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2

二戰時瑞典跟德國國土相當,資源豐富,但為什麼德國沒有攻打它?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11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民國那些事兒

很多人誤以為瑞典是個小國,這裡糾正一下,瑞典從來不是個「小國」,二戰期間,單單從面積上講,瑞典在歐洲還能算是個領土大國,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僅排名法國之後,跟當時的德國本土面積差不多,比現在的德國面積還大的多(二戰戰敗後的德國領土被割的剩了35.7萬)。

那麼面對資源豐富的瑞典,為什麼德國沒有攻打它呢?

其實從歷史傳承上看,瑞典人全民尚武,民風剽悍。瑞典原本是海盜之國,讓歐洲各國聞之變色的維京海盜的後代可不是什麼好惹的。

直到瑞典人皈依基督教後,才逐漸脫離了野蠻的本性,進入了文明階段。雖然信了神的瑞典人已經不那麼殘忍嗜殺,但是戰鬥的血液仍在他們的體內蠢蠢欲動。平時低調,沉默寡言,但是動起手來可是不含糊。

很長一段時間裡,尤其是16-18世紀早期,瑞典作為同沙俄勢均力敵的北方勢力,是斯堪的納維亞一霸,曾一度把波羅的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海。

不過,到了18世紀中後期,隨著周邊兩個鄰居——俄羅斯和普魯士的開始崛起,瑞典這個曾經充滿戰鬥慾望的民族,開始積極退出中國際幫派和盟約,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國。

但是,二戰中,除了瑞典和瑞士,丹麥、比利時、荷蘭、盧森堡都號稱中立,但都沒有逃避被占領的結局。

究其原因,第一是刺蝟戰略,武裝中立,裝備不差,戰鬥意志高漲,本身不好惹,瑞士是典型,瑞典情況也類似,這個就不多贅述。

還有很重要,但不光彩的一面,就是,某種程度上看,這兩個所謂的「中立國」也是納粹的秘密合作者,這一點,瑞典做的尤為出格,簡直是赤裸裸的,就差明面上的結盟了。

早在二戰開始前,礦產大國瑞典就是德國非常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瑞典為源源不斷地為德國供應優質鐵礦石和滾珠軸承,這兩者則是坦克和轟炸機等裝備的重要戰爭資源。1939年9月,二戰爆發後,在英國皇家海軍的眼皮子底下,瑞典跟納粹德國的交易一直搞得熱火朝天。

到了1941年,德國閃電戰橫掃歐洲,貌似威力勢不可擋,瑞典更是選擇傾向德國一邊,拚命地給德國出口高品質鐵礦和各種資源,開放水路交通。此時,被占領的挪威的資源也可以通過瑞典運往德占區,德國士兵和裝備更是無障礙通過瑞典往來挪威和德國。

此外,要製造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就需要重水作為原子核裂變反應中的減速劑。而瑞典有著豐富高質量的重水資源,也是向德國開放的。

amocity
amocity

  


自此,瑞典又供給鐵礦石,又開放水路交通(當然是背地裡),又讓建重水工廠,這麼乖巧,幹嘛還要費力去打。

加之,瑞典十分敵視蘇聯(這是幾個世紀的傳統,從沙俄時期就結下了仇恨,再加上意識形態,反蘇反共等舊怨新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納粹思想在瑞典還有一定的市場,甚至瑞典一些媒體因為譴責納粹還被政府查封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大批瑞典青年選擇加入黨衛軍。

比如武裝黨衛隊的「維京師」,戰鬥力十分強悍,在戰爭後期跟著德軍一直撤退到了德國本土,成了柏林保衛戰的主力。在真正的德國官兵成建制的投降之際,這些外籍軍團倒是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實踐了與第三帝國共存亡。

amocity
amocity

  


1944年下半年前的瑞典,除了沒有公開結盟,沒有直接派兵以外(維京師的身份是外籍志願者,不算官方行為),對德國那是百依百順。

然而,當德軍節節敗退之際,瑞典人又開始對德變臉,物資供應不但開始拖沓,而且還拽拽的要求用黃金支付。

到了1945年初,蘇聯紅軍和盟軍分東西兩線攻入德國境內,納粹德國敗局已定,瑞典人迅速轉變政策,公開跟納粹德國翻臉,正式斷絕了一切來往。對英國皇家海軍各種的支援和示好,就差直接派人加入盟軍了。

戰後,歐洲大部分地區在二戰中幾乎被打得稀爛,各國都欠下了一屁股債,英國的小朋友只能把胡蘿蔔當零食吃,連王后都不好意思穿新裙子。

但瑞典卻毫髮無損,還順帶建立了當時堪稱歐洲一流的軍隊和軍火工業,從納粹里賺了成火車皮的黃金,富得流油。一邊冷眼看著世界各國相互廝殺,一邊在樂呵呵的數錢.宣布「中立」後,瑞典基本上就沒過過窮日子。

amocity
amocity

  


之後冷戰開始,瑞典作為對抗蘇東集團的前線,是拉攏的對象,一直跟西方各國保持著不錯的關係;加之瑞典在二戰中利用中立國的身份,救助了不少猶太人,某種程度上也抵消了之前不光彩的過往,還成了人道主義「典範」。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