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探索

劇情式演進,沉浸式互動,看《考古大會》如何把“考古”搬上綜藝熒屏?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203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導讀:“考古”正以新面貌走向廣泛大眾視野。當“考古”擺脫深奧冷門的刻板印象,年代久遠的文物將不再遙不可及,厚重的歷史也可以鮮活有趣。當然,這離不開傳播方式的創新。定位為大型考古類文化節目的《中國考古大會》正以全新的綜藝形式打開“考古”。

來源:CMNC—廣電頭條

文/白芷

2021年,適逢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今年3月,三星堆遺址因最新考古挖掘成果,成功霸屏出圈。“三星堆連拆6個盲盒”“歷史書又厚了幾頁”等妙語評論接連霸榜熱搜。

新時代,“考古”正以新面貌走向廣泛大眾視野。當“考古”擺脫深奧冷門的刻板印象,年代久遠的文物將不再遙不可及,厚重的歷史也可以鮮活有趣。

當然,這離不開傳播方式的創新。

“考古”歷來多以紀錄片的形式作熒屏呈現,嚴肅厚重的形象與此有著強關聯。定位為大型考古類文化節目的《中國考古大會》正以全新的綜藝形式打開“考古”。

“考古”的題材和呈現,在開播之初就對觀眾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且央視“大會”系列IP一以貫之的制作水准和內容實力也充分賦能這檔新節目。

究竟,《中國考古大會》將如何揭秘考古,又會帶給觀眾怎樣的視聽震撼呢?

「內容版塊」的設計與「敘事模式」的建構

站在觀眾的角度考慮一檔綜藝的視聽呈現,無外乎觀眾想看什麼,要怎樣看,以及如何看得精彩等幾大問題。一檔綜藝的制作則是相對應的,滿足觀眾需求的“給”的過程。

當然,《中國考古大會》的誕生並不是一味地“給”,而是在文化綜藝的拓寬和引領中,充分考慮“如何給”的問題。如何滿足觀眾視聽需求,直指綜藝節目內容版塊的頂層設計與敘事模式的建構。

amocity
amocity

  


《中國考古大會》選取中國考古學百年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重大考古發現、文化遺存、遺址文物等進行熒屏呈現。以每個代表發現為主題,深挖其背後的故事,進行綜藝模式的創意和知識點包裝,將考古發掘研究與史海鉤沉熔於一爐,梳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

縱觀“北京周口店”的節目呈現,其內容整體包含真實考古事件的複原、考古現場的還原、考古過程的解密以及考古文物的解讀等幾大版塊,將遺址及文物的方方面面盡數呈現在觀眾眼前。

而在串聯內容版塊的敘事線索,即敘事模式的建構上,節目選拔了不同年齡、職業、學識的文化遺產守護者或愛好者作為“考古推廣人”,以挑戰不同任務的探秘闖關形式,層層推進節目敘事,穿插融合專家解讀、實景紀錄等多種形式,建構出多維度空間的交互,將考古、歷史等知識融入其中,講述考古背後鮮為人知的經歷和故事。

節目中,演員鄭曉寧化身考古推廣人,帶領兩位考古愛好者以周口店遺址中北京猿人化石、動物化石、石器、用火的發現發掘等為線索進行闖關,在“考古觀察團”專家伴隨解讀中,展現了裴文中、賈蘭坡等考古科學家在周口店的考古事跡,並講述了北京猿人的體質結構、解讀猿人洞13層地層中動物化石上的石器痕跡和火塘等考古知識。

另外,節目還通過一場舞台秀表演,複現了山頂洞人的狩獵場景;通過“考古實驗室”的互動環節,細致解析了山頂洞人的縫補、穿戴等生活方式。《中國考古大會》的如此敘事,不僅創新呈現了考古方方面面的知識,更讓知識的呈現生動有趣,具備極強的吸睛力。

「劇情式演進」的沉浸感與

amocity
amocity

  


