作者:冷夜寒星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鹹帶魚

青島是國家計劃單列市、山東省第一大城市和我國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這裏既留下了德國17年殖民統治的恥辱印記,也曾燃起過誓死捍衛國家主權的五四愛國運動,還曾見證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的百舸爭流。

青島之名,源自這座鬱鬱蔥蔥的小島

(圖:王運江 / 圖蟲)▼

近年來隨著經濟飛速發展,青島作為山東省經濟中心,其戰略角色和交通樞紐地位愈加突出。在青島港海運地位不斷鞏固的同時,隨著濟青高速鐵路、青榮城際鐵路、青連鐵路的通車,青島在膠東半島的鐵路樞紐地位得以確立。

昨日投入運營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規劃建設的?為什麼青島在空運上不能像北京、上海、成都一樣采用雙機場運營的模式呢?今天的文章就給你一一解答。

amocity
amocity

  


膠東機場,起飛!

(圖:不知道起啥名 / 圖蟲)▼

白為溟海浪

青盡島夷山

在中國古代,青島絕對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青島所處的膠州灣地區在歷史上大多屬於萊州府管轄。膠東半島在古代最馳名的港口在登州府,即今天隸屬煙台的蓬萊。隋唐以來,登州港一直是中原地區經海運抵達日韓地區的重要中轉港口,無論是推動日本社會進步的遣唐使,還是追思盛唐氣象的高麗詩人,都曾在這裏踏上歸途。同時,登州港也承擔著軍用港的角色。

明末,支援遼東戰局的糧草軍需

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登,萊海運過去的

(煙台蓬萊閣 圖:健忘的行攝世界/圖蟲)▼

amocity
amocity

  


那麼,為什麼青島能夠力壓登、萊二州及其他港口城市,後來居上呢?

一方面,是近代西方的侵略活動,使膠州灣的戰略地位得以凸顯。尤其是跟絲綢之路的命名者,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19世紀70年代進行的一系列勘探測繪有關。1877年,李希霍芬向德國政府提交的報告中,特別指出了膠州灣優越的地理位置。之後他出版的一系列有關中國的地圖或著作中,不僅數次強調膠州灣“未來的重要性”,還將青島與鎮江和芝罘(煙台)對比,來凸顯它“軍事基地與商港”的價值。

另一方面,對於近現代大型船舶的停靠來說,登州港的水域條件劣勢盡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登州就屬條約中被迫開放的十個港口之一。

在西方侵略者的炮口面前

疲敝不堪的清帝國,渾身都是弱點

(圖:wiki)▼

1861年初,馬禮遜奉英國駐華公使之命,到登州籌辦領事館和開埠事宜時,才發現登州港水淺,且無船舶避風場所。最後他轉而選擇了登州東南芝罘島一帶的煙台。而英國人沒看上的膠州灣,卻被李希霍芬所相中。

青島的歐亞風格建築,多建於德國殖民時期

(德國總督府舊址 圖:快樂魚兒 / 圖蟲)▼

由此,19世紀60~70年代,膠東半島對外開放格局開始重新洗牌。

1891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幾年後,德國便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占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青島大規模的城市和港口建設拉開帷幕,其在遠東地區的航運樞紐地位愈加突出。

李希霍芬認為,青島既是港口樞紐

也是帝德勢力觸角延伸到內陸的橋頭據點

(圖:lzzy_ / 圖蟲)▼

碣石南來灣勢轉

扶桑東指帆痕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協約國的日本出兵青島,取代了德國在青島的統治。一戰後,日本依仗自己的實力,想在巴黎和會上讓各國承認其占有青島的事實,這一無恥要求以及和會針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意志,被點燃了。

五四運動的導火索就是青島的主權問題

今日南臨浮山灣,北靠市政府的五四廣場

對外是青島著名的新時代名片,對內是市民們喜愛的休閑勝地

(圖:4045/ 圖蟲)▼

1922年,北京政府收回青島,辟為商埠。1933年,青島滄口機場建成通航。作為山東省第二座機場,滄口機場給青島這座海港城市賦予了新的交通戰略價值。

1938年,日本再次占領青島,滄口機場亦被日本海軍所控制,滄口機場開辟北平(今北京)—青島—京城(今首爾)、東京、福岡等定期航線,成了二戰期間日本民航飛往中國的重要中轉站。

1930年代初期的日本航空運輸公司海報

(圖:壹圖網)▼

1944年,日軍為了加強其本土通往中國占領區的空運中轉能力,修建了含有一條T型跑道的流亭機場。青島便有了雙機場。

解放後,滄口機場和流亭機場都轉為軍用機場。直到1958年,滄口機場變更為軍民合用機場時,青島民航站才正式成立。上世紀60年代,滄口機場的民航業務因國內大環境影響而停航,轉為辦理經濟南中轉的國際貨運業務,青島面向東北亞地區的空運中轉地位,愈加突出。

戰爭後期,日軍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流亭機場在之後見證了青島在改革中的騰飛

(圖:Photoshop / 圖蟲)▼

而軍管的流亭機場在80年代以前,經歷了兩次跑道增擴建後,航運能力逐漸超過滄口機場。1982年,轉為軍民合用的流亭機場正式開通民航業務。青島民航站也整體轉場至流亭機場。

改革開放後,由於青島的民航條件與青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極不適應,擴建流亭機場、發展民航事業就成為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青島市於1985年開始對流亭機場進行大規模擴建。之後,如虎添翼的青島流亭機場創下了山東民航史上的多個第一。1986年,青島至香港定期包機航線開通,成為山東省第一條出入境航線。1994年,青島至大阪航線開通,成為山東省第一條國際航線。

