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它們扛過了嚴冬,卻抗不過病毒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307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來源:國家動物博物館

2021年2月1日,我們看到了一則新聞:經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確診,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遺址公園發生野生天鵝H5N8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點棲息野生禽類15只,發病3只,死亡3只。疫情發生後,當地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對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全部病死野禽均已無害化處理。

圓明園的「野生天鵝」,其實是原產自澳大利亞西南部和東部的黑天鵝(Cygnus atratus),因從動物園或飼養場逃逸,在圓明園等地形成了引入的種群。如今,黑天鵝被引入到了新西蘭、英國、日本、美國等地。

上個月初,北京曾出現過一次寒潮,我們國家動物博物館的小夥伴專程探訪了那裏的黑天鵝。它們扛過了嚴冬,卻沒有抗過禽流感病毒的侵襲。

2021年1月6日,就在全國各地的寒潮紛紛刷頻,北京也出現自1966年以來最寒冷的一天——-19.6℃!在寒潮期間,圓明園裏的黑天鵝一家老小吸引了眾多愛鳥人士的目光。B站上流傳甚廣的一則視頻記錄了圓明園的一對黑天鵝夫婦帶領「醜小鴨」寶寶在寒風中艱難通過冰面,視頻中正在蹣跚學步的小天鵝時不時地被寒風吹倒,很快就被凍在冰面上無法掙脫。

黑天鵝寶寶被凍在了冰上。來源:bilibili視頻截圖;拍攝:葫蘆bj

平常鳥類都在春夏季節繁殖,為什麼黑天鵝要在這麼冷的冬天繁殖呢?難道它們不怕冷嗎?其實黑天鵝不是我們國家的本土鳥類,它們真正的家鄉在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十二月至二月正是氣候溫和、食物豐富的夏季,黑天鵝也正是在這個季節繁殖。雖然黑天鵝作為觀賞鳥類被引入了我國,但它在原產地形成的繁殖習性不會輕易改變,或許這就是印刻在它們基因裏的「生物鐘」吧,因此我國出現了黑天鵝在冬季繁殖的特殊情況。

黑天鵝耐寒性並不太好,能夠承受零下15攝氏度左右的低溫,已經非常厲害啦!今年北京突如其來的寒潮天氣,對於黑天鵝一家也是殘酷的考驗。聽熱心的觀鳥大叔向我們介紹,這一窩是在冬至前後破殼出生,最開始是6只鳥寶寶,但等到1月9日的時候,我們就只看到還剩下3只和鳥爸鳥媽相依為命了。

 經過寒潮洗禮的黑天鵝「一家五口」合影。攝影:熊品貞

amocity
amocity

  


圓明園的黑天鵝,是2008年春天自己飛來以後就在園裏安了家,到現在繁殖了100多只。但是,黑天鵝在北京仍然是地地道道的外來物種。由於黑天鵝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也很受遊客歡迎,我們國家從上世紀90年代引入黑天鵝以來,各大動物園和公園都有養殖,人工繁育技術也逐漸成熟,因此黑天鵝越來越常見,野外的黑天鵝都是從附近養殖場、高檔樓盤、大型公園或者野生動物園裏「逃逸」出來的。

黑天鵝(Cygnus atratus)在科學分類上屬於雁形目鴨科天鵝屬,世界上分布有6種天鵝,但在我國原生天鵝只有3種——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都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野生種群數量較少。

疣鼻天鵝。攝影:孫路陽

 小天鵝。攝影:孫路陽

 大天鵝。攝影:孫路陽

「醜小鴨」也是萌寶寶

想必大家都聽過「醜小鴨」的故事,在我們看來「醜小鴨」一點兒也不醜,雖然它們只有灰撲撲的羽毛,一點兒也沒有媽媽的優雅美麗,但別有一番憨態可愛。「醜小鴨」們在蛋殼裏發育得很好,剛剛孵化出來就能睜開眼睛,它們身上還長有一層絨羽,等羽毛一幹,就能搖搖晃晃地跟在爸媽後面學習走路和取食。所以,它們屬於「早成雛」。

amocity
amocity

  


 「曬腳丫,求抱抱!」攝影:熊品貞 「有好吃的!我來也~」攝影:孫路陽

「看我高難度動作」攝影:孫路陽 「扇扇小翅膀,伸個懶腰。」攝影:孫路陽

神秘而高貴的黑天鵝

黑天鵝是典型的遊禽,除了翅膀尖端有白色的飛羽以外,全身的羽毛烏黑而富有光澤,再配上鮮紅色的嘴,紅色和黑色的搭配使它看上去尤為高貴典雅。

 遊弋在水中的黑天鵝。攝影:孫路陽

黑天鵝的發現也是一件轟動國際的大事件。17世紀以前,歐洲沒有人見過除白色以外的其他天鵝種類,「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就成了1000多年來毫無懷疑的客觀事實,他們在生活中還常用「黑天鵝」來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然而隨著澳洲大陸的發現,1697年荷蘭探險家在澳洲新大陸發現了第一只黑天鵝,這完全顛覆了人們常規的思維模式,「天鵝一定是白色」的經驗徹底崩盤,變成了片面之見。從此以後,人們開始用「黑天鵝事件」來形容不可預測、突如其來的重大事情,並且這個事件往往會引起一系列負面的連鎖反應乃至顛覆整個行業,比如去年席卷而來的新冠病毒成了2020年飛出的第一只黑天鵝。

