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湖南湘西真的盛產土匪嗎?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10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760-湖南湘西土匪

作者:那日蘇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湘西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名詞,狹義的湘西指的是今天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而廣義上的湘西則是湖南省西部的總稱,包括了湘西州、懷化、邵陽、婁底、張家界及鄰近市縣的部分地區。

廣義上的湘西規模著實不小

向西和隔壁的重慶、貴州山區緊密相連▼

沈從文《湘西雜記》中寫到,外人對於這一片山水的印象是:“婦人多會放蠱,男子特別歡喜殺人。”而巫蠱、趕屍等迷信說法又給這一地區帶來了一絲詭秘色彩。

amocity
amocity

  


想到童年陰影(這並不是趕屍)

(圖片:《僵屍先生》)▼

的確,湘西地處崇山峻嶺之間交通不方便,又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導致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太容易被外界所了解。另一方面湘西歷史上匪患嚴重,這也是人們對於該地區產生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

湘西的大山重巒疊嶂,但並非藏汙納垢之地,土匪橫行的往事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混亂失序狀況在當地的投射,而大山正好為那些夾雜在軍閥之間的敗兵和鄉勇們提供了庇護。

曾經的湘西山區也沒什麼公路

逃進去真的是天高皇帝遠

(圖片:麻十四 / 圖蟲創意)▼

沅(yuán)江蜿蜒而行

amocity
amocity

  


“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由來已久,長江流域富饒的水系和廣闊的八百裏洞庭讓湖南這個省份有著充足的底氣以魚米之鄉自居。

不過湖南的充裕也十分不平衡,洞庭湖平原地區和湘江流域周邊地區創造了湖南大多數GDP,而湘西地區則一度以占全省37.2%的面積分走了全省68%的貧困縣名額。

除了湘西,湘東南也是山區大戶

沅江是湘西最重要的河流▼

湘西地形複雜,多高山巨穀。雲貴高原的東延部分武陵山,以及中國二三階梯分界線的雪峰山,兩座東北西南走向山脈一南一北橫亙在湘西大地上,其主脈和支脈覆蓋了湘西地區90%的土地。

大山遍布湘西,跨過每個山頭都是那麼難

(圖片:鋅梵 / 圖蟲創意)▼

在兩座山脈之間,沅江蜿蜒北行,創造了這裏為數不多的河穀平原地帶。湘西地區主要城市(如邵陽、懷化、沅陵等)和近半數人口都集中在沅江和資水的乾支流河畔,過去人們主要通過舟船進行交通出行,而大山深處則是少有人涉足的地方。

沿著沅江的支流繼續向上遊求索

就會進入貴州直到貴州高原的腹地▼

隱秘的山林是眾多神秘人群的庇護所。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人緣溪行誤入的世外桃源正在湖南常德市西部,因秦末戰亂頻繁而退到深山之中休養生息。古代的五溪蠻也原本是居住在洞庭湖、雲夢澤一帶的少數民族,在秦漢中原政權擴張的時候逐漸退散在湘西的群山之中,以沅江上遊5條支流為名。

遍布湘西的無數河穀,仿佛都是桃花源模式的理想選址

(圖片:叉子叔叔 / 圖蟲創意)▼

湘西的複雜地形能為這些難民提供庇護,自然也可以隱匿流匪賊寇的行蹤。湖南省党史委具體組織編寫的《湘西剿匪》一書中就記錄了土匪最早的行蹤,明朝末年在沅江和澧水流域附近,出現了蒙著面或者臉塗鍋灰的強盜劫掠民間財物,與今天的搶劫犯性質類似。

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

在清朝嘉慶中期,湘西土匪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犯罪方法和組織形式。根據當地縣志記載,在湖南省與四川省的交界山區匪徒活動已經十分頻繁,分為“黑錢”和“紅錢”兩夥。

黑錢組織主要犯罪手法是掉包行騙,行蹤詭秘官府難以緝拿;紅錢組織則更加猖獗,他們之間用拜把子的形式建立起聯系,在市鎮中欺男霸女,甚至能與官府兵役發生正面對抗。

以上幾個例子都還可以看做是穩定的封建社會中出現的治安問題,湘西地帶的社會閑散人員憑借自己的一腔孤勇實施犯罪行為,組織性和人數都不足以引起省一級官員的重視。而到了清末,湘西土匪的性質就發生了一次大的轉換。