雖然基礎設施不是特別好

但多年來是青島重要的對外交流窗口

(圖:壹圖網)▼

流亭機場先後在2004年、2007年完成二期、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等級提升為4E級。2010年,流亭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標志著機場邁入大型空港行列。

但這也是流亭機場最後的輝煌

膠東機場啟用後,流亭機場將關閉

(圖:仙人板板 / 圖蟲)▼

盡管流亭機場兩度擴建,但是旅客吞吐量逐年攀升,2019年達到了2555.63萬人次,居當年內地機場旅客吞吐量第16位。而排在前面的15個機場,除了上海虹橋機場和廈門高崎機場,幾乎都是有兩條及兩條以上跑道的4F級機場。這說明,只有一條跑道的流亭機場,航運能力已經到了天花板,難以滿足青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了。

這個級別的吞吐量

讓只有一條跑道的流亭機場捉襟見肘

(上下滑動看全圖 圖:GoogleMap)

一樣明珠光煥發

豐饒後倘勝於前

2010年,青島便明確提出克服困難、遷址建設新機場的構想。2011年,青島開始籌劃建設新機場,定位由原先的普通乾線機場,提升為區域性門戶樞紐機場。2013年,青島新機場選址報告獲國家民航局批複,新機場位置確定在膠州市膠東街道辦事處北。

同其他候選場址相比,膠東空域優勢相對突出

具備建設大型百年機場的條件

(圖:孔祥晶 / 圖蟲)▼

從位置上看,從滄口到流亭,再到膠東,青島的民航機場呈現出不斷遠離城市中心的趨勢。不久前,國家民航局關於青島流亭機場全部轉場至青島膠東機場運營的通知,讓青島的“雙機場”夢落空。更遠的路程,也給青島市民帶來了一些不便。

隨著青島城市圈的擴張

機場的位置也逐漸離傳統市區越來越遠

(圖:GoogleMap)

其實,膠東機場的選址是青島城市發展規劃趨勢和區位航空樞紐地位提升等綜合因素綜合決定的。

青島主城區南臨黃海,東倚嶗山,未來青島城市空間的擴容必然只能向西和向北。過去40多年裏,青島市轄區的拓展正好印證了這點。1990年,青島行政區劃調整後的七個市轄區中,最北的是滄口區。當時的流亭機場算是在青島郊區了。

空中俯瞰青島主城區

(圖:君行遠 / 圖蟲)▼

amocity
amocity

  


雖然,2017年青島市行政區劃調整後仍然是7個市轄區,但是目前這7個區,是在合並了台西區、台東區、四方區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城陽市、即墨市和膠南市之後的結果。可以說,青島的市轄區範圍大了很多。

百來年間,滄海桑田

曾經的小青島,現在已經向內陸延伸申到了如此程度

合並膠南市的黃島區,設立了國家級的西海岸新區,正預示著的青島未來城市發展的走向。流亭機場周邊幾乎都被城區所包圍,不具備大規模增擴建條件,零星改造又難以滿足機場日益吃緊的空運能力。此時,青島規劃建設新機場的條件,已經成熟。

機場環島交通的設計,有種令人舒適的流暢感

(圖:webstar15 / 圖蟲)▼

從服務定位上看,膠東機場不只限於青島一城的航空客貨運需求。自規劃之初,就定位為山東省第一座4F級民用機場,其主要服務城市是青島、濰坊、煙台。如此,在區位上必須兼顧濰坊和煙台市民的出行需求。

從交通條件上看,通過高速公路、濟青高鐵和青島軌道交通,青島、濰坊兩地前往膠東機場乘機還是相對便捷的。

雖然對青島市區來說是遠了點兒

但整體上看,膠東機場的選址是較為居中的

青島不設雙機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青島的位置,主城區均在兩座機場的東南方向,其中流亭機場更是毗鄰青島主城區,維持雙機場運營,距青島城區較遠的膠東機場便會失去交通優勢。

流亭機場關閉後

膠東機場會成為青島航空的新基地

(圖:笑看人生1234 / 圖蟲)▼

另一方面,流亭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峰值是2555.63萬人次,遠低於同年的北京首都機場和成都雙流機場。所以,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成都采用雙機場運營的模式。況且,青島的經濟體量也難與這三城相比,雙機場運營並不現實。

膠東機場的交通管制塔台

(圖:雨淋- / 圖蟲創意)▼

即將投入運營的膠東機場T1航站樓,同北京大興、成都天府一樣,其設計也是大師手筆。由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與阿特金斯顧問(深圳)聯合設計。海星造型的T1航站樓不僅充分結合了青島的海洋文化,未來還將和待建的T2和T3航站樓在平面空間上構成了“齊”字,蘊含齊魯文化特征。

一只鋼鐵派大星

(圖:不知道起啥名 / 圖蟲)▼

曾幾何時,西安人抱怨過西關機場轉到鹹陽機場的不便;昆明人抱怨過巫家壩機場轉到長水機場的不便;合肥人抱怨過駱崗機場轉到新橋機場的不便……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開放日已經迎來了人人潮

疫情之後也將為更多的旅客出行提供服務

(圖:弓¹雖²文³刂/ 圖蟲創意)▼

已經投入運營的膠東機場,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聲音。但我們仍舊可以相信,膠東機場更先進的配套、更人性化的設施、更高效的起落,一定會為好客山東飛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到那時,或許我們會明白,旅途中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圖:Linvx / 圖蟲)▼

參考文獻:

1.劉莉、王勇:《中國民航發展簡史》,中國民航出版社,2010年8月。

2.周兆利《李希霍芬——青島屈辱史的間接“罪人”》,《青島日報》2013年11月18日。

3.《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山東省志·交通志(1986-2005)》電子資源

4.《獨家深度解析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特色設計(一)》,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微信公眾號。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