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獵豹繁殖後代難?科學家:初孕年齡是影響雌性獵豹繁殖能力的關鍵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714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大貓來了

獵豹是一種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目前大約只有7000隻野生獵豹生活在世界上。在偷獵、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獵豹的數量還在不斷下降,因此,獵豹的人工繁育成了幫助獵豹種群避免滅絕的一大希望。由於人工圈養環境往往與野外環境差距很大,且1:1模擬野外環境資金投入大、收穫效果差,獵豹繁殖研究人員雖然已經不遺餘力地針對如何提高雌性獵豹的繁殖能力進行了深入研究,可生活在人工圈養條件下的雌性獵豹難以繁殖的問題依舊困擾著研究人員。

近日,德國萊布尼茲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公布了一項振奮人心的發現:在圈養條件下,雌性獵豹初次懷孕的年齡是影響其繁殖能力的關鍵。

研究發現,如果人工繁育條件下的雌性獵豹性成熟早期(18-24月之間)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成功懷孕,其生殖系統會被「有效激活」,變得更加充滿活力,這樣不僅可以大大增加雌性獵豹一生的繁殖次數,也可使雌性獵豹在進入高齡期後依舊保持一定的懷孕成功率。

一般而言,在野外生活的獵豹幼崽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在6個月大的時候它們的體型就幾乎達到了成年獵豹體型的一半。獵豹媽媽一般會選擇在小獵豹16-18個月大的時候和它們分開。18-24個月是雌性獵豹性成熟的初期,獵豹媽媽離開後,雌性小獵豹不久便進入繁殖後代的階段。而在人工圈養條件下的生活的雌性獵豹,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常常會拖延雌性獵豹初次懷孕的時間幾年之久。

比如在歐洲,以提高獵豹基因多樣性為出發點的雄性獵豹引進計劃常常會讓雌性獵豹等待太長的時間,耽誤首次懷孕生產時間。引進血緣關係較遠的雄性獵豹與進入繁殖期的雌雄獵豹配對,可以保證獵豹種群的基因多樣性,避免近親交配帶來的各類遺傳病,這是人工繁育獵豹必須注意的事情。但是問題就在於引進雄性獵豹的過程非常複雜,想要拿到進出口雄性獵豹的官方合法文件就必須先拿到歐洲瀕危物種計劃的繁殖許可證,而拿到這個繁殖許可證一般需要1-2年時間。

amocity
amocity

  


除了歐洲,生活在其他地區動物園中的獵豹也普遍存在著雌性獵豹初孕年齡太大的情況。通常,生活在人工繁育條件下的雌性獵豹一般會在6歲左右才第一次與雄性獵豹交配,而這時雌性獵豹已經不再是性成熟早期,能順利懷孕的機率非常低,因此很多人工繁育獵豹的計劃會以失敗而告終。

除了圈養條件下的獵豹初次懷孕的年齡會影響其繁殖能力外,科學家還發現:多隻雌性獵豹生活在一起後,會產生「生殖抑制」現象,即占有主導地位的雌性獵豹會抑制其他獵豹發情。這種現象到底是如何發生的,目前科學家還不得而知。但這也說明了一點,成年雌性獵豹不應該與其他成年雌性獵豹一起飼養,它們無論如何都應該是孤獨的。(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科普知識)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