「沉浸式互動」的代入感

根據考古發掘的過程和歷史推進的脈絡,以考古推廣人為載體和角色形象展開敘事,《中國考古大會》打磨出了“劇情式”演進的綜藝模式。伴隨著考古推廣人的探秘闖關活動,節目中的考古歷史和經歷得以一步步展開並延伸下去,如節目中的“挖脊椎骨”“打石器”“拼頭骨”,在“考古實驗室”中的“貝殼穿孔”和“骨針刺繡”挑戰,盡皆對應了節目的內容呈現和傳播需求。

節目劇情式的演進鏈接了多元化的場景,實現了“今與昔”的跨時空對話,讓每一期節目的主題內容轉化成了一個新奇的考古故事,觀眾的視聽變成了對故事發展的探尋,綜藝節目的呈現創造出讀小說或看電視劇般的沉浸感。

此外,考古推廣人的角色也為觀眾代入節目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觀眾將隨著他們的視線和腳步在故事中開掘推進,實現沉浸式互動的視聽體驗。而且,央視總台還為觀眾視聽的沉浸和代入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加持。

通過“VR擴展呈現”等技術手段,《中國考古大會》的演播室現場被打造成了一個裸眼3D的考古現場,實現了對真實考古環境和場景的呈現,中華大地上星羅棋布的文化遺存、收藏在博物館裏的萬千文物在節目舞台上徹底生動鮮活。

amocity
amocity

  


基於如此視聽效果,《中國考古大會》對“考古”的綜藝打磨和熒屏創新呈現可謂是成功且具備開創性意義的。觀眾隨著考古推廣人的互動代入將更有身臨其境的沉浸感和代入感,而這不僅可以讓觀眾更切實地了解考古事件及成果,了解考古背後的考古精神及文化,更可以刷新“考古”的打開方式,培育公眾的親近感,從而對“考古”所囊括的精神、文化的理解、情感和想象力等生出諸多真切感受。

「考古出圈」的文化熱與「傳統文化」的共生長

破圈出圈,已經是垂直領域細分綜藝的重要行業課題。而實現圈層突破,達至廣泛大眾傳播也是諸多此類題材綜藝擴大影響力、延續生命力的必要路徑。

近年來,伴隨傳統文化類節目的大面積崛起和興盛,綜藝領域也興起了一股傳統文化熱。而這股傳統文化熱離不開時代背景下,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廣大人民文化自信的增強,以及大眾在精神文化領域訴求的迫切。

作為圈層綜藝,聚焦考古文化的《中國考古大會》的誕生已然拓寬了文化類綜藝的版圖和邊界,而其天然捆綁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屬性,必然助其實現節目的出圈。

有人說,前段時間三星堆遺址的出圈和霸屏霸榜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應該有的熱度。而《中國考古大會》所聚焦的“考古”是認識國家和民族根脈,認識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必要途徑,那麼,這檔節目的出圈則將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當下時代掀起新一輪考古熱、文化熱的必然結果。

當然,考古出圈的文化熱離不開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旺盛生命力,離不開傳統文化與時代的共振,離不開傳統文化與廣大青年群體的共情。而只有與新時代及新青年群體共同生長,傳統文化才能在新時代“活”起來,讓更新迭代的新受眾真正感受到魅力,如此,才會有更多人行動起來,去保護、去弘揚、去傳承傳統文化,這股文化熱才能延續並流傳下去。

於此,《中國考古大會》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呈現和其時代生命力的煥發,與傳統文化的文化熱之間存在必然的互哺共生關系,而兩者最終的導向和歸宿則具備更宏大的社會價值和時代意義。

《中國考古大會》“考古推廣人”鄭曉寧在節目最後談及個人感受時,提到了傳統文化的“日用而不覺”——“現有的很多傳統中,小到一個敲擊打磨的動作,大到一種農耕蓄養的文化,其實早在數十萬年前就在不斷地演化之中”,提到了傳統文化的“蓬勃向上”——“因為有了在數萬年尺度上生生不息的延續,才創造了如此燦爛的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

而當今時代的我們,作為同一演化鏈條上的吾輩同胞,接受《中國考古大會》的洗禮後,當同他一樣自豪,且感恩。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