清朝時期的湖南

洞庭湖周邊被高強度開發以挖掘農業產能

而湘西山野則是另一番景象與社會秩序▼

官兵匪民之間轉換

上述所講的清代湘西土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叫散匪,沒有固定的組織,也沒有固定的根據地。通常是當地地痞流氓糾集起來,為了私利以流竄作案的手段燒殺淫掠、攔路搶劫。這種散匪頭目通常沒有任何政治野心,由於組織度差、人員較少,還會畏懼集中起來反抗的老百姓。

另一類叫做股匪,有固定的組織和武器裝備,通常有地盤和山中的住所,山寨還有防禦措施。其頭目有一定的野心,股匪之間會因為爭搶地盤而爆發沖突,有的與鄉紳土豪勾結,其勢力可以覆蓋一鄉一縣。這種土匪精熟政務之後還會或用銀錢開道或武力脅迫,給自己謀個一官半職,如湘西頑匪張平就是古丈縣縣長,為自己草菅人命披上了一層偽裝。

而危害性最大、對中國近現代史有著深刻影響的還是軍匪。這類土匪有著較強的武裝力量,人數眾多受過軍事訓練,匪首更是有著同行不具備的軍事素養和政治野心,他們的身份也可根據時局從土匪到職業軍人之間轉換。

顧名思義,軍匪的來源大多是職業軍人。

清朝末期戰亂頻繁,戰爭中退伍官兵和散兵遊勇就集結起來嘯聚山林,其中大頭是征討太平天國的湘軍。

太平天國從廣西北上湖南

官軍一路潰敗,從而使地方武裝抓住機會迅速崛起▼

他們在攻克天京後被曾國藩下令遣返,但舊軍隊的習氣一旦沾染很難擺脫。部隊中很多湘西籍貫的老兵回到家鄉後不願意再從事農業,也不願意受官府的束縛,於是選擇成為土匪。

此外還有清末西南土司暴動,很多參與鎮壓暴動的官兵作戰積極性很低,要麼流竄逃亡,要麼與當地土司沆瀣一氣。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回到行伍,乾脆逼上梁山,自立山頭為匪。

湘軍、淮軍可說是當時中國戰力最強的武裝了

他們從太平天國手裏救下了大清朝

但也從此打開了地方武裝的趨勢,再難扭轉

(圖片:wikipedia)▼

後來民國初期的討袁護國運動,護國軍與袁世凱北洋軍在湘西爆發“湘西護國之役”,護國軍以3000人的兵力擊敗了裝備精良的北洋軍30000人馬。北洋軍陷入混亂的大潰散狀態,無數武器被丟棄到漫山遍野,成千上萬士兵失蹤,毫無疑問,這些武器都被當地土匪所得,而那些失蹤的士兵也有很多加入到了土匪陣營。

當時桂系軍閥有相當的實力對抗北洋政府

不過當時的軍政府雖有穩固的軍隊系統

但缺乏頑固的政治和社會系統

故而逃兵、武器流出、兵匪難分問題嚴重

(圖片:wikipedia)▼

除了逃兵潰將,還有一些是在伍的職業軍人,因為上級的行政命令或者軍隊領導的意願,整支部隊完整編制地進山為匪。比如國共內戰時期,國民党主力退居台灣,就命令西南各處的國軍化整為零,轉入遊擊戰爭繼續“剿共”。湘西地區著名匪徒,屠殺了黔陽縣數萬人的潘壯飛就是一個例子。

民國時期湘西有大量軍匪存在,他們的勢力之強讓當權者頗為忌憚。當地官員針對他們往往也優先選擇籠絡和制衡而非圍剿的策略,如陳子賢、張琳兩個匪首就被民國政府委任為湘鄂邊靖綏公署暫編第一、第二軍軍長,其餘被委任為師旅團營級別軍官的土匪不計其數。

amocity
amocity

  