紅掌撥清波?錯,「我是黑掌」

唐朝詩人駱賓王的一首《詠鵝》膾炙人口:「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大家都耳熟能詳,那你看到天鵝優雅地在水中遊動,是否第一反應就是「紅掌」呢?那眼見其實會告訴你,根本不是那回事兒!不僅僅黑天鵝的腳掌是黑色的,其他天鵝也都是黑色的腳丫子,而擁有「紅掌」的則是大白鵝,即由鴻雁等雁類馴化的家禽,以及其他某些種類的雁類。

 黑天鵝的腳掌。攝影:蘇靚

在陽光照射下黑天鵝腳掌呈現紅色的血液,其上血管清晰可見。攝影:孫路陽

黑天鵝在濾食。攝影:孫路陽

「獨立」思考鴨生

在觀察圓明園的黑天鵝時,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它們單腳獨立,脖頸彎曲插入翅膀中安安靜靜睡覺的樣子,而且還站得很穩,讓平衡感不太好的我們著實羨慕。

「思考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啊,但是好困啊~先睡一覺!」 攝影:孫路陽

在自然界中單腳睡覺的鳥類很多,如鶴、鸛、雁鴨類。只用一只腳站立,有點類似我們放松的「稍息」狀態,一只腳站累了還可以換另一只,而且單腳站立的起飛時間快於雙腳支地的起飛時間。站著睡覺可以望得更遠,有利於保持警惕,避免自己成為天敵的美餐。

與此同時,鳥類的基礎代謝率非常高,平均體溫為40℃~43℃。它們全身覆蓋羽毛,但是腿部是裸露的,腿部是它們與環境之間熱交換的重要部位。在寒冷的條件下,腿部也最容易損失熱量。把另外一條腿藏在羽毛底下可以減少散熱面積,有利於保暖。

amocity
amocity

  


「果然冬天還是曬太陽最幸福了!」 攝影:熊品貞

黑天鵝的巢穴

天鵝在繁育寶寶之前,會選擇在植物豐富、隱蔽且安靜的環境下搭建鳥巢,在圓明園,除了黑天鵝觀賞區,你想看到黑天鵝巢穴,就找蘆葦茂盛的水邊就能得償所願。

黑天鵝的浮巢。攝影:蘇靚

天鵝是水禽或遊禽中築巢最大的鳥類,巢穴是典型的浮巢。黑天鵝在繁殖期是一夫一妻制,搭建鳥巢的工作,也往往是夫妻倆共同完成。築巢期間,黑天鵝爸爸會充當搬運工,它會不斷找尋草杆、蘆葦、樹葉、羽毛等築巢材料,而黑天鵝媽媽會根據這些材料來搭建鳥巢。黑天鵝的鳥巢是從水面以下就開始搭建,一直到高出水面,巢穴水上部分比較小,水下底盤很大很穩,外徑可超過2米。

天鵝夫婦在辛勤地銜草搭巢。攝影:蘇靚

在整個繁殖期,黑天鵝夫婦都是形影不離,等黑天鵝媽媽產下它們愛的結晶,夫妻倆會不分晝夜地輪流孵化鳥卵。在孵化期,黑天鵝會變得特別暴躁,會攻擊任何靠近其巢穴的鳥類、動物、人或船只。當它們發現有危險靠近的時候,就會發出叫聲、彎曲頸項試圖恐嚇,還會扇動翅膀擊打對方、驅趕入侵者。

護巢行為(gif動圖)「哼!敢靠近我的寶寶,就算是個麻雀我也不放過你!」攝影:孫路陽

科學愛鳥,關愛也要保持距離

圓明園黑天鵝不僅吸引了廣大愛好者的目光,還有很多小朋友會前來喂食。但當黑天鵝在繁殖期時,小朋友可千萬不要太過於靠近,因為「護子心切」的鳥爸爸和鳥媽媽很有可能把你的熱情誤以為是威脅,此時的黑天鵝會對一切外界威脅發出猛烈的攻擊。

熱心群眾救助被凍在冰面上的天鵝寶寶,引起黑天鵝的護幼應激反應。來源:bilibili視頻截圖;拍攝:葫蘆bj

此外,冬天湖面結冰,常有小朋友為了靠近黑天鵝而「一進再近」,這樣特別容易驚嚇到黑天鵝引起應激反應,並且大大增加了自身安全危險,時常有冰面破碎或者孩子落水情況發生。因此,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千萬不要在冰面上肆意活動。

「腳踏冰面,一進再近」是錯誤的觀鳥行為哦。攝影:孫路陽

愛鳥,我們做到遠遠地觀察它就好,黑天鵝即便在公園裏生活,也是處於野生環境,我們應當與它們保持距離,盡量減少對它們的幹擾,不打擾就是對其最大的關愛。

最後,還要告訴讀者朋友的是,黑天鵝死亡引起的H5N8禽流感是高致病性的,但是這個是針對禽鳥而言,並不意味著它對人類有高致病性。目前還沒有發現這個亞型會在人類之間傳播,所以大家不必擔心。

然而,對於鳥類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的亞型,可能對人類卻是高致病性的,最著名的就是H7N9,鳥類幾乎不致病,但對人類威脅很大,病死率高達40%,而H5N1對人致病性也將近60%。

總之,喜愛野生動物,也要和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不要捕捉,不要直接接觸它們,更不要去吃野生動物!「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才是我們與野生動物之間和諧的相處之道!

延伸閱讀
撩世界