以至於當時湖南湖北地區有民謠說:“要想當官,拖隊上山,政府招安,就當大官。”

國民党集團的結構,從上層到底層都頗為散裝

內部包含了大量身份混雜的各方勢力

這種結構,可以通過投資來迅速擴大規模

但很難具備真正的組織和動員能力

(蔣介石與龍雲,圖片:wikipedia)▼

時代黃昏

近現代史上中國的混亂造就了湘西匪患橫行的狀態,可以說造成土匪越來越壯大的原因就是那些各派軍閥。舊時有句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兵害民比強盜更甚。這是民國時期的特色,軍閥有匪的一面,土匪也有軍閥的一面。

那些號稱保護民眾的地方軍閥到了自己地盤以外的地方,就肆無忌憚地縱兵搶劫,有組織有紀律地搜刮民財,對老百姓來說比流竄的土匪危害大多了。

而本地的土匪卻大多數默守著“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不會對周邊村莊和窮苦百姓下手。有些匪首本身就是其當地家族和村莊的領導,有不少帶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在多年的共處之中,鄰近村民和土匪之間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聯系,百姓默許了這些土匪的存在,甚至積極加入他們。

相比被刮民党拉去當壯丁

落草為寇的生存概率可能還更高些

(圖片:《抓壯丁》劇照)▼

比如湘西地區最著名的土匪瞿伯階,他能在眾多湘西土匪中脫穎而出做到最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能管束部下,讓他們遵守他的規章制度。

瞿伯階部匪徒有著“約法三章”:第一是不得罪窮人,因為窮人既沒有油水壓榨,而且無牽無掛,逼急了會選擇魚死網破;第二不能強奸婦女,因為強奸了一個有夫之婦等於得罪兩個家族;第三是不能牽走別人家的耕牛,讓農民還能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方便長久地收保護費。

就這樣,在經歷了國民党4次強力剿匪之後,瞿伯階的匪部反而越做越大,發展到近2萬人的規模,可以與當地官軍分庭抗禮。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瞿伯階是什麼儒匪。作為一個舊時代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土匪,他的主要知識理論來源是熟讀《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書,尚且具有傳統的仁義觀和江湖概念。在活動過程中還加入了極其富有時代色彩的近代幫會青洪幫,搭上了時任國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的關系,1947年受封為新編第10師少將師長。

其實熟讀水滸傳已經是算是匪中的知識分子了

可見學習文化知識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其重要的

(圖片:《水滸傳》劇照)▼

但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土匪,他們最後的好日子也就是解放前夕了。

據統計,解放前湖南全境約有土匪武裝18萬人,100人以上的就有170多股。這其中湘西至少占了10萬人,而根據1936年國民政府的統計,湘西約有壯丁數30萬,這說明最保守估計,湘西青壯年男子中每4個人就有一個從事土匪。

1949年9月,人民解放軍進入湘西,經過兩年的艱苦鬥爭肅清了這一地區的敵特殘餘,陳子賢被俘後經人民法庭審判處決,瞿伯階死後其堂弟瞿波平經程潛勸告率部投誠,其餘匪徒大多死走逃亡傷,再也翻不起波瀾。

解放後人民政府在湘西實行了土地改革、掃黑除霸等活動,讓土匪徹底失去了在當地滋生的土壤。社會秩序逐漸恢複,百姓們也無需再忍受土匪的欺壓,紛紛站出來指證土匪為禍鄉裏的罪行,那些曾經為匪的人按照個人犯罪的過往最終受到了制裁。

慢慢在湘西人眼裏,“土匪”一身份的英雄化色彩褪去,變為了為人所不齒的詞匯,即使是曾經當過土匪的人也不願再承認自己的過往。

現在如果旅行湘西的村寨,遇到年近百歲的老人,不妨聽聽他的故事,說不定能體會到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和快意恩仇。

參考資料:

1.《淺析民國土匪賴以生存的社會關系 ———以湘西地區為例》孫靜,劉嘉

2《試論湘西土匪的幫會特點》彭先國

3.《湘西土匪剖析》張偉權,劉景慧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叉子叔叔 / 圖蟲創意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